2014年9月16日 星期二

大一學生適合修習「《通鑑》選讀」課程嗎?(二)


        一○二學年度第二學期,我在清華開設的《通鑑》選讀課程,內容是晚唐五代,它與前一學期的隋唐,差異很大。我們讀隋唐部分,看到的是勤儉的隋文帝、奢華的隋煬帝、足智多謀的李密、神采英毅的唐太宗、不讓鬚眉的武則天以及藝術家帝后的唐明皇與楊貴她妃,還有那肥胖狡猾的安祿山等等,這些人物,都是我們的老朋友了,我們見過他們不知多少次了,就像有位同學說,唐太宗與魏徵,似乎已有「千遍」之緣。但是,唐德宗以後,直到五代,這段歷史幾乎對任何中國人來說,都很生疏。閱讀《通鑑》,熟悉的段落與生疏的段落,感覺很不一樣,特別是「進入」那個時代,有著明顯的易、難之別。
         晚唐五代,已經很久很久未與同學一起前往觀看了。選這個時代作為時光的旅程,多少也有一點實驗的性質,看看今天的大學生閱讀不熟悉的經典文本,會覺得有趣嗎?會喜歡嗎?選修的六十幾位同學,上課情緒受到學運影響的約有十幾位,教室的空位明顯多了。整體氛圍,仍然保持安穩,大家發言不多,討論有限,主要是我來解讀。課程即將結束,我說,這可能是最後一次,我們一起乘著《通鑑》的翅膀,飛去唐代後期,觀看遊覽一番了。等看完了期末考卷,我的想法改變了,同學從試卷中透露,到晚唐一遊,既有趣味,亦有收獲;多少說明這樣的旅程,仍然值得安排。
        我們的課進行得很慢,只讀到唐宣宗。當然,我們讀得較仔細,有些小事,我們都不放過。舉一個例子:唐敬宗寶曆二年,西元826年,裴度為宰相,一天,相印突然不見了,大家都很驚慌。裴度照樣飲酒,若無其事,沒一會兒,說是相印在原處找到了,裴度沒說什麼。有人就問他為什麼一點都不担心?他說:「這一定是小吏偷去印書券了,我們急著去找,小吏就把它毀尸滅迹;我們不理它,小吏就把它放回原位。」大家對裴度的識見與度量都很欽佩。胡三省寫了一條注:「或問:『當左右白(報告)得印之時,豈不可就詰(追究)其人以得印所自邪!』答曰:『晉公(裴度)處此必有說,請自詳度。』」我問同學:胡注中的「問曰」與「答曰」,是誰問?誰答?又,胡三省說的「請自詳度」是請何人詳度?同學似乎都不大能看出來,我說:「問曰與答曰,都是胡三省自已,而請自詳度則是讀者自己了。」同學沒有異議。等到期末考,我就出了這麼一道簡答題,同學幾乎都能答對,可知他們上課是很認真聽講的。附帶一談,《通鑑》晚唐五代部分的胡注,很豐富,很精彩,我自己讀得很過癮,也把自己的閱讀喜悅,明白地說出來,你們看,胡三省這條注釋,寫得多麼生動有趣啊!
       期末考有一道題,與台大的「《通鑑》選讀」試卷相同,也都是第6題,我們看看清華的大一學生怎麼回答。一位原子科學院學士班二年級的同學林熹說:「上學期有位同學修了通鑑,告訴我很有趣,因此我這學期就點了,老實說,剛開始的時候嚇了一大跳。因為裡面提到的人,我一個都不認識,不是耳熟能詳的唐太宗、楊貴妃,覺得跟故事裡的人距離很遙遠。但後來我發現,其實故事裡的古人也是『人』,一樣有好人、壞人,還有愛玩不愛做事的笨皇帝。……」我不知道班上十三位的大一同學為什麼會來選修這門課,但我相信他們上課之初,與林熹的感覺一定很像。
        材料系一年級102031217陳亮心同學寫道:

        讀了一些《通鑑》後讓我對古書及歷史書籍更多了一些興趣。以前總是因為書中的文言文讀起來艱深難懂而怯步,但這學期在每週一次閱讀《通鑑》之後,發現其實自己也越來越能讀懂文言文書籍,雖然依舊有不少部分不明白,卻明顯看見自己的進步。而且我也發現歷史不是無聊的,歷史也能像一本小說一樣高潮迭起,而更能接近我們,又更複雜,需要我們細細品嚐,仔細思考,反覆閱讀,每一次閱讀,都會獲得不一樣的收獲與想法。

    同班的10203231邱炫傑,感想很接近,亦錄於下:

        最明顯(可能也最膚淺)的影響是,這樣的閱讀經驗讓我不再懼畏古文。文言文常被人覺得是麻煩的東西,我也曾經在一大堆的考試、課本中,被文言文弄得暈頭轉向,對它的印象自然就不好。但從這門課中,我更深刻了解到,每段文字都是有意義的。可能是簡單的記載,也可能針對事件做深入的評論和分析。《資治通鑑》的魅力在於,它更像在說歷史的故事,讓我們能更深入淺出地進入我們所閱讀的朝代,讓人對歷史人物能更加感同身受。這是一個很棒的體驗。

    兩位同學從讀文言文談起,都說開始感到困難,讀了一些,明顯感到進步。邱同學更提及高中時讀文言文的經驗,那只是為了考試而做那些毫無意義的選擇題。所以,我們知道高中生不是不讀文言文,而是方法錯誤,成效有限。其實,學生不大可能只是上課聽了我的講解,讀古文的能力就大幅提升,天下沒有這麼便宜的事。許多同學說,自己讀,讀不懂,就求助白話翻譯,只要打開電腦,從網路上不難找到,最初對著看,不需多久,就可以大致讀懂了。所以,任何進步都來自本身的努力。
        陳同學說,歷史不是無聊的,而是像小說一樣精彩,多少表示過去對歷史的認知因為讀了《通鑑》而有所改觀。邱同學則指出這部書的魅力在於它可以帶我們進入過去的時代,讓我們感同身受。這些話語,我很想請高中的歷史老師看一看,希望高中學生在老師帶領下,就有機會去觀看一下過去的世界,感同身受一番,而不必等到進入大學,選讀《通鑑》。
        也是材料系一年級,10231220楊竣傑,這樣寫的:

        修讀通鑑這門課之前,我對歷史的認知是它是一門記錄的學問,但是現在發現史書並非只是詳實記錄,而是如何用文學來寫下當時的朝政、氛圍、人心,而且是運用少量的文字帶出詳細的細節。在這個視覺影像與圖像充斥的年代裡,我們愈來愈靜不下心,花費半個下午在文字世界裡。而我之前閱讀某些史料,都是為了找出重點,來做選擇題。
    但是現在,我對歷史開始思考,把文字叙述在腦海裡轉成記錄片的型式,若我們只讀懂文字表面傳達的訊息,那麼如同記錄片缺少場景,缺少前言,缺少人物性格及情感,這樣並不叫做真正讀懂史書。這門課對我最大的影響即是思考。

    在考試的時間壓力下,要把文字寫得通順優美,需要練習。我們可以從這個答案中看到,楊同學讀了《通鑑》,對歷史的觀念有了改變,歷史是以文學的筆法寫出事情的細節、人物的情感;我們要運用腦力,把它轉化成記錄片的型式,儲存起來,而這個轉化,就是思考。楊同學提及今天是一個視覺、影像年代,習於視覺影像,往往不能靜心讀書,但如果把書中的故事化成視覺影像的型式,也是一種有效的讀書方法。
        工程與系統科學系(即核子工程系)一年級102011211顧瑜的答案是:

        讀歷史重要的不是每個大事件。我覺得我是在讀「人」。從每一件小事看到有人温柔、有人苛刻、有人猜忌、有人付出。所以,我想它帶給我的影響就是「反省」。我今天有沒有做了什麼讓別人不愉快的事呢?其他人是什麼想法呢?與其說是反省,不如說是用第三者的角度來檢視自己的行為,看看有沒有哪裡會讓人感到奇怪。這樣做或許會讓行為少了一點衝動的成份,會讓自己成長吧,我想。

    顧同學是在回答喬治.史坦納的問題:「你準備好以此採取行動了嗎?」是的,準備好了。顧同學所以有此準備,應與她高中的學習有關。她在期中考試,回答如何閱讀《通鑑》時,寫道:「我喜歡閱讀。雖然高中國文沒有非常好,我卻非常喜愛。會選修這門課的其中一原因,就是希望能延續我對國文的熱情。」「我的閱讀大多是跟著老師上課的進度,課後做作業,並不會特別去預習或複習。這樣的好處是平時上課沒什麼壓力,就只是聽著老師活潑地又清楚地講著歷史故事。在檢討作業時,也能確實地學到東西。」「整體來說,很像閱讀一本小說,滿生動的。」
顧同學讀《通鑑》,知道可以把重點放在「人」的身上,看多了形形色色的人們作為,也就反觀自身,懂得「反省」,借用第三者的眼睛檢視自己。這樣做,可以幫助自己成長,得到了讀書的真切好處。古人說讀書、做學問,是為了自己,而不是以此做為達到某個目的的手段,今天來說,也就是讓自己轉化與提昇,而不是名成利就。古人也說,為學如登梯,多讀書,就能向上提升,眼界為之擴大,思慮因之細密,言行舉止穩重端莊,不再褊頗毛躁,這就是成長。
我們從大一學生讀《通鑑》的表現中,可以感到高中老師的影響是多麼的巨大。高中三年,學生多讀點有程度的書,多做一點思考的練習,進入大學,很快就能適應具有深度的課程,更重要的是很快就能品嚐代表人類文明的經典名著,讓自己有所提升,得到真正的成長。相對而言,一位高中生,三年都在為了準備各種考試的「題海」中浮浮沉沉,掙扎求生,浪費了精力,虛擲了時光;進入大學適應不良,四年之後,不過是一個有大學文憑的文盲。請問:這個責任,應該誰屬?大學教授?學生家長?還是他自己?


                                                                                     20148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