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歲老師的奇蹟教室》,橋本武著,江宓蓁譯,智富出版社,2013年5月。
《做自己的教育部長》,謝宇程著,天下文化,2013年5月。
二、《琥珀眼睛的兔子》The Hare with Amber Eyes—A Hidden Inheritance, Edmund De Waal著,黃煜文譯,漫步文化,2013年12月初版二刷。
三、《如何閱讀文學》How to Read Literature,
Terry Eagleton著,黃煜文譯,商周出版,2014年1月。
四、《斷臂上的花朶》,The Strange Alchemy of Life and Law, Albie Sachs著,陳毓奇、陳禮工譯,麥田出版,2013年11月。
五、《邊做夢邊冒險—睡眠的科學真相》,Dreamland,
David Randall著,蔡承志譯,漫遊者,2013年12月。
六、《猶太人為何成功—一個猶太拉比對族人的深刻剖析與研究》,Why
Are Jews Successful, 梁永安譯,立緒出版,2014年3月。
七、《如何訂做一個好學生》,What the Best College Students Do,
Ken Bain著,周念縈譯,大塊文化,2014年3月。
八、《看懂設計,你要懂的現代藝術》,
What Are You Looking at? 150 Years of
Modern Art Blink of an Eye, Will
Gompertz著,陳詒諍譯,大是文化,2013年12月。
九、《偽善的醫療》,Knocking on Heaven’s Door, Katy Bulter著,王以勤譯,麥田出版,2014年4月。
十、《專注的力量》,Focus—The Hidden Driver of Excellence,
Daniel Golman著,周曉琪譯,時報出版,2014年4月。
十一、《蝦蟆的油--黑澤明尋找黑澤明》,黑澤明著,陳寶蓮譯,麥田出版,2014年1月。
十二、《斯賓諾莎問題》,The Spinoza Problem, Irvin Yalom著,易之新譯,心靈工坊,2013年2月。
十三、《謬拉老師上學去》,Isch Geh Schulhof, Philipp Moller著,林繼谷譯,新經典文化,2014年5月。
十四、《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Subliminal –How Your Unconscious Mind Rules
Your Behavior, Leonard Mlodinow著,鄭方逸譯,天下文化,2013年6月。
上課開始,先來上一段大約十分鐘的「開場白」,介紹一本既不是歷史,也不是小說的書,這已行之有年了。朋友問我,學生會找來讀嗎?我說,他們課業這麼忙,不大可能。那麼,為什麼要介紹呢?只是提倡讀書吧,讓學生在校園裡經常聽到「這本書很好,值得一看!」這樣的聲音。也許等到有點空,就會想找一本來讀讀;或者,到了書店,看到書的封面,會想到,我認識你啊!
我介紹的書,有幾個主觀的「依據」。第一、重要的好書,書評贊許,全世界都有人在讀。第二、最近出版的書,好書很多,我們也要跟上時代,讀點新書吧。第三、文筆流暢的書,由於我大多介紹翻譯的書,譯筆好壞,就很重要。譯者很辛苦,我們要對優秀的譯者,多多鼓勵。
我的方式是,先對這本書作簡單的說明,再唸上我自己寫的「讀後」,最後,選出書中的一或二段,朗讀給大家聽。把書中的一段文字抄錄於此,恐怕涉及版權,這裡就省略了。
《百歲老師的奇蹟教室》讀後
一、學生一定要多讀書,所以,不可以依靠教科書;老師不妨把教科書丟掉,自己編教材。作者說:「多讀書才能了解對方,以及讓對方了解自己。」用於生活,就是「當一個人自然而然學會對待他人用同理心之時,才是真正地長大成人。」所以,他規定每個月必須讀一本書、寫一篇心得。
二、
一定要多寫,多寫可以練習很多方面的能力,把文字寫得通順,而且寫得很快,是需要長時間練習的,作者說:「培養國文能力的關鍵,在於寫。」所以,一定要丟掉選擇題,他在出入學考試題目時,決不出選擇題。
這是一本很適合中學老師看的書,同學不妨借來看看。
一○二學年度上學期,期末考學生推薦。
2014年2月,讀畢。
《做自己的教育部長》
這本書的重點偏於實用,讀來很像職業養成概論,對於知識的追求,學習的理論,著墨不多。不過,如何從國中起,開始規劃自己的一生,走上正確的路,做有興趣而又有成效的工作,當然是重要的。特別是今天,學生讀書只是為了考試,而考試又領導教學,造成人力錯置、人才短缺的情況,已經致使社會發展停滯,競爭力低落等等嚴重問題一一浮現的時刻,教育必須有所調整,而且愈快愈好。就此一觀點,本書有著振聾啟瞶的功效,所有的中學生及其家長,以及大學生本人都應該一讀。
作者的分析,基本上稍嫌表面,有欠深刻,例如造成今教育問題的重要原因,嚴長壽在序文中一針見血就說出來了:「過度保障教師權益,甚至到了良莠不分,淘汰不易的地步。」就教育而言,體制是形式,教師才是實質;只要教師夠好,任何體制都可以產生好成效。教師不好呢?就不必說了。
比較起來,《可汗學院的教育奇蹟》就要深刻多了。到底作者太年輕,又在政府單位工作,只能見到這些,當然,也是很不錯了。
陳威廷同學推薦。
2014年2月2日,讀畢。
《琥珀眼睛的兔子》
這是一本講日本藝術如何受到歐洲人喜受的書,更是一本猶太財閥興起、輝煌、衰落的史詩般的家族史。
撰寫的方法,主要是說故事。從舅公(祖母的弟弟)伊吉的「根付」說起,也以這批根付的最後落脚作結。但是全書的關鍵人物却是外曾祖父的堂哥查爾斯。他是最早的根付收集者,也是藝術評論家、收藏家。他們是來自奧德薩的猶太人,因經營小麥出口,成了世界最大的榖物出口商,後來開設了銀行,並在歐洲各地拓業置產。於是,十九世紀後期,歐洲富豪的居家生活、社會關係、人際交往等都有詳細的描述。查爾斯主要住在巴黎,普魯斯特是他的年輕朋友,他的身影在《追憶似水年華》中,不時出現。當然,他與莫內、雷諾瓦、竇加等更是交往密切,德萊佛斯事件無可避免地造成了他們之間的某些裂痕。
二十世紀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戰對維也納的猶太家族已有所影響,希特勒上台,納粹勢力興起,更是對維也納猶太家族的致命打擊,整個家族也就徹底崩解。
作者叙述一個又一個小故事,更要緊的是探知人物的心情與感受。作者要得到真切的體認,就實地走訪上一輩居住的大宅邸,希望站在實地,能對世局的巨變,嚴重的威脅,以及無以為生的窘境,得到較為真切的體悟。所以,這是一部呈現各式各樣人物,許許多多故事的書,感情濃郁,有激情也有淚痕,也可以說是現代歷史的一個醒目的側影。由於作者寫作手法高明,讓讀者不忍釋手,作者也就獲獎連連了。
「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十大翻譯好書。
2014年2月16日讀畢。
2014年2月16日讀畢。
《如何閱讀文學》
怎麼閱讀才是最好的閱讀,在今天提倡閱讀素養的時刻,當然是最為關鍵的問題。
閱讀的風向好像有點轉變。從快速瀏覽,儘可能地掌握知識爆炸時代的大量訊息,轉向了靜下心來,細細咀嚼,理解並品味作者陳述的深意與風格。兩者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對文字的敏感度。大量快速閱讀,不認為文字表達有其深密幽微之處,看到了表面意思,就得到了有用的東西;精細的慢讀則要從字裡行間讀到作者的內心思維,也讀出作者的書寫才華。當然,這與「作者」的功力大有關係。一般報紙的一般記者,報導的事情輕重不分,叙述的文字拖沓重複,怎麼細讀?然而,我們更要問:這樣的文字,你為什麼要去讀,讀了有什麼收獲,當然沒有。那麼我們要從什麼地方學到慢讀的本事,進而增長認識他人,認識世界的能力,最佳途徑應該是讀文學上的經典著作。怎麼讀呢?最好有位大師級人物,把我們引進門內,而這本書就扮演了這樣的角色,我們怎能不讀呢?附帶一提,黃煜文的譯文相當不錯,單德興的序也寫得很好,也不妨細讀。
「開卷」週六介紹,次週一購於政大書城,週四讀畢。
2014年3月6日讀畢。
《斷臂上的花朶》
一直想讀一本法律方面的書,終於讀到了。
很精彩的一本好書,作者有著特殊的背景,他是南非反對種族主義的白人,參加非洲國民議會這個被視為反政府的革命組織,在莫三鼻克被炸掉右手與一隻眼睛的律師。曼德拉當選總統後,他成為憲法法院的法官,也就是通稱的大法官。
「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的工作,及其法律依據,是本書的前半詳細描述的重點。接著描述了法律在這個差異很大的多元社會的意義,讓讀者對法律的精神有了清楚的認識。
法律不只是冷冰冰條文的理性解釋,法律與生活經驗密切有關,判決是心靈的活動,良知是其引導。這些重要的概念,是過去未曾得知的。
在理想的、邏輯的基礎上,融合自己以及眾人的生活經驗,展現人性中最為尊貴的部分,也應當是歷史書寫的指導原則。
「開卷」新書介紹
2014年1月20日讀畢。
《邊做夢邊冒險》
未寫讀後
《猶太人為何成功》
這時一本自吹自擂的書。那為什麼要讀它呢?第一,問題很重要,猶太人為何成功,值得一談;第二,作者提出了不少證據,特別是量化的數據,說明猶太人的優秀是不可懷疑的事實;第三,書中談及早期猶太人的學術成就、貢獻與影響,是我們讀一般歷史書未能見到的,也有增益知識的好處。那麼,何以又說它是自吹自擂呢?作者談及反猶太主義時,未能體會主張者的內心想法,未作深入的分析,用語很概括,而態度也嫌高傲,作者是拉比,這也難怪了。我感到失望的是,對猶太的律法與經典,如《塔木德》等,介紹太少,當然,這原非本書的重點。如果對猶太問題有點興趣,可以找來翻翻。
講到猶太人,我還是想再介紹一下那本介紹過的好書,奧玆寫的《愛與黑暗的故事》,一本自傳體的小說。
「開卷」新書介紹
2014年3月30日讀畢
《如何訂做一個好學生》
本書作者繼上一本書(《如何訂做一個好老師》)大獲成功之後,再次出擊,從大學教師的教學,進而論述大學學生的學習。
作者的撰述策略,主要有二:一是訪談一些行業的成功人士,要他們回顧學習的過程,別是大學階段;另外是選取關於「學習」的心理學研究成果中的某些觀念,為他認為正確的學習,提供理論上的解釋。
關於學習,作者介紹了三種方式:一是表面的,二是深入的,三是策略的。策略的是指如何獲得考試高分,符合學校與社會的「期望」,所以,策略的與表面的兩種方式十分接近。深入的學習則不然,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勝過分數與名次,學生是為了自己的問題,努力尋求解答,表現在大量閱讀,不斷發問,深入思考,精細論證等。尤其是「大量閱讀」幾乎為成功者打下了基礎。作者也屢屢提到歷史,大概與作者本人學歷史出身有關。
本書的最後部分,不能免俗地講了如何選擇老師與如何讀書等等,提出了一些建議,應該不是本書的重點所在。
這本書沒有前一本給人的震撼感,雖然一個一個的故事讓人不斷地讀下去,但都是成功的人士,終究與一般大眾有點距離,還好,作者不是誇耀這些人多麼名利雙收,而是成就了自己,也為社會盡了心力。
不論你是否贊同本書作的意見,只要你心中嚮往做一個最好的大學生,你就應該讀讀這本書。
4月7日在政大書城見到,買下。
2014年4月12日讀畢。
《看懂設計,你要懂的現代藝術》
未寫讀後
《偽善的醫療》
這本書談幾個老年的大問題。
第一、什麼是善終?生命如何結束最為理想?把生命延長却帶來很大的痛苦,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好嗎?當然不好,但是,今天的醫療却讓這種情形愈來愈普遍,何以如此?因為其中存在著很大的利益,醫療器材業、醫療保險業、以及醫療從事人員,都可以從中獲利,這種情形是不是應該檢討?
第二、老人醫療,錢在哪裡?這不是一筆小錢,如果未予妥善規畫,小則家庭無法支持,一生積蓄皆因老病而耗盡;大則國家社會的負担沈重,影響其他領域的必要發展。
第三、家有老病人,家人如何相處?照護責任由誰負起?這些問題,往往造成子女間的不平與怨憤。不論老病人,或家中親人應該有著怎樣的態度,都需要想一想。
每個人身旁都有老人,老人會生病,也會死去,我們對於這個過程都會接觸,多知道一點,都是好事。何況書中還有不少醫療研究的最新知識,特別是心臟方面的,我們讀了都有收獲。
作者把問題處理得很好,讀來不枯燥,而且十分生動,書中人物如在左右,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的聲音笑貌,也多少可以領會到他們的痛苦與哀歎。
「開卷」專題介紹。
2014年4月20日讀畢。
《專注的力量》
這是一本很有分量的書,作者高曼已享有盛名,再次出手,必然準備充足,端出來的菜色必然豐美。
高曼談的是關於專注的一些概念,在生活中,在工作中,甚至在文化中,專注佔有怎樣的位置。他本人是心理學出身,採用了很多當今心理學主流腦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也建構起十分堅實的論證基礎。
高曼此書的寫作對象,應該是管理階層,但它所強調的同理心、正念、直覺等概念,同樣可以用於教育,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也應該細讀這本書。
這本書不是只教你如何訓練專注力,而是大範圍來談專注力的問題。撰寫之時,如何分立章節,如何引用研究文獻,如何講述故事作為例證,作者應該仔細想過。所以,內容豐富,精彩紛呈,讀來既不覺得枯燥,也不會感到蕪雜,會讓你一頁一頁看下去,而且會想到應該什麼時候再看一次。
偶見於垃圾信箱博客來訊息。
2014年5月5日讀畢。
《蝦蟆的油----黑澤明尋找黑澤明》
我不屬哈日族,沒去過日本,也沒去看看的打算。但喜歡讀點日本小說,印象最深的是志賀直哉;也喜歡看些日本電影,看過不少黑澤與小津執導的作品。
在書店翻翻,看到一行一句的寫法,印象不好,不大想買,但是,黑澤明的自傳,總應該有點看頭,就買了。
讀的時侯,想法改觀不少,作為關於成長的書,確實很好看。選的事情頗有分量,也有趣味,一行一句更是要言不煩,清楚分明。比較起來,後來講電影的地方,就嫌簡略而不夠詳盡。另一關於日本電影的書----橋本忍,也就是和他合作「羅生門」、「七武士」的那位編劇家所寫的《複眼的映像----我與黑燡明》就要深刻得多了。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還是比小津安二郞的《我是賣豆腐的,所以只做豆腐》要好些。只是定價四百元,對一本老書來說,太貴了點。
購於政大書城。
2014年3月10日讀畢。
《斯賓諾莎問題》
這是亞隆的最後一本書,也是唯一的一本歷史小說,很好看,很對我的閱讀口味。這本書談了哲學、猶太問題、歷史與心理治療,是亞隆擅長的匯合,也是他讀書心得的精采呈現。這本小說中,可以看到亞隆的哲學興趣與素養,對身為猶太人的文化探討與認識,心理治療更是他的拿手好戲,更是盡情演出。十七世紀中的斯賓諾莎與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納粹宣傳家,兩條線的交錯叙事,步步進展,有條不紊,相互之間,似有若無的關連,增添了閱讀的懸疑樂趣,可說頗具巧思。只是四百四十頁的篇幅,讀它要花點時間。
購於政大書城。
2014年5月1日讀畢。
《謬拉老師上學去》
年輕小學老師經驗談的書,却寫出了讀者未曾料及的深度與重量。
每一則看似小孩胡鬧的故事,背後都有一些令人欷歔的哀傷。移民社會與弱勢民眾的教育問題十分複雜嚴峻,這是德國的現象,台灣不是完全沒有。
重點還是在於學校制度與實施狀況,很明顯的,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脚步,已經大幅落後了。那就鼓吹改革,但曾有的改革只說明幾乎全無成效,原因或許只是制度上的調動,而不是理論上的革新。
二十一世紀的腦部研究提供了教學上十分深刻的理論基礎,應該依之設計新的教學模式,乃至學校制度。這當然是一項大工程,却是影響深遠的頭等大事。
作者談到師生關係,教師角色等,也很有分量,是今天担任教師工作的人都應該一讀的書。
作者寫作技巧高明,讀來讓人不能釋手。譯文甚流暢,譯者表現不凡。
在垃圾信箱中見到。
2014年6月2日,端午節,讀畢。
《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
物理學家寫的腦神經科學的通俗讀物,建立在上千篇傑出研究論文基礎上寫成的書,必然是一本條理清晰,論斷公允的書。當然,最重要的是作者問了重要的問題,也做出了解答,加上文筆流暢,讀來趣味盎然,而且收獲甚豐。
「開卷」新書。
2013年8月18日讀畢。
由於台大的課放假一次,這本書未在台大的課堂上介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