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6日 星期二

一份手寫的「通鑑選讀」期末報告


        我常常對修課同學說:「閱讀」是思考的學習,學習文本作者如何理解一件事,以及如何表述他的理解;「書寫」則是思考的練習,我們學了一些思考與表述的方 法,那就寫一點,練習一下。近年我較重視同學的閱讀,至於書寫可以稍緩,就不要求這方面的練習。於是,我基本上不要學生寫一篇小論文之類的報告,只是到了 下學期,四年級的修課同學,出席了畢業典禮之後還要參加期末考試,於情於理都有點扞格,就規定畢業生可以寫一篇上課心得感想的報告,取代期末測驗。
        課堂助教轉達同學的問題:不是畢業班的,如果也寫一篇報告,可以嗎?當然可以,還可以加分。於是,最後一堂課我收到若干份報告,其中有一份是手寫的,這是不合規定的。我說過,報告一定要打字,目的是可以保存在自己電腦的資料夾中,也算是學習過程中的一項記錄。
        這份報告是台大一二學年度下學期「《資治通鑑》選讀:隋唐」,農化系三年級的陳同學寫的,用活頁紙寫了三面多一點,字跡稍欠工整。全錄於下:

       首先,我想寫自己對於歷史的心得。身為一位自然組學生,也快忘了曾經何時有好好的看一則故事,即使是小說、國文課本,也怕都是三、四年前的事了。高中時期讀 歷史,多在背誦人名、記史事、甚至年代。不覺得讀歷史有何義意,頂多說服自己「懂愈多就愈厲害」。但自從進大學後,擺脫了填鴨式的教育開始對「學問」有了 一些不一樣的想法。
    記得老師在課堂上說過:「閱讀就是傾聽的練習,需要有同理心去理解作者想要表達什麼訊息給讀者。如果說想法是很複雜的,那又要用什麼文字去傳達呢?那讀者又 是用怎樣的心態去理解呢?以閱讀史料為例,需要有什麼的技巧去表現歷史的場景,或是作者認知的場景?那我們又如何去理解作者所認識的歷史,來建構出專屬於 自己的歷史。」我猜,自古以來背誦歷史一直都是不分中外學生必經之路,最常聽到的目的不外是「鑑古知新(今)」「以史為戒(鑑)」,但可能最大的用意是 「學習同理心」,「傾聽」才是我認為相對重要的。如果說「鑑古之(知)新(今)」絕對不是說可以以國家衰敗之因去戒慎恐懼,而是體會古人的想法,作人處理 的優劣,在世人、後人眼中的高度去學習或引為戒。總之,歷史,讓我對待人處世的學習尋得一逕(徑)。
    接下來討論《資治通鑑》一小段,來細說上述題(提)到的認知部份。以則天后天授元年及之後的事件分析作者、當世人、太后、徐有功等人。當時的事實是武則天剛 上位,而太后好殺嚴行(刑)峻法,酷吏霸(橫)行。唯徐有功正直,不怕死單槍匹馬來抗酷吏,但為事正直受到太后任重。作者用侯思止、來俊臣等人的霸到 (道)惡行來突顯徐有功的善性,甚引世人言「遇來、侯必死,遇徐、杜必生」來強化徐的形像(此為作者認知的世人),之後又題(提)到徐為人所害,但「人以 為有功茍自強,必內憂懼,密伺之,方熟寢」更顯在作者眼中徐不怕死,至(置)生死於度外。另外,武則天的評價很兩極,但在通鑑中,武后的評價應在於中上, 「太后雖好殺,知有功正直,甚敬憚之。」給了武后明理、用材有道的形像。有一段徐對太后之言,「臣聞鹿走山林而命懸庖廚……臣不敢枉陛下法,心(必)死是 官矣」太后聽了徐之言仍給了待御史的職位,徐將自己喻為鹿,喻太后為廚,雖此諷事(時)局,但太后仍明理而放了徐有功甚至仍重用,以此可知兩人的互動與兩 人心中彼此的角色。用了幾句的對話即可知作者對此事、此人的想法、評價,即是達成史書目的。
    以上即說明通鑑常用對話來述說、描寫事實與情境。目的再(在)於顯示人物之「人性」,用對話能更有情境的顯出角色的個性,讀歷史非死寂的,而是充滿人性的, 而此人性是不分古今、中外的。待人處世時,人性千萬種,無法一一歸納也難以一一解釋,唯有多接觸、多理解更去完全(成?)自己的性格與待人之道才是上策。

        這樣一篇「報告」,可以從幾個方面稍作分析。
        結構不錯,有一個前言,接著提出主要的觀念,再引述例子說明這個觀念,最後作一總結。
        「觀念」部分,陳同學引了我在課堂中的一段話,我讀到這裡,感到很高興,他可以把我認為很重要的觀念想法記下來,也可以清楚地寫出來,很不錯啊!應該給個 好分數。接著,看他如何處理「背誦」與「傾聽、理解」之間的關係,就感到他說不清楚了,到底是他沒想清楚,還是寫不出來,就不知道了。
        武則天與徐有功的例子,也是處理得不好。陳同學也許想藉武后與徐有功的對話,述說兩人之間的故事,同時讓我們知道史書是如何寫成的,我們讀者應該如何閱讀,方能進入情境之中。
        陳同學引用的每一段文字,都有一個故事。「遇來、侯必死,遇徐、杜必生。」(則天后天授元年,690 指武則天為了清除朝廷上的守舊勢力,她重用酷吏,嚴刑峻法,手段甚為殘酷,也留下千古罵名。但如果只用酷吏,朝廷一片肅殺之氣,政事如何推行呢?她也信任 一批精熟法理,執法公正的大臣,徐有功、杜景儉是其中二人;而武后與徐有功之間的對話最多,非但讓讀者知悉了武后何以對徐有功十分敬重,也可以感受到武后 政治手段的高明。
      「人以為有功苟自強,必內憂懼,密伺之,方熟寢。」(則天后長壽二年,693 是另一個故事,有人誘使奴婢告德妃母親龐氏夜晚密做法事,意圖不軌,武后派人查案,報告屬實,龐氏被判極刑。其子向徐有功求助,徐有功了解案情之後,認為 是誣告,應判無罪,請停刑。查案的人反告徐有功依附逆黨,法司判有功死罪。法司的人去告知有功,認為他一定嚇壞了,沒想到他吃完飯,把扇子蓋在臉上就睡著 了。接著又有一段武后與他之間的對話。這個故事的重點在於徐有功為什麼會「睡著」了呢?我的解釋是他深知武后一定會找他問詢,他有把握可以說動武后,因為 他知道武后的精細與明理。
      「臣聞鹿走山林而命懸庖廚,勢使之然也。陛下以臣為法官,臣不敢枉陛下法,必死是官矣。」(則天后天授元年,690)是另一個故事,主要是徐有功與周興,就是與來俊臣齊名的大酷吏,兩人之間的爭執,以及武后處理的故事。這裡需要解說的是,在徐有功心中,他與酷吏之間的鬥爭,他欠缺必勝的信心,但他告訴武后,他決不枉法行事。
        陳同學對每一個故事,都未做最簡要的交待,他儘可以不同意我的解說,但他應該提出自己的看法。除非您讀過《通鑑》中的有關記載,否則真是不知道他在說些什麼。其實,武后與徐有功之間,很值得一談,我有一篇小文章〈從武則天讀討武曌檄談到專注力〉[i],其中即有一小節「武則天與徐有功」,專談《通鑑》中有關兩人之間的對話,我們可以如何閱讀、理解。請參閱。
        同學的結論或許是,我們通過閱讀對話,認識事實與情境,可以對人物的「人性」有所了解,進而對自己的性格與處世有所幫助。但是,他仍然沒能寫清楚,而且他 又說人性千萬種,要多接觸、多理解,顯然沒有對人性「表象」與「本質」之間的不同,有所認識,於是得不出表象雖多,本質則一的理解,有點可惜。
        本上,陳同學的文字能力有很大的局限,屬於文意含混,需要替他想想究竟是什麼意思,有些句子嫌破碎,用詞也嫌粗糙,而且可以見到不少錯別字的那種,總的來 說,就是有欠通順。我們不知道他是由於沒想清楚就下筆,還是想通了,但寫不出來。我們還要問陳同學:你知道你的文字有欠通順嗎?如果陳同學知道自己的文字 不通順,那就要多留意,不通的地方要多修改,直到通順為止。如果陳同學不認為自己的文字是欠通順,那麼問題就有點嚴重了。如果,台灣的大學生,文字能力大 多如此,問題就大條了。試問:這樣的文字能力,連一個便條都寫不清楚,一個計劃都擬不出來,還能做什麼事呢?如果,這不只是文字的問題,而是頭腦的問題,那就更嚴重了。
        我相信文字欠通順的大學生,應該不會太少,需要給些怎樣的建議,才能讓他們把文字寫得通順呢?我還是說,請多讀點書,讀點好文章,好好學學文本作者是怎麼思考與表述的,而不是多寫多寫。如果自己不知道怎樣的文字是通順明暢的好文字,寫得再多也是枉然。
        這篇報告最大的缺點,不是文字,也不是內容,而是陳同學的態度。陳同學不遵守規定,交出手寫的報告,就是態度輕率。[ii]期中測驗不及格,期末考近了還是無心讀書,就想寫一篇報告拉抬一下分數,於是抓起筆來,稍稍想想,匆匆忙忙、潦潦草草,寫完交卷,目的只要多撈幾分。陳同學期末測驗的成績比期中還差,交了報告,加了幾分,總成績50,也就是F
如果,今天的大學生,讀書修課只是為了分數,尚未養成做任何事都要盡力的態度,真是太讓人担心他們的未來了。


                                                                                    2014711






[i] 見《歷史教學》(天津),20113月上半月刊,頁66-70
[ii] 無獨有偶,清華的「《資治通鑑》選讀:晚唐五代」課,一位畢業生,電機系的林姓女同學,也是交了一份寫在活頁紙上的報告,同樣的輕率潦草,這是多少年來未曾見到過的。今年,高年級的學生有此表現,真是令人感慨。當然,這是少數,而且是極少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