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8日 星期六

談《通鑑》文本的理解(六)----隋文帝與循吏的談話






我們讀《通鑑》,經常讀到君主與大臣談話,氣氛很好,史書的記載却極簡要,只寫了「與語,大悅」之類的幾個字。他們談些什麼?幾乎空白。這時,我們知道君主對這次談話很高興,就夠了嗎?顯然是不夠的,我們要想多知道一些談話的內容,但史無記載,如何可知呢?只有發揮我們的想像力了。歷史的想像與文學不同,基本上不可憑空猜想,向壁虛構,還是要有所依憑,儘管只是間接的證據,也是不可或缺。
隋文帝楊堅,開國未久,很重視地方吏治,經常與這些官員們談話,具體內容史書也多付之闕如。我們讀到這裡,只能發揮想像力了。《通鑑》卷157,陳宣帝太康13年(西元581年),記文帝褒揚地方官梁彥光、樊叔略與房恭懿的卓越表現,胡三省在這幾段記載之後,寫下了一條注語:「樊叔略、房恭懿之被褒擢,非必是年事。《通鑑》因梁彥光事,悉書於此,可見開皇之治,以賞良吏而成。」指出了這幾段記載應非同屬一年,但有其相同的意義。

2017年3月4日 星期六

黃沙遮不住英雄血淚----記東漢耿恭



 


記得小學的音樂課唱過一首歌,歌詞是唐人李頎的詩:「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旁交河。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葡萄入漢家。」〈古從軍行〉。父親說他也會唱,小時候學的,看來這首歌晚清時已流傳於華北一帶,今天的中國人還會吟唱這首歌嗎?還是只唱「夢駝鈴」了?
〈古從軍行〉詩中描繪的是漢代西域風貌,大漠之中遍灑胡兒淚,亦不乏漢軍將士的血淚。就是多年之後,有人坐在書齋,展開書卷,讀着讀着,流下眼淚。他是什麼人?當然就是執筆撰述這些事情的史家!
耿恭是東漢開國名臣耿弇的侄子。光武帝劉秀創業開國過程中,耿弇的重要建議,及其個人在戰場上的卓越表現,均發揮關鍵的作用。耿恭與堂弟耿秉都是以軍事長才效力朝廷,勳業彪炳。
漢明帝永平十七年(西元74年),耿恭隨軍出擊車師,同行的還有竇固與耿秉,車師降,於其地設西域都護,命耿恭與關寵分別為戊、己校尉,耿恭屯車師後王部金浦城,關寵屯前王部柳中城,各置數百人。耿恭到了金浦城,與烏孫聯絡,展示大漢威德,烏孫君臣期盼與漢朝結好,派人獻上名馬,還有西漢宣帝公主和親時所賜的博具,願意派遣王子入侍漢朝,耿恭也派人送上金帛,迎接烏孫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