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9日 星期日

閱讀《通鑑》,得到什麼?(一)----運用感情,領略智慧



我自己讀《通鑑》,是在大學畢業之後,買了世界書局出版的新校標點本,就一頁一頁讀下去,宛如觀看歷史舞台上一幕又一幕的精彩演出,興味無窮。我很清楚,在學習歷史應該注重社會科學方法的氛圍中,這樣的閱讀並不受到肯定,更別說鼓勵了。我自得其樂,也想與人分享,所以,在大學教書沒幾年,就開了關於閱讀《通鑑》的課,到今天已經有三十多年了。這段不算短的時間裡,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已有不小的改變,簡單地說,閱讀的內容愈來愈減少,講解、思考與討論則愈來愈深細。

     102學年度第二學期,台大歷史系主任問我把這門課從歷史系課程移到通識教育課程的意見,我十分贊成。主要原因,不外閱讀這部史學名著,與今天的主流研究頗有距離,對於歷史系的學生往往造成困擾。記得多年前就有一位台大歷史系同學直接問我:「你說的與我們其他老師說的,很不一樣,我應該聽誰的呢?」我立刻回答:「你應該聽系上老師的意見,我們這門課,是非主流的邊緣課程,不過是多讀點古書,增廣一點對古人的認識而已。」再說,我在清華,開《通鑑》選讀,修課的都是各系的學生,就是一門通識課程。當然,歷史系的同學也想來讀,十分歡迎,我們列入優先同意。
     在我的想像中,歷史系的同學修讀《通鑑》,心情有點複雜。這門課不以學術研究的訓練為目標,要花這個時間嗎?然而,《史記》、《通鑑》之類的名著,歷史系的學生不讀,似乎又有點說不過去,於是,只要時間可以安排,讀讀好了。
     102學年度第二學期,台大的《通鑑》選讀,是以隋唐為範圍,其實也只是隋與安史亂前的唐朝。不過,我們讀到的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武則天和玄宗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大人物,一些歷史事件,也非初次聽聞,這樣的內容,在閱讀上有其便利之處,在於熟悉度;也有不利的地方,缺乏新鮮感。
     讓我們看看修習這門課程的歷史系同學,在期末考卷上怎麼寫的。[i]
我讀了一點《通鑑》,其對我最大的影響,當是使我在讀經典史書之時,不再拘泥於考據、史實,而是真心實意地體會書中人物的故事,他們的人生,學會神入與感受。只有將自己設身處地,身臨其境地置於歷史之中,才能發自內心地感受到古人的非凡之處、智慧之源。我希望,讀史不只是讓我了解過去的事情而已,更能與我的生命、情感相通,給予我共鳴,指引我人生的方向。只有當歷史與生命結合,我才能如讀《通鑑》一般從其中讀出趣味,而能持續不斷地閱讀、體會、想像。有感情的閱讀,才是真正有意義、有作用的閱讀吧!
這是二年級張容兒同學寫的,張同學是公認二年級最優秀的學生,她的期中、末兩次考試,成績平均是全班最高分,而且從無缺課與作業不交的記錄,當然就得到這學期全班的最高分,接著的第二高分是來自北京大學中文系,第三高分來自廈門大學中文系的交換生。張同學不只是會考試,她的程度也非常好,我每週介紹一本課外書,期末考要同學也推薦一本書給我,張容兒推薦的是班雅明的《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許綺玲譯,台灣攝影工作室,1999),讓我驚喜。今天大學生,就是歷史系的學生,知道漢娜.鄂蘭眼中「最後的歐洲人」班(本)雅明的,巳經不多,她喜歡這本書,推薦給我,很幸運,我買到了,讀來又想起閱讀班雅明寫巴黎街頭抒情詩人波特萊爾的那段時光。
 張容兒的回答,文字不多,但甚精練。首先指出這門課中倡導的閱讀與今天學術研究的歧異;其次,她說明了本課程強調的閱讀「方法」;第三,她說出了我們閱讀典籍的「終極關懷」;最後,她做了一個漂亮的總結:「有感情的閱讀,才是真正有意義,有作用的閱讀。」
另一位歷史系三年的同學也寫得很好,他是王河洛,也是班上公認很優秀的同學。
其實,發揮一點想像力、同理心,讀經典真是撼動人心。自從看完《帶著希羅多德去旅行》,自己也開始實踐更細緻地想像歷史故事,場景怎麼建立?人物怎樣對話?話語隱藏的情緒為何?由此,召喚出一個身歷其境的場景,[ii]才能更深切地被經典感動,而非過去考試體制下呆板無趣的抓關鍵字,那樣實在太無聊啦!
    史家的筆如鐵,能載入青史的,必定是一個時代的精粹智慧,如果用心去貼近經典,想像經典,會大笑、會流淚、會熱血沸騰,更重要的是,我發現能因此略悟經典的智慧,也更喜歡讀經典了。
王同學提到了波蘭記者卡普欽斯基的《帶著希羅多德去旅行》(黃建功譯,允晨,2009),是我第一節課特別推薦的書。卡普欽斯基於2007年過世,德國《明鏡》雜誌稱他是「全世界最好的記者」,而希羅多德的《歷史》就是他第一次出國採訪是報社總編輯送給他的書,此後,希羅多德一直陪伴著他,這本書也是他最後的著作。
     王同學提出「細緻的想像」,把卡普欽斯基的方法靈活運用於《通鑑》的閱讀,而得到了經典的回報,那就是真實的「感動」。王同學還做了進一步的說明,指出很重要的關鍵,那就是撰寫這些經典作品的史家,可說是智慧的化身,我們需要用「心」去貼近,這樣方能引起感情的共鳴。
     張、王兩位同學,沒有舉一個實例,但表述非常中肯而又深刻,我希望於修課同學真實所得的,主要的也就是這些概念與方法。而他們在匆匆忙忙的期末大考中,能夠寫出這麼好的答案,真不容易。批閱考卷是件辛苦的事,但讀到這樣的卷子,一個學期的辛勞都得到了豐厚的回報。我想,任課教師最感高興的事,大概無過於此了吧!

                                                                      201578



[i] 題目主要是對一個學期的學習,做一點總結性的反思,由於題數不少,同學作答的時間至為有限。。
[ii] 例如:卡普欽斯基寫道:「行進的大軍之中,事實上有二個國王:一個是偉大的、在位統治的居魯士;另一個則是被廢黜的克洛伊索斯,前不久他才差點兒命喪在火刑架上。現在他們二人的關係如何?希羅多德認為二人彼此推心置腹,但他畢竟沒有親身參與這次遠征,當時他甚至還沒有出生。居魯士與克洛伊索斯是否共乘一輛馬車?克洛伊索斯見此大軍遠征之景,是否會悵然嘆息呢?……
這兩位先生是否交談?如果是,由於語言不通,他們必得有個通譯員。他們談些什麼呢?他們如此乘坐馬車前進,數天、數週過後,遲早所有想得到的話題都會被他們講完。再者,假如他們其中一人屬於沉默寡言的類型,內向、深藏不露的性格,那麼狀況又會如何?
            黃建功譯,《帶著希羅多德去旅行》臺北:允晨出版,2009,頁14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