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秦與萬里長城
長城建築起於防敵,楚有方城,而秦、齊、燕、趙、韓、魏諸國也都各有各的長城,互相守禦。自從六國淪亡,秦得統一,境內的長城,自無所用,對外的訪禦,却大亟特亟。於是邊界的長城便沿襲原有的城址,增葺延綿貫成一線了。後人知道「萬里長城」是秦始皇造的,正說這個原有城址的聯合體。原來秦自統一以後,己族與外族的界限,陡然明顯,於政略上防遏外族的侵略,當然要比防遏己族的叛亂尤為要緊,所以有此「夏、夷大防」的重要出現了。
本來「夷狄」等字,并非固定的名稱,不過是中原文化較古的諸國對於那些文化較低民族的一種輕蔑的稱呼。春秋諸國之中,楚民族起於西南,秦民族來自西北,吳民族和越民族起於東南,顯然都是新興的民族,各自從草昧艱難裡打出一塊地盤,造出一種文化來。然而中原的老國始終不願意與他們處於平等的地位,所以秦、楚、吳、越始終還只是蠻夷戎狄。久而久之,文化上的接觸漸深,同化的程度漸高,這些民族也會尋出一兩個冠冕的古帝王做他們的祖宗,中原的民族也就漸漸相信楚的始祖真是文王之師,吳的始祖真是至德的泰伯了!於是驪戎也與周同姓了,姜戎也成了四岳之後了。到了後來,從前的蠻夷戎狄,竟可以把別的民族稱作蠻夷戎狄了。
一、
撰者的這段文本叙事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字彙,應是:
(A)秦與六國(B)方城與長城(C)華夏與夷狄(D)己族與外族
二、
依據文本,略述秦始皇築萬里長城的重點。
三、古書上說,楚始祖是周文王的老師,吳始祖是周人出走的太子,本文撰者認為是歷史事實嗎?為什麼?
二、
長城的作用
長城既成,南北之限愈顯,而民族相嫉也因此愈急。北族迫於地理的環境,不能不奮圖南下,以求滿足生存的欲望,於是秦漢以後,他們的南侵,幾與中國的歷史相始終了。原來長城雖險,不能必守,當內政清明的時候,戍守得法,尚不致有什麼疏失;倘一旦境內亂了,邊帥無法統馭,則窺邊的外族,自會乘機闖入,以圖飽掠的。所以秦亡之後,匈奴又得南伸他們的勢力呢。我們看漢高帝白手興邦,威加海內,聲勢何等厲害,然而韓王信和燕王盧綰叛入匈奴,便很難致力;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縣東)之圍,幾乎不能生還,更可想當時北族的實力了。無怪呂后臨朝,冒頓致書謾罵,也只得嫁個宗女給他以求和親,竟絲毫奈何他不得呢!後來雖經武帝、和帝等朝的深入窮討,但地勢使然,到底免不了首出亂晉之禍。那麼這偉大的長城,實在是歷史上最可痛心的紀念物了!
(一)
文本中所述「首出亂晉之禍」,應該指什麼事?
(A)韓趙魏三家分晉(B)西晉時八王之亂
(C)十六國占有中原(D)東晉為劉裕所篡
(二)撰者對長城的作用,採取怎樣的態度?
(A)大為肯定(B)略有微辭(C)有褒有貶(D)基本否定
(三)長城南北,也是內外之間,未能由於長城的修築而長保和平,撰者認為主要原因為何?請略作解說。
(四)「這偉大的長城,實在是歷史上最可痛心的紀念物了」,這句中「最可痛心」做怎樣的解讀較好?
三、
光武帝(上)----復興漢室
光武帝生長民間,由儒生起家,當時的功臣,又多與他氣味相類的人物,所以他設施的政略,確要比高帝高明得多。他深知一姓再興是占的「君臣舊義」的便宜,因此看定這一點,處處想法把它維持,務使永久保留著,做一輩子長治久安的工具。我們只看他幾椿犖犖大端的行事,便可分曉。他自平蜀之後,便厭兵不談,鄧禹、賈復諸將多解除兵權,以列侯就第,終身不遭譴誅。回想高帝那樣的待遇,則他們君臣之際,真可算保全終始了。又興建太學,置五經博士,凡三公之官,都用老師宿儒來充位。不但當時學校大興,結歡士民;影響到後來,學校竟成為社會清議的發源起,於那時的風俗,很有重大的關係。他又很知道百姓的痛苦,即位後,常常在內廷召集公卿郎將等官,詢察民瘼,觀納風謠。這樣的內外不懈,百姓自得寛息休養,當然會聽得到歌舞昇平的頌贊了。但這都是維持君臣感情於一時的事實,未必能預計到將來的影響一定是怎樣;必得揭出一個明顯的目標來刺激多數人的觀聽,才可暗示一般人的趨向,使自己所抱的願望能夠持續下去。
(一)
撰者所述「君臣舊義」,應該指什麼而言?
(A)儒家罷黜百家(B)法家刑賞必罰
(C)重視倫理觀念(D)強調君尊臣卑
(二)光武帝提倡儒術,興修學校,有著怎樣的背景?
(三)「內外不懈」指何而言?「內」、「外」分別指什麼?
四、光武帝(下)----表彰氣節
這個目標是什麼?便是氣節的表彰。今姑略記當時表彰的事迹,一以見漢朝人的倫理觀念,一以見影響到後來的自然結果,當初有一個循吏叫卓茂的,在哀、平間為密(河南密縣)令,吏民親愛,道不拾遺。後來王莽居攝,他便托病告歸。光武帝剛即位,首先訪他,尊為太傅,封褒德侯。又有蜀人譙玄、李業、費貽等,因不肯出仕公孫述,或被刧服毒自殺,或佯狂托病避免。及公孫述敗死,光武帝一面用太牢祀譙玄,一面旌表李業之閭以示光寵,更徵求費貽輩,加以任用。於是耳目一新,竟尚氣節,不但以服事二姓為耻,而一切守正不阿的精神都寄托在這種不肯變節的操守上面了。此外如莊光(後因避明帝諱,改為嚴光)的不受諫議大夫,獨釣於富春江(即錢塘江上游的一段)上;周黨的三聘始至,伏而不謁:光武帝都聽他們的高尚其志,不加委屈,而且如終禮敬不衰。
(一)
卓茂、譙玄、李業、費貽等人哪一方面的表現,受到光武帝的表揚?
(A)勤於政事(B)不事二姓(C)忠於國君(D)愛護百姓
(二)光武帝剛即位,首訪卓茂,此事有何意義?
(三)嚴光獨釣富春江,周黨伏而不謁,與卓茂等人的事蹟相類似嗎?請略分析。
五、漢末的清議
東漢的季年,一般社會,正罩著一重沉沉的黑霚。以言政治,則皇帝貪鄙,大開賣官之路,左右又挾持弄權,國命更且擱在宦官的掌上;試問那時的吏治,怎能望它自致澄清呢!所以黃巾以太平道誑誘州郡至十餘年,聚集徒眾至十餘萬,而郡縣的關白,反多說「張角以善道教化,為民所歸」了。以言民間,則官吏的剝削,盜賊的抄掠,已極痛苦;而處境稍微餘裕的人家,又傳染了宦官子弟奢侈相尚的惡習,於婚慶喪葬諸事,頗多誇飾,竟把從前淳厚的風俗,漸變澆薄了。綜看上面所說,景象何等黑暗!然而那時的知識階級,大都敦尚氣節,崇正嫉邪,無論一般的社會怎樣糟,他們總還保持他們的黑夜鐘聲、昧旦鷄唱,多少把這黑霚轟散了些。范曄的《後漢書》裡曾論及那時的士大夫,以為桓靈之際,君道粃謬,「然傾而未頹,決而未潰,皆仁人君子之心力為之。」真是確切。這種「心力」究在什麼地方看出來呢?原來只在當時的清議和遭遇到的黨錮之禍。
(一)
文中所「清議」,應指:
(A)批評朝政,為國為民(B)攻擊宦官,奪回權力
(C)批評風俗,強調儉樸(D)攻擊昏君,謀立賢主
(二)撰者話說東漢末年景象十分黑暗,造在黑暗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三)撰者引范曄《後漢書》所說「仁人君子之心力」指何而言?
六、關於唐太宗貞觀之治
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真是海內承平,四裔賓服,不但做了中國的大皇帝,而且做了諸番的天可汗。所以貞觀(太宗年號)之治,無論在政治史上、在民族史上,都是光榮燦爛的時期,比秦始皇、漢武帝更勝一籌。一般史家見他這樣的有為,竟能在大亂之後為唐家樹定近三百年的基業,便拘著治亂循環的觀念,恭維他是五百年來應運而興的王者,其實也只時代演進的自然趨勢。原來中國自經五胡南北朝的紛亂,當時的社會固然常呈黑暗的現象,然而各種不同的民族却天天在那裡起無形的變化,漸漸融合起來。經過二三百年的鼓蕩迎拒,各方面的優點便得互相調和而另生一種新的文化。隋、唐兩朝的所以蔚為大一統的帝國,而且都奮起在北方,這便是異族同化的結果。上面所說的四裔,在那時已經早就不是從前舉數得出的匈奴、鮮卑、氐、羌等族,而另為別種新接觸的民族了。那些舉數不出的異族,實已統統吸合融化在一塊了。
(一)
這段文本的主旨,應是:
(A)貞觀之治的背景(B)唐太宗的功業
(C)貞觀之治的成就(D)天可汗的意義
(二)撰者認為「一般史家」論唐太宗的重點是什麼?他為什麼不同意?
(三)撰者認為「貞觀之治」在歷史上的主要意義,應該是什麼?
七、宋代的書院與道學
宋朝的國勢固弱,然而它在歷史上留給後人的影響很大,別是學術上染起很 濃的色彩,與以往的時代不同。這濃彩便是當時推行的書院和自成流派的道學。有了書院來講肆傳習,學術的流播便得容易推廣的機會;有了道學那面大旗做新學閥的標識,自然號召呼應,容易打成一貫的系統。這二者互為因果,便在學術社會大放光明,竟能造成六百年----公元一○○○至一六○○----的道學天下,籠罩了宋、元、明三朝人士的思想。影響到後來,講學的空氣已彌漫在知識階級了。更進一步,便起重大的反動,有所謂反宋派的漢學家出來,蔚成清代的考據。所以宋朝是近古史上一個很重要的朝代。
但怎麼會得造成這樣一個風會呢?原來自六朝以來,更經晚唐藩鎮和五代一百多年的紛亂,精神上和物質上都受到時代的啟示,自然開闢出兩條大路來,一是人心厭亂,要想得一安身立命的歸宿,便提倡文教來敦厚薄俗,書院講學之風便因以大行;刻板印書之業也因以漸盛。一是歷來儒、佛迎拒的思想兩下漸混合,----面子上儒家盡攻擊異端,骨子裡卻很受佛家的感化。----結果竟援佛入儒,便成就了禪宗變相的「新儒家」。
(一)撰者認於宋朝是近古史上很重要的朝代,主要理由是;
(A)儒學得以復興(B)學術影響深遠 (C)文化輝煌燦爛(D)講學之風大盛
(二)撰者說:「更進一走便起強大的反動」,是什麼意思?反宋派的漢學家指怎樣的學者?
(三)撰者對「新儒家」的看法,是褒,還是貶?為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