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持洛夫號的祕密》 Salt To The Sea by Ruta Sepetys 趙永芬譯 小麥田出版 2023年3月。
作者說,這是部歷史小說。也許,我們應先問:什麼是歷史小說?我們習見的,無非是把歷史事件,用小說方式陳述,好像小說一樣。昔日英雄豪強傑出表現,寫得生動活潑,如在眼前,吸引讀者手不釋卷,欲罷不能,《三國演義》就是著名的例子。它不止是歷史小說,也成了古典文學名著。
我們不妨略作探討, 歷史小說者,兼有歷史與小說之成分。歷史指過去發生的事,小說指虛構的人物;在昔日事實架構下,人物活動情節形成的故事,大概可以說是歷史小說。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蘇聯紅軍反攻,德軍節節敗退,跟隨的大撤離,稱之為漢尼拔行動。1045年1月30日,大郵輪「威廉.古斯特洛夫號」,被蘇聯S-13潛艇用三枚魚雷擊沉,死亡約九千人,人數遠超過鐵達號、盧西坦尼亞號,只是人們似乎從未聽過。
時值嚴冬,人們要到達哥騰哈芬港,已十分困難,要登上港口的輪船,更是不易。古斯特洛夫號預定四十八小時可達基爾港,行至半途,遇襲沉末,這是過去發生的事,是歷史中的一個點。
故事呢?作下了不少工夫,去了解這個事件,把故事的舞台場景,作了如實的舖陳。粉墨登場的,就是虛構人物的精彩演出了。至於故事內容,這裡無法也無需簡介,因為不關緊要。
緊要的是作者如何刻畫重要角色,進而營造獨有的氣氛,把讀者帶進他所建構的情景之中,要我們讀了之後,對於他撰寫故事的一番心意,有所體會。
讀者能否感動,作者的寫作技巧,特別是謀篇布局,讓人物充分展現深刻的內涵,至為關鍵。本書作者在這方面構思巧妙,描繪深刻,十分高明。顛覆了我們讀小說就像聽說書,知道情節即可,不需用腦思考的慵懶習慣。而是稍稍走神,即接不下去。你必須全神貫注,想想他為什麼有這個動作,又為什麼說那句話。你明白作者的心意,也接到了他傳出的訊息,自然而然受到感動。
這是由一篇篇的小文章,多的四頁,少的不滿一頁,結合成冊。每篇由一個主角人物,寫他所做的事,說的話,所看到的,想到的。你讀每一篇,就要站在他的位置,觀看周圍;進入他的心裡,體會他的思考情緒。幾個逃難的人,萍水相逢,走在一起,踏上了這艘船。作為主角的,有四位:喬安娜,護理師;傅洛仁,藝術品修理師;蜜莉西亞,很年輕的波蘭女子;阿弗耶德,船上的水手。我們非但對這四位人物有了認識,也通過這四個人,看到了小團體的其他幾個人:老鞋匠,也是詩人;喊他爺爺的六歲小孤兒;大手大脚,粗魯無文的女子艾娃。
這些人物僅僅是船難中的一小撮人,不到總數的千分之一,當然不能構成歷史事件。但作者的高明處理,讓我們感受到了歷史的情懷。作者 藉着虛構的人物,寫出了時代中可歌可泣的篇章,他在寫歷史故事,傳達了歷史的恢宏,讓讀者感覺到時代的悸動。
作者不是在說故事,沒有曲折離奇,高潮迭起的情節,更沒有纏綿悱惻,欲生欲死的情愛。而是藉着災難時刻,描述不同人物的思慮與關懷。他們不是位高權重,呼風喚雨的君王領袖,而是最普通的平民百姓。芸芸眾生之中,任何時代都不欠缺,今天也在你我身旁。這些人的表現,說明了社會的實況,文明的進程。就是這些默默無聞的人物,把人類從幽遠的古代帶到了今天,他們扮演了過去世界裡的重要角色,我們應該認識他們,何況他們就在我身旁,甚至在他們的身上,我們或許可以看到自己的身影。
我讀這本小說,隠隠約約感到作者依據災難中人物的作為表現,舉出四個類型:仁者、智者、弱者、劣者。分別由;喬安娜、鞋匠詩人、艾蜜莉亞和阿弗雷德為代表。
喬安娜覺得她必須幫助她能夠幫助的任何人,從一開始,她要把路上的死尸移到草叢,她不能忍受死者的尸體被坦克輾過。她受到小團體裡每一個人的信賴,大家都需要她。她總是想着,只想自己,並不公平,其他人冒的風險,比我更高。得到任何好處,她不覺得幸運,只是感到內疚。她跪在小流浪兒面前說:「聽着,克勞斯,你緊跟詩人,緊抓他的手。」又對詩人說:「請照顧他。」轉眼看到艾蜜亞走來,就對她說:「我必須幫助這些人,我也會幫你。」
喬安娜面對鏡子,看到鏡中女人好嚇人,那就是我,活了二十一年的歲月,最近幾個月改變了我,用力擦洗指甲裡的乾血和污垢。想着永遠沖不掉的悔恨。幫助他人,幫助和治癒是分散注意力的好方法。艾娃對傅仁洛說:「跟喬安娜說,我跟她別,抱歉,你們當中,我只喜歡她一人。」
大船沉了,喬安娜在大海中浮沉,有一段心中獨白,錄於下:
為了成為那一個人,大多數人都會爭先恐後。他們會堅持自己才應該是那一個人。然而艾蜜莉亞把流浪兒推到船上,為了別人而犧牲自己。她現在人在哪裡?上船了嗎?我想着害怕卻勇敢無比的艾蜜莉亞,於是哭了起來。
我要我的母親,我母親愛立陶宛,愛她的家庭。這場戰爭撕毀了她一生中每一個最後的愛,她是否非得知道我們受苦受難的恐怖細節?消息會不會傳到我的故鄉比爾札伊,傳到森林裡我父親和哥哥躱藏的漆黑埯體中?
喬安娜.維卡斯,你的女兒、你的妹妹。她已回歸大海,化為海裡的鹽。(頁358-359)
我想,作者寫這一段時,眼中一定含着涙水。
這本書原文書名:Salt To The Sea,是什麼意思?最後一句,透露了一點信息。
她們看到光亮,她獲救了。
作為智者的代表是鞋匠詩人,沒有列他為主角,並不表示他不重要。在喬安娜為主角的一篇,詩人出場了。老鞋匠開口閉口都是鞋子,說起鞋子,滿懷愛意與深情,我們稱他鞋匠詩人。他對我說;「你的鞋子就很昻貴,作工精細,它告訴我們你來自一個富裕的家庭,它的樣式可能屬於你的母親,它告訴我,你的母親疼愛你。她不在這裡,因此,我知道你傷心,親愛的,鞋子會講故事。」
小團體越過了冰層,到海港哥騰哈芬,又是一段漫長的旅程,問題是怎麼去才好?艾娃說可以用走的,喬安娜認為太費時間,應該坐船。詩人說話了:「這麼着好了,我們把馬車和馬借給步行的一家人,有車代步,他們一定很感激,我們設法租用一艘小船,和他們在哥騰哈芬會合,取回我們的物品,這麼做最適合每個人。」
詩人是洞明世事的智者,也是作者叙事重點之一,藉着寫他,非但把如何做事,表達出來,甚至人世的一些道理,也讓他說了出來。他對傅洛仁說:六年了,這場戰爭偷走了這個世界六年的時光。我在德國出生,一輩了都住在這裡。我有許多親愛的俄國朋友,他們告訴我俄國人受盡了千辛萬苦----史達林、希特勒----他降低了音量悄悄說:「戰爭根本沒有快樂的結局。」
詩人是怎樣的人呢,直到全書後端,才透露出來,也是藉着傅洛仁的眼睛。
我們默不作聲的坐着,我佩服這位和譪可親的好人。我指指小男孩,「他十分幸運能夠有你。」「不,幸運的人是我,小男孩使我活蹦亂跳。」他握着我的手,雙眼定定看着我,「孩童和年輕人,你們運氣不好,這場戰爭扼殺了許多未來。我和我的一生摰愛共度五十五年,我在去年七月失去了她。」他指了指這小男孩,「正當你以為這場戰爭奪去了你所愛的一切時,你却遇到了一個人,於是你明白自己仍然可以付出更多。」
詩人的最後畫面,喬安娜看到了。
巨浪拍打着我們。流浪兒在我們小船中站立起來,他兩隻細小的手臂伸向大船,喊着:「爺爺!」一簇白髮出現了,「我來了,克勞斯!」她跳入附近水中。傅洛仁把艾蜜莉亞的寶寶遞給我,跳入海裡找他。可是鞋匠詩人再也沒有出現。
傅洛仁抓住我的胳膊,「那袋錢幣,老鞋匠綁在皮帶上,把救生背心給了我。」
詩人,我們神聖的鞋匠詩人,我們的爺爺。我們在黑暗中的一盞明燈。他走了。
至於弱者,約略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人們尊重的,憐愛的,如艾蜜莉亞;一是虛張聲勢,只顧自己,似強實弱的,像是大手大脚的女巨人艾娃。
作者刻意描繪了頭戴紛紅帽,十五歲因戰爭的蹂躙,在船上分娩的美麗波蘭女子。她成為主角之一,讓她觀看這個善惡併存的複雜世界,也哀嘆她那短暫的一生。
他們在海邊討論如何去哥騰哈芬時,艾蜜莉亞聽到詩人的發言,想到父親。媽媽死後,父親常說:我只有你。我很快明白,最讓父親開心的就是我很快樂。所以,就算不快樂,我也裝出一副快樂的樣子。我裝得十分出色,以至一段時間過後,事實與虛構之間的界線模糊起來。
小嬰兒依偎着我,我希望認識我們利沃夫這個城市,她應該認識波蘭。不僅波蘭,而是我的波蘭。我把她抱得更緊,以波蘭語低聲說道:「我經常打開窗戶,讓微風吹我入睡。這是真的,以前就是這樣。」
餐具櫃旁邊有什麼在動。「我看見你了,哈琳卡。」我笑着說,我女兒從櫃子後面偷看。「你在幹什麼?」「天使麪包。」媽媽來了,笑容滿面,遞給我一罐果醬。我靠着溫暖的門框,金色的熱力把我抱住。我打開罐子,品嘗那香味。我仰臉向着太陽。我的戰爭如此漫長,我的冬季如此寒冷,但我終於回家了。長久以來,這是我頭一次不覺得害怕。
這是出現在天堂裡的話語和情景。人間呢?
全書最後以一封長信結束。寫信給傅仁洛,時間是1969年4月25日。信中寫道:「我讀到報紙上的報導,一名渴望參加夏季奧運的年輕美國選手,國籍受到質疑,因為她是在船上出生的。這位選手自己說,她母親死於船難,救了我,也救了我哥哥克勞斯,聽說她非常勇敢。我們一無所知,只知道她的名字叫艾
蜜莉亞。
她是二月到的。我與先夫去檢查漁網,看見浮筏輕拍我家海岸,她似乎在輕輕敲門,請問是否可以進來。這個頭戴粉紅帽的可愛小姑娘,是從哪裡來的?在海上漂流了多久?遭遇怎樣的困難?我們想到她的家人,有誰正在思念他們美麗的女兒?
信中的最後一段,也是這部歷史小說的最後文字。
戰爭是大災難。它拆散家庭成無可挽回的碎片,可是已經過世的人不見得無人聞問。我們小屋附近有一座古老的木橋,底下小溪蜿蜒流轉的地方,是最最美麗的玫瑰花床。那就是艾蜜莉安息之處。她很安全。她有人愛。
那麼劣者呢?水手阿弗雷德是怎樣的一個人物?作者從兩方面描述。一是他寫給一名叫漢娜蘿的女子的信。沒有人知道這個漢娜蘿是誰,阿弗雷德沒有提過她寫的任何一個字,大概漢娜蘿早就不理他了,或者,根本沒有這個人。另一個面向,就是船上傅洛仁他們對他的看法。
阿弗雷得信中只是吹噓一件事,那就是自己多厲害,有多棒。都是一些自以為是,大言不慚,自吹自擂,甚至可說是招遙撞騙的話語。他出場時的那番話,就可以看出是怎樣的人。「我盡心盡力為德國服務,雖然才十七歲,卻懷着相當於我兩倍年紀的勇氣。有人提起要舉辦表揚儀式,但我忙着為元首作戰,根本沒空接受表揚。」在給漢娜蘿的另一信中又說:「我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畢竟一個人必須生來適合才行,感謝老天,我就是那種人。」
他的行為呢,艾蜜莉亞看到,一隻餓壞的狗走近他,在他脚邊嗅聞,他用靴子猛踢那飽受折磨的畜牲,一臉氣惱與嫌惡。一個女孩在他身旁玩玩具熊,他嫌煩,就把玩具熊鈕扣眼睛拽下來。船上擠滿難民,他就在一間廁所門上貼了「故障」的條子,就有了屬於自己的房間。船快要沉了,他搶走一個拼命想要穿上救生衣的婦人的外套。
其他人怎麼看他?喬安娜為他感到難過。她在學校也曾認識像他一樣的男孩----非常想成為一個男人,卻困在自己的薄弱心智裡。傅洛仁稱他是癩哈蛤蟆水手,感覺他的眼光游移,說話的方式令人不安,有一股想海扁他一頓的衝動。艾蜜莉亞記下了他最後的鏡頭。阿弗雷德一會說話,一會趴在浮筏側嘔吐。他不斷叫我漢娜蘿,我好害怕,他嚇壞我了。他的眼睛後面有一道眼神,就是那種壞人獨有的眼神。一個大浪,他失去平衡,跌入海中。冰冷的海水迅速扼止住他的尖叫。然後一片寂靜。那名水兵,那自稱的英雄,他死了。
小說總是要有一個安慰人心的結局,這部歷史小說也不例外。傅洛仁與喬安娜成了克勞斯與哈哈琳卡的父母,過着幸福美滿的生活。
說幾句多餘的話。
歷史不是武夫俠客耍帥的舞台,不是文人墨客吟唱的樓閣,也不是物阜年豐,天下安和,平民百姓歡慶太平的美景。而是動亂不已,苦難深重時,人們真實生活的寫照。惟有戰火連綿,流離道路的慘痛記憶,人們方知戰爭根本沒有快樂的結局,方知必須儘力避免戰爭的發生,這就是我們觀看過去世界時,最應得到的基本認知。殷鑑不遠的近代歷史,戰火熾烈,死人無數的的第二世界大戰,結束未逾百年,地球上又燃起熊熊戰火的今天,最具警世作用。
我們從小說家虛構的人物情節中,看到昔日世界殘酷的一面,應知有所警惕,萬勿助紂為虐。而是要從死難中求取教訓,得以重生。這或許是歷史小說最大的價值所在。
還有一點感想,附贅於此。歷史在那裡?在每一個人心中,每個人的生活體驗不同,如何記錄下來,那就要有人運用豐富的想像力,去揣摩每一個歷經事件的小小心靈,曾經有過怎樣的悸動。這是讀來讓人蕩氣廻腸,感動不已的叙事,不是根據資料,抄下來死死板板的文字、數字,可以取代的「歷史」。
2014年4月13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