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0日 星期一

「概念密度」與閱讀練習





加拿大科普讀物著名作家應格朗的《記憶的盡頭----解開老化與阿玆海默症之謎》(天下文化,20161月)是一本很好看的書,我推薦給同學時說,如果你們想要多知道一點老化與失智的問題,應該讀讀這本書;如果你們身旁的長輩也喜歡讀點書,可以推薦這本好看的科普讀物。
書中提到「修女研究」,以修女為研究老化與失智的對象,得出令人驚異的成果,「概念密度」就是其中之一。概念密度指修女入會時寫一篇短文,研究者分析這篇短文中運用概念的密度與後來失智現象有無關係,發現正相關很明顯,文章寫得愈充實,也就是概念密度愈高,老年失智的比例愈低,反之則愈高,表示概念密度是很重要的終身指標。本書作者問了兩個問題,一是概念密度何時到達巔峰?是寫短文時的22歲,還是8歲就達到?另一個問題,高密度概念的寫作能力可以經由學習得來嗎?作者說:「如果可以,那麼我們在成長階段很值得多上一些相關課程。」

  我想談一下這個有關學習的問題。我覺得對我們來說,多開課程未必收效,何況今天學校課程已經太多,我們要檢討的是課程不少,實效如何;老師拿着課本,照本宣科,學生不加理會,各行其是,這類課程再多,也只是浪費時間而已。針對培養「高密度概念的寫作能力」,只要學生多寫、多寫,其實也是徒然。因為學生要「寫」些什麼,先要「讀」點什麼;只有閱讀了一定份量,具備了基礎知識,也知道作文的基本規則,才能寫出既有內容,又合於形式要求的短文。所以,在寫之前,讀的練習似不可少。
我們歷史老師只問:學生在歷史這門課程中,讀了多少?教科書之外,讀了些什麼?如果不把參考書、測驗卷算進來,老師為學生提供了多少閱讀的材料?實際情形,我完全無法猜測,我想會因各別老師而異,有多有少。我的想法只是我們是否應該擬定一個數量上與質量上大概的要求,希望每一學期,學生在歷史課都讀了一定數量,而且是頗有水準的片段文字。至於實施辦法,如何評量,則是另一個問題,此處不談。
  多讀好的、適合的歷史論述,對學生學習很重要。尤其今天以標準化的選擇題為考試主要題型影響下,學生習於閱讀簡短的、白話的題幹型文字,對於較有長度,稍為深刻的論述,顯然欠缺理解能力,甚至已無讀完的耐心。這樣的學生,要寫一篇短文,其「概念密度」將會如何,令人難以樂觀。
  我們要看看海峽對岸,他們的「高考」歷史科,材料解析佔配分的一半以上,題目不少是大段的文言文,考生需運用自己的文字回答問題。學生如何準備呢?方法無他,大量閱讀老師提供的文本材料,不斷加以答題練習。我們看到大學裡,大陸來台的交換生,在答題能力上遠勝本地學生,主要在於他們的訓練遠較我們為優。
        要在課程中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要學生多讀、多想、多寫,已是刻不容緩的事。如果「概念密度的」的說法是有道理的話,就是不與大陸學生競爭,為了學生老年時的健康幸福着想,也要加強才對。

                                                                                           201652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