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時,南北對峙,時有戰事;北朝出於胡族,將士便習弓馬,戰力殊強,居於上風。南朝劉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命將北伐,為北魏所敗,非但歷史美談的「元嘉之治」自此而衰;還讓後世詞人哀唱: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是不是北朝強大,南朝飽受蹂躪?恐怕未必。南朝有無優秀將才,成了勝敗關鍵所在。韋叡的表現,極其傑出,與之交手的北魏將領畏之如虎,不敢輕捋其鬚。
韋叡京兆杜陵人,是漢代丞相韋賢的後人,也是長安附近著名的大族。伯父韋祖征、父親韋祖歸,都在劉宋朝廷任官。韋叡的兄長,皆以好學有德行,為人敬重。韋祖征出任地方官,就帶著韋叡赴任,把他當作兒子。當時,韋叡姑母的兒子王憕,姨母的兒子杜惲,在鄉里地方,已經頗有名氣。伯父祖征問韋叡,你與這兩位表哥比較,你自已覺得如何?」韋叡回答:「我是大不如的。」伯父說:「據我看來,你的文章沒有他們寫得好,但是,你讀書得到的見識,比他們強。所以,將來為朝廷盡力,做出一番功業,他們兩人都不如你。」(汝文章或小減,學識當過之;然而幹國家,成功業,皆莫汝逮也。)另一位表兄杜幼文,派為梁州刺史,就約了韋叡同行。梁州富饒,昔日任事的大多貪穢,韋叡年紀雖輕,清廉自守。這段記載不見於《通鑑》,而是取於《梁書》,《南史》同。
《通鑑》基於體例與篇幅,大多不載幼年事跡。但這段文字,對於認識韋叡,至關重要。其一、讀書有識,讀書不是為了寫文章,也不是為了謀官職,而是得到見識。其二,有了見識,才能為國效力,做出一番功業。就是沒有機會,不能有所表現,未有重大貢獻,也在任何職位上,有為有守,為人敬重。
韋叡初見於《通鑑》,在第143卷,齊東昏侯永元二年,西元500年。「初,陳顯達、崔慧景之亂,人心不安。或問時事於上庸太守杜陵韋叡,叡曰:『陳雖舊將,非命世才;崔頗更事,懦而不武,其赤族宜矣。定天下者殆必在吾州將乎 ?』」《通鑑》書寫,人物登場,先寫藉貫,好像自報家門,「杜陵韋叡」即是一例。
東昏侯蕭寶卷,是蕭齊最後一個握有實權的皇帝。他在太子時,就不好學,嬉戲遊玩,無有節制。即位之後,也不信任朝士,不與來往,只聽信身旁的宦官與衛士,朝政敗壞,自不待言。於是,永元元年,陳顯達舉兵於尋陽,進至京師,兵敗。次年,崔慧景於廣陵舉兵襲京師,亦功敗垂成。韋叡分析陳、崔二人失敗的主因,在於朝政儘管混亂,大臣舉兵向闕,撥亂反正,終究是頭等大事,儻非其人,難以成功。陳顯達、崔慧景,都不夠格,必然失敗。放眼天下,具備這樣條件,可以成事的,唯有一人,他就是我們的州將蕭衍。當然,這也是他的見識,超乎常人。
韋叡既有此認識,必然付諸行動。先是派遣二個兒子至襄陽蕭衍處,表達支持歸附之意。待蕭衍舉兵,韋叡立即砍伐竹林,編為竹筏,率兵二千,馬二百匹,前往響應支援。蕭衍見到韋叡,很高興,說:「前些時,我見過你一面,今天,我看到了你的赤心,我們的這件大事,一定可以成功。」大軍行動,韋叡提出策略,蕭衍悉加採納,進行十分順利。進至郢城,遇到忠於朝廷的官員拒不投降,僵持幾乎一年,終於拿下。但是,城裡原有十萬男女,長期封閉,疾疫流行,死者十之七八;城破之時,死者尸積床下,生者寢於其上,狀至悽慘。如何處理,至為棘手。蕭衍想到了韋叡,他是義軍中最能幹的人,能把這件事辦好的,也只有他。於是,任命韋叡為江夏太守,行郢府事,處理城中慘況。《通鑑》記:「(叡)收瘞死者而撫其生者,郢人遂安。」十分簡略。再看《梁書.韋叡傳》記:「叡料簡隱䘏,咸為管理,於是死者得其埋葬,生者反居其業,百姓賴之。」也只是稍作說明。韋叡亟需處理的問題,不外是:死者如何埋葬?土葬,還是火葬?如何進行?城內消毒工作,至為重要,如何安排?再說城中生者,無非都是奄奄一息,嗷嗷待哺的可憐百姓,如何支持他們的生活,進而恢復他們的生業,這些都是不可推卸的難題,都要詳加規劃,確切落實。我們讀到《通鑑》中那十三字,需要發揮一點想像力,進入當時情景,方能對韋叡的能力,有所認識。
蕭衍建立梁朝,是為梁武帝,年號天監。天監五年(西元506年),梁軍北攻魏徐州,拔取宿預與梁城。時任豫州刺史的韋叡也參與其役,率軍進攻小峴,韋叡前往偵察,魏軍數百人列陣於門外,韋叡下令準備攻擊。手下將領不解,說:「我們只是前來觀看偵察,未有戰鬥準備,不如退回整裝,再來一戰。」韋叡說:「不然。這個城有魏兵二千,足以固守,如今,却有數百人無緣無故出於城外,必然是城中精銳,驍勇善戰之輩,若把他們打敗,挫了他們銳氣,他們也就守不住這個城了!」將士們聽了,面面相覷,不敢置信。韋叡指著節杖說:「朝廷給我這個,不是裝飾用的!我的命令必須遵從!」其實,韋叡對於用兵,心中已有盤算,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必能克敵致勝。於是下達軍令,編組隊伍,衝鋒攻擊,將士無不奮力向前,互相支援,銳不可當。魏軍大感意外,又無瑕可乘,只有四散奔逃,潰不成軍。梁軍乘勝急攻,順勢攻取小峴,於是進軍合肥。
梁將胡景略等進攻合肥,已有時日,未見成效。韋叡觀察山川形勢,乘夜帥眾築堰,堰成,肥水高漲,南軍舟艦繼至。韋叡先攻魏夾合肥而築的東、西兩小城。魏遣楊靈胤帥兵五萬來援,大家聽到了,又是面面相覷,只有請韋叡向朝廷請求,快快派軍來援。韋叡笑著說:「敵軍已來到城下,這時才請救兵,來不及了。再說,我們請求多派援軍,他們也會多派軍來,我們也佔不了便宜。軍隊能否打勝仗,在於用兵是否得當,不在兵士人數多少。」問題是韋叡為什麼笑著說?請求派援兵太可笑,將領怯懦太可笑,還是來不及了,很可笑?應該都不是,而是韋叡心中已想好了作戰策略,呈現一付成竹在胸的輕鬆表情。於是,乘楊靈胤大軍遠至,行伍不整,疲態畢露之際,將之擊敗。
當然,魏軍也不是省油的燈,韋叡防守堤堰的小城,為魏人攻拔,魏軍乘勝進擊,諸將請求暫時退兵,避過兵鋒,以圖再舉。韋叡生氣了,說:「怎麼可以這樣(寧有是邪)!」叫人把他主帥的旗幟扇帳,立於堤下,宣誓不退的決心。當然,韋叡必有應付策略,足以抵擋來犯魏軍。韋叡先是強固了堤堰的城壘,接著出動了水軍。肥水高漲,韋叡戰艦上船樓,與合肥城等高,而且將合肥城團團圍住,城中人都嚇壞了,守將杜元倫中弩死。於是,《通鑑》記:「城潰,俘斬萬餘級,獲牛羊以萬數。」
《通鑑》接著寫了一段對韋叡的描述:韋叡的身體不好,相當瘦弱,不會騎馬。每次作戰,只能坐在士卒抬著的板輿上,指揮進退,激勵將士,毫無怯色。白天,接見將領與來訪賓客;夜半起來,處理軍中事務,往往忙到天亮。盡量為手下將士着想,好像總是做的不夠。因此,許多人都想投在他的麾下,為他效力。所率大軍屯駐之處,營房、倉儲、圍牆等等,都整治得很好。(叡體素羸,未嘗跨馬,每戰,常乘板輿督厲將士,勇氣無敵。晝接軍旅,夜並起,算軍書,張燈達曙。撫循其眾,常如不及,故投募之士爭歸之。所至頓舍藩牆,皆應準繩。)
韋叡戰績中,最可一述的,厥為解救鍾離之圍。天監六年(506),魏中山王元英,與平東將軍楊大眼,率軍十萬攻鍾離。鍾離城北面是淮水,魏人築橋連接淮水中的沙洲,也建造了防禦工事。元英在南岸進攻,楊大眼在北岸築城儲糧。鍾離城中只有三千人,由昌義之帥領,抵禦魏軍進攻。魏以騎兵逼迫平民以車載土填入城外壕塹,平民動作稍慢,未能及時奔回,魏騎就把這些人也埋入壕塹中。塹中士滿,就以衝車撞城,城牆崩裂,昌義之就用泥填補,衝車也就不能把城牆衝垮。魏人晝夜苦攻,分批上陣,一天攻守幾十回合,雙方傷亡慘重,魏人尤甚。魏朝召元英回朝,元英不從,以為三個月必克。魏朝再派步兵校尉范紹前往瞭解,范紹見到鍾離城池堅固,易守難攻,勸元英回師,元英不聽。胡三省讀到這裡,寫下:「元英違眾議,志在必克鍾離,恃義陽之勝而驕也。《兵法》曰:常勝之家,難與慮敵。又曰:兵驕者敗。其謂是歟!」胡三省把元英拒絕回師,在於恃勝而驕。我想可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太依恃楊大眼的戰力了。
楊大眼,武都氐族領袖楊難當之孫,出於側室,不列為宗親,生長於貧寒環境。魏孝文帝自代都南侵,命李沖選拔將才。楊大眼前往應徵,李沖不理會。楊大眼就說,您是不是可以讓我施展一下,您看看好嗎?說著就拿出一條三丈長繩,綁在自己的頭髮上,發力奔跑,繩子長長筆直如一條線,奔馬都沒有那麼快。看到的人驚訝不已,大為讚歎。李沖說:「千年以來,從未見過這樣不知名的傑出人才。」當然就報告朝廷。楊大眼隨孝文帝南征,表現極為出色,「所經戰陣,莫不勇冠六軍」。此一記載見於《魏書.本傳》,又,記其出場,「少有膽氣,跳走如飛。」可見他的奔跑能力,非但常人不如,也可說史上少有。楊大眼騎術高明,甲胄在身,帥氣十足,馳名遠近。(大眼善騎乘,擐甲折旋,見稱當世。)楊大眼不學,沒讀過書,就請人為他朗讀,他認真聽,也都能記住。打了勝仗,要寫報告,都是他用講的,手下筆記,皆成文章,全不像一個不識字的人。(大眼不學,恆遣人讀書而聽之,悉皆記憶。令作露布,皆口授之,而竟不多識字。)亦見於《魏書.本傳》。真可以說是文盲武將,聽書有識,石勒之外,又一人也。楊大眼在勇武與能文方面的表現,我們怎麼解讀?十分誇張,過於溢美,全不可信嗎?還是楊大眼天資稟異,允文允武,得自天賦?我是相信後者。奇才異能之士,史不絕書,令人歎賞。楊大眼,一例而已。
同年二月,梁武帝命豫州刺史韋叡帥兵救援鍾離,受曹景宗節制。韋叡接到詔令,立即出動,採取最短的路線,兼程趕往。遇到河澗,搭建簡易飛橋,讓人馬快速越過。手下知道鍾離的魏軍主帥元英,主將楊大眼,都是戰績可觀的猛將,不易對付。再說,我們即使盡快趕到,說不定鍾離已經失守,就勸主帥緩步慢行,等待前線的消息,再作決定。韋叡不同意,說:「今天鍾離情況極其緊急,我們就是用最快速度趕去,還怕慢了,沒能趕上,怎麼可以放慢行動呢?我告訴你們,魏軍已掉在我的肚子裡了,你們不要擔心。(鍾離今鑿穴而處,負戶而汲,車馳卒奔,猶恐其後,而況緩乎!魏人已墮吾腹中,卿曹勿憂也。)」眾人一聽,敵人已在他的肚子裡了,當然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也就閉口不言,靜待主帥的錦囊妙計。
韋叡大軍趕到,先在魏軍駐紮不遠處,由工程奇才南康太守馮道根,修築營壘,極其快速,一夜而成。元英大驚,說:「何其神也!」曹景宗的部隊,器甲精新,軍容壯盛,給予魏人極大壓力。他還派善於水性的人潛行水底,與鍾離城中取得䏈係。
楊大眼率萬騎來攻,早在韋叡料中,於是結車為陣,梁兵藏身車中,大眼鐵騎奔發,塵埃漫天,如大浪湧來,將梁兵團團圍住。這時,韋叡在各車中共置強弩二千,待敵騎逼近,弩手見主帥令旗一揮,千弩俱發,魏軍人仰馬翻,大眼右臂亦為矢貫穿,只有退走。次日,元英親帥大軍進攻,韋叡乘木輿,手執白如意,指揮作戰,攻守好幾個回合,魏軍未佔上風,乃退去。到了晚上,魏軍全力猛攻。向城上射的箭,像大雨一般,韋叡的兒子韋黯,請父親趕快下城避箭。韋叡不聽,看到軍中有不穩的情況,韋叡大聲命令各安其位,各司其職,堅守崗位,決不動搖,情勢也就穩定了下來。胡三省讀到這裡寫了一段較長的按語:「此確鬥也。兩軍營壘相逼,旦暮接戰,勇而無剛者不能支久。韋叡於此,是難能也。比年襄陽之守,使諸將連營而前,如韋叡之略,城猶可全,不至誤國矣。嗚呼,痛哉!」胡三省認為這是最艱苦,最困難的戰鬥。韋叡能夠轉危為安,克敵致勝,至為不易,但他做到了!真是了不起啊!回想呂文煥守襄陽,未能效韋叡之策,阻蒙古鐵騎於邊境,以致國亡家破,身為遺民,每念及此,能不哀痛!胡三省讀《通鑑》,時時想到家國身世,思念之情,自然流露。我們讀者,對於史家感情的展現,也應多加體會。
我們看到了韋叡的錦囊妙計,這不是一件小事,這是歷史上步兵戰勝騎兵的少見案例。現代有人說,古代戰爭騎兵就如今日的坦克,步兵是無法抵禦的。但是如果步兵藏身壕溝,手持反坦克武器,待敵軍衝來,瞄準射出,立即摧毀。比擬韋叡應付楊大眼騎兵之策,約略似之。
韋叡決意反攻,擬定策略,依計而行。《通鑑》記其事至詳,錄於下:「上命景宗等豫裝高艦,使與魏橋等,為火攻之計,令景宗與叡各攻一橋,叡攻其南,景宗攻其北。三月,淮水暴漲六七尺,叡使馮道根與廬江太守裴䆳,秦郡太守李文釗等,乘闘艦競援,擊魏洲上軍盡殪。別以小船載草,灌之以膏。從而焚其橋,風怒火盛,烟塵晦㝠,敢死之士,拔寨斫橋,水又漂疾,倏忽之間,橋與柵俱盡。道根等皆身自搏戰,軍人奮勇,呼聲動天地,無不一當百,魏軍大潰。(元)英見橋絕,脫身棄城走,大眼亦燒營去。諸壘相次土崩,悉棄其器甲爭投水,死者十餘萬,斬首亦如之。叡報昌義之,義之悲喜,不暇答語,但叫曰:『更生!更生!』」
我們讀這段文本,可以注意之處:一、「上命」是梁武帝擬定的命令嗎?當然不是,水漲艦高,與城樓等齊,正好利用水軍猛攻,複製合肥取勝之役。而且加碼演出,火攻其橋,風怒火猛,烟塵滿天。我們可以相信,此一戰略,應該出於足智多謀的韋叡之手。當然,韋叡對外宣稱,是稟承武帝旨意,也許他知道,蕭衍蠻吃這一套的。二、韋叡仍然乘坐木輿,手執如意,指揮作戰。但馮道根、裴䆳、李文釗等將領,切實執行,發動火攻,佔得先機,軍士奮勇向前,銳不可當,魏軍大敗。這是將士上下,全力合作的大勝仗。三、昌義之死守鍾離,倍嘗艱辛,捷報傳來,只是大叫活了,活了!「悲喜」二字,可見欣喜之餘,難掩這段期間,胸中悲苦之情。
昌義之要謝謝曹景宗與韋叡,拿出了二十萬錢,遊戲一番,小賭一把。曹景宗先擲,得雉,韋叡次擲,得盧,得盧勝,他看到立刻把一子反轉,說了一聲「怪事!」放棄了勝局。鍾離大勝,曹景宗與其他將帥爭先告捷,只有韋叡居後,《通鑑》記:「世尤以此賢之。」胡三省說:「史言韋叡有功不伐。」少少的幾個字,却是大大的稱贊。
韋叡與元英又一次的交手,在天監七年。當時梁朝勇冠三軍的猛將馬仙琕,北伐回師,魏人緊隨,情勢堪慮,武帝詔令韋叡督軍救援。韋叡到了安陸,築城高二丈,更開大塹,又在城上建高樓,大家都說韋叡膽小。韋叡聽到了,說:「不然,為將當有怯時,不可專勇。」元英也率軍追擊馬仙琕,聽到韋叡來了,就不追了。此事見於《梁書.本傳》,《通鑑》未載。再說,韋叡每次退兵,總是親自押陣殿後,魏兵遙見韋叡旗號,多不敢追逼,以免中計。
《梁書》又記,韋叡在朝廷,態度謙恭,武帝對他也很禮敬。歷官所得祿賜,都散給親故,家中沒什麼多餘的財產。年紀大了,親自帶著兒子讀書,三子韋稜,書讀得很好,以博洽聞名。但每次父子討論書中義理,兒子所見還是不如老父。
韋叡七十九歲,卒於家。遺言薄葬,以時服入歛。武帝親臨弔唁,哭得很哀傷。兒子韋放,身長七尺七寸,容貌甚偉,是一位漂亮人物,也是一員武將。武帝大通元年,西元527年。《通鑑》記載,曹仲宗,陳慶之進攻魏渦陽,詔令韋放率軍會合。韋放抵達,營壘未立,魏騎兵突然出現,他手下只有二百多人,韋放脫下甲胄,坐在交椅上指揮,士卒都拼命作戰,魏兵就退去了。胡三省讀到這段記載的最後,「放, 叡之子也。」幾個字時,心中萌現的,已不是韋放臨危不亂,表現不凡,而是韋叡的巨大形象。於是,立即振筆疾書,寫下:「梁之將帥,韋叡一人而已」。
2023年8月10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