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期,我的三門課,清華的「中國歷史的發展與演變(上古至三國)」、「《通鑑》選讀:兩晉」以及台大的「《通鑑》選讀:南北朝中期」都在十六週結束,十六週中,期中、期末測驗占了兩週,加上春假等又放了一至二次假,以致上課時間,較昔日縮短很多。所以,課外書的推薦,理應減少。這個學期,像過去那樣推薦的書,只有四本。由於俄烏戰起,我也在黑板上寫了四本關於俄羅斯的書:《二手時間》、《帝國:俄羅斯五十年》、《製造俄羅斯》以及《偉大的俄羅斯回來了》。其中著名波蘭記者卡普欽斯基的《帝國:俄羅斯五十年》我未寫讀後,也就不曾在推薦書目中,其他三本都有所簡介,其中尤以《二手時間(代)》最值得一讀。期中考後,也曾介紹了《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定世代?》,講美國大學校園,從2013年開始,出現一些令人詫異的事件,至2015年及2017年,則更為怪異,也更頻繁,作者深入討論與分析。這些情況,我們在台灣都看不到,大概也都不知道;我只是摘出幾段念給同學聽聽,並未寫讀後。學期結束前,又向同學提及一本與目前俄烏戰爭背景有關的書:《血色大地:夾在希特勒與史達林之間的東歐》,由於我自己並未讀完,雖然是一本得獎的書,但寫得很細,解釋簡單,數字不少,故事有限,讀到四分之三,就放下了。所以,只是告知同學有這麼一本書,我既沒讀完,也就不能推薦。
一、《萬物簡史(上).天地奇航》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by Bill Bryson 師明睿譯
二、《摰友》The Friend by Sigrid Nunez 蘇瑩文譯
三、《再見,柏林》Goodbye to
Berlin
by Christopher Isherwood 劉霽譯
四、《乘餘靈魂的收藏者—巴西日常革命的田野筆記》The Collector of Souls:Field Notes on Brazil’s Everyday Insurrections by Eliane Brum 沈維君、列蒙譯
一、《萬物簡史(上).天地奇航》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by Bill Bryson 師明睿譯,天下文化,2021年7月。
天上的太陽、月亮和夜晚無數的星光,離我們有多遠?如何形成?到今天有多久?再說,我們居住的地球,最初怎麼出現?有多大?有多重?高齡幾歲了?地表如何形成等等,都是我們做為知識分子,應該具備的知識。問題是我們怎麼能夠知道呢?當然不需要去修習天文學與地質學,大可以找一本科技史方面的書來讀。問題是這類學術著作,往往精準有餘,讀來却趣味缺缺;就是仔細研讀,大多似懂非懂,不久即忘,效果可謂有限。有沒有一本既提供我們這方面知識,讀時又趣味盎然,不忍釋手的書?有的,就是這本《萬物簡史(上).天地奇航》
為什麼這本書這麼好看?回答上述問題的學說理論,固然不能少,但也不必太詳盡,點到即可,這樣的學說理論意義何在,有何重要性,必須指出;而如何出現則是作者著重之處,需要用精彩有趣的故事來交代。故事通常不是發現的經過,而是這位科學家的性格作風,既與他的成就有關,也多少留下一些動人的身影。簡而言之,這本書用較多的篇幅,講的是科學家,描繪的是人,而不是所做研究,取得成就的那些事。
書中的科學家都有輝煌成就,都有所貢獻,而且人數甚多,由於那時探究天文地質這些自然科學在歐洲已形成風潮,成立學會,建立實驗室,舉辦討論會,出版學術刊物等等,引導帶領影響之下,可以一談的科學家,作者都設法提及,很多是我們初次聽聞。就是最偉大的人物,作者也提供了一些我們不知道的事。像是牛頓,書中說道:物體間的相互吸引力,「跟它們的各自質量成正比,同時也跟他們之間的距離成反比。」我們都學過;作者說:「這是破天荒的第一遭,由人類心思提出的一個真正的自然律,所以他才會受到如此的景仰與尊重。」您說,這個我們也學過。那麼,您一定知道,微積分是誰發明的,牛頓與萊布尼玆爭論不休,但萊布尼玆公開承認,牛頓對數學的貢獻,等於是前人積累的總和。您可能沒聽說。至於牛頓的數學成就,您是知道的,就是簡稱《原理》的那本大書:《自然哲學和宇宙體系的數學原理》。作者說:「每隔一段很長的時間,才能出現一本這樣有水準的書,而且這樣的機會在歷史上次數極少。」但是作者更要我們看到的是牛頓的奇特性格,他寫道:「牛頓絕對是個奇怪的人物,他聰明蓋世但性情孤僻不群,抑鬱不樂,易怒的程度近乎偏執,也是有名的心不在焉(據說有時他早晨從床上翻身坐起之後,由於腦子裡突然思緒來潮,可以坐在那兒一動不動達數小時之久),並且專注於新奇的事物。」當然還有幾個有關的小故事。
本書的第一個故事,是1968年兩位美國年輕研究人員,借用新澤西州荷姆得爾,貝爾實驗室的大型通訊天線,試用時發現有惱人的噪音,怎麼修都修不好。兩人不知道,50公里外,普林斯頓大學一個研究團隊,正在尋找他們努力想要除去的東西,那就是俄國出生的天文物理學家加莫夫所說宇宙背景輻射所呈現的微波。後來,《天文物理期刊》登出兩篇文章,一篇是兩人描述他們巧遇嘶吼聲的始末,一篇則對此現象所做的解釋。1978年,兩個年輕人獲得了諾貝爾獎,當時他們還不瞭解發現的重要性,看了《紐約時報》才知道。至於那個提出解釋的研究團隊,得到的只是人們的同情而已。從這個故事開始,讀者就可以讀到許許多多關於科學發展的有趣故事。第二章,「伊凡斯的宇宙觀」,講一位澳大利亞半退休牧師尋找超新星的神奇故事。其後談到怪才發現中子星的故事,也很有趣。
半退休牧師尋找超新星,有一位小女孩則專門找化石。十九世紀初,十二歲的英國小女孩安寧,發現了一隻奇特大海怪的化石,此後三十五年,她尋找化石賣給訪客,據說英語著名繞口令「她在海邊賣海貝殼(She sells seashells on
the seashore)」中的她公認就是安寧。作者說:「安寧雖然未受過專業訓練,但她能提供相當夠水準的圖畫跟說明給內行學者。」又說:「安寧找到的化石數量無人能及,而且她不僅特別會尋找化石,還具有細心和巧手,能把化石從岩石中完整無傷地剝製出來。如果你有機會去參觀倫敦的自然史博物館,我勸你無論如何一定得去,因為這是唯一的機會,可瞻仰安寧的化石之宏大與精美。」我在很多年前去過倫敦自然史博物館,一進館就看到巨大的恐龍化石,印象深刻,今天才知道應該感謝有著細心與巧手的安寧。作者最後寫到安寧:「重要的發現還是極少,以致她一輩子都在窮苦中度過。」讀來令人感傷!
居禮夫人,獲得諾貝爾的物理獎,又得了化學獎,她的成就很高,名聲很大。書中還有幾位名氣不大,但有相當貢獻的女性研究者,作者亦不吝記載與表揚。
書中的人物甚多,可以欣賞的有故事更多,這裡只在介紹兩位科學家以及他們的故事。以下摘錄書中所述。
哈伯(Edwin Hubble 1889-1953)美國人,天生體格強健,是天才運動員,既討人喜歡又聰明伶俐,而且相貌堂堂。作家克羅伯描述他「英俊得過分」。另一位崇拜者則稱讚他為「希臘神話中的美少年阿多尼斯」。根據哈伯自己的記述,他一生幾乎不斷在上演大大小小的英勇事蹟……所以,除了天縱英明之外,哈伯還是說謊成癖的人。讀書方面,同樣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中學畢業後進入芝加哥大學,成績優異,獲得牛津大學首批羅德學者獎學金。在牛津三年,顯然讓他覺得趾高氣揚,不可一世。1913年,回到老家,身上穿著附有披肩的長外衣,嘴叼起菸斗,講起話來帶著罕見的誇大腔調,不太像英國腔,但也不是不像,但這副怪腔怪調就此跟了他一輩子。
1919年,他滿三十歲,到洛杉磯附近的威爾遜山天文台工作,之後他非常迅速,也非常出人意料的,變成了二十世紀最傑出的天文學家。下一個十年,哈伯處理解決了兩個宇宙的最基本問題:宇宙年齡有多老?宇宙有多大?由於哈伯的長處是觀而非思考,所以他並沒有馬上意會到自己發現的全部涵意,部分的原因是他本人居然對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全然無知。所以你瞧,哈伯跟愛因斯坦都沒有直接參與大霹靂理論的產生。雖然他人兩人從來都沒有朝這方向猜想過,但是他們各自的所作所為,間接的促成了該理論的誕生,殆無疑義。
哈伯於1953年死於心臟病。這時又發生了一件小小的怪事,為了一些不明的原因,他的太太拒絕為他辦理喪事,而且從未透露她怎麼處理他的遺體。半個世紀以後的今天,你憑弔哈伯須仰首上望天空。因為1990年間,人們發射了一具天文望遠鏡到達太空裡,而且為了紀念他,取名為哈伯太空望遠鏡。
誰最早認識原子的微小、數量多、幾乎不可破壞的三種特性,並明白所有東西都是原子組成的呢?答案名叫道耳吞(John Dalton 1776-1856)的英國教友派信徒,出身貧窮,全家都是虔誠教友派信徒的編織工人。他身體乾瘦,而且沒有高學歷。
道耳吞從小就是聰明過人的學生,聰明到僅只十二歲,就受指派為當地教友派學校的負責人。我們從道耳吞的日記讀到,就在他當上學校校長的這段時間,他正在念牛頓寫的拉丁文原版《原理》,以及另一些一樣很有挑戰性的著作。工作十年之後,搬到曼徹斯特,之後他在當地定居下來,度過五十年人生。在曼徹斯特的他,如同智識旋風,著書寫論文,題目從氣象學到文法,內容廣泛。道耳吞患有色盲,他對此病花費很多工夫研討,以致後來曾經一段很長的時間,色盲稱為「道耳吞症」。
不過他真正在學界成名,還是要等到1808年,他發表了一本很厚重的大書之後,這本書名《化學哲理新體系》。這本書中有一章很短,僅僅五頁,(全書超過九百頁)。然而就在其中,人們第一次從書本中接觸到與現代概念相近的原子。其實,原子的觀念以及「原子」這個名詞都不是新東西,早在希臘時代就已經提出來了。道耳吞的真正貢獻是考慮到這些不同種類原子間的相對大小跟性質,以及它們的如何結合。
這本書使他聲名鵲起,然而他本人仍然保持英國教友派教徒一貫的低調。1826年,法國化學家佩爾蒂埃專程來曼徹斯特會見這位原子英雄。佩爾蒂埃以為道耳吞一定是在富麗堂皇的學術機構高就,所以當他發現道耳吞在後街一所小學教一班男童基礎數學時,著實大吃一驚。根據科學史學家霍姆亞德的記述,當時佩爾蒂埃目睹這位偉人教導小學生的場面,一時目瞪口呆,半响之後才結結巴巴用法說道:
「我是否有榮幸跟道耳吞先生說幾句話呀?」因為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位全歐洲知名的化學家,居然正在教一名小男孩如何加減乘除四則運算。道耳吞這位務實的教友派信徒回答道:「當然沒問題,只是可否請你先坐一下,等我把這名小朋友的算術改正一下,一會兒就來陪你?」
雖然道耳吞試圖躲避所有的榮譽,但他還是在不情願的情況下,給推選為英國皇家學會的榮譽會員,隨後各種獎章、獎牌像雨點般灑在他身上,政府也送給他一筆豐厚的養老金。當道耳吞於1844年去世時,到教堂瞻仰遺容者達四萬人,送殯行列超過三公里。
哈伯與道耳吞兩位,都是大科學家,但風格全然不同。本書作者的描述手法却無大異,都是用小故事作具體的呈現。尤其是他選錄了霍姆亞德的那一小段,真是再小也不過的小事了。但是他為什麼要選這段呢?請您想一想。以上兩段,說明作者書寫手法極其高明,我非常佩服。好了,不再當文抄公了。
這本書是天下文化中文本校對呂佳真推薦給我的。應該說,是我請佳真推薦幾本書給我,她推薦了這本,《現代心靈》,都是上下兩冊的「大書」,與另一本講政治社會的小書。我回信說,已買了那本小書,但這本科學史的大書,不大想看。她再來信說,這本書非常好看,不看會後悔。一點都沒錯,我拿在手上就放不下來,如果未看,必定後悔。只是那本政治社會的小書,看不下去,真是有點後悔買它了。
2022年2月29日記
二、《摰友》The Friend by Sigrid Nunez 蘇瑩文譯,寂寞出版社,2021年11月初版,同月3刷。
《摰友》獲得2018年美國國家圖書獎,當然是萬中挑一的好書,是以第一人稱女性的「我」為主角的虛構小說。全書分為十二部,長短不一,第一部長達六十多頁,佔全書五分之一篇幅,從這位摰友自殺身亡的追思會寫起。摰友當然是長期好友,從大學的師生關係開始,作者寫道:「你是系上最年輕的老師,青年才俊,兼大眾羅蜜歐,你認為試圖禁止課堂戀情是白費功夫。」他的第一號老婆就是作者班上同學。有第一號,就會有第二號、第三號。作者與他的三位老婆都出席了追思會,藉以對這位摰友作了必要的出場介紹。生平履歷一概全無,甚至連完整的故事一件也無。至於寫作上的豐功偉績,同樣未見交代,只是偶爾提到一篇小文,略談幾句。
但是,文壇的大人物却引見了有十位之多,列舉如下:斯維爾.史密斯、薩繆爾.貝克特、西默農、福樓拜、吳爾芙、濟慈、W.H.奧登、喬治.史坦納、巴爾札克和柯慈。作者只是順手提及,很輕鬆,却有其份量,這也是作者的叙事手法,貫穿全書,足見作者讀書之多,腹笥之廣,寫作基礎之厚實。這十位大人物,大概都有耳聞,但第一位斯維爾.史密斯,我是第一次見到。
第一部出現了一個重要的角色,摰友留下,三號老婆拒養的大丹狗,只有交給長期好友的作者了。於是,自殺與養狗成了全書的兩個話題。有一次,公共電視台請她推薦一本給觀眾讀的書,她選了《牛津死亡之書》,不只因為作者認為每個人都該讀這本書,也因為她正好在重讀這本書,而且特別重視「自殺」與「動物」兩個章節。當然,全書的重點還是在寫作以及關於寫作的教學,於是,提及的重要作家為數也就更多了。
第三部主要談處境悲慘的女性,提到了一部瑞典電影《永遠的莉莉亞》,作者說,早知道看到什麼,極有可能不去看,看完心中一直難以抹滅,十年之後也不必再看一次。作者又寫到:「導演說,上帝照顧莉莉亞,若不是那麼相信,我想我會自殺。」寥寥幾筆,感人至深。這類故事,也有好些。
這是一本以「寫作」為主題的書,作者完全沒有談論寫作的意圖,也不談古今有關的理論。她可以說是從務實的角度,說些環境困局,也說說寫作班上學生情況,基本上沒有樂觀的理由。例如:「從新聞中得知三千二百萬成年美國人無法閱讀,從1992年到現在,詩的讀者少了三分之二。」又說:「一流學府的學生竟然無法判斷句子的好壞,出版界不再關心作品怎麼寫出來的;書籍已經走到窮途末路;文學垂死;作家的名望已經落得如此之低,更讓人百思不解的是,為何每個人和他們的阿嬤都把作家身分當成通往榮耀之路。」還說:「今天,無論作家寫得多好又多有意義,也沒有任何一本小說會對社會帶有深遠影響。在這個時代,大家甚至無法想像林肯在1862年對史杜威夫人見面時曾說:『就是你這位小婦人寫下那本引發大戰的書。』」
作者也對今天的讀者與昔日不同,今天的學生與自己那時有異的現象,略作描述,但沒有評論。在第十一部提到了亞歷賽維奇,也就是以《二手時間》等紀實作品,獲得諾貝爾獎的那位白俄羅斯女作家。主要介紹她紀實報導的論點,同樣未作評論。全書最後的第十二部,寫她真摰情感,大多在寫大丹狗,至於真正要傳達的愛,是他還是牠,請讀者自行判斷。
全書主要人物,一概無姓無名,只有大丹狗叫阿波羅。我們讀到了豐富內容的厚重與溫情,更欣賞到作者簡潔優美的文句,聰明逗趣的機智,以及每一段落精心營造的慧心與巧思。各部分看似零散,却又綿密緊湊,都讓這本書幾乎無懈可擊,榮獲大獎,當屬實至名歸。
從簡介中得知,作者母親是德國人,父親是巴拿馬華人,2018時年六十八歲,寫作已有二十三年,出版八本小說。此書薄薄一小冊,居然得此大獎,可說大爆冷門,而且一夕爆紅,成了暢銷書;也可以視為作者功力深厚,評委無不折服。總之,《摰友》是難得一見,不應錯過的重量級好書。
從黃妙珠醫師得知《告訴我,你為什麼受苦》,好看的書。再讀同一作者的這本書。 2022年3月18日記
三、《再見,柏林》Goodbye to Berlin by Christopher Isherwood 劉霽譯,一人出版社,2011年5月。
讀了《摯友》,再讀什麼書呢?想到是否把《帝國;俄羅斯五十年》拿來,重讀一遍,寫篇讀後。但又想到,努湼思(Nunez)書中一再提到的克里斯多福.以薛伍德,而他寫的《再見.柏林》不是在書架上,還未看過嗎?至於何以買它,當然是因為作者名氣不小,何以未讀,因為它是小說,它不在我們推薦的範圍裡。由於《摰友》這本小說可以推薦,雖說壞了自已訂的規矩,既然開了例,也就不妨跟進。如果不好看,再去拿《帝國》來重讀它。但它真的很好看,好看到放不下手。它是一本怎樣的小說?請看本書譯者,清華中文系畢業,英國Essex大學文學與電影碩士劉霽在封面裡寫的「關於本書」;
小說出版於1939年,為一本半自傳體小說,筆觸冷靜尖刻栩栩如生。小說家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社會歌舞昇平,經濟崩潰與政治動蕩逐漸逼近的年代,透過幾位不同階層的人士折射出納粹崛起前夕柏林的社會氛圍。小說每章聚焦於不同的人物,可以短篇小說觀之,分別描寫三姑六婆的德國房東施洛德女士及其房客戲劇化的生活;顛倒眾生,既純真又世故,堅強又脆弱,現實拜金卻又活在夢幻中的英國女孩莉莎.鮑爾斯,她不斷追求名聲,金錢與愛,卻屢屢遭受挫折與背叛。彼得與奧托兩個男人間,彼此需要卻又難以相處,在現實社會中注定沒有結局的同志戀情。為溫飽掙扎的貧困家庭諾瓦克,家人彼此間充滿又愛又恨的矛盾情感,宛如德國社會縮影。最後是富裕的猶太豪門藍道爾,尤其聚焦於我行我素的千金小姐娜塔莉亞,以及自傲卻背負著猶太人黑暗過去的堂兄伯恩哈德,他們擁有一切,却又隨時可能失去一切。
全書以英國作家伊薛伍德在柏林的生活和對周遭人物的觀察貫串,大略按時序層層推展,人物在章節裡穿插,並隠隠帶出外在社會環境的變動,因此亦是一本完整的長篇小說。此書與同樣描寫30年柏林的《Mr. Norris Trains》(1933)被合稱為《柏林故事集》(The Berlin Stories)並同時被美國國家圖書館與《時代雜誌》評選為二十世紀百大英語小說。
《再見,柏林》於1955年改編為同名電影,1966年編為音樂劇「酒店」(Cabaret),1972年,知名導演鮑伯.佛西重新融合音樂劇與小說菁華,拍成電影「酒店」,並找來麗莎明妮利扮演全片重心莎莉.鮑爾斯,塑造出最令人難忘的女性角色之一。該片隔年在奧斯卡獎與「教父」同台競技,獲得是佳導演與女主角等八項大獎,與「教父」同為影史經典。
這本小說沒有複雜的故事,更沒有高潮迭起,讀來蕩氣廻腸的情節;有的只是不同階層、不同性格人物的生活片段所形成的社會氛圍。也就是說,小說家寫的是人,而且是以自己實際生活中認識的、印象深刻的人物為基型,變化出來,栩栩如生,似在眼前的人生百態。這些人的言行舉止,想法習慣,既脫不了生活中的社會,也離不開那獨特的時代。就像我們讀歷史,可以從重要人物的表現中認識屬於他們的那個社會與時代。再說,我們讀小說,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從他們的表情、動作與言談中,感受到他們的心意。我們讀歷史,看到事件的來龍去脈,更要認識做這些事的人,對他們的思慮用心有一定的認識,至於這方面的功夫,我們似乎可以從小說中領悟體會。或許,這也是讀小說有助於學習歷史的地方吧。
伊薛伍德寫小說,主角就用他本名,便於寫出自己的感受,也連帶寫出了那些身旁人物的想法感覺。他的寫作手法十分高明,詞句簡要,刻畫貼切,意蘊豐富,頗堪玩味,也是今天小說家大可學習的寫作手法。《摰友》作者努湼思屢屢提到他,我們也可以在努涅斯的作品中,看到相似的表現技巧,十分精彩。
就讓我抄一段,看看伊薛伍德的寫作風格:
「你知道嗎?」我說:「我打算要回英國了。三或四天後動身。」
「真遺憾聽到這消息。你算在那邊待多久?」
「大概一整個夏天。」
「你終於厭倦柏林?」
「喔不……我感覺比較像是柏林厭倦了我。」
「那麼還會回來?」
「對,我這麼打算。」
「我相信你永遠會回到柏林,克里斯多福,你似乎屬於這裡。」
「或許如此,某種程度而言。」
「人們好像屬於某個地方……尤其某個非出生地----我首度到中國的時候,簡直像是這輩子頭一次回到了家一樣……也許,當我死的時候,靈魂會飄蕩到北京。」
「乾脆用火車把你整個人送去,越快越好!」
伯恩哈德大笑:「非常好……我會遵從你的建議!但有兩個條件----第一,你跟我一起去;第二,我們今晚就離開柏林。」
「你說真的?」
「當然是真的。」
「哇,伯恩哈德,真是太棒了!我們會在華沙停留幾天,辦理簽證。然後前往莫斯科,轉搭西伯利亞鐵路。」
「所以你會去囉?」
「當然!」
「今晚?」
我假裝考慮:「今晚,恐怕不行……我得先到洗衣店拿回送洗的衣服……明天怎麼樣?」
「明天就太遲了。」
「真可惜呀!」
「可不是嗎?」
我們都笑了,伯恩哈德似乎特別被自己的玩笑逗得樂不可支,笑聲中甚至有點誇張的成分,彷彿這情境中還有些更深層的幽默,是我沒有看穿的。我道別的時候,我們還在笑。
或許是我對玩笑的反應太慢。無論如何,我花了將近十八個月才明白這個玩笑的意義----看出這是伯恩哈德在我們倆身上最後、最大膽也最悲觀的實驗。現在我確定----百分之百堅信----他的提議絕對是認真的。(頁262。)
小說的最後,作者離開柏林的第一站布拉格,在一家地下室餐廳,聽到鄰座兩人的對話,提及報紙上刊登伯恩哈德.藍道爾死於心臟衰竭的消息。
2022年5月3日記
四、《乘餘靈魂的收藏者—巴西日常革命的田野筆記》The Collector of Souls:Field Notes on Brazil’s Everyday Insurrections by Eliane Brum 沈維君、列蒙譯 遠足文化 2021年11月。
說到巴西,想到什麼?森巴舞的嘉年華會,活躍於英超、德超聯賽頂級球隊中出身巴西的足球明星。還有呢?應該是世界最大的雨林,亞馬遜熱帶雨林。如果還記得巴西是南美洲最大最富有的國家,也應該知道它的貧民區規模也是大的嚇人。這樣一個遙遠的大國,我們怎麼認識呢?最好的辦法,大概不是讀她的歷史,也不是看旅遊影集,而是讀一位傑出記者,從各方面撰寫的報導文字,就像這本書。這本書收集了撰者所寫的十七篇報導,從1999年到2015年。
為什麼這位記者很傑出,寫出了讓我們深刻了解巴西各方面的好書?我們讀她在本書寫的「前言:在不同的世界之間」,就可以有所認識。
作者說:「一篇報導很短簡,卻需要大量的調查。我相信新聞報導,那是每日歷史的文字記錄,如實地記下生活傳述的訊息,就像見證一般。」作者的意思是採訪前先要做好功課,也就是先要置身於將要報導的情景之中。這樣才能掌重點,寫出畫面清晰,簡要深刻的精彩叙述。
作者又說:「我個人對新聞報導的看法是過去三十年建立起來的,我的人生幾乎每天都致力於接觸陌生世界----不僅我看他們陌生,他們看我也很陌生。一則報導還需要最原始的基進運動:跨越你自己這道鴻溝。或許這才是最深刻也最艱難的行動,它要求你跳脫自我,融入他人,融入那個他方世界。唯有打開所有的感官去傾聽,才能做到這一點。那種傾聽裡,沒說的話與說出口的一樣重要,聲音與廻響也與寂靜一樣重要,家具的質感與選擇貼在牆上的畫一樣重要。」你是要去報導,要去述說陌生人物的故事,必須摒除自己的主觀想法,儘量進入他方的世界。聆聽之外,更要揣摩他人的心意。就是生活環境裡的任何物件,或許都有其意含。想到朱子教人讀書,強調「虛心涵泳」的重要。虛心不是謙虛,而是不帶任何主觀想法,要認真理解書中意思。看來記者採訪,也應如此。
作者還說:「做為記者(以及身為一個人),我一直認為,知道如何聆聽,比知道如何提問更重要。如果可能,我甚至不希望自己開口去提第一個問題。我總覺得所謂的第一個問題,其實與我自身比較有干係,遠勝於我想了解的對象。」作者說:「聆聽比提問重要」,表示要會聆聽,要從聆聽中想到最重要的問題應是什麼。怎樣才能做到呢?那就要有專注力,全神貫注於聆聽,不但要從話語中有所理解,也要從對象的態度、表情與動作中得到更多訊息。記得美國著名的訪談人賴瑞.金,也同樣說過,他不會預先擬好問題,而是專注於對談,這樣就會提出很好的問題。
作者甚至說:「寫作是一種物質的肉體行為,我筆下怎麼寫,我的生活也就是那般。我筆寫我心,我從不透過修辭來塑造形象,每個字都彷彿是由肉體內的血液、體液與神經寫出來的。」作者說:「我筆寫我心」,其實就是筆下流露的是真心誠意。既不用花巧辭句修飾,更不會藉報導謀取名利。真心體會,誠實寫出,就是德行的表現,也是讓人敬重的緣由。
十七篇報導,十七個不同面向的故事,有的豐富,的精簡,這裡無法略作介紹。簡單言之,篇篇精彩。最喜歡那幾篇,讀者意見必然有異。
我舉出很短的一篇,只有六頁,〈對抗畸形靈魂的伊法〉的最後一段,可以略窺撰者的報導重點與寫作手法。
伊法是女人、窮人、黑人,伊法的手抖個不停,這一切他們都可以接受。他們不能原諒的是,她拒絕當個可憐人。他們拒絕原諒伊法,身為貧窮的黑人女性又身有殘疾,她居然完成了大學學業----而且還是在巴西。所有牌都做了手脚,伊法卻還是敢贏得賭局,這就是他們謾罵她的原因。請留心聽伊法的話:
「每一回他們打倒我,我都會比以前更堅強。我永遠不會聽到失敗這個詞。失敗從來不在我的計劃裡。那些說我可憐的人,才是真正可憐的人。」
生活中充滿了悖論,伊法的悖論是:人們因為不能可憐她而恨她。而這個世界的悖論則是:最嚴重的畸形往往是肉眼看不見的。(頁96)
我的感想是,這就是巴西的縮影。簡單來說,那是一個沒有平等,更欠公義的地方,生活在這個畸形社會中,你要忍受看不見的悖論。
作者報導養老院,住在院中一週,親身觀察院中老者與親人、工作人員互動情況,寫了〈老人之家〉。她又記述一位癌症病人生命的最後時光,陪伴這位女士長達一百一十五天。即全書最後一篇〈餵養孩子的女人〉。主角是學校裡掌管廚房工作,讓貧寒學生填飽肚子的老師。這兩篇已經超出了巴西的範圍,談到了生老病死的普世問題,同樣深刻感人。尤其〈餵養孩子的女人〉,已經把巴西的貧窮面放在一個小角落,而將人性的光輝推上了主要位置。
記者的實地採訪,小小一冊,不到三百頁,很值得一讀。書末有「英文版譯者的話」,談到作的語言表達與文字運用,也很精彩。
OB短評得知,2022年5月7日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