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9日 星期三

歷史是時光的旅程(二十一):兄弟之際,亦難言哉──漢景帝與梁孝王

 

漢文帝有四子,竇皇后生太子啟,即景帝,次子梁孝王武;不知名的姬妾,生了代孝王參與梁懷王揖。梁孝王是景帝的同母弟,也是竇太后的小兒子。

 

梁王倚太后驕恣,景帝朝大臣疑慮

 

文帝崩,景帝即位,統有天下,竇太后勿需費心,所有寵愛移於少子梁孝王。因之,孝王轄地有城四十餘座,皆在天下號稱豐腴的地區。賞賜更是少不了,府庫堆滿金錢,王府中的珠玉寶器甚至不比皇宫少。非但拓廣了睢陽城七十里,還築了三百里的苑囿。修建宮室不遺餘力,從本宮修了一條到離宮的「複道」,就有三十多里。此外,招延不少天下四方知名之士,如枚乘、嚴忌、羊勝、公孫詭、鄒陽、司馬相如,在他左右,賞玩文藝,談論政事。這些人,好幾位也是後來武帝延攬拔擢,頗得信任的俊異之士。

梁孝王每次入朝,景帝都派皇上的座車至關下迎接。到了之後,更是寵幸無比,經常與皇上同車進出,遊獵林中,而且一來就是半年。梁國的官員可以與漢朝官員一樣,進出天子的宮殿。我們可以看到,梁王的作為有點超過,何以如此,無非是太后溺愛,皇上縱容;但是看在朝廷大臣眼裡,就不僅僅是有違禮制而已了。

景帝即位的第三年,十月,梁王來朝,當時未立太子,景帝與梁王宴飲,隨口說了一句:「某一天我死了,你就接我當天子吧(千秋萬歲後傳位於王)。」梁王當然不能說:「好吧!好吧!」,只能說,「不好吧!不好吧!」梁王也知道,景帝只是隨便說說,不能當真,但心中還是高興;在座的太后,更是點頭不已,欣然贊成。這時大臣竇嬰,拿了酒杯,向皇上敬酒,說:「天下是高祖傳下來的,父子相傳是我們漢朝的規矩,陛下怎麼可以傳給梁王!」太后生氣了,就很討厭竇嬰,竇嬰只有辭官,太后還不准他再進入宮殿,他就不能立朝議事,梁王好像得到了不小的鼓勵,態度更加驕橫。在這個場景,扮演關鍵角色,應該是哪一位呢?景帝、梁王、太后、還是竇嬰。我想,應該是太后?景帝的話,大概為了討好老媽,而隨口說說的吧。

 

周亞夫不救大梁,吳楚軍飢死逃散

 

沒多久,發生了景帝在位時的超大事件:七國之亂。事件的醖釀,有一段時間,但亂事的平定,僅三個月而已。何以如此快速?記得早年國立編譯館高中歷史教科書,寫到七國之亂的平定,就以周亞夫的善於用兵,與梁王在大梁的抗拒,為主要理由。其實兩者有關,同屬擊敗吳王濞的致勝戰略。吳楚起兵,攻向大梁,梁遣使者向周亞夫求救,周亞夫不予理會,只是紮營於吳、楚軍之後,堅壁不出戰。梁王又向朝廷求援,詔令周亞夫出兵,亞夫不奉詔,目的在切斷吳、楚軍的餉道,使後方糧餉無法供應前方士卒。吳、楚軍只有猛攻大梁,城中韓安國善於謀劃,張羽奮力作戰,固守城池。《漢書.梁孝王傳》說:「梁敗吳、楚,功勞等同於漢軍(吳楚破,而梁所殺虜略與漢中分)。」由於缺糧,吳、楚士卒飢餓難耐,死亡日增,只有叛逃散去,吳王濞、楚王戊也都走上了末路。王夫之在《讀通鑑論》說道,周亞夫的不奉詔令,有其深層考慮。他揣度景帝的詔令,並非出於本意,而是給關心梁王處境者,主要是太后看的。景帝之意,無非目前梁之存亡,對於朝廷影響有限,若今日的梁一旦成為來日的吳、楚,必將成為一大隠憂,不如乘此時機,將之削弱,防患未然。所以,周亞夫的不奉詔令,也就沒什麼疑慮了。至於船山先生所論,是否切中景帝與周亞夫胸臆,無從知悉。然而,船山《鑑論》,出於熟讀精思,識見高遠,可供參考,更可欣賞。

周亞夫固然為國建立大功,遷丞相,理所當然。然而,任何皇上對於手握重兵却不奉詔令的大將軍,無論功勞多大,都不能無憾。至於身在危城的梁孝王,以及深愛幼子的太后,必然深為不滿。《漢書》說「由於周亞夫不救大梁,却破吳、楚兵,梁孝王對周亞夫不無怨憤(由此梁孝王與亞夫有隙)。」可謂十分明顯。周亞夫下場淒涼,也就難以避免了。

 

太后啟覬覦之心,邪臣獻刺殺毒計

 

亂事平定,梁孝王以至親有大功,賜以天子旌旗,隨從千乘萬騎,出蹕入警,完全是天子派頭,但也只是派頭而已,終究不是統有天下的真天子。孝王身旁,號稱足智多謀的羊勝與公孫詭,就要想點辦法,促成這件大事。當時太子劉榮,是栗姬之子,被廢,太后就想以梁王繼嗣。太后安排酒宴,請來景帝,吃著喝著,就說:「那輛輝煌的大車子,就讓你弟梁王接著管吧(安車大駕,用梁王為寄)。」景帝當然聽懂了,就坐直身體,說:「是的(諾)。」回去後想想,覺得此等大事,應與大臣商量,袁盎說:「不可以。從前,宋宣公不立子而立弟,發生亂事,延續五世,還停不下來。小事不忍,壞了大事。所以《春秋》以立兒子為正道。」太后的提議,景帝就不再理會了。梁王不死心,想借探望老媽做點試探,上書,請求准許修一條讓梁國的人可以至長樂宮的甬道,便於朝見太后。景帝問了大臣,當然是不可以。我們可以感到朝廷大臣,已將梁王左右視為重大威脅,必須全力防堵,

太后固然寵愛梁王,一再想以梁王為嗣君,也不是沒有依據。三代的商就是以弟繼兄,也可仿效,所以,竇嬰說以子繼父是漢的規矩,太后不予理睬。所以,袁盎就直指宋宣公時,以弟繼兄造成的亂事,作為戒鑑,再申之以《春秋》大義,理由更為充足,足以斷了太后的念頭。但是,梁王顯然不死心,還想有沒有別的辦法。於是,足智多謀的羊勝與公孫就為他擬定刺殺朝臣,威懾反對者,造成恐怖氣氛的毒計。

 

兒釀大禍母憂懼,經術通明可解紛

 

剌客來到京師,找到袁盎,問:你是袁將軍嗎?答,我是的,你找錯人了吧!刺客說,我是找你,拔出劍來,刺了一下,僅及其身,留劍而去。袁盎一看,是把新劍,就拿到鍛冶的工坊,師傅說:是梁國的人來打造的,(見於:《史記.梁王世家.褚先生曰》)於是案子就破了。太后知道了,曉得必然連及梁王,日夜哭泣不止。朝廷派人去梁國追查禍首,派誰呢?大臣說,要派通經術的人去,事情才可以辦得妥當;於是,派田叔與呂季主赴梁。田、呂到了大梁,要梁王交出羊勝與公孫詭,梁王就把二人藏於王宮。朝廷使者一波波來到,要梁王交出二人,梁國內部大舉搜查,查了一個多月,還是未見。韓安國聽說匿於王後宮,就去見梁王,哭著說:「主上受辱,臣子該死。大王沒有好臣子,把事情弄成這個樣子,今天,不把羊勝、公孫詭交出來,我辭去官職,也請賜我死!」梁王說:「何必如此,沒那麼嚴重吧。」韓安國一面流着淚,一面說:「昔日太子劉榮,因為他母親說錯了話,貶為臨江王,最後自殺身死。為什麼?天下的事,不能以私亂公啊!今天大王是諸侯王,聽佞臣的邪計,犯了重法,皇上因為太后的關係,不治大王重罪。可是太后日夜哭泣,還盼着大王能夠改過。大王始終不覺悟,有一天太后不在了,大王還能倚靠誰呢?」話還沒說完,梁王哭了,向韓安國謝罪,說:「我今天就把羊勝、公孫詭交出來。」他先叫二人自殺,再交出二具屍體。梁王當然不能讓二人活著受審,二人為求生,很可能把一切責任推給梁王,他們只是奉命辦事而已。我們看到三個淚流滿面的人,三人的淚,並非一無關連,主要來自何人?應該是太后吧。

 

念及親情有恩義,事圓則融無憾恨

 

當時,梁孝王與羊勝、公孫詭擬定刺客計劃,召左右商議,枚乘、嚴忌不置可否,心知不妥,不敢諫爭。鄒陽以為不可,很不贊成,梁王不喜歡他。結果出了事,又想到了他,對他深致歉意,贈以千金,詢問免於罪責的辦法。鄒陽認識一位八十多歲的齊人王先生,多奇計,富韜略,前往請教。王先生說:「這事很難辦,皇上生氣了,就是太后出面,也難以藉骨肉之親來緩和。你想怎麼辦呢?」鄒陽說:「各方都有學問深刻,奇謀異能的人物,我向他們請教。」王先生說:「那你去問他們吧!記得去長安之前,來我這裡一趟。」鄒陽問了一些人,都不滿意。再去見王先生,王先生說:「我本來想提出看法,但你說想多問問別人,我就不說了。你去京師,一定要見王長君,這個人最重要。」鄒陽一聽就懂,說:「謹遵指教(敬諾)。」就不經大梁,直奔長安。王長君是什麼人?他是王美人的兄長,封為蓋侯;而王美人正得幸於景帝,她對景帝使得上力。鄒陽請友人介紹見到了王長君,客套一番後,開門見山說:「我聽說,您的妹妹王美人,深得皇上寵愛,而您有些不規矩的地方。今天,袁盎事件追究到底,梁王難逃一死,真是如此,太后一定恨到極點,又不能發怒,只有找朝廷貴臣出氣,我看您很危險了,真替您擔心。」長君一聽,愁容滿面,說:「我該怎麼辦?」鄒陽說:「如果您能想個好方法,說動皇上,不追究梁王的事,太后一定感激不盡。令妹王夫人深得皇上與太后的寵信,可以幫得上。您大可向皇上闡明兄弟相處的道理,仁厚長者對待其弟,心中沒有憤怒,氣消不再怨忿(無藏怒,無宿怨),只是相親相愛,得到後世的稱贊。就像舜如何對待其弟象,魯國季友如何應付其兄慶父,說給天子聽,或許梁國的事可以緩解。」長君說:「是的,知道了(諾)。」於是找了機會與景帝說,景帝氣憤解消了些。韓安國也見了皇上的姊姊,也請她幫助。梁國這件事,就不嚴辦了。

田叔自大梁回長安,快到了,就把有關記錄全燒掉,空手見皇上。景帝說:「梁王做壞事了嗎?」田叔答:「做了,應判死罪的壞事。」景帝:「事件經過如何?」田叔:「陛下還是不要問吧。」景帝:「為什麼?」田叔:「今天,梁王不判死刑,是漢朝律令不行,梁王處死,太后一定不能忍受,現在已經吃也吃不進,睡也睡不著,陛下您看怎麼辦呢?所以不要問吧,我把所有資料都燒了。」景帝一想,對啊!這樣處理可以解決太后日夜哭泣造成的困擾,目前也只能這麼辦了。說:「你去向太后報告吧。」田叔見到太后,說:「謀刺朝臣的事,梁王完全不知道,都是羊勝、公孫詭二人幹的,二人已處死,梁王真的不知道。」太后一聽,立刻叫人把菜飯送上,要好好吃一頓,心情也好多了。田叔辦事,何以得到皇上的稱贊?因為他與呂季主「通經術,知大禮」。這是褚先生的話。「大禮」是什麼意思,我們不需拘泥於禮字表面含意,若解作「大體」似乎較妥,即所謂「識大體,不拘小節」。大體者,事情最重要的關鍵在哪裡,處理之時最有效的做法是什麼。田叔回報景帝、太后,深得贊賞,就是一例。

 

竇太后心懸梁王,分五國卒亦不昌

 

梁王當然不能就此安了,必須親自上朝謝罪,至少識人不明,用人出了大錯。到了關口,臣下茅蘭建議,坐最簡單的布車,只帶兩名隨從,進入長安,就去姊姊家;也就是說,儘量低調,像平民百姓一樣。朝廷知道梁王要來,派人至關口迎接,等來等去,都未見到。太后哭了,說:「皇上殺了我兒子!」景帝也十分憂心,深怕出事。一天,梁王帶著斧頭,跪在闕下請罪。太后、皇上看到,梁王沒死,來到眼前,大為高興,相見當兒,淚水奪眶而出。於是下令,梁王的隨從官員,都可以進關。但是,昔日可以同車遊獵的親密關係,却再也回不去了。

景帝中六年,梁孝王死了,太后一聽說,哭得極傷心,說:「皇上果然殺了我兒子!」景帝也很難過,又擔心老媽,不知道該怎麼辦,就去找姊姊商量。長公主說:把梁分成五國,立孝王的五個兒子為王,另外,五個女兒各有湯沐邑可享。景帝向太后說了這樣的安排,太后也就不哭了,還留皇上吃了一頓飯。太后深愛梁王,並非只因為梁王是幼子,而是梁王很孝順(慈孝),每次聽到太后有病,就吃不下飯,睡不安穩,一直想留在長安陪母親。這樣的兒子,作為母親,一定疼愛。至於梁王的五個兒子,並無任何表現,正如《史記》「索隠述贊」所說:「雖分五國,卒亦不昌。」

 

君臣兄弟,相處不易;明理知義,亦非難事

 

這是兄弟之際的故事。唐太宗時,魏徵死,太宗說:「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知得失。」這是後世稱羨的佳人佳話。但是,《新唐書.魏徵傳》的論贊則說:「君臣之際,顧不難哉!以徵之忠,太宗之睿,身歿未幾,猜譖遽行(魏徵死後沒多久,說他壞話的人就很不少)。」太宗聽了嗎?顯然聽了,於是,「停婚」、「仆碑」,就是不把公主嫁給魏徵的長子叔玉,再把為了魏徵而寫的碑打掉。本文標題仿《新唐書.魏徵傳.論贊》語意,用於也有君臣關係的兄弟之際。叙述之餘,或可再說幾句。

景帝與其父文帝並稱,「文景之治」是史上美談。但我們讀正史論贊,可以看到文帝與景帝之間,不無差距。太史公說:漢朝初年,文帝施政,天下安康,百姓感念(漢興,孝文施大德,天下懷安)。到了景帝,晁錯執意削藩,導至七國之亂,亂事平定,諸侯遂弱。班固說:漢朝初年,去除秦時煩瑣法令,嚴苛統治,百姓各安其業。文帝即位,慈祥愷悌,自奉儉約,景帝承接,未有改易,(至于孝文,加之以恭儉,孝景遵業),於是,五六十年之間,教化漸行,風俗醇厚。馬、班史論,明顯表示治世的開創,文帝施大德而有大功,景帝僅僅繼承而已。我們從景帝與梁王兄弟的叙事中,也可以看到,景帝之平定亂事,處理政務,仍然依恃文帝的蔭庇,周亞夫、袁盎,都是文帝提拔或倚重的大臣。或許還可以說,景帝居於國史最具盛名的漢文、漢武二帝之間,他的平穩表現也就無足稱述了。

景帝與梁王之間,太后處於關鍵位置。梁王謀剌朝臣事件,景帝處理尤為困難。得以圓滿落幕,朝廷方面,田叔、鄒陽,梁王左右,韓安國、茅陽,都發揮了一定功效。這幾位官員能有此成績,「識大體」至關重要,當然,處事的能力與擔當,也不可或缺。正如古人所說:「不通經術知古今之大禮,不可以為三公及左右近臣。少見之人,如從管中闚天也。」見:《史記.梁孝王世家.禇先生曰》。

至於兄弟與母親之間,應該如何相處?王夫之的意見,兄弟間事情,父母少插手。太后想以孝王為嗣,一再表示,景帝越是疑忌厭惡。周亞夫不奉詔令援救大梁,景帝也不予懲處,坐等大梁崩潰,好像君臣已有密約似的。父母養育子孫,主要是提供良好環境,讓他們健康成長,兼備才德,即可伸其恩義,貢獻家國。太后不了解,私心過重,導致朝廷風波不斷,日夜流淚,咎由自取,也足為後世借鑑。您同意嗎?

 2022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