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魔法師的年代1919-29》ZEIT DER ZAUBERER by
Wolfram Eilenberger ,區立遠譯
六、《如何避免氣候災難》How
to Avoid a Climate Disaster by Bill Gates ,張靖之、林步昇譯
七、《恐怖矽谷回憶錄》Uncanny
Valley A Memoir by Anna Wiener ,洪慧芳譯
八、《變形記── 一部醫學與人體變化的文化史》Shapeshifters: On Medicine and Human Change by Gavin Francis ,林金源譯
五、《魔法師的年代1919-29》ZEIT DER ZAUBERER by Wolfram Eilenberger 區立遠譯 商周 2020年10月。
四位魔法師,維根斯坦、海德格、班雅明和卡西勒,於1919年至1929年在現代文化史上呈現的重要貢獻以及他們各自獨特的風格,都是今天我們做為「世界知識分子」一員,應該有所知悉的。我相信,維根斯坦與海德格是今天大學生總會遇到的名字,班雅明與卡西勒就有點陌生了。
我們應該先對這四位大師級人物的性格身世的背景,學說思想的要點有大概了解。作者在前面兩章作了簡要而又精彩的引導,讓我們很容易進入了那個奇妙的氛圍,見到了這四位影響深遠的德國哲學家。
四位大師的排名,作者有其用意。從當時的學術地位成就來看,在德國聲名方起的維根斯坦不應在海德格之前;而雖有博士學位,謀職却四處磋壁的班雅明尤不應在漢堡大學校長,著述等身的卡西勒之前。我們可以猜想,四人排名可能以對今天影響的鉅細為準。開啟了邏輯實證論,同時也助長了存在主義,兩項二十世紀哲學主流的維根斯坦,無疑應登上首位。而結束笛卡爾、康德為始的近代哲學思考途徑,另闢蹊徑,直指問題本心,提出「此在」觀念,以《存有與時間》掀起滔天思潮的海德格,只有屈居次位。至於卡西勒,儘管地位隆崇,著作等身,終究是舊傳統的繼承者,不得不委屈於創立法蘭克福學派的班雅明,聊附驥尾。但是,他們四人都注意到哲學思考中「語言」的重要,雖然表述各異,但也同樣嗅到了時代的新氣息。
我們稍讀一點當代哲學,必然熟悉維根斯坦、海德格他們四人的大名,但是他們學說思想的要點為何,恐怕很難掌握。如果我們不想去讀有關的專著,只讀本書,撰者就為我們做了精要的勾勒,讓我們對四人哲學重點留下明確印象。比較而言,卡西勒的面目稍嫌模糊。
思想之外,四人的性格,更是本書的亮點所在,作者採用故事方式呈現。維根斯坦讓出他應繼承的巨大家產給姊弟,去做小學教師。後來又為其妹監工修建豪宅,却又成了表現他哲學巨著《邏輯哲學論叢》的生活版。
海德格,這位天主教教堂執事之子,透露黑森林農民氣質,思想極其銳利,情慾不遑多讓,學生兼情人漢娜.鄂蘭就以哲學界的「地下國王」稱呼他。後來又說他:不是有壞的性格,而是根本沒有性格可言。
班雅明這位被視為「歐洲最後貴族」,具有文學心靈的知識分子,撰者說他的行為模式早已呈現,那就是:「在錯誤的時間,作了錯誤的決定。」1940年,他在距離邊境幾百公尺的小鎮,吃了過量的海洛因而死亡,也象徵了歐洲貴族的結束。
卡西勒呢?這位傳統的,備受尊敬的哲學大師,幾乎「無怪可述」,也只有敬陪末座了。
四人之間,有無交往?基本上只有新舊交鋒,那就是1929年的達沃斯哲學論壇,在全書的開篇與終結處述及。當然是海德格與卡西勒之間的辯論;海德格在步出大廳時,感覺自己是勝利者。卡西勒與班雅明各有熟悉的人物,描述較多的,就是被班雅明不斷騷擾的那些朋友們。
全書是以一篇篇幾百到一、二千字左右,既各自獨立,又前後呼應的叙事組成。每篇都標明何人何事,都言之有物,段落結束之處,往往神來一筆,幽默詼諧,博君莞爾。這都是撰者為讀者設想的寫作巧思,使我們讀著這些哲學的論述,也不會感到艱難疲累,而是樂趣無窮,十分過癮。
「沒關係,我知道你們永遠也不會懂。」這是全書的第一句,是博士學位口試時,學生維根斯坦對口試委員羅素(B.
Russell)與摩爾(G. E. Moore)說的。「哲學,不然呢?」這是全書的最後一句話,是維根斯坦對劍橋大學排課先生問他,開課課名時,他想了好一會兒說的。當然這也是撰者有意的安排。
打開第一頁,是獻詞,撰者用歌德的話:「歷史給我們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它所喚起的熱情。」更是不無深意。
本書是近年來所讀課外書中,最喜歡的一本。讀完了,很喜歡,為了寫讀後,再讀一遍,同樣享受,這也是常有的閱讀經驗。
OB短評 2021年4月28日記
六、《如何避免氣候災難》How to Avoid a Climate Disaster by Bill Gates 張靖之、林步昇譯,天下,2021年3月初版,11月三刷。
全球氣溫不斷升高,逐漸釀成氣候災難,是今天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災難雖然不在眼前,但任由情況惡化,總有一天帶來大禍,我們逃避不了責任。再說,作為一個世界公民,既要應付目前難局,也要為後世未雨綢繆,預先防範,才算善盡職責。
所以,這本《如何避免氣候災難》是今天每位大學生都應該一讀的書。因為它的內容可以說代表學術界最為權威的看法,不是因為作者是大科學家,而是大財閥,不是普通的財閥,還是全世界最有錢的幾個人中的一個。他的財富源源不絕,聽說每賣出一部電腦,他都可以分到一點錢。他可以向全世界最頂尖的科學家請教,當然這些科學家也樂於提供最權威的知識。因之,這本書的內容是沒有問題的。
問題是,這是一本怎樣的書?它不是比爾.蓋玆個人觀點,但處處又能見到他的身影。所以,依我讀來,感覺像是蓋玆為我們寫的一本關於如何避免未來氣候災難的教科書。他取材自最權威學者的意見,加上他的叙事方式,內容代表今天學界的主流意見,也加上他個人的一些註釋,主要呈現他的關心與努力。世界首富級人物,既關心貧苦地區人民的教育與醫療,又高瞻遠矚,為未來可能的災難,盡己之力預作防範,這樣的心意,怎麼說都是令人敬佩與感動的。
我相信這必然是暢銷全球的書,作者於2020年11月完成,2021年3月就有了中文繁體譯本,同月即已三刷。台灣地區如此風行,世界名地想也相同。但是,內容很好,銷路更佳,並不表示一定是本好書,至少,我讀來不覺喜歡,為什麼?
第一,沒什麼新義。它談的是節能減碳的大問題,我們對這個問題不是一無所知,讀本書覺得作者所述都是有關的常識,很少見到獨特的新知。當然,這些都很重要,都值得一說再說,所以,它像一本教科書,距離經典名著就不可以道里計了。
第二,正確知識固然重要,一本好看的書,總有讓人不忍釋手的理由,就以科普讀物來說,好看的書很多,都少不了精彩有趣的故事,這些故事既引人入勝,又讓人動容,至於一般教科書就很少見到了。
第三,談這個人類面對未來的大問題,論者須有智者的慧見與仁者的胸懷,方能為天下蒼生指引方向。比爾.蓋玆談來,在解決方法上,鎖定科技創新與資金管理,也就是只要從技術上找到途徑就能有效解決。他把人世事務看得太簡單了,人世間的大事小事,都不只是科學技術以及雄厚財力能夠圓滿處理的。我們看看他說的這句話:「任何通盤的氣候計畫都必須借助許多不同領域的力量。氣候科學能說明我們需要處理這個問題的『原因』,卻告訴不了我們處理的『方法』。為此,我們需要生物學、化學、物理學、政治學、經濟學、工程學等等學鬥。」(頁257)這裡看不到人文學科中的哲學思考、歷史意識、宗教情懷與藝術美感。所以,這是本書最大的缺憾。作者的心意讓人欽佩,但很顯然,他欠缺足夠的人文素養,也就寫不出一本令人動容的書,本書文采之弱也是一例。
關於中文譯本,很想請譯者說明把約定成俗的「石化燃料」改譯成「化石燃料」理由是什麼?因為「化石燃料」好像以化石為燃料,非常礙眼。
拿到此書,正逢書中神仙眷屬宣告仳離。後來傳出一件離婚原因,可以證明作者實在欠缺人文素養。
還有,這本書不滿三百頁,每頁稀稀疏疏,定價却要五百元。大概版權費很高,只憑作者的大名即保證暢銷,書價再高必定賺錢。處處講投資,如果連這一點小錢也不放過,讀它讓我有不舒服的感覺。
OB短評 2021年5月14日記
七、《恐怖矽谷回憶錄》Uncanny Valley A Memoir by Anna Wiener 洪慧芳譯,行路,2021年2月。
「矽谷」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甚至悉悉相關。只要用電腦、手機是離不開微軟、谷歌與臉書等等位於矽谷的美國科技巨擘。在這些科技巨頭引領下,許多獨角獸如猛虎出柙,聲勢風光引人注目。新創事業固然吸引巨額投資,却也面對嚴峻考驗,這些執行長、技術長往往是二十多歲,聰明絕頂,但又是未經世事,不諳人情的小伙子。這些人成了矽谷裡耀眼的明星,環繞他們周圍,形成了怎樣的風景,醞釀成怎樣的氛圍,建構起怎樣的文化,都是我們很想知道的。因為矽谷是科技發展的重要基地,更可能是步向未來的橋樑,或許我們可以從對矽谷的了解,認識明日的世界。
這本書得了亞馬遜網路書店選書,《紐約時報》選書等七項榮譽,各方書評更是贊譽不已。我自己也是讀得不忍釋手,比起那本講氣候災難的書,好看得太多了。但是,我對矽谷的認識並未增加多少,對矽谷的了解仍然一片模糊,讀不出書中的門道。那麼,何以佳評如潮,而自己也讀得不亦樂乎?主要是作寫作手法高明,處處展現出觀察體會精細入微,情意表達恰如其分,而語句俏皮,轉折巧妙,讓人激賞。此書文采之佳,遠勝講氣候災難的那本。
作者是文科生,畢業於社會系,喜歡閱讀,最初在紐約出版社工作,由於收入有限,不足應付出版界的社交應酬,決定到西岸覓職。先在電子書新創企業,又到資料分析新創企業,後來再到開源新創企業工作 。年輕人紛紛來到矽谷,就是看到了這一波新創大潮來勢汹汹,順勢投入,收入必豐。正如他與客服經理的談話:
我問客服經理,當初為什麼選擇到這家資料分析公司上班,畢竟他是學歷史的。我不會把歷史系與業務聯想在一起。他說:「拜託,我聽說有一群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在矽谷做得風風火火,這種情況多久才發生一次?我心想,滿常見的啊。那個廣場上,到處都是看起來跟我們一樣的人:年輕的白人,一臉疲憊,靠咖啡因和單一碳水化合物生活。前一年,一家做相片分享app,全體成員才十三人的新創企業,被那個人人討厭的社群網站公司以十億美元收購。客戶經理說:『我們打造了一個未來的工具,大概是未來五年或十年的工具吧。從來沒有人看過這種東西,這個產品基本上不需要你來推銷,它就賣得動。』」(頁76-77)
至於她居住的城市,矽谷最大都市舊金山是怎樣的景象,她的感受是:
這些矽谷通勤者把企業識別證掛在腰帶或外套上,就像商場內避免走失的孩童那樣。他們背著背包,拿著保溫咖啡杯,排隊等候著巴士。他們看起來疲憊、溫順、怯懦。大多時候,他們都盯著手機。
遊民聚集的營地,在豪宅開發區的隠匿處如雨後春筍般萌生。遊民在電車站睡覺、拉屎、吸毒,躺在快時尚及生產力app的廣告下方,一波又一波的通勤者小心翼翼 從他們身邊走過。
在這個城市,大眾的痛苦如此密集。對我來說,這種經驗還是頭一遭,令人不安。我從來沒有看過如此顯眼的痛苦與富足的理想主義並陳,覺得實在刺眼。那是眾所皆知的懸殊落差,但我以前低估了那落差。身為紐約客,我以為自己已經看多了,對此會見怪不怪。但這個城市的光景令我羞愧,覺得自己天真的可笑,也感到內疚。(頁69、71)
矽谷的人物呢?就以她任職的資料分析新創公執行長為例,他是第一代移民,父母來自印度,大學中輟,未做過全職工作,只有暑假實習經驗。當然,絕頂聰明,作者描述:
我們都知道執行長有自己的心魔。他必然像其他人一樣,充滿痛苦與恐懼。他動不動就會提到「被害妄想症」不用說,他自己也多少有點被害妄想症----他怎麼可能沒有?他可能每天都提心吊膽,擔心噩耗將至,害怕他再也無法點石成金。(頁133)
作者成為中階經理、高管,再到大會上成為發言的顧問或教練。這個時候,電子書新創企業已被搜索引擎巨擘以八位數拼購。2018年春天,那家資料分析公司的執行長下台了,技術長和幾位工程師回到原公司,幫助渡過難關。同年,作者離開那家開源新創企業,想要有所改變,從事寫作。這是一種擺脫不快樂的方法,也確實讓事情變得更有趣。她要寫怎樣的故事呢?請聽她的說法:
我一直想找尋感性的叙事,心理層面的解釋、個人的經歷。一些可以開脫罪責的故事,來培養我的同情心。那不單只是想要相信成年是青春期的精神解脫,是刻意修正的歷史。我之所以對創業階層的精神、情感、政治可能性如此好奇,其實是因為,我一直想減輕我參與這種全球剝削專案的內疚(儘管徒勞無益)。但更重要的是,這也是一種預測:他們將成為下一代權力菁英。我想相信,隨著世代更替,未來那些握有經濟與政治權力的人,會打造一個不同、更好、更廣闊的世界,而不是只為他們那樣的人打造的。
後來,我為這些幻想感到悲傷。不僅是因為這種版本的未來本質上是不可能的(畢竟,這種不負責任的武斷權力正是問題所在),也因為我根本是自己在兜圈子,我在找故事,我早該看出一個系統的。
矽谷那些年輕人做得不錯,他們熱愛自己的勤奮,熱愛自己的工作,熱愛解決問題,無憂無慮。他們天生就是創造者,至少他們自己是這樣想的。他們放眼望去,任何東西都有市場,處處都有機會。他們對自己的想法與潛力有堅定的信念,對未來欣喜若狂。他們擁有權力、財富、掌控權。真正存在那種渴望、那種柔性面向的人,反而是我。(頁315-316)
書中那些執行長、技術長、財務長、工程師、客服經理等矽谷男女,既有光鮮亮麗的一面,也蘊釀著令人感嘆的氣氛。作者大筆勾勒,無不栩栩如生,若在眼前,其中智力勇氣,愛情友誼都呈現得十分到位。作者真是會寫,有書評說:「這是一本有趣、充實又駭人的好書。」這樣的書,值得我們找來一讀!
八、《變形記── 一部醫學與人體變化的文化史》Shapeshifters: On Medicine and Human Change by Gavin Francis 林金源譯,木馬文化,2020年10月
2020是辛苦的一年,全球飽受新冠病毒肆虐帶來的痛苦,小自生活不便,大至天人永隔。於是,健康的日子成了每個人最卑微的祈求。健康來自知識,知識可以從閱讀取得,閱讀有關健康的書籍,也是我們提升實力,應付艱難的一個做法。當然,我們只是閱讀書籍,而不是修習課程,從中得到片段知識,成效有限,不如說從閱讀本身得到快樂,勿寧更為重要。去年介紹關於心臟病與荷爾蒙的書,着眼於此,醫學知識只是附帶收獲,一卷在手,不亦樂乎,才是目的。本書也可作如是觀。
本書撰者是一位醫師,一位喜愛閱讀,人文素養深湛的醫師。他談身體與疾病,談它的起源,昔日著名醫案,再把所談主題與人文傳統結合起來,選取古典名著與近代傑作的片段,遙相呼應,印證說明,引用之廣,論述之美,更是少見。作者說:「『病患—patient』一詞意指『受苦者』,而行醫即是為了尋求緩解人類的痛苦。身為醫師,我的工作多半在利用那些對我們有幫助的改變,並設法緩和會限制我們的改變。身為作家,我對作為隠喻的改變感興趣,這隠喻幾千年來令詩人、藝術家和思想家著迷,而身為醫師的我也對相同的主題感興趣,因為行醫即是尋求患者的身心獲得正面的改變,無論成效多麼有限。」(頁17)他也說:「本書的主旨在頌揚人類生命的能動與變形,藉以思考關於身體和宇宙的真理。」(頁16)
本書談人體與健康,分為二十節,題目有:變形、狼人、受孕、睡眠、健身、頭皮、出生、回春、紋身、厭食、幻覺、青春期、懷孕、巨人症、性別、時差、接骨術、更年期、閹割、笑、義肢、記憶、死亡、變形。
西方名著以《變形記》為名的,有羅馬奧維德與近代卡夫卡。卡夫卡的書,主角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一隻大甲蟲,於是發生接下來的故事。我讀過,很佩服卡夫卡。
讓我來當文抄公,把我自己喜歡的部分,選兩段抄錄於下,供您品味:
第八章「回春」----青春與美麗的煉金術
「在布爾加科夫(1891-1940,二十世紀俄國最偉大小說家之一)的小說《大師與瑪格麗特》當中,有一段靠著神奇乳霜而回春的驚人場景。
布爾加科夫受過醫學訓練,在他的書裡充滿生動的臨床細節:斬首時噴出的血,說服力十足的精神病學訊問,以及鋸腿時的嘎嘎響聲。他也以同樣的細節專注來描述乳霜的效果。
布爾加科夫的瑪格麗特故事同屬一個悠久的傳統,這個脈絡從白雪公主的邪悪繼母(她想當永遠「最美麗的女人」),到日耳曼傳說中允諾青春精力給屠龍英雄皆然。奧維德《變形記》中有一個青春魔法的驚奇範例,在伊阿宋擊敗惡龍,取得金羊毛之後,他懇求妻子女巫美蒂亞,讓他的父親埃宋回復青春。
目前既知關於長生不老靈藥的最早文本,是對《易經》的早期評註,化學物質和工序在當中與《易經》著名的卦象產生關聯。《易經》認為宇宙萬物無不處於變形的循環,而巧妙的運用神祕的醫學知識,能左右這些變化朝更好的方向發展。
傳統上中國鍊金術士混合與加熱不同礦物而非藥草,藉以返老還童,奧維德彷彿知曉中國人的偏好。
第十四章「巨人症」----杜林兩巨人
尼采在杜林寫下了他的自傳《瞧!這個人》,時間是一八八八年十月至十一月間狂亂的三個星期。深感自己身為哲學家的責任,是要鼓勵人類拓展視野,努力成為「超人」,而這些「超人」包括亞里斯多德等哲學家。
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這部自認最佳作品的某段內容中,幾乎不掩飾的他揹著一名侏儒上山,好讓他知道其視野的開闊和崇高。侏儒發現,眼前所見難以理解。尼采清楚闡述實質高度與恢宏心智視野之間的關聯,然後比較了這種宏大與多數人關切之事的渺小。他似乎是在反駁自十二世紀以來,從索爾斯伯里的約翰到牛頓等學者一再重述的古老諺語,那便是,學者不過只是「因為站在巨人肩上」而看得更遠的侏儒。相反的,尼采認為自己之所以能夠高瞻遠矚,是因為他正是心智的巨人。
尼采要是多注意一下他喜愛的哲學家就好了:亞里斯多德相信,善存在於兩個極端之間的平衡狀態;蒙田則告誡,莫嚮往肉身或智能的高度境界。蒙田在著名的隨筆《論節制》中就建議人類別逾越「大自然為我們勾勒的軌跡,常有人行的道路」。他表示,甚至哲學也要有所節制,並說出一段可視為對尼采大言不慚之聲明的批判:「哲學終究會讓人變得殘酷、惡毒,非難宗教和一般法則。」蒙田在另一篇隨筆中也告誡世人,要避免執迷於身高:「矮小的人跟巨人一樣都是人,人及其生命並非以高度衡量。」
至於結束全書的最後一段文字,撰者必然寓有深意:
奧維德的《變形記》結束在樂觀的氣氛中。文中召喚羅馬市民走出家門,到街上迎接剛從希臘返回的醫藥之神,以拯救羅馬免於瘟疫侵害。醫神以蛇的形態現身,蛇是變形和復原的象徵,牠蜿蜒行經街道,最後棲身在一座分隔了台伯河水流的島嶼。一來到島上,醫神便「恢復他神聖的外表,終止了市民的疾疫,藉由祂的降臨,城市帶來健康。」最後幾句詩行描寫凱撒被奉為神明,飛舉升天,化為星辰。奧維德宣告他輝煌的詩作已使自己永垂不朽。然而無人得以長生不死,沒有事物永恆不變,一切都在流轉當中,即使星辰也不例外。
最後,就讓我們迎接購自世界各地的疫苗,以結束台灣受到新冠肺炎帶來幾近封城的苦難。當然,我們也知道,無人得以長生不死。人的一生,正如陶侃所說:「生無益於世,死無聞於後,是自棄也。」活著總該做點好事,死後為人們留下好印象,才是不枉此生。
OB短評 2021年6月2日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