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史迪格里玆改革宣言》People, Power, and Profits─Progressive
Capitalism for an Age of Discontent by Joseph E.
Stiglitz 陳儀譯
二、《尋找正義》Doing Justice—A Prosecutor’s Thoughts on
Crime, Punishment, and the Rule of Law by Preet Bharara 張國儀譯
三、《在夢中》Room to Dream by David Lynch
and Kristine McKenna 但唐謨譯
四、《我必須獨自赴約—第一線聖戰報導紀實》I Was Told to Come Alone—My Journey behind
the Lines of Jihad by Souad Mekhennet 溫澤元譯
五、《巴黎左岸
1940-1950》Left
Bank—Art, Passion, and the Rebirth of Paris 1040-1950 by
Agnes Poirier 高霈芬譯
儘管從書中看到整體經濟每況愈下,雖然已在料中,並不訝異,還是讀到一些論斷讓人心驚,一時不易接受。如論及競爭的重要性:「過去四十年的經濟學論與實證已徹底摧毀『多數市場且有競爭性』之類的主張……如今我們生活在迥然不同的經濟環境中,極少數企業獲取大多數的利潤,而且年復一年保有無法挑戰的獨占地位。」(頁94)關於市場是安排商品及服務生產的活動利器嗎?作者說:「經歷兩個世紀的研究,我們已經明白為何我們看不見亞當斯密所謂的『看不見的手』,因為那隻手根本就不存在。」(頁131)關於財富的不平等,情況惡劣到難以想像,「2017年時,光是前二十六名富豪的財富就和全球底層百分之五十人的財富一樣多。」(頁89)新冠疫情之後,情況更為嚴重,自不待言。至於美國與中國貿易戰的開打,作者的立場是:「當我們揚棄『與中國貿易將快速催生民主化中國』的荒謬想法,自然為能正視一個實實在在的疑問:中國的經濟體系與我們迥異,既然如此,我們怎能期待兩國之間能維持徹底的開放貿易往來?』(頁155)
史迪格里玆認為每況愈下的情況,可以總結犯了經濟上、政治上及價值上的錯誤,其中當然以價值最為重要。他是這樣說的:「我們忘記經濟體系應該為公民服務,而不是公民為經濟體系服務。我們的經濟體系與政治圈也變得扭曲,我們變成一個自私的社會,人們變得跟經濟模型所假設的一樣自私,我們變得崇尚物質主義,較不關心他人,較不利他,漸漸地,我們變得不道德,堪稱金融業正字標記的各種卑劣行為在各個產業接二連三出現,到最後,我們甚至選出一個堪稱反道德典範的人來當總統。」(頁339)這裡提到了川普,當然甚為不屑,作者也認為美國社會中的菁英讓所有人陷入痛苦困境,而這些菁英操弄下創造出自身獲利的大好時機,於是民眾對菁英分子以及他們的體系感到幻滅,「就不難理解為何美國有接近一半的人會誤信川普這個江湖郞中。」(頁337)
作者對美國經濟發展理解愈深,憂慮愈多,究其原因,決不只在生產、市場、貿易等經濟活動,而與政治關係尤為密切。經濟出問題,根源常在政治,政治不改進,經濟不可能好轉。因此,作者對當前情況認識既深,就想有以改革,提出種種意見,如同中文書名:「改革宣言」。史氏心意與努力固然至可敬佩,但一紙宣言,諸多建議,採行實施之可能性,依我看來,至為渺茫。具體法律規定、社會機構以及金融體系的枝節調整,應非難事。但整體改造,玆事體大,涉及文化傳統、價值觀念等哲理層面,作者似未觸及,未能引起廣大關注,形成輿論壓力,也就難以創造改革氛圍,進而付之實現。作者為經濟學大師級人物,能夠放眼全體社會,關懷廣大民眾,已令人敬佩,而且感動不已。
這是一本幾乎沒有故事,但仍然好看的書。因為作者認真講述道理,而且清楚分明,讀來只有贊同佩服,自然讀得津津有味,不時拍案叫好!
二、《尋找正義》Doing Justice—A Prosecutor’s Thoughts on Crime, Punishment, and the Rule of Law by Preet Bharara 張國儀譯,遠流,2020年9月。
法律與經濟都是我畏懼的知識,正因如此,更應多讀些這方面的書,以為彌補。過去讀了一、二本講法律的書,主要談些案例,對於法律的整體知識,收獲不多。
這本書從檢察官的角度,對案件的處理,分為查核真相、提出訴訟、加以審判、做出懲罰四個段落,作完整的而深刻的陳述,非常精彩。作者寫來,可謂要點精確,叙述分明,把美國司法訴訟,做了清楚介紹。當然,讀了之後,對判案的進行有了概括的認識,但不是本書精彩之所在。精彩在於作者提出一些似乎不是法界人士所重視的觀念,他對這些觀念的強調,讓人讚嘆,由衷欽佩。前言的標題:「能伸張正義的是人,不是法律」,就揭櫫了要點。前言雖然只有短短六頁,却極有份量,印象中從未讀過那麼讓我叫好的「前言」。
作者寫道:十五歲時讀了一個誤殺案件辯護律師說的一段話,決意走上伸張正義的法律之途。他甚至說:「一直到今天,沒有任何一堂課,任何一位教授,任何一本法律教科書,能像三十年前這段我銘記在心的話語般撼動或說服我,讓我明白身為一個追求正義的律師真正的意義何在。」九十年前那位律師說了什麼?請讀本書,而那段話的要旨,就是「前言」標題的那十二個字。
談到人,就要從人品說起,作者寫道:「正義與非正義之間的差別,經常就存在於,過程中負責做出改變他人一生的判斷的人具有怎樣的人品與個性。」(頁93)人品表現在對於自己職責的態度,作者有點憂心,寫道:「職責這兩個字已經不像過去為人重視,其實我們都應該看重自己的職責才對。」因為重視自己的職責,就對許多有關的事情很在乎,就會很勤奮地盡力做好。作者也提到:「正義比勝利重要,做對的事永遠比做對自己有利的事重要。」讓我想起《論語》中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就做應該做的事,小人就是做對自己有好處的事。也想起了讀台大時,文學院沈剛伯院長發表一篇文章,〈復興中華文化應從義利之辨做起〉,文章不長,論述有力,至今不忘。本書作者談到了「文化」,也就是一些觀念形成的氣氛。在過去重視道德,強調誠實、正直,不可輕忽,而今天呢?許多人都不再重視,只求利潤,作者甚不以為然,說:「不知為什麼,只要我們一談到道德與遵守規範,那些長期以來備受推崇,大家耳熟能詳的領導力課程都不怎麼關心,眼前更是在乎短期獲利。」(頁233)
作者在書中舉出一些傑出的檢察官與律師作為例子,加以闡釋,都是精彩的段落。這裡舉出兩點我特別注意的地方,檢察官方面,他說:「所有成功的檢察官都會說動人的故事,凡是知道如何說服他人的人,都會這麼做,你或許掌握了事實、數據和統計資料,但如果沒有組成一篇動人、聽得懂的故事,那麼它就毫無用武之地,也沒有說服力。」(頁326)我想,如果把句子中的「檢察官」改成「歷史老師」,完全適合,您同意嗎?
談到律師,作者說:「在絕大多數的時間裡,你身為律師最重要的工作,不是說話而是聆聽。你想要做一個好律師,那就好好鍛鍊口才;你想做一個優秀的律師,就好好鍛鍊聆聽的能力。你也可以將上面的話中『律師』二字,換成『領導人』就成了舉世通用的真理。」(頁336)
這不是一本講如何成為好檢察官、律師與法官的書,這是一本講美國司法審判程序的書。所以,書中選用的案例就成了主體部份,環繞這些案例進行討論。我覺得作者選材極精,很有代表性,也把法律精神與徒法不足以自行的道理呈現出來。每個案子都可說是內容曲折,高潮迭起的精彩故事。其中談及一位寃獄十四年,在牢中讀完大學的女士;以及九一一事件後,被憤怒白人朝臉上打了一槍,却檢回一命,還為兇手請求免於死刑的孟加拉移工,一位虔誠的穆斯林。後者置於全書之末,應有其深義。
作者最後用六句話做總結。我摘錄其二於下:
法律是個令人讚嘆的工具,但它有自己的極限;但好人,是沒有極限的。
法律無法消滅仇恨或戰勝邪惡,更無法教導我們慈悲或澆熄我們的熱情。
作者出生於印度,在美國長大,擔任美國聯邦檢察署紐約南區檢察官辦公室主任,屬下有檢察官二百人。主任一職由總統名,參議院通然後任命。
我對這本書最初沒抱什麼期待,稍稍瀏覽此地的推薦意見,就想放棄。瞄到一句話:「2017年,毫無預警下,遭川普開除。」被川普開除,應該是好人,好人寫的書,應該一讀,就買了,沒想到,非常好看!
OB短評 2020年9月24日記
三、《在夢中》Room to Dream by David Lynch and Kristine McKenna 但唐謨譯,時報,2020年1月。
2020年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得主大衛.林區是一個奇人,這個奇人的自傳或回憶錄必然是一本奇書。所謂奇書,不是說有多奇怪,而是很少讀到這樣寫法,這樣內容的書。一本書寫法與內容均有特色,也就應該找來一讀。就像李安推薦此書時說:「大衛.林區的電影鮮,人鮮,寫起自傳的方式也很鮮,值得一讀。」
書的內容是主人翁的成長過程,進入影視界,初試啼聲,一鳴驚人,乘勝追擊,兵敗沙丘,以及此後的起起伏伏,愈戰愈勇。另一方面,林區是萬人迷,初中時每兩星期換一個女朋友,一生四次婚姻,不包括殷格麗褒曼的女兒伊莎貝拉.羅賽里尼。但似乎他的婚姻波折並未對他造成什麼傷害。異母子女也一直敬仰這位父親。這方面也有些可說。
本書的寫法分兩條線索,一是傳記作家先從關係人物訪談中整理出事情的進展,之後接著是主角人物的夫子自道。同一時段,同樣人物,但並無重複之感。主要是論述重點不同,前者講事,後者談人。前者把時段的重要發展作了說明,大衛本人則談他所接觸到的人,講這些人的故事。例如提及支持他拍攝「沙丘靈堡」的義大利電影大亨迪諾.狄.羅倫提斯時,林區寫道:「迪諾並不是天生就有錢,他剛開始當一個演員。有一天他要參加一次試鏡,他被告知要穿西裝,看起來非常光鮮。他有西裝,但沒有雙好鞋子。他走向車站,前去選角的途中,經過一家鞋店。於是他走進去跟那個人說:『我要去試鏡,我沒有錢,但是我需要一雙鞋子。』那個人說:『沒問題,你可以拿這雙鞋子去。』迪諾在往後的日子,一直寄錢給那個人。」(頁228)他為什麼寫這個故事,顯然在他心中很有分量,為什麼,請想一想。其實「沙丘靈堡」是他的一大挫敗,雖然責任不在他,因為他沒有最後剪輯的權力,是迪諾搞砸了。他回想從前,還是寫了下寫個故事。另外,他寫認識的人,不講此人的背景、成就,而是這個人的性格、情緒、修養等,當然多是正面表述。
大衛.林區何以是奇人?因為他是天才。書中並未指出他才華極高,眾人不及之類。何以是天才呢?有三點可說:一、他對循序漸進,刻板枯燥的學習方式極不耐煩。他寫道:「身為人類都會自動刪除學校的記憶,因為學校很可怕,我對學校的記憶非常模糊,甚至記不起我有上過學,除了美術課。」(頁37)後來他喜歡上畫畫,他說:「中學生活是最淒慘的,每天都得去那棟房子裡呆上好幾個小時,簡直要人命!」(頁71)又說:「我的老天,我可以把我在學校的全部時間拿來畫畫啊!什麼都沒有,我完全不記得我在學校學到什麼鬼東西!」(頁73)他迷上畫畫,才情有所發揮,創意也就自然涌現。
二、天才都是勤奮不已的,世上沒有游手好閒的天才。大衛.林區工作態度極其認真,每天十六小時以上,睡眠只有四小時,就是從小養成的勤奮習慣。他說他最要好的同學,終身好友傑克.菲斯特:「我們都對藝術著迷,但我真正喜歡傑克的地方是他認真的工作態度。當你看到他嚴肅地工作,做東西,那真是很美的一件事。」(頁69)林區拍片時心中理想的道具,往往只有自己去做,也就是用勤奮的工作把創意施展出來。不只如此,他對人世的了解也很深刻。支持他拍「象人」,大獲成功的布魯克說:「大衛是個天才,這是無庸置疑的,他了解人的精神與情感,以及人類的心。」(頁187)
三、天才經常是目中無人,桀驁不馴的,大衛.林區不是如此。他待人極好,對任何人都予以尊重與溫暖。他的第一任妻子,也是他最初的助手說:「大家都喜歡和大衛工作,儘管你只是幫他弄杯咖啡這般小事,他都會讓你覺得做了全世界最偉大的事。彷彿在說,你太棒了!我相信他是真心這麼覺得。大衛很享受對事物感到興奮的感覺。」(頁125)這樣的話語與情感貫穿全書,到了最後,八十七歲資深演員,曾與瑪麗蓮.夢露合演過「巴士站」的莫瑞說:「大衛的片厰有我見過最為歡樂的劇組。有一件事,我從沒有在任何其他導演身上看過:即使某個很小的角色,當他們的部份拍完時,他會暫停拍攝,讓演員和工作人員聚集過來,然後說:『這是某某小姐最後一場戲,我要感謝她,大家給她掌聲。』片厰充滿著一歡愉氣氛,實在太特別了。」(頁562)
大衛.林區何以是一個天才?又何以受到一起工作人員的喜愛?這與他的修養有關。這樣的聰慧與修養又是從何而來?不是學校,也不是教堂,而是冥想,是超覺靜坐。他是這麼說的:「十四歲時,某天早上我想著,教會並沒有教會我什麼。我並沒有得到真正的東西,現在回想起來,我可以想像當時的我,正開始邁向瑪哈禮希靈修之路。當我拍攝『橡皮擦頭』時,我會去看這位印度大師的照片,心裡想著:這張臉,他洞悉了我所不解的事。難道真的有所謂「啟蒙」這種東西嗎?這是真的嗎?還是只是某種印度的產品?我現在知道那是真的。」(頁68)
自從他每天冥想一定時間,他的妻子發現他變了,他不再有任何憤怒了,憤怒從他的身體中消失了。他自己也覺得遇到任何重大挫折、難解的困局,只要靜心㝠想,就能找到解決之道,一步一步走出困境。瑪哈禮希過世,他立即飛往印度參加葬禮。
我讀此書,讀到了一位極為聰慧的人,努力不懈,以藝術天才呈現於眾人之前。但這位天才却是和藹、溫暖,善解人意,讓每一位接觸到的人,都留下至佳印象的不凡人物。何以致之?瑪哈禮希倡導的超覺靜坐,他平日所下的冥想功夫,應該扮演重要角色。至於他有那些重要作品,獲得怎樣的成就榮譽,就不再多談了,欲知其詳,請讀本書。這裡只提一句話,大衛.林區從事任何創作,都沒有把名利放在心上。
大衛.林區的名字當然聽過,他導演的電影,我只記得「象人」與「藍絲絨」兩部片名,至於他享有盛譽的「橡皮擦頭」、「我心狂野」、「慕荷蘭大道」等,我都未曾聽聞。這些電影都應該找來看看。
由於實在陌生,初讀之時,好像美景在前却不懂欣賞,只能走馬看花,瀏覽一過,雖然如此,印象却非常之好。為寫讀後,再讀一遍,方有較多的認識。
這本書也不無遺憾,首先是太貴,定價八百元,打八折還要六百多。其次是篇幅太長,書體太重,接近六百頁的書,讀來頗為累人。第三是有些地方似乎過於瑣細,固然是傳記體裁特點,但輕重之間,略加斟酌,稍作精簡,或許更好。
四、《我必須獨自赴約—第一線聖戰報導紀實》I Was Told to Come Alone—My Journey behind the Lines of Jihad by Souad Mekhennet 溫澤元譯,臺灣商務印書館,2019年3月。
美國炸死巴格達底,伊斯蘭國可謂完全消滅,中東的情勢是否重返和平,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非但伊斯蘭國餘燼未滅,隨時可能捲土再來。今天的中東仍然混亂不已,美國出兵伊拉克之前,儘管有像海珊這樣專制的統治者,伊拉克基本上是安定的、富裕的、文明的國家,但這樣的伊拉克已經不復存在。阿拉伯之春號角響起,另一個安定富裕的叙利亞就陷入了戰亂,百姓流離,十分殘破了。
情勢演變何以如此?讓我們聽聽第一線新聞記者的報導,最好是能夠探訪到伊斯蘭國陣營領袖人物的記者,看看他們第一手觀察的所見所聞。本書作者具備了這樣的條件,做到其他西方主要媒體記者不可能做到的事。
本書作者是一位女性穆斯林,父親是摩洛哥的什葉派,母親是土耳其的遜尼派,父母都是到德國討生活的移工,父親是廚師,母是清潔婦,主要燙衣服。她小時候在摩洛哥隨祖母生活,可以說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語,後來到德國入學,德語之外,法語、英語都能運用自如。後來擔任《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與德國《明鏡周刊》的記者。由於她的外貌、語言同於阿拉伯人,採訪上的便利是其他西方記完全不具備的。
本書所記重點在於穆斯林與西方世界的糾葛與衝突,面向很廣,不限於中東,也及於北非的阿爾及利亞與突尼西亞。當然,德國本地這類衝突也時有發生,也都採訪報導。由於內容豐富,這裡只摘錄幾件大事,略作介紹。
九一一事件的發起人,另外兩位機師以及其他參與的人都住在德國漢堡,他們被稱為「漢堡支部」,所以罪犯的審判也就在漢堡。受害家屬到漢堡出庭,證人之中,令作者印象深刻的是瑪琳.芬寧。她是紐約殉職消防員之妻,育有兩個自閉症男孩,丈夫死後,把十四歲的兒子送入教養院,自己撫養六歲仍無法說話、寫字的小兒子。記者們請芬寧吃牛排,芬寧責怪恐怖份子奪走丈夫生命的同時,也罵美國政府和新聞媒體,說:「沒有人告訴我們,原來有一群人這麼恨美國,我們怎麼完全不知道?政治人物什麼話也沒說,你們這些新聞記者也從沒報導!」(頁84)在書中,芬寧又出現了兩次,可見她的這句話透露了本書的寫作緣起。而能夠從塔里班、伊斯蘭國領袖口中,取得他們給出的答案,大概只有本書作者了。
美國出兵伊拉克,遜尼派的海珊垮台,臨時政府首長中有三位女性,本書作者最想訪問的人士之一是艾希拉.哈米希,法國索邦大學主修法國文學,海珊政府外交部長阿濟玆的法語口譯,也是什葉派的重要政治人物。作者與她好訪談時間之後,哈米希中槍喪命。作者寫道:「我突然發現西方國家正破壞這個國家的未來,這種感覺糟透了。我們的決策者一步步摧毀伊拉克人民的生活,把像哈米希這樣聰明,背景多元,可能帶領伊拉克走向美好未來的的人才一一消滅。哈米希的死,彷彿讓伊拉克毀滅更近一步。」(頁130)伊拉克在海珊時期是基礎建設先進,非常繁榮的國家,美軍進入,什葉派掌權,內鬥激烈,進入了毀滅階段。
我們再看看所謂的「阿拉伯之春」,本書的標題就寫:「這不是阿拉伯之春」。西方世界看到阿拉伯國家人民,特別是年輕人,用臉書聯絡,想要推翻專制的政府,就認為如同春天的到來,遍地將綻放民主的花朶,於是大力鼓吹,多方支持。結果,阿拉伯世界的平衡被打破了,各派之間的矛盾更為擴大,遜尼派穆斯林就說:「我們的頭號敵人是什葉派,其次是美國,再其次是反伊斯蘭的人。」把派系鬥爭放在首位,可見破壞之慘烈,毀壞之徹底。站在派系立場,他們會說:「這不是阿拉伯之春,而是伊斯蘭之春,穆斯林之春。」
這本書或許可以看成作對瑪琳.芬寧的回應。是的,過去媒體、記者未能善盡職責,未能把許多人心中的不滿、疑慮,傳達給懵懂無知,或懷有偏見的人們。但是,看來問題不是這麼簡單,現行制度與人們所重的價值,都應該重新檢討。就如作者在結尾所說:「民主真是我們所渴望的嗎?還是我們只是想強行推銷自己偏好的價值觀?例如男女平等,弱勢的生存權,言論自由以及信仰自由。與其探討投票制度的重要性,更應該找出一套全球適用的價值與標準。」(頁469)又說:「是誰把規矩加諸在他人身上?這其實不只是穆斯林世界面臨的問題,更是西方世界必須擺脫的困境。如果不願意對別人展現包容,要怎樣期待別人接納自己?只要有人說:『你錯了,我才是對的。』就代表他放棄溝通的空間與可能。這種情況過去時常發生,如今仍持績存在。」(頁471)
今天看來,要走出困境,幾乎無此可能,但是儘管前路漫縵,只要立定目標,努力奮進,終有到達世界和平一天,或許已在久遠久遠之後的未來。
五、《巴黎左岸 1940-1950》Left Bank—Art, Passion, and the Rebirth of Paris 1040-1950 by Agnes Poirier 高霈芬譯,創意市場 2020年1月。
1940至19450,以巴黎為範圍,左岸為中心,依時間先後,講述在文化上占有一席之地人物的故事。時間是主軸,空間則從巴黎的旅店、咖啡館向外擴大,及於歐洲,甚至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從德軍進占,到投降退出;從應邀訪美,到美國作家流連花都。當然,他們關懷全世界,影響也及於全世界。
沙特、波娃和卡繆三人名氣最大是本書主角;但是,巴黎既是文化之都,薈萃於此的文藝人士,為數可觀,提供了許許多多,各具姿色的故事,也是作者不會放過的。沙特、波娃與卡繆在作者筆下,似乎就是世人的偶像,我們既熟悉他們的外貌,更認識他們的性格與機智。作者如何著墨,玆舉一例:1946年,結束第三共和的公民投票,波娃沒投,沙特也忘了登記。作者寫道:「沙特不斷提醒波娃,『重點不是要去投票,而是了解一個人怎麼決定他的那一票』典型的沙特話術,聰明機智,却有待商榷。」(頁239)卡繆呢?作者寫道:「波娃說他:『他英俊又有魅力,很多人為他神魂顛倒,他也自以為無往不利。』這是波娃給卡繆下的診斷,刻薄却也精闢。」(頁244)沙特與波娃是一對,但各有親密的異性友人。卡繆以及出現書中的才子佳人,也多如此。
這本書裡的人名很多很多,有許多是我們熟悉的,更多是我們首次見到的,但他(她)們無不才華出眾,成就非凡。我們見到了藝文界的前輩,也看到不少新秀薪火相傳,營造了這十年的璀璨風華,譜寫出文化史上光輝的篇章。
人物太多了,看得「眼花撩亂」,但不是混亂一片,不知所云;而是群鶯亂舞,各有曼妙。當然,這樣的鏡頭,當時就有人不以為然,看不下去。例如:萊諾.艾堡在紐約看到的巴黎風情。作者寫道:「艾堡是個正經八百的紐約猶太知識分子,看著這些法國超現實主義文人瘋狂濫交,心裡很不好受。無時無刻都有人在分手、離婚、與別人的妻子或丈夫偷情,或是和第三者翻雲覆雨,而且對象都是圈內人。身在紐的巴黎超現實主義文人,在紐約繼續上演著他們的性愛故事。」(頁77)這也算是自由、平等、博愛的發揮嗎?至少不是獸慾橫流,而是有其「理論」。
1940年6月,德軍進入巴黎,看著巴黎人眼神空洞地望著他們,就稱巴黎是「無目之城」,把巴黎和巴黎人都看成了石頭。當然,1944年巴黎光復了,石頭又變回來成了人。這四年,對巴黎人來說,是艱難歲月。就是德軍投降之後的巴黎,對合作分子所進行的「大清理」,以及民生艱困,與美國相比,落差極大,也同樣是艱難歲月。
然而,巴黎左岸的觀念思想仍然傲視天下,獨領風騷;文學、戲劇的成就也不遑多讓,但這些都不是撰者寫作的重點。撰者當然提及不少思想、文學、藝術上的重要作品,但也只是提到而已,並不述其要點,評其高下。作著重描述的是人,個人的特質,交往的對象,思想的取向,情緒的發洩等等,精彩紛陳,引人入勝。另一方面,社會的氛圍,國際的情勢,甚至思想文化上的新局,都勾玄提要,把人物活動襯托得有聲有色。
這真是一本好看的書,打開讀了一點,就放不下手。正好手邊事情不多,花了兩天時間讀完,享受一趟愉悅的閱讀旅程。最初看到書名,不無動心,未立即購買,還是不想讀什麼《存在與虛無》、《第二性》、《異鄉人》等等名著的摘要。幸好,這樣的內容全未出現;而是讀到許許多多有趣的、精彩的故事,這是最初未曾料到的。
多說一句:人類文化上任何具有影響的重要時代,都是精彩人物締造的,也都是今天我們應該有所知悉的。
OB短評 2020年11月3日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