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 星期二

108學年度第二學期(2020年1月至6月)推薦書單

 

說明:每學期推薦十二本課外書,已行之有年,但今年情況特殊,最初推薦了兩本,即感新冠肺炎疫情愈趨嚴重,若推薦一些與身體健康無關的讀物,似非所宜。所以,放下已讀過的《亞當與夏娃的興衰》之類暫不推薦,另覓新書,也就只能隔週推薦,所以,這個學期只推薦了六本。 

一、《憤怒年代──共感怨憤、共染暴力的人類歷史新紀元》Age of Anger: A History of the Present by Pankaj Mishra,葉佳怡譯

二、《埃及的革命考古學》The Buried: An Archaeology of the Egyptian Revolution by Peter Hessler 何偉,馮奕達譯

三、《巫醫、動物與我》All Things Strange and Wonderful by Dr.Reh,林小綠譯

四、《荷爾蒙──科學探險如何解密掌控我們身心的神祕物質》AROUSED: The History of Hormones and How They Control Just About Everything by Randi Hutter Epstein,張瓊懿譯

五、《心臟的故事》HEART A History by Sandeep Jauhar,陳信宏譯

六、《走路的科學》In Praise of Walking by Shane O’Mara,謝雯伃譯 



    一、《憤怒年代──共感怨憤、共染暴力的人類歷史新紀元》Age of Anger: A History of the Present by Pankaj Mishra,葉佳怡譯,聯經,201910月。

 

讀好書,有不同感覺。有的是愉悅,感到溫馨;有的是興奮,覺得真是好,很有收獲;還有就是震撼,談這麼重大的問題,氣勢如此雄奇,儘管十分主觀,依然深得我心。當然,感到震撼的書,不易遇到,本書則屬此類。 

本書作者年紀不大(1969年生)志氣不小。他在序章中說:寫這本書要揭露歷史上反覆出現的現象,其中很驚人的事件是西方商業----工業文明的出現,並複製到其他起區,個人倫理及集體力量如何透過心存憤恨的摹仿與高壓政治在世界上遍地開花;人們面對的就是流離失所,適應困難。在撰寫手法上,作者強調使用資料的主觀經驗與內在衝突的概念,所以「比起歷史家和社會學家,我更仰賴小說家及詩人的智慧。」(頁55

我讀這本書,一開始幾乎被作者引用的人名、書名及其含括的重要概念,所形成一波波的浪潮所淹沒。驚嘆之餘,更進一步發現整本書的內容極其豐富,所引用文本,有許多固然略有所聞,從未聽聞的,如中東地區學者及其著作,也是不少。既溫習舊識,也增添新知,不能不佩服作者腹笥之廣,與掌握建構功力之高。儘管討論範圍甚大,涉及面向又多,仍可見到有一主線,就是啟蒙運動以伏爾泰、狄德羅代表的理性觀念,與以盧梭為主的浪漫思潮之間的對立發展。過去我們讀到此一時段,印象中是以伏爾泰的理性主義為主流,盧梭似乎只是蕩漾的餘波。但在作者的筆下,不是如此。例如:德國那時整個一代的思想家,都是盧梭的學生,可知浪漫主義不能以反動的餘波視之。其中不只是思想的交鋒,還有許多有趣的小故事,讓我們閱讀沈重的主題論述時,頗有調劑的功效。

我覺得這是一本很重要的書,針對目前以理性、民主、自由為號召的資本主義社會,從歷史發展以及實際狀況,作出深刻的探究,提出危機的所在,需要反省檢討,從最根源處思考未來的走向。這當然是作者的主觀看法,但我很贊同。玆將全書最後一段錄於下:

無論民主或集權秩序的根基其實都是暴力及詐欺,而此矛盾對無數注定多餘的人很可能致命,所激起的末日情緒不但比之前更強烈、影範圍也更廣泛。這些矛盾也顯示,我們需要一些真正能徹底改變現況的思想,無論是對自我的認知,還是對世界的認知。

作者米什拉,印度人,新德里尼赫魯大學英美文學碩士,長期為《紐約時報》、《紐約書評》、《衛報》等刊物撰稿。《外交政策》提名為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所著《從帝國廢墟中崛起》,頗受好評。我讀過,也覺得很好,未寫讀後,未曾推薦。 

                                  2020228日記 

 


二、《埃及的革命考古學》The Buried: An Archaeology of the Egyptian Revolution by Peter Hessler 何偉,馮奕達譯,八旗文化,20201月。

 

打開電腦,見到閱讀小友劉象新來信,何偉的新書《埃及的革命考古學》已出版。我立即訂購,收到即閱讀。我經常看OB短評,也不時在博客來網上閑晃,都沒見到此書踪影,問象新才知,她從書店中看到的,她與我都是何偉的紛絲,所以立即告知此一好消息。網上見到,有讀者給此書五顆星的好評。

此書主要談埃及的政情發展,從解放廣場阿拉伯之春運動,穆巴拉克下台,穆斯林兄弟會推出的穆爾西,經由選舉當上了總統,治國無方,民生更苦,遭到罷黜。情報頭子出身的國防部長塞西掌握大權,也就取得大位。結果呢?情勢似乎更糟,原想多留幾年的何偉,也決定離開開羅,告別埃及。

這樣的內容當然與「革命」有關,與考古學又何干呢?何偉介紹了當時在埃及從事考古工作的英國學者,以及他們的發掘成果。除了實地採訪,也追溯了百年來西方考古學家的重要成就。表面上看是兩條平行線,何偉却試圖把古意與今情勾勒出某種難以割捨的鏈接,藉以闡明埃及與眾不同的特有風貌。英文書名多少透露了這個企圖。

埃及近些年的政局動盪,權力邅遞,與幾千年前遺留下來的巨大陵墓與珍貴文物,兩者之間,相去甚遠,只能分別叙述,各自處理。暫且不論何偉是否意圖從古文明的特點與今天社會的實情,建立某種可能的聯繫,做出精彩的論斷。但由於他觀察入微,領悟真切,帶領我們讀者既對波濤汹湧的政情發展能有深入肌里的認識,也能對蒼茫上古的文明圖象增加一些基礎知識。

何偉來到異國,總是從升斗小民處入手,進行了解。他到開羅,最先與收垃圾的,最基層的勞動者交朋友,對待他的阿語譯者如兄弟。他總是設法進入這個陌生社會基層民眾的生活之中,了解他們的心思意念,以認識廣大百姓的心態想法,也就不難判斷高層政客各種作為的對錯優劣。他的作法與美國外交官取徑大異,這些駐埃及外交人員,學的是標準阿拉伯語,聽不懂埃及阿拉伯語,而且絕不與基層民眾交往,他們對駐在國政情的了解也就可想而知。

何偉與他的台裔妻子,也是作家的張彤禾,一起學埃及阿語,一起與當地民眾交往,於是,他們很接地氣,了解深刻。書中述及穆斯林兄弟會,非但是伊斯蘭主義者,而且是一些醫生、工程師領導的團體,對於政治全然外行,穆爾西選上了總統,不只乏善可陳,簡直就是災難一場,為可怕的恐怖統治鋪平了道路。政治猶是表面事務,從選舉觀察,可以看到這個社會的深層結構,也就說明了埃及社會的真正問題所在。尤其將埃及與他很熟悉的中國相比較,更可以說明兩者發展成效不同的關鍵因素了。這一方面,何偉舉出在埃及的中國商人為例,加以說明,很有意思。

何偉很會寫,或說他很會說故事,每一個片段他都精心選材,只是一件小事,也可以像說故事一樣把它的意思呈現出來,讀者覺得輕鬆有趣,而且知道了事情的道理。何偉還有一個寫作的本事,就是每一段落的結語,往十分俏皮,讓你會心一笑。這是他的功力,也是聰明的展現。

這真是一本精彩好看的書,我也會給五顆星。就像初讀《甲骨文》、《消失中的江城》(簡體版作《江城》)與《尋路中國》一樣,享受閱讀的愉悅。

兩天前,高中同學的夫人賀俊雲女士,傳給我何偉於新冠疫情緊張時刻,發表於《紐約客》的〈成都疫情日記〉,才知道他目前在成都四川大學教寫作,當然是用遠距教學,就像我在台大、清華的課程一樣。

 

                                      2020326 

 


三、《巫醫、動物與我》All Things Strange and Wonderful by Dr.Reh,林小綠譯 春光出版,20173月,201912

 

網路書店介紹此書為優良中小學生讀物,推薦給大學生,當然不妥。但又說有助於對非的認識,似乎又值得推薦。可知這是一本認識非洲的簡易讀物,如果自己對非洲的了解甚為欠缺,這本簡易小書,也足以帶你進入這神祕的世界一角,讓你從有趣動人的故事中,接觸到這個原始而又神奇的天地。這本書的重點有三:非洲風貌、動物醫療與人性光輝。

作者是美國獸醫,參加和平工作團,來到非洲,實習結束,分發到馬拉威,執行獸醫工作,協助此地的農民。這時的非洲,基礎建設落後,這位白人獸醫騎著摩托車,在泥土路上奔馳,來往各地。平日風塵僕僕,遇雨如陷泥潭,必須推車前進,苦不堪言。當地人們,居住衣食十分簡單,但某些風俗,如成長禮之類,却又非常繁褥。作者被邀為見證人,必須拜師學習,至少一週時間,方能達成任務。

當然,最為神奇的是他與姆津巴大夫的交往;他初見這位能夠預見未來的巫醫,姆津巴說已等了他十六年,那時他九歲小學四年級,正是最早起心動念想去非洲的時刻,這位巫醫就成為本書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另一位能施咒語,「惡名昭彰」的巫醫也有所叙述,呈現非洲傳統醫學的某些畫面。

動物醫療始於作者為姆津巴大夫治療兩隻小狗笨笨與跳跳的報恩故事,也是非洲傳奇中的一章。一頭牛難產了,如何處理?剖腹產從何處下手?如何用力拉出小牛,描述十分生動。再說,醫藥條件有限,甚至需要為人治病,也是非洲普遍情況。他是這個地區的獸醫,照顧的範圍有多大,要做那些工作,雖然是輕描淡寫,點到為止,想像這位獸醫,騎在上摩托車,帶著上百公斤的器材藥物,往來各村莊部落,成了農民財產的保護者,與今天我們身旁寵物診所的醫生,大異其趣。

本書主人翁是獸醫,書中的重點則是他身旁的人,不只是那些人形形色色的作為表現,更是形形色色作為之下那顆溫暖的心。作者是白人,是一個瘋子白人,因為他與當地人們習見的白人很不一樣,雖然瘋瘋癲癲,却讓人尊敬,受人喜愛。作者與酒吧姑娘,從事性交易的妓女露絲的故事,展現了人性光輝的一幕。他教露絲下西洋棋,露絲成了高手,嬴了錢,照顧需要照顧的同伴,以及讓一個小女孩去讀書……全書最後一節,別了姆津巴大夫與非洲,當然是滿懷深情的告別。

這是一本故事書,這些故事各有所本,不必要視它視為記實之作。因為有所本,有它的說服力,又因為是故事,既有趣又動人,真是一本讓我們接觸到了非洲,而又觸動了人之所以為人的情愫,所獲得也就不限於非洲的知識了。 

               同學期末考試卷推薦,202026日,抗疫開始,閉門讀書。

 

 


四、《荷爾蒙──科學探險如何解密掌控我們身心的神祕物質》AROUSED: The History of Hormones and How They Control Just About Everything by Randi Hutter Epstein,張瓊懿譯,遠足文化,201910月。

 

    吃與喝是任何人都有的基本慾望,我們並不明白這原始慾望有多強大,要掌控它真是談何容易。誰能掌控它呢?就是這位姓荷名爾蒙的荷爾蒙;其實,不只吃喝慾望,「要知道我們的一切都在荷爾蒙的掌控之下。」這是本書主體部分的最後一句話,也可以說是本書的總結。本書就是對荷爾蒙的細說從頭,一直講到目前為止。我們當然知道,前方還有漫漫長路,只是已能見到模糊的光亮;回首前塵,從一片漆黑中摸索至今,這些成果的取得也真是談何容易!其中付出多少心血,無不是踩著前人邁出的脚步,奮力前進,逐漸揭示了某些身體奧祕的寶貴知識。在本書中,這些傑出的科學工作者,其個性、態度、與作為,宛如一幕幕的演出,讓人在觀看、欣賞之餘,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我們知道嚴肅的學術著作,不論是期刊、專著,甚至是教科書,都有特定的研讀對象,一般人難以涉足。於是需要普及讀物,把深刻的知識,摘其大要,講成有趣的故事,引導普通讀者進入這個陌生的領域;瀏覽一番,就是走馬看花,也能留下些許印象,在知識庫中添上一筆小小的財富。本書的主線當然是荷爾蒙的出現以及每一個重要的發展,直到今天,我們對它的認識。本書的特點不是對這條主線清楚扼要的叙述,而是每個階段都用一個故事來呈現,故事的主角當然是科學家,尤其是富有科學研究精神的醫生,更是成就非凡。但是病人以某些家屬,也不能輕忽,也著意描述。每一位出場人物,形貌、氣質、僻性,都很顯豁,讀時如見其人,掩卷仍留心中,這是本書最讓人放不下手的地方。

凡事追求頂尖的哈維.庫欣,這位二十世紀初最優秀的腦外科醫生,收集了大量的腦,也對荷爾蒙的了解貢獻卓著,固然令人印象深刻。另一位「毫不具備成功條件」的女孩,蘿莎琳.雅洛,幼年家境清寒,從小就懂得「堅毅,不畏困難的專注工作」,終於「世上幾乎所有人都有某種疾病,因為她而得到醫治。」這是由於她發明了能以十億分之一的準確度測量荷爾蒙的方法,就是「放射免疫檢定」的技術,並於1977年得諾貝爾生醫獎。委員會頒獎給她時說:「我們正在見證內分泌學的新時代誕生。」書中所述她的故事,真是精彩而又動人。

這本書好看,是因為作者在講故事,講很重要、很有意義的故事,講得有趣感人。作者為故事主角人物,勾勒刻畫,力求生動,展現才智毅志之外,心地的寬厚或狹窄,也多所著墨。科學書籍是如此,歷史書籍更應如此,人物為主,事功固不可少,德行亦不可無,方能具有動人力量,庶幾可以發揮史書應有的功效。 

                            OB短評  2020415

 

 


五、《心臟的故事》HEART A History by Sandeep Jauhar,陳信宏譯,究竟出版,20199月。

 

本書作者是美國出生的印度人,擁有醫學博士與物理學博士的心臟科醫生。作者在引言中說:「本書要談心臟是什麼,醫學上如何處理心臟問題,以及未來如何才能以最明智的方式與心臟共存,並依賴它活下去。」作者認為心臟是各種意義的生命之源,還說,心血管疾病是美國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癌症是第二位,英國則相反。他也說:「在歷史上二十世紀被標示為心血管疾病這般嚴重禍害終於受到控制的世紀。」他要寫的就是這段「歷史」,而且是一個規模宏大的「故事」。

他還是從埃及與希臘談起,作簡短的交代。第三世紀到第八世紀的醫學巨人蓋倫著墨稍多,指出他的著作有如《聖經》,不受質疑。他提到一位生於叙利亞,在大馬士革接受醫學教育,後來移居埃及的波斯醫師納菲斯,於1242年寫了《解剖學評論》,是伊斯蘭醫學黃金時代的巔峰成就,指出蓋倫的一些錯誤,提出正確的看法。只是一直沒有流傳到歐洲,幾乎遭人遺忘。直到1924年,才有一位研究生在普魯士國立圖書館發現這部著作,可知心臟如何運作,在西方長期是一個謎。

文藝復興時代,達文西對心臟的認識頗有貢獻,另外就是偉大的外科醫生維薩里於1542年出版《人體的構造》,糾正了許多蓋倫的錯誤。接著哈維出現了,1628年,出版《心血運動論》,不斷提及蓋倫的論點,這位學生明顯超越了老師,而他最大的貢獻可能是以示範實驗證明或推翻某些假說。

1893年,芝加哥勤儉醫院的威廉斯醫生動了首例成功打開心臟再縫合的手術。作者說:「有效揭開了心臟的神祕面紗,並倡導了『心臟是可修理的機器』的概念,功勞不下於歷史上任何一位醫生。」而威廉斯生是一位出身貧苦的黑人。

1950年代初期,瑞典的心臟科醫師與物理學家合作,受到船舶聲納的啟示,發明了心臟超音波。1953年,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吉本發明了心肺機,為病人修補心房中隔缺損,手術長達五個小時,病人於十三天後出院,五十年後去世。今天,每年有一百萬次手術使用心肺機,平均每天三千次。心肺機的成功使用,三年前李拉海的貢獻,作者未曾忘懷。談到心導管手術,作者著墨較多的是將導管插入自己心臟的福斯曼,開啟了血管擴張術在治療上的廣大成效,也為他贏得了1958年的諾貝爾獎。心臟電生理學的關鍵人物是英國人邁恩斯,1912年,二十六歲獲劍橋大學博士學位,兩年後,於自我實驗中觸電死亡。但是,此後用於整流的心律調節器、去顫器,以及心肺復甦術等,運用甚廣。

病人的心臟已救無可救,移植一個垂死者的健康心臟如何?搶著作為第一位人工移植手術的南非巴納德與史丹佛沙姆維,都是李位海手下的住院醫生。移植困難多多,做個人工心臟如何?本書也有所述及。

二十世紀心臟醫學發展迅速,成就輝煌,但是,作者在結論中却寫道:「心臟病學在當前形態延長壽命方面,可能已達到了極限。」所以,要延年益壽,應另尋他途,若問高見,他會說些如素食、瑜伽之類,他的結語是;「無論如何,我們越來越明白,生物之心與隠喻之心的關係密不可分。要治療我們的心臟,就必須修復社會與自己的心智。我們不能只看到身體,也必須看到我們自己。」

由於作者是心臟科醫師,就是寫心臟醫學歷史,也帶有豐富的臨場感,並不是他用了什麼文學上的生花妙筆,而是把他自己的醫療經驗、醫病關係,參予其間,對照說明,顯得多采多姿,生動感人。書中人物,不論是醫生、病人、家屬,用說故事方式呈現,娓娓道來,如在目前,真是一本好看的書。當然,譯者陳信宏譯筆流暢,功不可沒。 

                   OB短評  2020515

 

 


六、《走路的科學》In Praise of Walking by Shane O’Mara,謝雯伃譯,八旗文化,20199月。

 

我們都知道走路有益健康,雖然我們都沒聽過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名言:「行走是最佳藥方。」可是在今天競爭激烈的社會,分秒必爭,乘車尚嫌太慢,那有時間走路。但是,如果珍惜自己的身體,既知道走路有益,還是應該詺記在心,更應實踐力行。

我們是現代人,我們相信科學,今天科學昌明,請以科學立場告知何以走路對身體很好。本書作者就是腦神經方面的專家,他從專業角度詳加介紹近年有關大腦的研究,尤其利用先進儀器,如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fMRI,正子放射斷層攝影PET等,可以讓研究者看到工作中的大腦。作者做了很精審的介紹,也提到了一位英國科學家的研究,得到了諾貝爾獎。但對讀者而言,知道了結論:「當走路或移位動作規律而可靠地進行時,便能在肌群中生成分子,進而刺激大腦出現正面的改變,這就是規律運動的結果。」(頁169)那就夠了。

作者另一方面提及自己的走路經驗,他說:現在一個月中,幾乎每天可走到九千五百步的目標,有十八天可到一萬二千步,甚至一萬四千五百步。可知他是身體力行,深入體會走路好處的研究者。主要理由為何?他是這樣說的:「對我來說,走路是刺激思考,進而刺激書寫的有利工具,因為它讓我能在不同心理狀態之間簡單而快速切換。走路把我拉到一個想法裡,再將我拉出,進入其他事物的脈絡中。」(176

我們會說,我也想走路,但路窄車多,機車尤其可怕,走在路上心驚膽膻,當然能不走就不走。這是台灣實情,所以作者一再提及城市規劃,宜於走路必須重視。作者提及紐約、波士頓、舊金山是最宜走路的城市,市民平均行走距離最長,肥胖度也相對最低。

作昔提及許多喜歡走路的文化界名人,如:哲學家盧梭、尼采、羅素;文學家馬克.吐溫;而他引用作品,倍加推重的,則是T. S.艾略特與作者的同胞詹姆斯.喬艾斯。在這方面,作者惜墨如金,並未利用故事加以鋪陳。想起多年前推薦過的《走路,也是一種哲學》,那位作者處理手法較為高明,讓人留下深刻印象,此書略遜一籌。

我們已到了數位時代,從大數據可知,居民日常步調對社會福祉產生影響,如:一、經濟活力越高,居民步調越快;二、氣候越熱的城市,步調越慢;三、個人主義文化盛行,居民走調較快。至於作者提供我們每個人怎樣的走路建議?請看:「走路的速度,應持續保持較高速,並應走上合理的距離----速度最好保持在每小時五公里到五點五公里,持續至少三十分鐘,並且每週進行四五次。」(頁166

這是一本很重要的書,用堅強理由告訴我們走路對健康的好處,特別是對思考的助益。但不是一本好看的書,原因是欠缺故事,作者是科學家,未能重視講故事的意義,以及讀者的期待。

附帶一提,我本人住在鄉下,儘可能每天清晨在田間林下走路一小時,七千多步。完全可以印證作者所言,走路有助思考。 

                   OB短評  20206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