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6日 星期四

歷史是時光的旅程(十六)──觀看八百年前的歷史課──周公東征



壹、           文本
一、
牧野之戰,周人打敗商人,商王紂自焚而死。周人進入商都,見到的是宏偉的宮殿,巨大的陵墓,閃亮精美的銅器,龜甲牛骨上的刻畫,處處洋溢著雄奇瑰麗而又飄渺幽遠的氣氛。這些來自文化邊緣地區,生活樸實,工作勤奮的勝利者,想必驚愕不已,深知實際統治,困難重重,一時無以措手,於是找來了紂的兒子武庚,請他幫助治理,但又不能放心,於是安排武王的三位弟弟管叔、蔡叔、霍叔負責監督,也就是所謂的「三監」。
武王死,兒子成王繼位,年紀尚小,周公攝政,武庚與管叔、蔡叔聯合反叛,霍叔未參與。歷史上稱之為「三監之亂」,周公為了平定亂事,率軍東征,也就是「周公東征」。

二、
讓我們踏上時光的旅程,來到八百年前的教室,觀看一堂有關這個主題的歷史課。講課的是朱熹,後人尊稱朱子,我們就稱他為朱老師。朱老師先從亂事的起因講起:「商紂在位,統治暴虐,天下的人都很不滿,十分怨憤,都想把他趕走,甚至殺掉也好。周武王於牧野一戰打敗商人,殺了紂王,可以說是順應天下人的心願,紓解了天下人的怨憤,遂使天下人歸心於周室。但是,長期在商朝直接統治下的人民,以及在商朝朝廷任職的臣子,見到過去自己的主人遭到別人殺戮,宗廟也被剷除,心裡一定很不好受!這種不舒服的心情,就會逐漸蘊釀滋生出後來反叛周人的舉動。這就是說,開始的時候,由於紂王暴虐,想把他趕掉、殺掉,這是人們的普遍心裡;等到紂王死了,這個怨憤已經解消,人們的心情就會有所改變,對自己過去君王的下場感到十分不忍,這也是事情發展、人心變化的必然現象。更何況商朝享國如此之久,總會有許多不錯的作為、美好的事物,留在人們心中,為人們感念不已。這也就是為什麼商人之中還有不少人會懷念紂王,一有機會就起來叛亂周人的緣由了。」
    學生問:「周公讓管叔來監視武庚,是不是因為管叔是他的哥哥,基於兄弟的感情,就不敢懷疑管叔了?」朱老師說:「如果說不敢懷疑,那已經是懷疑了。周公以為管叔是哥哥,與自己親如一人,如今打敗勁敵商人,讓他去監視武庚,有什麼可以懷疑的呢?不是不敢懷疑,而是無可懷疑。但不曉得後來出了差錯,釀成大亂,周公也是無可奈何啊!」學生接著說:「孟子就這件事所說:『周公是有過失的。』就是這個意思吧!」朱老師說:「對的。」
    又有學生問:「有書上說,武庚殺了管叔、蔡叔,就不可以再破壞周王室,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意思?當初應該是管叔、蔡叔挾持武庚作亂,武庚是紂的兒子,豈有父親為人所殺,兒子不當回事,不想報仇的道理?」朱老師說:「周公顧念兄弟之情,不能斥責管叔、蔡叔,只能如此說,這是人情應該如此。真不知道當時為什麼要管叔去監視武庚,結果捅出這麼一個大摟子。這是周公的過錯,無可推卸。然而,當初要管叔、蔡叔去的時候,以為他們一定會把事情辦好,決不懷疑。後來為什麼會有他們二人與武庚一起作亂的事?那一定是管叔、蔡叔二人每天被武庚和商的志節之士用酒來灌,灌得他倆醉醺醺,武庚他們乘機用一些話語來離間,說些什麼:『管叔你是哥哥,派到這裡來;周公是弟弟卻執掌大權,統治天下!』管叔痴呆,居然被他們說動了,所以才說『周公將對年幼的成王不利』這樣的話。這都是武庚與這些商人教他們,造成二人與武庚、商人聯手作亂。後來周公所以要頒布不可以喝酒的文告,一再叮嚀,告誡喝酒必罰,必定是因為當時由於喝酒搞出一堆麻煩事。這件事不是這麼簡單,中間有一些可以探討的地方,今天典籍中的記載,只能記述一個大概,有許多關鍵的變化與曲折的過程都沒能寫下來。
三、
朱老師說:周公率領天子的大軍出發東征。這場戰爭並不輕鬆,軍士戰斧之類的武器都打得殘缺破損,可知戰事之激烈,士卒之勞苦。周公為什麼要東征?為的使天下四方都聽命周王室,天下人民都有安定生活。周公這番眷念百姓,照顧民眾的心意真摯博大,感人至深。所以,儘管戰事激烈,從征將士無不奮勇向前,決不退縮。當時管叔、蔡叔散布周公將不利於成王的謠言,周公出動大軍東征,如果周公有一絲一毫的私念,不為天下蒼生,周公對東征將士,照顧再好,獎賞再多,他們是不會甘心情願的。這些東征將士冒這麼大的險,吃這麼多的苦,奮力作戰,平定亂事,最能說明他們受到周公至大至正的心意所感動;他們能夠感動周公的心意,了解周公的偉大,也可以算是聖人的徒眾了。你們讀書求學,目的是什麼?就是要在這些地方,好好用心體會,這樣也可以讓自已的心既公且正,對於人世道理有所認知,就是對於天地萬物情意,也能有所體會。
朱老師又說:古人做事,只要利於國家,雖然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不像今天,只計較個人的好處與壞處,管你天下安定也好,不安定也好,只要護著我自已的東西,不要有所損失就好。我們學周公東征這段歷史,要從周公為了「天下安定」看到周公的用心,這是一個「好話頭」。」
    朱老師看重的學生陳淳問:「老師您說,那些拿著武器跟隨周公東征的都是聖人的徒眾,我看不大妥當,他們好像不大能說是聖人徒眾。」朱老師聽了,顯然有些不高興,說:「不是聖人徒眾?那就是盜賊徒眾了!陳淳啊!幾年不見了,今天再見到你,期盼有些大題目,大道理可以切磋商討,怎麼你的體會居然是如此表淺,可見你近日所做功夫是太過細碎了!」陳淳就向老師請教。朱老師說:「程伊川先生說過一句很好的話:『有讀了後全然無事者,有得一二句喜者。』就是要我們重視一二句很好的話語,這些讓我們讀了歡喜無比的話語,就是我所說的『好話頭』,也是我們讀文字的入口處。我們從這裡讀進去,仔細地讀必能了解到書中的大意。這時候我們就會領悟到,聖賢的話語句句都好。那一句特別讓自己感動,就是領會得特別深,多讀幾遍,領會得更深,而且把話語中細微的區別都能辨析出來,才是真有所得。讀書如此,聽他人講話也是如此。周公東征的事件中,『安定天下』可以當作一個『好話頭』,如果不去體會它的深義,只是問拿著武器去打仗的人是不是聖人之徒,就是不會聽課。」朱老師歇了一會兒,看了看陳淳,就問他:「剛剛談到周公東征,安定天下,我講得激動了些,有點不大好,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陳淳說:「沒有,我當初只是覺得拿武器打仗是粗人,怎麼能說是聖人之徒。」朱老師說:「有粗的聖人之徒,亦有讀書識文理底盜賊之徒。至於「聖人之徒」與「盜賊之徒」怎麼區分?陳淳很明白,那就是能否體會聖人之心,進而使得自已的心既公且正。
四、
東征三年,亂事平定。將士們踏上了回家的路,這條路如此之遠,如此之長,長得足以滿滿裝載三年的思念,將士們在東山常常會問何時可以回家,心中只要一想到西邊就感到悲傷。這條路又是如此之短,如此之近,近得可以窺見故鄉的風物,未有室家的,回家可以成親,真是美事;已有室家的,想到相見時的高興,久別重逢後的快樂,好像伸手可觸。近近遠遠,短短長長,容納了人生無數的苦樂悲歡。將士們走在這條回家的路上,感念統帥無微不至的照顧,一再懇切的慰勞,心中充滿歡欣感激之情,反映出東征大軍,上下之間,志氣相投,情感交融,好像父子家人。這樣的氛圍,正是周室長期維持鞏固達百年之久,沒有出現崩壞的主要原因。
朱老師的課結束了,我們可以從這堂八百年前「周公東征」的課,演繹出四點總結:一、我們學史,要進入過去人物的心中,細加體會,也要對人們的共同心態,有所感受。二、我們讀書,要掌握「好話頭」,聽課也是一樣,只有自己受到感動,才會進一步追求,得到真切認知,培育靈心善感。三、我們看到過去事情的記載,十分簡略,只是一個大概,其中關鍵所在,演變發展的幽微之處,需要我們探索,也就是我們要設身處地,運用想像力建構完整叙述。四、我們認識過去的世界,主要為了擴大自身經驗,進而提升能力,充實涵養,成為才德兼備的「君子」,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可以服務人群的好公民。


貳、           解析
一、
文本仍從野牧鷹揚,周人滅商寫起,只是一個啟始,簡單交代即可。商人文化不低,雄奇瑰麗,各方面的物質成就足以表現,至於飄渺幽遠,指何而言呢?不妨以現代史家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中的描述作為說明:「商朝文化比夏朝有極顯著的進步,巫和史都是有較高知識的人物,巫史代表鬼神發言,指導國家政治和國王行動。巫偏重鬼神,史偏重人事。巫能歌舞音樂與醫治疾病,代鬼神發言主要用筮法。史能記人事、觀天象與熟悉舊典,代表鬼神發言主要用卜(龜)法。」張蔭麟《中國史綱》中,也說道:「在商人看來,鬼神的世界是和有形的世界同樣的實在,而且這兩個世界關係密切。」意旨相同。謹供參考,不妨一語帶過。進入八百年前的課堂,觀看朱子的教學,才是重點。
二、
這是我們今天的「歷史課」,八百年前當然沒有。「歷史」兩個字,古書中也有,那是「歷代史書」的簡稱;這兩個字有了今天的意思,是日本人首先使用的,就像「經濟」、「社會」等辭彙都是日本人用來翻譯外文,而為我們所沿用。那麼,朱老師在教什麼課,談到「三監之亂」呢?他是帶著學生在讀《詩經》的〈鴟鴞〉篇,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師生所談的,就是「三監之亂」何以發生的這個歷史問題。一般史書記述,成王幼年即位,周公攝政,管叔不滿,聯合武庚、蔡叔起事反叛。沒錯,事情確實如此,但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商人會參與反叛?他們聯合管叔、蔡叔,決意起事之時,心中想些什麼?我們沒有這方面的資料,但我們不能不問這個問題,因為這個決定是「關鍵」,我們應該給予一個合理的解說,也就是想像當時氛圍,深入人們心中;根據我們見到的有限記載,建構當時情景以及最為可能的事情發展。
再說,學生根據有些書中的說法,是武庚起意,若殺了管叔、蔡叔,不再作亂,事情就結束了;也就是說,亂事是武庚挑起的。但學生又說,叛亂應該是管叔、蔡叔發動的,武庚必然參與而已。這是另一個問題,朱子認為是武庚發起的,而且有一個過程,就是用酒灌醉管、蔡,這也是周公後來公布禁酒命令的由來。學生臉上顯然露出疑惑,好像未曾見到書中這樣的記載,可以這樣說嗎?朱子立刻作了解釋,意思是書中記載總是有限,總是殘缺,我們不能只記住那個模糊的大概就滿足,而是應該用想像力把這個簡略的記載中的關鍵因素聯繫起來,勾勒出完整的故事。朱子的原話是:「其中間想煞有話說,而今《書》、《傳》只載得大概,其中更有幾多機權曲折在。」(《朱子語類》第八十一卷。)
任用管叔、蔡叔監督武庚,却釀出這麼大的亂事,周公有責任嗎?也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師生討論周公敢不敢懷疑管叔,是一個頗具深度的探討。朱子說「不敢懷疑,就是已經懷疑」,所以,「不是不敢懷疑,而是無可懷疑。」朱子這麼說,是什麼意思?請想一想。
三、
這段「課堂實錄」教材依據《詩經.豳風.破斧》以及朱子寫的《詩集傳》,師生之問的對話討論,則出於朱子弟子黃義剛和陳淳的「上課筆記」,見於《朱子語類》第八十一卷。我們觀看了,可以想一想,這樣的課程內容,在歷史學習來說,是學習的目的、方法、重點,還是趣味?我們稍加思考,可以很直接回答:學習的目的。對的。只是我們今天的歷史課,還有這樣目的的內容嗎?似乎已經沒有了。但是,如果我們問:學生為什麼要學歷史?難道只要記得過去發生的大事,記得按照時序脈絡排列其前後;知道其間因果關係形成的變遷,就算學了歷史嗎?其實,這種歷史知識,除了應付考試,用處不大。學生學習的任何知識、學問,最後都應該會回到自己的身上,不是增添了若干能力,就是提升了一些修養。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八百年前的歷史課,其課程目標與進行方式,儘管今天看來,難免迂腐之嫌,仍然不無可供參考的地方。
    學習者經由體會、感悟周公為天下之心,培養出「希聖希賢」的人生態度與志向,當然不再是今天歷史課強調的學習目的。但是,經由歷史課程的講授,讓學生對於古聖先賢心生敬仰、進而企慕,又有什麼不好呢?在我看來,一個學生,如果在理解過去的學習過程中,對於古代的偉大心靈與崇高理念能夠有所感悟,其識見眼光、人生態度多少受其影響;其立身行事、言行舉止也應該會有所反映。這樣的課程內容與設計,不也成了為社會培養好公民,而建立的一個可行管道嗎?
    朱子很欣賞陳淳,對陳淳的提問感到不滿,師生之間的對話,很有意思。一方面,師生談到了學習的方法,也就是「好話頭」的重要。朱子又覺得就是對學生說話,也不宜過於直白,唯恐傷了學生的顏面。但更為緊要的,則是朱子最後說的那句話:「有粗的聖人之徒,亦有識文理的盜賊之徒。」真是擲地有聲。那是針對讀書求知,成績優異,只是為了爭名逐利,全無器識涵養的士人,予以嚴厲批判,斥之為盜賊之徒。
四、
回家的路,見於《詩經.豳風.東山》朱子在課堂上未作討論,《詩集傳》則就鄭玄的《詩序》予以發揮,說明上下之間,情志交孚,則國家可以久固。至於路之長短遠近,則取自揚之水所撰《詩經別裁》(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7月),揚之水女士對〈東山〉一詩的簡介,十分精要,頗可欣賞,記於下:「『詩三百』,最好是〈東山〉。詩不算長,也不算短,而句句都好。它如此真切細微地屬於一個人,又如此博大寬厚地屬於每一個人。〈東山〉恐怕是《風詩》一百六首中最少爭議的一篇,大概最多是對作者各說幾句推測的話。不知道它是不是可以融化人生中的一切泠漠,但總之多少板著面孔的經學家,讀到〈東山〉,好像一時間都變得「融融」也,「泄泄」也,于物理人情很是通達。
課程結束了,我們回到今天的教室,也要準備下課了。但是,三年東征,重要性何在呢?也就是這件事的意義是什麼呢?也不妨略作交代。對於宗周禮制認識最深的現代學者,首推王國維,我們就用他的卓識,略作說明。
東征之後,周公大行封建,制禮作樂,非但規畫了周朝的寬厚格局,也為中國傳統文化奠定了初基。周公創立封建、禮樂以及宗法諸制度,王國維撰〈殷周制度考〉闡釋精深,舉其要義,有云:「古之所謂國家者,非徒政治之樞機,亦道德之樞機也。」又說道;「周之所以綱紀天下,其旨則在納上下於道德,而合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團體。」非但展現了中國歷史傳統的主要精神,也指出了在這個歷史傳統中,人們追求的崇高目標。柳詒徵著《國史要義》,全書結語即以此義期勉國人:「吾之人本主義,即王氏所謂合全國為一道德之團體者。過去之化若斯,未來之望無窮。通萬方之略,弘盡性之功,所願與吾明理之民族共勉之。」
              
                      20207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