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7日 星期一

歷史是時光的旅程(十四)──宛如來到古人身旁



每學期《通鑑》選讀課程的期末測驗,都會有一道固定的題目,還找來一位洋大人,擺出裝腔作勢的模樣。10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清華大學通識課程《通鑑》選讀,我們讀南北朝前期,題目還是這麼問的:


喬治.史坦納在《勘誤表審視後的生命》(行人出版)一書中提及我們讀經典時:「經典會問我們:『你了解了嗎?』『你負責任地重新想像了嗎?』『就我提出的種種問題,和蛻變後更豐富的種種潛力,你準備好以此採取行動了嗎?』」(頁22)請問:你讀了一點《通鑑》,對你產生影響了嗎?請舉出期中考後所讀之《通鑑》為例,略作檢討。(20分)

這道二十分的題目,當然放在最後,但同學答題的興緻仍高,大都認真作答,給改卷子的我相當鼓舞。開學以來,每次上課,面對將近百位的同學,也是一群沈默的青年,非但不表達自己的意見,臉上似乎也少表情。總以為自己詮釋能力欠佳,引不起共鳴。讀了考卷上的文字,才感到他們的內心情緒跟隨課程的進行,逐漸涌現,從微瀾漫溢,匯成波濤,並在心中留下明顯的印記。
我們來看一位二年級同學的答案。工業工程系的林郁淳這麼寫的:

讀了一學期《通鑑》後,最明顯的變化是對文言文的理解與閱讀速度。從一開始一頭霧水,根本看不懂,跟著老師讀了一學期,不但能逐漸明白它的解釋,閱讀速度也有所提升。
    不過比起閱讀能力,更細小、幽微的改變,正如同涓涓細流般劃過我的心智,例如:解讀歷史的方法,看待事情的角度。
記得老師常說,看歷史不要只看發生了什麼事,也要去想行為背後的情感。帶著這樣的訓誨,我在看教材時,便不時會停下來想,想褚淵以腰扇遮日,被批評沒臉見人時,他雖然反譏回去,但會不會難過、後悔呢?王弘看到家族後代王僧達、王僧虔,一個在那邊跳來跳去,弄壞東西,另一個文靜守禮,擔憂之餘,會不會曾經想過要讓王僧達遠離朝廷呢?
我一邊讀一邊思考,雖然年歲尚淺,閱歷有限,但透過歷史,彷彿掙脫了時空的限制,獲得前人豐富的想法以及情感。這些小小的收穫慢慢地匯集成流、成河、成海,並成為我面對人生問題時的明鏡。

林同學提及文言文的閱讀,進步很多,從一頭霧水到逐漸明白,這是自己的努力成果。過去修課的同學,似乎都走過同樣的路,從茫然不解,開始找網路的白話譯文,一句句對讀,期中考之後,即可不再依賴,直接感受既簡要又優美的文言古文。
林同學又提及褚淵,他投向新貴,不像袁粲忠於舊朝,遂有「可憐石頭城,寧為袁粲死,不作褚淵生。」的歌謠,反映人們心中的人物評騭。《通鑑》記王家聚會,子孫嬉戱,王僧達在地上跳來跳去,王僧虔把蠟燭珠做成鳳凰,僧達搶來打壞,僧虔也不生氣,王弘說:「僧達雖有氣勢,對家族不好;僧虔將來可以位至三公。」這段關於王家的描述,可以與謝混與其後輩謝晦、謝弘微、謝靈運等謝家子弟談詩論藝,各顯才華的「烏衣之遊」形成對比。
再來看看三年級的同學怎麼說吧。計財系的翁紹育寫道:

《通鑑》對我產生的影響,倒不如說《通鑑》就像一個checklist,每個故事在人生中的不同方面都有寓意。告訴你親人之間不在意什麼,君臣之間的應對,也就是我們現今生活中如何處理上下關係時所要注意到的分寸;同時也能看到有些為政清廉,堅守工作崗位,並深得人心的例子,這些都是值得效法的。當然也有一些負面的,如賄賂、荒淫之事,告誡自己不要犯那些錯。看著這一篇篇文章,審視自己做對了什麼,又做錯了什麼,甚至怎樣的作為對社會是良善的,這是我讀《通鑑》時所得到的警醒。
蔡興宗的故事,讓我最有印象,尤其是蔡興宗說一家人應豐儉必共,這句話就深深烙印在心中。一來身為學生,社會歷練還不夠多,但是一家人總應和睦相處。想到親戚之間為錢反目,手足從此不相往來,實屬悲哀。雖然現在都是小家庭,我也只有一個妹妹,但我會將這句牢記,並和我妹妹分享這個故事。希望未來人生中,不論我們各自走向哪條路,都還是能互相扶持。

我們為什麼要讀歷史?最主要的理由應是擴大我們的生活經驗,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問題,如何經由選擇做出適當判斷,依藉我們的經驗。但是我們的自身經驗相當有限,必須擴大充實,向古人學習就是一條途徑。也就是說,讀歷史的真實作用,是把學習所得,用於我們的身上,而不是徒然知道很多過去的事情,對於實際的人生却一無助益。
翁同學最有印象的是蔡興宗的故事,此事取自《南史.蔡興宗傳》,《通鑑》未錄。蔡興宗的父親蔡廓,於興宗十歲時過世。蔡廓在家鄉蓋了兩棟房子,把先蓋好的給了哥哥蔡軌,蔡軌罷官回鄉,拿了五十萬錢作為房價,給興宗的母親。這時興宗十一歲,對母親說:「一家人應該豐儉必共,這筆錢不好收。」母親聽了很高興就拒收了。蔡軌深感慚愧,說:「我已經六十歲了,處理事情竟然不如十歲小孩。」這個故事,不少同學印象深刻。
我們再看另一位三年級同學的答卷,中文系林昀臻說:

曾幾何時,歷史對我來說是索然無味的,在歷史課本上認識的過去的事件,只能用客觀的眼光去了解。《通鑑》著重在人物性格上,從行為和事蹟去刻劃一個人的精神。如期中考前讀到的謝弘微,讓我明白他謙卑而有禮的個性,他處事的精神更是值得後世佩服。又像期末考前讀到的高允,讓我明白身為人臣敢於直諫又不觸怒帝王的態度。這些細微的情感表現是我們無法從歷史課本中看到的,我認為歷史的可貴就在於此。歷史事件只能粗略的論述一個時代,但更值得我們學習和引以為鑑的是這些人物的故事與作風。

林同學的這段文字,提到了歷史學習上的重要觀念。請看文中的幾個「關鍵詞」:歷史課本、事件、客觀、了解;人物、性格、精神、情感,不是很明顯的兩組,很清楚的對照嗎?值得學習和足以引為借鑑的人物故事與作風,不見於前者的記述,而是依藉後者的描繪。長期以來,對學生而言,歷史「索然無味」,也就不難理解了。
林同學以謝弘微與高允為例,印證她的觀點。謝弘微深得謝混器重,謝混因政爭失敗遭處死,謝混夫人將龐大家產交謝弘微處理。幾年之後,劉宋代晉,謝混夫人獲赦,回到舊家,屋宇井然,弘微將增殖的產業一併奉上,謝混夫人說:「我先生以前特別看重你,他真是沒看錯人!」旁邊的親友無不既欽佩也感慨。小文〈古之所謂名臣,謝弘微當之〉有較為詳細的叙述,請您參看。
高允是崔浩修國史時的主要助手,崔浩因修史罹罪,北魏太武帝召高允入宮詢問;當時高允是太子的老師,太子為了保䕶高允,一再要高允否認修史之事。當太武帝問及有無修史,高允非但承認,而且說崔浩時為宰相,諸事繁雜,自己寫的較崔浩為多。太武帝說,那你的罪較崔浩更大!太子盡力為高允開脫,高允反而說,太子為了保護他,說了這些,都非實情,他確實是參與修史,而且寫了不少。這位有能力,有氣勢,但也很躁動的太武帝,居然為高允的誠意所感動,非但不再追究,反而要他協助處理此事。這是期中考之前的內容,同學們印象都很深。魏高宗即位,高允見到朝廷不妥的處置,都盡心直諫,但他也只當著高宗的面,從不在朝廷群臣之前。高宗說:「我有過錯,高允當面勸諫,有時很嚴厲,我都受不了。我知道自己有過失,而天下人都不知道,他這般作為,不能說不是忠臣!」再者,高允很節儉,那時北魏百官無俸祿,高允都要兒子去斫柴,大臣向高宗報告,高允居家非常清苦。高宗親自到訪,見到的是草屋數間,廚中只有鹽菜而已。高宗很是驚訝,更是感動,大加賞賜。這是期中考之後的內容。
最後,讓我們看看四年級同學的感想。材料系的方翎這麼寫:

歷史之於我本是一門僵硬死板的學問,我能從中學到的頂多只是多認識一些人名,多了解一些以前曾經發大事件。卻從來沒想過,自己可以從中看到與現實生活相仿的人情世故,直到我修了這門通識課。
老師提供了我們一個讀歷史的觀點:進入到這個人物的內心,想像若身這個情境下的人是我自己,我會怎麼做;再對比史書上記載的人做出的決定和我們有什麼不一樣,藉以借鏡、檢討。自此,歷史開始以活生生的樣貌呈現在我眼前,我也開始在學習的同時進行思考、反思。讓自己學習他們所擁有的良好性格與人生選擇,也試圖摸索這些人物典範的同時,期許自己能像他們一樣優秀且受人尊敬。同時期待自己能夠將不好的史例作為前車之鑑,讓自己免於再犯曾被記載下來的錯誤。
(接著是關於袁粲、王儉、李訢的故事,雖然寫得很好,但本文已長,不宜再錄,甚憾。)
總之,《通鑑》讓我們看到很多不一樣的故事,不一樣的人生選擇,不一樣的人格,讓我們在面對事情時能更睿智,更有先見之明,並從中找出適合自己的處事準則。

所錄這段文字,將歷史學習及其意義,做了清晰深刻的說明,好像也涵括了前面幾位同學的意見,其中主要觀點,許多同學也都提及,似乎可以做為本文的總結。但我又想起另一份答卷,也是四年級,也是材料系的高曼云同學寫的。她談及一個又一個故事之外,寫道:「讀《通鑑》除了讀史實,更讀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情感。……這些故事不脫人情與忠孝節義,雖然是相當久遠的事件,卻是現代社會少有的溫暖。影響了我看待事件的態度,讓我可以同理別人的動機,對周遭的人更為關心。」我看完了相當長的答題文字,隨手在空白處寫下了:「看到學生這樣的答卷,感覺特別溫馨。好像師生之間的情意,藉古人的作為、言行,而有了交流。也許,耳旁馬友友的大提琴演奏使我的感受隨著琴音,泊泊流出。」
    期末考那天,我到了教室,看看同學有什麼問題。同學都埋頭作答,我要大家稍停一下,說了兩件事,一是解釋學期總成績的計算方式,另一是我在答卷中看到可以推薦給其他同學參考的好文字,會在部落格(公眾號)的文章中引錄。如果同學不願名字在小文中出現,請在考卷上注明:「不要提及我的名字」,我還是會引用,只是說「某同學」,這是對同學隠私應有的尊重。沒有一位同學寫了這樣的聲明,也表示對於「張元談歷史話教學」的支持,謝謝全班同學!

                      20202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