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界之疆》Land of Lost Borders: A Journey on the
Silk Road
by Kate Harris 鄧伯宸譯
二、《不穩定無產階級》The Precariat: The New Dangerous Class by Guy
Standing,劉維人譯
三、《伊朗》Understanding Iran: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From Persia to Islamic Republic, From Cyrus to Khamenel by
William R. Polk 林佑柔譯
四、《暗渡文明》The Book Smugglers of Timbuktu by
Charlie English,蔡耀緯譯
五、《你的幸福不是這個指數—透視經濟成長數據的迷思》The Growth Delusion: Why Economists Are
Getting It Wrong 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 by David Pilling,吳國卿譯
六、《小小國》Petit Pays by Gael Faye 徐麗松譯
一、《無界之疆》Land of Lost Borders: A Journey on the
Silk Road
by Kate Harris 鄧伯宸譯,立緒出版,2918年6月。
一個出生加拿大的女孩想長大後移居火星,至少也要到火星一遊,於是她做了許多功課,大量閱讀有關荒野探險、旅行的書籍。經過層層檢測,她有機會到太空中心,接受訓練,看來或許能夠美夢成真。後來,她進了麻省理工,再以羅德學者身分到牛津做研究,攻學位。遠離初心,實有未甘,於是走下科學研究大道,跨上脚踏車,與一位老友梅莉,展開騎車尋訪古代東西交通孔道的壯舉。
壯遊的序曲是進入西藏小試牛刀,沒有特准證件,必須潛行闖入,趁著黑夜,低身穿過欄杆。她們心理明白,邊警不會看不到她們,當她被一輛漆有警徽的卡車攔下,公安看了她的護照,再上車拿東西時,想到恐怕是手銬吧,結果却是三條脆生生的黃瓜。這趟初體驗,讓兩人約定將來要走它一趟完整的絲路行程。結束了一段真摰的戀情,當她與麻省理工修習博士學位的指導教授談論文計劃時,居然把教授所說的「讓我們來進行運算」,聽成了「讓我們來大嚼黃瓜」,她曉得應該上路了。
絲路之旅當然來自馬可波羅的啟發,撰者心中,真正心儀不已的探險家是1924年在西藏旅行,寫了《拉薩行旅》的亞麗珊卓.大衛尼爾;以及二十世紀初,在當時世界最長冰川錫亞琴冰川,手裡拿著「支持婦女投票」的芳妮.沃克曼夫人。更早一點,在小獵犬號上的達爾文與走過絲路的馬可波羅,更是名聲響亮的偉大探險家。
馬可波羅本人來過中國嗎?還是遊記所述都是聽聞得來,他實際並未親履中土,這是一個學術問題。撰者也表示意見,而且很有意思。她這麼說:「我站在相信這一邊,這本書太過乏味無趣,不可能出於虛構,他對絲路的記載太過實用,絲毫不見好奇與美感。所在乎只有盈虧損益而已。如果馬可波羅用的是卡爾維諾寫《看不見的城市》的手法,寫了一本如夢似幻的作品,寫的是絲路的未來與過去----記憶與希望,殘破與重生----我可能就比較不相信,但一定會更加喜愛。」(頁100)
正式的絲路之旅自土耳其啟程,最後經由國道219,再從西藏進入印度,而在尼泊爾跨下坐騎。沿黑海東行,經過許多中亞前蘇聯國家,這是一條漫長而艱苦的旅程,對於體力、技術和毅力都是極大考驗。途中所記,雖然多屬普通百姓的生活小事,寫來也有其意趣,值得玩味。當然,所到之處,說些地理特色,政治現況,也是應有的內容。途中搭起帳蓬,就有人邀請住進家裡,非但隆冬時節可以享受室內的溫暖,更體現著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即使萍水相逢,永無再叙的可能。撰者一路記下的點點滴滴,就是此書的主要景觀,有的是她與同伴梅莉的共同感覺,更多的是她在漫漫長路上見到形形色色的表情,以及簡單甚至仍需猜測的語言。她們不是去尋幽探奇,更不是欣賞美景,勿寧是說是自我挑戰,要完成一項幾乎不可能的探險壯舉。然而在路上還會遇到其他的自行車騎士,三人結隊來自歐洲;單身一人,則是修習禪法的瑞士在家居士,大家會結伴而行一小段路。在西藏遇到一位北京的自由車選手,每天至少騎六十哩。當她們決定下午二時要札營了,北京騎士大惑不解,問:「那你們要做什麼?」好像不騎車就無事可做。「看書、寫東西、打盹」這是他得到的回答。拜電子書之賜,她們可以有許多選擇,撰者喜歡讀詩,那種情感強烈,簡潔優美的濃縮句子,而梅莉則沈浸在《戰爭與和平》之中。
撰者讀了很多書,喜歡讀書之外,也很能讀。例如,她在牛津讀碩士時,第二天上課要討論湯瑪斯.孔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她先是打算讀幾章來助眠,後來却整夜未睡,讀完了最後一章。她很推崇這本書,這也是她讀書專注的一個例子。專注力的培養,具備鑑賞力是關鍵所在,而鑑賞力的養成,舍多讀之外,別無他途。
旅程快結束了,梅莉一直申請工作,多倫多,社區服務,非營利性質。而撰者呢?「我不知道,不再回實驗室了,要不停地探險。」這麼做的終極目標是什麼呢?「作一個自由探險家,賺取足夠的所得,購買自己的時間與空間,看書、漫遊、寫作。我再也不指望會有一個迥異於今天的世界,可以讓每一個人過得不一樣,過得更好。或許,好文字可以把我們送到那兒,或說得更精確一點,帶我們回家。」(頁283)
讀完了,放下書,想一下,幾個特寫鏡頭之外,幾乎都矇矓了。但不能忘記的是讀它時的愉快享受,內容儘管平淡,却滿滿的真心誠意,讓人動容。鄧宸的優美譯文,也是功不可沒。
OB短評,1019年9月12日記
二、《不穩定無產階級》The Precariat: The New Dangerous Class by Guy
Standing,劉維人譯,臉譜出版,2019年6月。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凱因斯預測經濟發展之後,我們這個時代,人們工作時間大幅減少,甚至每週不超過十五小時。可惜他錯了。我們這個時代,經濟發展了,但是增加最多最快的,就是做著不喜歡、沒前景、做一天算一天工作的人,他們生活不可能穩定,他們的收入僅夠生存,這些人就是不穩定無產階級。
不穩定無產階級的大幅增加,由來有自。全球化加上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一切以市場為導向,勢頭銳不可當,影響至大。例如,全球最大代工製造商富士康,在中國僱用九十萬勞工,一半在深圳,是各國企業剝削中國勞工的縮影。富士康的擴張策略是以低得可憐的薪資僱用農民工,深圳龍華厰每年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離職,又有一批類似的農民工進入這個職場。另一個例子是美國零售業龍頭沃爾瑪,美國前十大富豪,他們家族佔了四位。他們的絕招是一套即時生產流程,透過彈性極高的勞動力,盡量降低勞動成本,其方法就是僱用臨時勞動力,就是不穩定無產階級。
公司的退休制度是勞資雙方信任關係的保證,而各大企業紛紛取消退休金,以及原有的各種福利,代之以調升薪資,這套做法也吹進了中國大陸。深圳的富士康工人,原本享有公司提供的食物、衣服、宿舍,2010年老闆宣布工資第二次大幅調整百分之九十,同時宣告將「社會功能交還給政府」,也改變了勞資關係的性質,工作也就更不穩定了。
我自己是教書的人,看到撰者談「教育商品化」,當然睜大眼睛,仔細閱讀。教育既然以生產商品為目標,未能立見功效的內容,自然被忽視、被捨棄。撰者說,世界銀行這些國際金融機構認為,學校應該停開與經濟無關的那些「無用課程」。義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主張所有學生都要學英語、網路、企業經營,他認為下一代該懂的不是文化與歷史,而是如何成為一名有效率的消費者與員工。(頁156)當我們想起義大利是文藝復興誕生之地,一定感到驚訝,當你知道貝魯斯柯尼是什麼貨色,也就不會奇怪了。
在美國,許多報告指出人們的閱讀能力正在下滑,並且出現某種注意力欠缺症。有人指出目前美國人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教育程度低於長輩的世代。在中國,2006年開始,每年超過一百萬大學生畢業即失業,這些稱為蟻族的年輕人,在城市裡忙進忙出,靠低薪的臨時工過活,則是另一幅景象。當正職工作愈來愈少,而且幾乎都被從最好的小學、中學、再從頂級大學畢業生所佔有,數目龐大的年輕人自然而然淪為不穩定無階級,每一個明天都是沒有希望的一天,這也是今天世界的普遍現象了。撰者也談到了女性,年長者、受刑人等,相較之下,對於移民,特別是逃離故土的難民,著墨更多。當然,這種身分,就是到了新天地,也只能在不穩定無階級中浮沈。
撰者對於工作與勞動等重要概念也作了深入分析,最後談到如何面對這樣的情況,提出怎樣的對策,也做了說明,可見撰者真心關懷,而且為之效力,這番「勿忘世上苦人多」的心意,令人動容。
這是一本認識今天世界應該一讀的書,只是原書出版於2011年,幾年過去了,恐怕情況更為嚴重。撰者的學識、見解足以處理這個大問題,寫作手法也很高明,論述非常清晰,舉例也很貼切;幾乎沒有動人的故事,也可以讀得下去。只是這樣的問題與內容,不是我的菜,談不上閱讀的愉悅,這是我個人的癖好問題,與評價無涉。
OB短評 2019年9月19日記
三、《伊朗》Understanding Iran: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From Persia to Islamic Republic, From Cyrus to Khamenel by
William R. Polk 林佑柔譯,光現出版,2017年6月出版,8月二刷。
這本書著於2009年,出版於2011年,中文本於2017年譯出。雖說世事難料,瞬息多變,這本書討論的問題,美國可能向伊朗用兵嗎?也正是目前川普一再恫嚇的,伊朗你不乖乖聽話,小心我要打你!依照此書撰者的分析推測,這個仗是打不起來的;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一時也不會解除。南葉門叛軍襲擊了沙烏地煉油厰,幕後的主使者除了伊朗,還有誰?非給他點顏色瞧瞧不可!美國這種一付看不起人的姿態,讓人懷疑你對伊朗這個國家真的了解嗎?
伊朗古代又稱安息、波斯,都是古代文明昌盛的大帝國,一路走來,也有風雨也有晴。這段不可謂不漫長的時光,對我們來說,知道多少?就是歷史系出身,必也汗顏。但是,面對這個古文明後人的國家,又知道多少呢?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應該就像本書撰者所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多樣世界,它的多樣性挑戰我們的智力,也豐富我們的生活。」撰者又舉了上世紀英國學者將伊朗比喩為:「盛開無數花朶的美麗花園,」又指出:「在波斯殞落後,無論精神上和智力上,沒有什麼可以補償這個世界所失去的事物。」(前言)。我們為了精神上、智力上有所充實,也應該對這個古文明自昔迄今豐富多采的歷程,有所知悉。
若要處理與伊朗有關的國際事務,更需要深入了解這個國家。如同撰者所說:「從整個伊朗人的經驗,試著觀察當代伊朗習俗、態度和信仰的形成過程,去理解今天伊朗的影響、恐懼與動機,理解這些外國人眼中並不總是合邏輯,却實際上形成伊朗人特色的因素。」(後記)這樣才能擬定較為妥適的應對策略。
撰者是中東史專家,多次參與美國中東政策的擬議,為歷屆總統獻策。撰者深信唯有了解伊朗的歷史,知道伊朗人如何思考,才能做出妥當的決策。雖然這是一本講伊朗歷史的書,但是撰者寫法很高明,把握重點,深入解析,詞語不多,交代明確。從居魯士到何梅尼,二千多年的興亡起伏,壓縮在四百頁內,給讀者清晰完整的印象,殊非易事。其中引用十四世紀偉大歷史家伊本.赫勒敦的理論解讀伊朗歷史發展,十分精彩。
我知道中東歷史很重要,但所知甚少:打開此書,伊朗的昔日榮光盡在眼前,宛如時光旅程,處處皆可駐足觀賞,興奮之餘,難掩哀嘆,收獲至豐,不在話下。印象最深的是伊斯蘭教在政治、社會、思想上的重要性,尤其對什葉派有了更多了解。瑣羅亞斯德學說的影響、十二伊瑪目學派的意義等,都是過去所不知的。另一方面,則是歷代王室的奢侈、腐化,到了令人瞋目結舌的地步。反觀中國歷史,國君再奢華,再荒淫,相去仍然甚遠;不能說不是文化制約的力量,弱強有別。當然,近代伊朗受制於英國與俄羅斯,這是時代使然;二戰之後,美國崛起,宰制世界,美艦結集波斯灣,伊朗遭到嚴密監視。1979年,親美國王巴勒維失政逃亡,何梅尼歸國掌權,伊朗成了伊斯蘭國家。其間因果原委,其後發展至今,均有詳盡辨析,清楚說明。時至今日,伊、美雙方劍拔弩張,如何化干戈為玉帛,撰者提出具體建議,欲知其詳,請讀本書。
2107年買了未看,一來四百多頁,煌煌一大冊,閱讀費時;訂價四百九十元,推薦給同學,略感不安。稍加翻閱,譯筆通順,未見文采,興趣稍弱,也就束之高閣。惟因目前美伊關係緊張,取來一讀,就內容言,不忍䆁手,譯文可讀,惟昔日所用譯名,美國總統、國務卿等,未再依循。如詹森作約翰遜、魯斯克作洛斯克,覺得譯者年輕了點,也稍欠用功了點。幸好尼克森、甘廼迪仍保留原來面目。
總之,這是一本了解今天世界應該一讀的書,內容很好,如同著名歷史家麥克尼爾所說:「引人入勝且富有穿透力,一部我們迫切需要的出色作品。」
2019年9月28日記
四、《暗渡文明》The Book Smugglers of Timbuktu by
Charlie English 蔡耀緯譯,聯經,2019年4月。
非洲是歐洲人眼中的「黑暗大陸」,除了人的膚色,也表示在他們進入之前,這裡沒有文明,這裡的文明從西方人帶進開始。是這樣的嗎?非洲沒有文字,因此沒有歷史;非洲長期沒有變化,因此沒有文明。這樣描述非洲已有一段漫長的時間,只是它是錯誤的,非洲在西人進入之前,已有信仰伊斯蘭教的大帝國,都城非但富庶,而且聚集了各方面的學者文人,以手抄本形式,藏有數量可觀的圖書。今天馬利境內的廷巴克圖就以此聞名遐邇,廷巴克圖是十八世紀西方探險家前仆後繼,冒險奮進,以揭開謎底的傳說之城。
本書撰者從兩個方向來談這座非洲古都,一是十八世紀之前,許多非洲的傳聞,隨著來自蘇丹的黃金進入歐洲,十四世紀偉大的歷史家伊本.赫勒敦也描述了這個地區的大帝國,伊斯蘭教的統治者還到麥加朝聖,一些關於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大地的消息逐漸傳入西歐,引起人們極大的好奇,於是有了非洲協會在倫敦、巴黎的成立,支持前往探險任務。當然,在此之前,最有名氣的是傳教士李文斯頓,只是他與廷巴克圖無甚緣分。初期探險家似乎已經到了廷巴克圖,但從此失去音訊。十九世紀,巴爾特非但到達,還帶回了一部了解非洲歷史的重要典籍《蘇丹史籍》。
另一條是今天二十一世紀闖進廷巴克圖的力量,就是基地組織,伊斯蘭國的聖戰士,他們破壞了他們不信,但廷巴克圖當地人虔信的伊斯蘭聖徒陵墓,他們會把代表文明的幾十萬卷手抄本也施以火刑,焚毀殆盡嗎?於是有了保護文化資產,將手抄本運至馬利首都巴馬可的計劃。數量如此龐大,路途相當遙遠,經費所需可觀,怎麼辦?想盡一切方法,將廷巴克圖的手抄本運了出來,在巴馬可找到了安放地點,整個過程則是本書描述的另一條主要路線。當然歐洲的一些基金會也鼎力相助,提供了上百萬的歐元。
兩條線索,不同時間,各自進行,交相呼應,同一地區,不同氛圍,傑出人物的表現,環繞著各種史籍,各類手抄本,述說出許多動人的故事。滋味不斷更迭,也都精美可餐,這真是一頓豐盛的非洲饗宴,盡情享用之外,也是餘味無窮。
我讀此書,首先是豐富了非洲的知識,那些摩爾人的伊斯蘭文明,過去怎麼都不知道?廷巴克圖儘管不可能有兩萬五千學生的大學,此地學者雲集,文明昌盛,從大量手抄本即可反映。其次是對歐洲探險家的勇氣,展現出冒險犯難的精神,不能不欣賞佩服。第三,那些號稱幾十萬卷的手抄本,究竟有怎樣的重要內容?當然,搬運、安置以免於毀壞是重點,內容涉及不多,但也有一些爭議,撰者作了說明,我們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我可以接受撰者的解釋,也對他的處理方式,感到滿意。
這本書不能稱為歷史,更不是小說,只能說是非虛構的記實之作。讀來欲罷不能,處處引人入勝,正如書評所說:這是一本「迷人」的書。對非洲有興趣,想多了解一點的朋友,一定不可放過。
2019年10月12日記
五、《你的幸福不是這個指數—透視經濟成長數據的迷思》The Growth Delusion: Why Economists Are
Getting It Wrong 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 by David Pilling 聯經,2019年7月。
當今世界讀過一點書,關心一點國際事情的人,都會注意GDP這個詞,知道它是衡量經濟的重要指標。但GDP是什麼呢?字面上是國內生產毛額,它又是什麼呢?如何計算出這個帶有神奇性的數字,很多人都弄不清楚,當然也包括我。讀了此書,至少對GDP有了全面的初步認識。簡單說來,它是從國內生產與交易得到的數字。這個數字的計算是經濟學家顧志耐(Simon
Kuznets)所發明,於1940年代形成。本書第一章對於這個數字的出現與相關情況,描述十分精彩。
經濟與成長,往往畫上等號,GDP就是它的呈現方式,但是GDP如何計算,很複雜,也很有問題。如果為了衝高GDP,往往出現災難性的後果,因為人世社會包羅萬象,無法把所有活動擠進一個數字。於是,有些有價值的活動遺漏了,或者難以用數字表述。還有把很不好的活動也列了進去,甚至藉操控成長來得到不法利益。
本書第三章說到美國超高的醫療支出,却沒有改善的成效,帶來的只是對經濟成長有所貢獻,這是一種奇怪的貢獻,無非是價格愈膨脹,醫療對國家經濟有利影響也就愈大。(頁63)另一個不擇手段,爭取表面成長的例子是冰島。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之前幾個月,他們還陶醉在成功的欣喜中,金融風暴來襲,只有向國際貨幣基金請求紓困,股票市場下跌百分之八十五,銀行業蒸發了一千億美元,冰島人平均損失三十三萬美元,不分男女老少。(頁84)又如2015年,有學者發現白種非西班牙裔美國人在二十一世紀的得病率和死亡率出現升高的特有現象。原因是自殺、藥物、酒精中毒,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所造成,可以稱之為「絕望之死」。而這段時間,從2000年經濟規模的十兆三千億美元,成長至2015年的18兆美元,調整通貨膨脹後仍有百分之三十的成長幅度。藍領工人依然緬懷1970年代的歲月,表示在繁榮故事之下,藏有令人不安的因素。(頁116)
GDP的計算,有其不少缺失之處,例子很多,本書撰者對日本新幹線列車讚不絕口,遠非英、美鐵路可以比擬。麥肯錫的報告竟然稱日本最好公司的效率,只能達到美國公司的百分之八十五。主要是經學家很少談到品質問題,因為很難計算,服務本來就很主觀。再舉一個非洲的例子,肯亞國民所得一天不到一美元,但百分之八十的民眾都有手機,這怎麼解釋呢?必然是計算方法有問題。追求GDP的成長,犧牲了生活品質,造成了社會不平等,固然引起許多批評,但也有明星級的統計專家為之辯護,指出高成長與國民健康之間的關係十分明顯。世上沒有一個人均所得超過二萬美元的國家,有高的兒童死亡率;也沒有一個人均所得低於一千美元的國家,有低的兒童死亡率。因此,世界上既沒有資本主義地獄,也沒有社會主義天堂。貧窮國家發展初期強調平等並不明智。鄧小平說:「讓部分人先富起來」,應予肯定。
GDP的計算方式問題很多,於是經濟學家群起探究改進之道,提出種種計算方法,撰者介紹了中國牛文元的綠色GDP,以及有關財物存量、自然資源等各種計算方式,而經濟成長如何促進人們福祉與快樂,更是熱門議題,學術論文超過一萬篇,撰者也用不小篇幅介紹討論。
撰者的最後結論是:「本書並不主張放棄GDP,不管有哪些缺點,它仍然是一種有力的衡量法,也是有用的政策工具,與其取代它,我們應該補充它,以便描繪一個更精細的世界觀。」補充什麼呢?撰者提出了六項,一、人均GDP,二、中位數所得,三、不平等,四、國內生產淨值NDP,五、幸福,六、二氧化碳排放。
這是一本對我們今天來說,有些重要性,而又好看有感的書。一方面討論了經濟成長的現象與問題;另一方面,涵蓋面很廣,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全球地區的各種現象,經濟學家的各派學說,分門別類,擇要陳述,簡要明晰,雖然仍有不能完全明瞭的地方,但覺得好看有感是讀經濟方面書籍時,不常有的經驗。
2019年10月21日記
六、《小小國》Petit Pays by Gael Faye 徐麗松譯,大塊文化,2019年1月。
這是一本小說,屬於成長小說,人物、情節皆為虛構,但時代特色、社會氛圍、人們心態,必有所本。其著重之處,經由文學加工,較諸記者報導,學者研究,讓人印象深刻,更能了解地球上某處的某些重要事件。
我讀此書,是想多了解非洲,當然包括盧安達胡圖族與圖西族衝突造成的屠殺事件。加上譯者是徐麗松,我讀過多本他的譯作,文筆流暢典雅,全無翻譯文字的詰屈聱牙,見到譯者是他,立即展卷閱讀。基於這兩項理由,已有先入的好感;讀後十分喜歡,收獲超過預期,最多之處,不在虛構的故事,也不是反映時代特色、社會實情的描述,而是巨細靡遺的譯註。由於對非洲接觸不多,認知有限,這些譯註提供了許多重要訊息,尤其關於盧安達、蒲隆地的情況,真是惠我良多,十分感謝。
撰者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盧安達圖西族人,與小說主角加比相同。圖西族遭胡圖族屠殺之後,加比的母親到他姨母家,看到的是表弟、表妹四具死亡三個月的腐爛屍體,而姨母始終未能找到。母親回家之後,成了另一個人,呆滯了無生氣,苟且活著而已。作者寫道:「媽咪再度顯得咄咄逼人,我們以為遠不可能這樣了。她變得好像個復仇女神,嘴角冒出白沫,眼睛睜得就要爆出來,她語無倫次,用所有她懂的語言侮辱我們(爸、妹與我),厲聲指控法國人是大屠殺的罪魁禍首。」(頁227)最後一句話,應該是作者對非洲殖民者所作最嚴厲也最真實的指控。
這本小說,從不識愁滋味的少年時代寫起,安定和平的生活,逐漸感受山雨欲來,結果遇到了超級大風暴的狂風驟雨,帶來極大的破壞,造成慘重的苦難。書中描述不多,但筆力萬鈞,撼人力量至強。在這種大風雨中,如何生存,唯有書籍可以提供慰藉。加比在鄰居老婦人家中看到豐富的藏書,老婦人慷慨借他閱讀。加比養成了閱讀習慣,「憑藉這些閱讀,我重新呼吸新鮮空氣,世界伸展得更遠,超越了那些迫使我們縮進自我,緊抱恐懼的圍籬。」(頁205)「借本新的書,把自己關進用想像力構築的碉堡中。我躺在床上,沉浸在那些故事裡,試圖尋找其他一些比較容易承受的真實,書是我的朋友,為我的日子重新揮灑光明。」(頁233)全書情節的主軸,終結於閱讀,有點出乎意外,但也只有歡喜贊嘆了!
這是作者第一本小說,在法國獲獎八次,說明為就小說本身而言,也是讓人驚艷的一流作品。
本書校對呂佳真小姐惠贈,謝謝佳真。 20 9年10月25日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