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3日 星期二

107學年度第二學期(2019年2月至2019年6月)「開場白」推薦書單(後半部分)




一、《嗜讀者──改寫美國文學史的傳奇編輯》Avid Reader: A Life by Robert Gottlieb 林少予譯

二、《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A Little History of Economics by Niall Kishtainy 吳書榆譯
三、《黑洞藍調》Black Hole Blue: And Other Songs from Outer Space by Janna Levin,胡小鏡、萬慧譯
四、《文學的40堂公開課》A Little History of Literature by John Sutherlqnd,章晉唯譯
五、《為神而辯──一部科學改寫宗教走向的歷史》The Case for God: What Religion Really Means by Karen Armstrong 朱怡康譯
六、《遺忘的慰藉》Forgetting: Myths, Perils and Compensation by Douwe Draaisma,謝樹寬譯





 一、《嗜讀者──改寫美國文學史的傳奇編輯》Avid Reader: A Life by Robert Gottlieb 林少予譯,東美出版,201811月。

    這是一本內容很豐富,讀來深受吸引,欲罷不能,却又是十分辛苦的書。先說何以辛苦,因為提及的人名、書名太多,對於美國當代文化不熟悉的讀者而言,大多是初次聽聞,書名已不易記住,人名更是困難,許多第二次見到,要想一想,甚至翻至前頁找一找,才能確定是他,還是她。當然這麼多的書名、人名必然構建了豐富內容。
    讀來既辛苦,何以欲罷不能,因為撰者很會寫。從幾個方面來看,首先是取材有趣,一件小事,幾句對話,甚至一個姿態或動作,都是隽永的語言,有趣的畫面。再者,別處從未見過,以括號小字隨文注解的形式,發揮了旁白的功效,幫助讀者了解撰者的用意,可以舒緩閱讀的壓力,有時甚至會心一笑。譯者也下了不少功夫,對於書中提及的名詞、典故、事件等作了簡要說明,很有助於情節的背景認識。
    這是一本回憶錄,書衣上介紹撰者是「二十世紀下半葉最偉大的編輯」,書中提到了麥斯威爾.柏金斯,稱他是編輯典範中的典範。我讀了《天才》這本書,才知會麥斯威爾.柏金斯,也在班上推薦給同學,他應是二十世紀前半葉最偉大的編輯。同樣,我讀了這本書,才知道葛特利這位編輯界的偉人。
    葛特利既是偉大的編輯,他的回憶錄必然以編輯的工作為重點,也讓讀者對於出版社編輯做些什麼,意義何在有清楚了解。編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證新書的品質,它是值得閱讀,而且為讀者喜歡的書。如何保證呢?從審稿、改稿到定稿,編輯必須付出極大的勞動。如果作家堅持己見,編輯就要據理力爭,改動一個字,甚至一個符號,都要耐心討論,不能馬虎。這樣方能上市一本結構嚴整,語義明晰,用詞精確的好書。說到這裡,想起前次推薦的《非虛構寫作指南》,該書撰者強調寫作不易,寫得好不是靠靈光一閃,而是一改再改,直到滿意。要讓讀者讀到好文章,需要出版社編輯的修改,我們自己寫文章,也需要自己一改再改。
    撰者的編輯工作中,接觸到許許多多第一流的作者,大多是小說家,也有非虛構著述的作家。撰者的寫作重點,不在書籍內容,而是作者是怎樣的人物,風格、脾氣、談吐、儀態之外,更重視性情品格的描述。來往雙方,惺惺相惜,頻密互動,甚至有了如同家人的感情,就是同事之間,也是如此。撰者着力描寫,溫情善意,瀰漫紙上,讀來動容;當然,也有負面人物,寥寥數筆,聊作陪襯。
    撰者除了編輯工作,對芭蕾舞的濃厚興趣以及有關參與的各種事務,是書中的一章。當然也是以人物的描述為主,幾乎沒有提及任何舞台演出的情景。
    人物印象是撰者回憶的重點,也留給我們最為鮮活的寫照。例如,他編輯柯林頓回憶錄《總統的一生》,讓我們從幾個畫面看到柯林頓是怎樣一個人,就如同用一兩個鏡頭,我們看到了《紐約客》著名的文學編輯:艾蓮諾.古德。
    最後,容我們問一個問題,葛特利何以能成為偉大的編輯?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到他喜歡閱讀,閱讀品味很高,最喜歡亨利.詹姆士的作品,而且速度快得驚人,他可以每天讀一冊,七天讀完《追憶逝水年華》。他的任何編輯工作,都把能夠閱讀當作理由,也是樂趣所在。此外,更重要的是他非常聰明,如同書中許多人物也都是才華橫溢,不可一世的天才,這些人的成就不可學,但他們為人處世的成敗,大可作為我們的借鑑。

                       2019110日,讀畢


       二、《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A Little History of Economics by Niall Kishtainy 吳書榆譯,漫遊者,201811月。

    人文社會學科之中與日常生活關係最密切的,當推經濟學;這門學問可說很重要,但很難懂。我自己讀大學時未修過經濟學,根基薄弱,閱讀這方面的通俗讀物,倍感吃力。我介紹這方面的課外書,從克魯曼、史蒂格里玆的作品開始。記得2010年,讀了《為什麼是凱因斯》,作者是劍橋大學近代史教授,譯者黃煜文,台大歷史系出身,讀了一遍,等到要寫推薦了,回想一下,幾乎空白一片,只有再讀一遍,留下印象的,仍然與經濟學知識無關。讀到本書,談及財政貨幣政策的那一講,開篇即言:「經濟學中最具影響力的著作之一,是1936年出版,凱因斯所寫的《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這也是最難懂的經濟學著作之一,經濟學家至今仍在爭議凱因斯的真意至底是什麼。美國的保羅.薩繆爾森在本書問世後,把它翻來覆去讀了十年,他說:『這本書,寫得很糟,很自大,而且很多混淆不清之處,書中分析顯而易見,但也完全都是新意。』結論是:『這是天才的作品。』」(頁216)我方才了解為什麼我讀了《為什麼是凱因斯》,對於經濟學方面的知識,幾乎全無增加。一年前,買了一本《經濟學好厲害》,讀同一作者寫的《全球化矛盾》,印象頗好,不料讀了五、六十頁,不知所云,台大課堂上一位旁聽朋友,是退休的經濟學教授,我請她幫我介紹此書,詹教授作了深入而又清晰的說明,我與班上同學獲益很多,十分感謝。為什麼要推薦一本自己都看不懂的書?因為推薦範圍應該廣闊,每學年,最好每學期都要推薦一本經濟學的通俗讀物,推薦這40堂公開課的理由在此。這本書我看得㯵,而且深受吸引,讀得放不下手。主要原因在為寫得淺,好像介紹經濟學的一般常識,也是經濟學最基本的入門知識。
    這本書為什麼好看?四十堂課每堂一個主題,依時序排列,略古詳今。每堂主題交代得簡要清晰,沒有深奧的理論,更沒有可怕的公式,像是用老嫗能解的語言,娓娓道來。撰者化繁為簡,展現精義的功夫,似易實難,不是徹底理解,無法做到。其次,四十個主題,環環相扣,因果脈絡,具體分明,面對政治社會等方面的情勢,討論了一個問題,又引發了另一個問題,前後貫串,如同讀了一本西方經濟簡史,也對經濟學家的努力與貢獻,有了初步認識。第三,每堂課都有經濟學家出場,撰者告訴我們這位經濟學家是一個怎樣的人,而不只是某一學說理論提出者的姓名而已。怎麼用簡略文字描繪一位傑出的學者,寫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小故事,讓我們看到了許多有趣味又有含義的畫面,必能增添閱讀的樂趣,譯筆很好也是必要條件。
    最後,我們看看怎麼把這四十堂課作一個ending,他寫道:「古代希臘的哲學家,他們關心人生最基本的問題,直到現在,我們也還在為解決這些問題而奮鬥。要怎麼才能在人類社會中活得好?人需要哪些東西才能幸福又充實?什麼東西才能讓人真正茁壯成長?這是經濟學的起點,而經過所有辯證與歧異之後,我們必須從這裡重新出發。」(頁326)漂亮之外,還有深意,您能體會到嗎?

                              2019421日記


  三、《黑洞藍調》Black Hole Blue: And Other Songs from Outer Space by Janna Levin,胡小鏡、萬慧譯,漫遊者,20188月。

我們先看看這本書在重要書評上怎麼說。《紐約時報》:「一位魅力非凡的說故事的人,以出色的技巧將科學與生活,和諧交融。」《週日泰晤士報》:「撰者先從人與故事出發,再讓科學現身,直到最後科學與人合而為一,巧妙絕倫。」可見這本科普讀物是以人為主,以故事呈現科學研究的艱辛與興奮,講述最聰明的人探討宇宙奧秘的精彩故事。也正如本書推薦人之一,北京清華大學曹軍威研究員所說:「這不是一本介紹重力波天文和物理的冷澀科普讀物,實際上它在探討人、自然與科學的關係,它們關係你我。」
撰者本人怎麼說呢?「本書是一部重力波編年史----一部宇宙歷史的聲音記錄,一場無聲電影的配樂,要向一次異想天開、氣勢恢宏而充滿艱辛的實驗壯舉獻上敬意,並且稱頌那份鍥而不捨的科學大志。」這也是全書本文部分的最後一句。
我對「編年史」三字別敏感,這些以人為主的故事,依時間先後寫來,主題深刻而又有意義,參與者無不聰慧秀異,而撰者的生花妙筆,當然寫成了精彩史書。若說這是一本「編年史」,我要說它是具有紀傳體風格的編年史,有點像奠基於十七史的《資治通鑑》那樣的編年史。
探討重力波的科學家,主體當然是「三巨頭」,即:萊納.魏斯、基普.索恩與朗納.德瑞福三人,這三人是全書的重點所在,儼然這台大戲的主角。環繞三人與重力波有關的學者,足為典範的前輩:愛因斯坦、約翰.惠勒、歐本海默、戴森,均有提及。而此一研究的先驅人物約瑟夫.韋伯則詳加描述,記其開創之功,亦述其失敗之故。另外還有如LIGO雷射干涉儀重力波天文台的首位負責人沃克特,他是著名天文學者,曾任加州理工學院教務長,德國背景的行事風格,終於遭致罷黜。
「三巨頭」是主角人物。萊納生於柏林,父親是猶太人,母親是德國人。二戰之前,全家到了紐約。萊納在中學時就能組裝很好的音響,進了麻省理工學院音訊工程系,但他不願做工程師,轉至物理系,走上了記錄宇宙聲音的這項大業。萊納後來任教麻省理工,他有設計長才,又是實驗高手,分析與動手能力極強。
基普出身猶他州摩門教家庭,小時候想當鏟雪車司機,八歲那年,母親帶他去聽天文講座,他有了新的想法。他的數學非常好,命中注定成為天文物理學家;他才氣橫溢,七年代末已是加州理工學院的名教授。他想從事「大研究」,由於知識廣博,治學嚴謹,在高度抽象的研究領域,可以縱橫自如,當然成了有影響力的相對論學者。朗納出身於蘇格蘭的小村莊,生活簡樸,自幼養成,他從在造船厰工作的叔叔學到了實作能力,進而深入研究各種發動機,學會使用種種奇怪工具。學校裡的讀寫課程讓他吃盡苦頭,但科學課却如魚得水。後來在格拉斯哥大學工作,完成許多巧妙的實驗,基普就邀他來到加州工學院。他的雙手可以利用普通材料,做出準確度高,功能又強的東西,於是有「科學界莫札特」的稱號。他心靈手巧,創新變通多依直覺,成就不凡。但也自負剛愎,不解人意,大多數教授認為朗納是了不起的天才,他却被沃克特逐出LIGO,甚至加州理工學院。何以如此,朗納始終不解,晚景淒涼,抑鬰以終。
這本科學史中也有列女傳,記二位傑出的女性天文物理學家。一位是二十四歲的劍橋研究生約瑟琳.貝爾.伯奈爾,她找到了人類有史以來的前四顆脈衝星,但是諾貝爾獎却給了她的老師,她得到了諾獎以外的一切榮譽。1970年,國際天文學大會,一位德高望重的學者大聲對她說,「貝爾小姐,你完成了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天文發現。」另一位是約瑟夫.韋伯的續絃夫人,小他二十三歲的維吉尼亞.特林布爾。她是容貌嬌柔,又有180智商的天文物理學家,書中記述之事,十分有趣。
2015914日,LIGO兩台干涉儀記錄到一個訊號,是第一次直接測量到動力波,觀測到第一個雙黑洞系統,正是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的一百年後。2017年諾貝爾物理獎頒給萊納.魏斯與基普.索恩。朗納.德瑞福已逝,否則同享榮譽。
這本以人物為主的編年史,真的非常好看。

                   201955日, 再讀後記

推薦此書時,我請清華物理系顏紹同同學用十分鐘為我們介紹重力波是什麼。顏同學講述很清楚,我們以熱烈掌聲,表達謝忱。附記於此。


  四、《文學的40堂公開課》A Little History of Literature by John Sutherlqnd,章晉唯譯,漫遊者,20181月,20183月,四刷。

如果你想知道文學是什麼,特別是西方文學,甚至再縮小至英美文學是什麼,這是一本最好的入門書。你進入了英美文學之門,自然於對文學是什麼有所認識,這點當然重要,只是不要忘了西方英美文學之外,還有廣大的文學天地。
這是一本好看的書,四十堂課涵蓋了文學的方方面面,每一堂課的標題文字從未出現偉大的作品或作家,但都是從作品或作家入手進行描述、討論,再提出簡要而又精彩的論斷。這樣的寫法並不容易,撰者舉重若輕,寫來游刃有餘,讓我們讀得不忍䆁手。我上經濟學四十堂公開課,已有驚豔之感,上文學的這些課,更是享受,對這位老師佩服不已。
我是中學時代讀《水滸》、《紅樓》、《飄》、《簡愛》、《傲慢與偏見》、《基督山恩仇記》這些書長大的一代,西方歐美文學略有接觸,只是皮毛;後來知道一些傑出偉大的作家,也是略有聽聞而已。讀了本書,方才清楚知道這些作家、作品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與意義,當然也興起了想讀的念頭。
撰者介紹了文類,用簡要文字說明神話、史詩、悲劇、詩歌、小說等的特點,有時也下了定義。他說「史詩」:「古老、特定的文本,內容調性必須關於『英雄』價值,所以,這個文字類型已無法再現。」(頁29)就是一例。撰者從神話寫到2012年的暢銷小說,內容真是包羅萬象,但每位作家,每本著作均有簡要的評騭,評價高的,據理直言,不高,則顧左右而言他,讀者自可體會。
撰者談到了有關文學的種種情境,既給我們新知識,也讓我們讀得愉快。至於撰者如何在公開課上介紹偉大的作家及其作品,用怎樣的文字,如何作出評斷,不妨舉兩個英國最負盛名的小說家為例,看看撰者在開頭和結尾的表述手法:
    先看珍.奧斯汀:
我們花了很長時間才發覺珍.奧斯汀(Jane Austen 1775-1817)是偉大的英文小說家,我們忽略她這麼久,原因之一是:她的小說世界很『小』,而且恐怕沒法用其他字來形容。這六部小說在一般人心裡激起的最大疑問便是:女主角要嫁給誰呢?這一點,就算格局不能用『小』來形容,也稱不上驚天動地的重要。(頁142
珍.奧斯汀的小說告訴我們,為了活得正確,人必須好好生活,人生是一輩子的教育。她打開了英國虛構故事的「偉大傳統」,而這個傳統由喬治.愛略特、約瑟夫.康拉德、查爾斯.狄更斯、亨利.詹姆士、D.H. 勞倫斯延續下去。一切是從一位在漢普夏郡教區默默耕耘的女作家開始的。她對世情的洞悉,遠遠勝出那個世界給她的榮譽。珍.奧斯汀的小說完美證明了,偉大文學作品的格局不需很大,兩吋寬的象牙上能畫什麼?若畫筆和象牙都落在天才手中,所有值得的都會留下。(頁149
  再看查爾斯.狄更斯:
有哪位小說家的頭像同時被印在紙幣上和郵票上?又有哪位小說家的作品比他更常改編成電視劇和電影?哪個維多利亞小說家至今仍年年賣出百萬本書?2012年,狄更斯誕生二百週年紀念會上,英國首相和坎特伯里大主教都宣稱狄更斯的地位媲美莎士比亞。誰敢反駁他們?(頁158
(狄更斯)全心相信,只要人類「真心」好好努力,就能繼續進步,改善世界。他的「未來」如今就在我們眼前,一個比過去更好的界,某方面必須感謝查爾斯.狄更斯。因此,他的小說為何偉大,這就是最好的答案。「確實如此。」獨一無二的狄更斯聽了恐怕會這麼說,口氣也許還很差,因為你居然敢質疑這件事。(頁163
    讀完本書,想一想,如果有時間,先讀什麼書?我想到的是喬叟的《坎特布里故事集》,為什麼?因為讀過幾頁,譯筆很好,譯者方重,是研究英國文學的名家。其次會想到《大師與瑪格麗特》,同樣也是讀過一點,譯者錢誠,譯筆也很好。只是它是蘇聯小說,已在40堂課之外了。淺見以為,讀翻譯的書,譯筆太重要了。

                              2019512日記


  五、《為神而辯──一部科學改寫宗教走向的歷史》The Case for God: What Religion Really Means by Karen Armstrong 朱怡康譯,八旗文化,20193月。

為什麼選這本書,主要理由是它屬宗教類,對於我這個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很想多讀這類的書。撰者阿姆斯壯被譽為目前最負盛名的宗教學者,她的著作必有一讀的價值,譯者是朱怡康,我讀過她譯的《人性較量》,文筆很好,可以信賴,就毫不猶豫,下單訂購。
此書談宗教,離不開神,又不限於一神論三大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書中講到印度的梵、瑜伽、佛陀,也提到孔子、道教,但全書論述的中心仍在猶太教與基督教的神學。撰者從舊石器時代寫起,一直寫到後現代,每個階段都環繞神的主題,從哲學、科學與神學各方面進行討論。其中以科學家對神的看法,以及對聖經詮釋等,產生怎樣的問題,出現怎樣的轉變,最為詳盡,儼然是重中之重。我讀此書,對於提及的科學家、哲學家,有的約略知道,但神學家幾乎是初次聽聞,而且多是驚鴻一瞥,但乃覺得增添了知識,得到了收獲。
這是一本內容嚴肅深刻,論述清晰明暢的書,讀來一直深受吸引,速度不快,仍能一行行讀了下去,只要有空,就想拿起來接著讀。初次見到的人名、書名不少,很難記住,閱讀的感覺仍然很好,有知識的挑戰,也有思考的練習。有趣的故事很少,也不妨閱讀時的愉悅。
四百多頁的大書,豐富緊湊,難以概舉,只能談點讀後的初感受。印象最深是辨別宗教與知識是兩個領域,宗教要靈修,要實踐,而不是經由理性可以認知。這一點固然卑之無甚高論,但看看今天,理性認知幾乎是學習的唯一管道,但人生之中,需要學習的課題所在多有,皆用理性,可以取得成效嗎?不能無疑。歷史就是一例,傳統史書所記之事,就很難全用理性認知的角度來解讀,而是需要潛心㝠想,進入行事者的心中,體會其行動之倫理依據,方能感悟其意義所在。再說,理性認知帶來的確定性,認為非如此不能成立,這種排他態度,阻斷了許多可以豐富人生,以及呈現生命意義的尋求。宗教如同藝術、音樂、詩都是心靈的探索,那麼,可以培養靈心善感的歷史,只強調理性認知,可以得到嗎?不妨一思。
書中多次提及孔子,大多寥寥數語,全書結論的最後兩段,再度以孔子為例說道:「宗教的重點是熱切而豐富地在此時此地活著。宗教人壯志凌雲。他們要人生充滿意義。……他們不願貪婪或吝嗇,反而期許自己活得慷慨大度、正直公平、充分發揮人性;他們不甘只當普通器皿,而願如孔子所言化為美麗的禮器,盛著自己學著在此生尋見的神聖;他們敬重在每一個人身上感受到,無以名之的神祕,並建立敬重外人、陌生人、窮人和受壓迫者的社會。」(頁424)接著的最後一段,講到佛陀。
我每讀到書中的孔子,就會想到在台大讀書時,與哲學系同學郭博文一起旁聽方東美老師的課,方老師經常講到儒家哲學中的「宗教性」(religiousness)。郭博文,耶魯大學博士,在台大哲學系任教,也担任過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這是一本值得下功夫的好書,只是中文書名的副題「一部科學改寫宗教的歷史」,總覺得與全書旨意有些扞格。書中詳盡討論科學家在神學上的態度,以及近現代有關的辯難,但似乎未到「改寫歷史」的地步。如果我沒讀錯,這個副題,撰者大概不會高興,還是原文書名的副題呈現了撰者的著述宗旨。

OB短評中得知,2019518日記


  六、《遺忘的慰藉》Forgetting: Myths, Perils and Compensation by Douwe Draaisma,謝樹寬譯,漫遊者,20189月。

全書的最後一句是撰者借用他的國人,荷蘭作家的話:「記憶無法帶來慰藉,因為它提醒我們再也無法回到從前。」難道只有遺忘可以給我們慰藉,因此,這是一本講遺忘的書嗎?應該不是,這仍是一本談記憶的書,只是撰者寫過《記憶的風景》,十分成功,得到許多大獎;繼續探討,再度出擊,就以遺忘為書名了。
關於「記憶」,題目很多,前一本書之外,可資談論的,就出現在本書中。例如,你最早的記憶是幾歲?你記得夢中的情節嗎?為什麼有人只記得眼前三十秒,却無傷他的智力,依然可玩填字遊戲?為什麼有人記不住人的臉?知道阿兹海默症,你聽過柯沙克夫症嗎?最早提出左腦右腦雙腦理論的人是怎麼說的?你一定聽過佛洛伊德和他的《夢的解析》,你知道二十世紀九年代「復原記憶」在心理治療上惹出的大風波嗎?人生經歷的一切會在腦中留下永不磨滅的痕跡嗎?檔案是記憶的真實記錄嗎?面對死亡,尤其在極不平常的時刻,想留給親人怎樣的記憶?等等,都是本書的主題。
這些題目如何處理,端看撰者的寫作手法,有欠高明,就刻板呆滯,難以卒讀;用心構思,就生動活潑,驚喜連連。本書撰者就是箇中高手,當然本書也是可以帶來愉悅的讀物。例如,只有三十秒記憶的人,他十五歲發了癲癇症,情況嚴重,十七歲接受心理外科醫生的手術,在他的腦中胡搞一陣,吸走了杏仁核與大部分的海馬廻,癲癇情況是好了,但順時性記憶完全喪失,逆時性記憶却仍能保留,引起醫界極大關注,研究者超過一百人,發表論文一萬二千篇,讓我們知道了主管順時性與逆時性兩種記憶在腦中的不同部位。這位被稱為H. M的病患,一直由母親照顧,一九八年,母親九十五歲過世,他被送到老人之家,活到八十二歲,於二○○八年,十一月過世。一九七年,學者經由對他的研究,確定了長期記憶與短期記憶的區分,有意思的是,這種分別,一八九年威廉.詹姆士已經提出來了。
H. M的一生只是一個故事,全書幾乎皆由這種頗具代表性的故事所建構,不論是科學研究或資料解析,都可說情節生動,而且具有感人力量。撰者利用法國大革命恐怖時期遭處死者寫給家人的信,作為死前留下記憶的材料,其中引用了剌殺馬拉的二十五歲女子柯黛寫給兒子的信,就是一例。
這本書我半年前讀過,印象很好,再讀之前,想想書中內容,許多已不復記得,可能是我順時性記憶衰退嚴重,不然就是原來即弱。但重讀過程中,某些可以想起細節,某些如同初見,原因簡單,能想起的,都是別處讀過的,或與歷史有關的;如同初見的,則是過去不知道的,讀過也難記住,說明讀書不能只讀一遍,泛觀博覽有其好處,重要典籍,尤應精熟。
也許,看完此書,應該去讀《記憶的風景》,只是又想讀別類的書,暫且擱下了。

                             2019525日,再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