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日 星期六

107學年度第二學期(2019年2月至2019年6月)「開場白」推薦書單(前半部分)



一、《不眠之城奧立佛.薩克斯與我的紐約歲月》Insomniac City: New York, Oliver, and Me by Bill Hayes 鄧伯宸譯
二、《慈悲的語言走進護理師的日常風景,寫一首生命的詩》The Language of Kindness: A Nurse’s Story by Christie Watson 謝佩紋譯
三、《新韓國人從稻田躍進矽谷的現代奇蹟創造者》The New Koreans: The Story of A Nation by Michael Breen 方祖涵譯
四、《朋友之間》Between Friends by Amos Oz 鍾志清譯
五、《與達爾文共進晚餐演化如何造就美食,食物又如何形塑人類的演化》Dinner with Darwin : Food, Drink, and Evoiution by Jonathan Silvertown,鄧子衿譯
六、《地理的復仇一觸即發的區域衝突、劃地為界的地緣戰爭,剖析地理與全球布局終極關懷》The Revenge of Geography: What the Map Tells Us about Conflicts and the Battle against Fate by Robert D. Kaplan 林添貴譯




          一、《不眠之城奧立佛.薩克斯與我的紐約歲月》Insomniac City: New York, Oliver, and Me by Bill Hayes 鄧伯宸譯,心靈工坊,201810月。

這是一本轟動出版界的書,因為書中主角必然吸引了暢銷作家奧立佛.薩克斯的眾多紛絲。也因為紐約,這座生活過就忘不了,未見過則很嚮往的超級大城市。此外,還應該加上一點,撰者比爾.海耶斯也是知名作家,寫出了這本感情濃密,蕩氣廻腸,歌頌同志之愛以及紐約之戀,深情款款的書,必將大受歡迎。
奧立佛.薩克斯是腦神經方面的學者,更是著名作家,他寫的科普讀物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如果您未識其人,不妨找《奧立佛.薩克斯自傳》(原書名:《勇往直前》)來看看,您就看到了一位研究與寫作都非常執着的人,也可以看到他何以成為暢銷作家的才華與努力。但是,本書撰者却為我們提供了奧立佛自傳中鮮少揭露的面相,例如:「奧立佛對一九五五年之後的流行一無所知,……他沒有電腦,從未發過電子郵件或簡訊。寫文章用的是自來水筆。這種『跟不上潮流』來自他的極端內向。但無可否認的,他的品味、習慣、風格,全都無可逆轉,已經定型,不屬於我們這個時代。」(頁85
撰者由於同志愛人心臟病猝死,離開了傷心地舊金山,來到了紐約,聯絡上曾經通過信的奧立佛,兩人幾次長談,十分契合,也就進一步交往,成了年齡相差三十歲的愛人同志,直到奧立佛於二一五年逝世。熟悉奧立佛的讀者們自然把此書視為奧立佛最後時日的詳盡描述,非讀不可;同時,此書也會成為今後認識同性戀的經典讀物之一了。
紐約更是撰者努力探索,刻意描繪的對象。我們看到了撰者筆下的紐約不是壯觀的摩天大樓林立,不是左右世界經濟的華爾街證交所與一直在演跨年大戲的時報廣場,而是公園裡,地鐵中,擺書報攤、開計程車的芸芸眾生。他們的姿態、動作,言談話語,看在撰者眼中,各有風采,閑話交談之中,每見新義,撰者以其彩筆描繪刻畫,無不是隽永有味的美妙好文。
誰是紐約的人?「在離開時覺得若有所思,才真正成為紐約人。」(頁71)悵然若失的,不是城市的壯觀華麗,經濟地位重要,而是城市居民共同蘊釀出來的氣氛,芸芸眾生大多正直善良,而又不乏臥虎藏龍之輩。諸如:一位熟悉奧立佛的退休超級名模,另一位九十五歲,畫過田納西.威廉斯眼睛的嬌小藝術家,撰者描繪似在眼前;加上年過八旬,寫作不輟的奧立佛.薩克斯,紐約是一座活力無窮,生生不息的城市。
這本書由叙事、日記與照片三個部分構成,照片可以擴大視野,用圖像加強文字叙述的不足,是成功的設計,讀來輕鬆,更能享受閱讀的樂趣。儘管撰者著意呈現兩次喪失同志愛人的哀傷,也不致於破壞全書整體的美感。
譯者鄧伯宸的文筆很好,記得第一次讀他的譯作是《邱吉爾的黑狗》,一本講憂鬱症的書,此後他的譯作,我只要知悉,必買來一讀。

                     20181222日記


  二、《慈悲的語言走進護理師的日常風景,寫一首生命的詩》The Language of Kindness: A Nurse’s Story by Christie Watson 謝佩紋譯,大塊文化,201812月。

我們經常看到醫生寫的通俗讀物,找來一讀,既有趣味,又長見聞,增添任何醫藥常識,都有益健康。然而,我們很少讀到護理師寫給一般讀者看的書。護理師也是醫療團隊中的一員,担負重要工作,但總覺得與醫師的角色頗為不同,寫一本談護理的書,讓讀者讀得下去,很不容易。
這是一本資深護理師的回憶錄,出版以來,佳評如潮,立即譯成多國文字。我是讀了網上各種書評的大力推薦,立即購來一讀。
撰者筆下的䕶理工作繁重瑣碎,詳細描述,巨細靡遺,如在目前。我們可以看到病患的痛苦,家屬的焦慮,雖然襯托出䕶理師角色吃重與奉獻精神,令人欽佩動容,然就閱讀過程言,應無愉悅之可說。撰者在醫院各部門工作,介紹了不同的醫療狀況,只是,這些顯然不是本書吸引讀者,享譽書林的重點所在。
關於醫療的描述,血淋淋的肢體,哭哀哀的面容,忐忑不安的心情,是醫療過程中常見的景象,顯然也不是撰者著重之處。撰者強調工作態度,俗話說,態度決定了高度,這裡見到很好的例證。而態度之優劣,可以歸之於慈悲心的有無。正如撰者在序中所說:「慈悲心、愛心與同理心,歷史告訴我們,一名好護士需要這三項特質。」所以,這三項特質構成叙述護理工作中許多故事的主要視角。於是,工作中污穢骯髒處理過程,就有了昇華,多少呈現聖潔的色彩。護理師與病患及家屬的接觸互動,較諸醫師更為直接頻密,對於病人與家屬的撫慰功能,更非其他醫療工作者所能企及,承受的壓力也就相對沉重得多,如何排遣,也多有論述。因之,撰者在序言中會有這樣的說法:「一開始,我以為護理涵蓋的領域應是化學、生物學、物理學、藥理學和解剖學。後來,我才發現護理真正的範疇是哲學、心理學、藝術、倫理學和政治學。」
這位英國資深護理師的回憶錄,何以甫一出版即備受讚譽?主要原因是她的寫作能力極強,此書之前,她已出版了兩本書評頗佳的小說,可以知道,她不純然是一位護理師,還有小說作家的身份,寫作也是她的拿手強項。
本書每一章前面引用的金句,我們看到了撰者知識之豐與閱讀之廣。從第二章起,分別摘自:馬可.吐溫、波斯詩人魯米、居禮夫人、亞里斯多德、詩人普拉絲(Sylvia Plath)、蒲隆地諺語、西蒙.波娃、卡繆、佛洛伊德、康德、傅柯等,緊要之言,隨手引用,無不貼切。至於撰者何以有此素養,則與從小養成的閱讀習慣有關,這也來自父母的鼓勵。撰箸說:「爸媽一向鼓勵我閱讀,我為哲學深深著迷,從沙特、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卡繆那裡,尋找到許多問題的答案,無以自拔。對書的熱愛是爸媽給我的最佳禮物。我喜歡到處游蕩,但又不想離書太遠,所以就在家附近的不同角落偷偷藏書,巷子裡有一本《小婦人》,垃圾桶後面一本杜斯托也夫斯基,報廢車庫底下一本狄更斯。」(序言)
一個人的生老病死,離不開醫療,也就與護理工作密切有關,嬰兒、小孩的病痛,與之相關的護理是全書出現最多的場景。這些工作細節的描述,無可避免寫到寶寶遭受的苦難,母親則極度憂心,惶恐終日。一個案例接著一個案例,絕對不是讓人愉快的閱讀。我們之所以能夠讀得下去,不是故事精彩,結局圓滿,而是總會出現動人的片段,讓讀者可以鬆一口氣,作個深呼吸,繼續讀下去。這也可以說是撰者書寫工力不凡,在苦難過程中看到一抹光彩,為不計名利的人,奉上一瓣心香。

        201925日,農曆正月初一


 三、《新韓國人從稻田躍進矽谷的現代奇蹟創造者》The New Koreans: The Story of A Nation by Michael Breen 方祖涵譯,聯經,201811月。

我們在講中國大陸近四十年的快速發展、驚人變化是人類歷史上奇蹟的時候,也許忘了在此同時,另一個奇蹟同樣發生了,其成就之輝煌,過程之精彩,一點也不失色。那就是韓國在這半個世紀的演變,正如本書副題提所述,「從稻田到矽谷」,就是一個「現代奇蹟」,創造者----南韓。
我們想一下,南韓的生存條艱難,能源幾乎全無,酷冷的冬天,暖氣需要的電力必須依靠進口的煤、石油、天然氣,或者核能電厰,情況和日本一樣。但是,「韓戰」的爆發,半島成了一片焦土,其慘況尤甚於二戰末期美軍對日本的轟炸。如何從一無所有的廢墟中站起來,邁開步子,走向富足繁華,除了美國施以援手,主要還是韓國人堅毅強悍的個性。這種我們過去以輕蔑語氣「高麗棒子」形容的民族特色,有著那些具體內容,以及如何形塑而成,都是我們今天講到韓國的時候,不可再輕蔑以對,而是應該認真理解了。
形塑韓國傳統文化,出現韓國人特有性格,可從多方面探索;地理環境固然有其影響,更重要的是歷史發展。撰者先對今日韓國一般樣貌作了描繪,接著就以相當篇幅追根究柢,把韓國歷史細說從頭。讓我們讀者對今天韓國人展現出來的獨特風貌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哪些緣於自然條件,哪些又受到外來文化,如儒學、佛教、基督教的影響,作了清楚交代。我覺得這一部分寫得很成功,把我曾經學過的「韓國史」,很完整又清晰地複習了一遍。
撰者是英國人,記者出身,來到韓國,定居於此,娶了韓國妻子,撰寫本書時,已居住了三十多年,絕對是一位西方人士中的「韓國通」。今天韓國何以有此成就,他最為關心,也最為了解。他談到韓國產業的萌生、茁壯到開花結果,讓人刮目相看,論述嚴謹完整,扼要中肯,提供讀者清楚的發展脈絡,也了解其所以成功的緣由。至於世紀之交,韓國遭逢的金融危機,也是要言不煩,讓人印象深刻。
大牌記者總是穿梭在達官顯要之間,也屬於嗅覺敏銳的動物,寫起從李承晚到朴瑾惠這些大總統的作為表現,以及對民主發展的功與過,選用資料,講述故事,可說精彩紛呈。當然,他也說到了文化上的驚人成就,就是所謂「韓流」,要角都出場了,但覺得應該給他們更大的舞台,更多的燈光。
我們從全書注釋可以看到撰者不是說,我常住此地,閱人較多,憑經驗,用感覺,以權威專家身分,就可以高談闊論。而是做到參考不嫌多,舉證不嫌強,內容充實,叙述流暢。本書可說是一本既有份量,又易閱讀的好書。
我可以說是早期的哈韓者。一九六二年,台大錢思亮校長與文學院沈剛伯院長訪問漢城,適逢朴正熙發動兵變,推翻了李承晚。沈院長感到韓國很重要,我們應該有所認識,邀請担任翻譯的孫啟瑞先生以客座講師名義來歷史系任教。一九六三年,孫先生應聘,開了「韓國史」與「韓文」兩門課,當時我讀四年級,都選了,記得選課同學不多,都不到十位。韓文尤少,只有四、五人。孫先生是祖籍山東的華僑,畢業於京畿高中與漢城國立大學政治系,都是當時韓國學生升學的第一志願。孫先生志在外交官,喜談國際政治,學術研究不合他的個性。晉陞教授後不久,移民美國,再到大韓航空任職顧問。我與孫老師一直有來往,在待人處世方面,受益很多。我去北京、首爾參加研討會,也多次見面歡談。到今天,我還記得韓文的讀法。有一次在首爾,我讀出市招,台大韓籍同學,高麗大學辛勝夏教授的夫人頗感訝異,辛教授對她說,張教授學過韓文。孫老師與辛教授均已過世。
我為什麼看到「韓國史」、「韓文」的課就會選,今天回想,應該初中時喜歡看《新聞天地》這份雜誌,其中不少韓戰與韓國的報導,就開始哈韓了。
譯者行文流暢,譯文中用「漢城」,其時尚未用「首爾」,稱首爾時,就不再用漢城二字,嚴謹可法。
                        2019227日讀畢


  四、《朋友之間》Between Friends by Amos Oz 鍾志清譯,木馬文化,201812月。

知道奧玆新書譯成中文出版的同時,也知道奧玆過世了,這位1939年生於巴勒斯坦,也就是日後以色列的猶太人,走完了八十年的旅程,留下子傑出的文學作品。我讀過奧玆的《愛與黑暗的故事》這本自傳體的小說,非常喜歡,當時與《帶著着希羅多德去旅行》一起強烈推薦,希望同學儘量找來一讀。
拿到本書,算是讀到了奧玆的小說,雖然譯者說:「《朋友之間》不是奧玆最重要的作品,但其中人物與意象豐富,文字優美動人,意蘊深䆳,就像流動的樂章,令人回味無窮。」因為沒讀過其他作品無以比較,但這八個短篇小說的故事深深吸引我。八個故事並不是各自獨立,而是互相呼應,它們都發生在一個「基布玆」中,那是曾經具體落實的社會主義烏托邦,我們可以看到人類理想社會的具體展示與實際運作,呈現人性光輝一面,以及難以克服的脆弱一面,光明面敵不過黑暗面,社會主義終究要向資本主義俯首稱臣,崇高理想只能留存人們的記憶與懷念之中。
人類的理想儘管出於理性思考、理性抉擇,但住在這種充滿理想性與實驗性的社區,條件各異,想法有別的家庭中,構成的故事,却多是人們感情的流露。不論是父子、男女、兄弟、朋友之間,只要是真摰的情意,都有感人的力量。書中第七篇透露出基布玆前景堪慮,最後一篇又再重申它的崇高理念,我想這應是奧玆有意的安排。
八個短篇,第一篇女主角又出現在最後一篇,依然是女主角,沒有什麼情節可言,只是淡淡的一兩個動作,一兩句問候的話語,却讓讀者感動。這就是大小說家功力所在,文學名家理由所在。當然基布玆的鋒頭人物,經常出現在各篇之中,時或讓人稱許,時或不以為然,這就是社區的眾生相,也是人世社會中,作家捕捉的特寫鏡頭。
我們讀傳統史書,不乏見到感情流露的描繪,這是今天歷史學者不屑一顧,也寫不出來的筆墨。我們讀它,不妨停下來玩味一番,用一點神入的功夫,觀看人們的內心活動,非但可以打開人物的心屝,也可以對於史家的手法有所領悟,讓我們對過去世界的認識更為深刻。如何做到,多讀文學作品,相信必有幫助。
我喜歡這本小說集,大概還是基布玆的社會主義理想讓我忻慕不已。總覺得接受歷代聖賢的教誨,是無法認同資本主義的觀念。修齊治平的道路,必須拋棄金錢的追求與物質的享受,這是絕不相容的人生態度。今天中國既以繼承傳統文化自許,中國人必須有此認識,也必須有所抉擇。

                       201935日記
附言:
這個學期的期中考,我舉出本書第八篇的一段文字,希望同學能夠寫出作者、書名與讀了此段文字的感想。這是一道十分的題目,在一百分以外,同學可以不做。台灣大學歷史系二年級蔡汶庭同學寫了讀此書的感想,寫得很好,錄於下,供您參考。

因為故事都短短的,加之人生體悟不夠,看的書不夠,知識不夠充足等,常有嘎然而止的迷惑。但整本書讀完之後,心中却升起一幅灰灰的畫面感。雖然書中偶有天氣乾熱等描述,但在我心裡,這種猶太社群的畫面却是灰灰的,安靜的,壓抑但暗潮湧動的。我感覺他們好多人都是矛盾或掙扎或困惑的,謹守本份但內心蠢蠢欲動,彷彿在等待一個開關或一個時機,這種看似穩定的猶太社群就會天翻地覆,有一股風雨欲來的感覺。
這種模糊不清、飄搖的感覺是否也預示著猶太社群的社會主義公有制並非如表象般完美。且非黑即白,人性的複雜、不理性、社會的進步流動,是否都將成為隠藏的不定時炸彈?

 五、《與達爾文共進晚餐演化如何造就美食,食物又如何形塑人類的演化》Dinner with Darwin : Food, Drink, and Evoiution by Jonathan Silvertown,鄧子衿譯, 天下文化,201810月。

達爾文我們都認識,他提出的進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凡是讀過點書的人都知道的。如果與這位大人物共進晚餐將是怎樣的情景,會有怎樣的談話?本書撰者在最後一頁告訴我們,達爾文常年胃痛,他為胃病所苦,從不出席晚宴,更不會主辦派對。所以,與達爾文共進晚餐是沒有的事。
撰者追溯人類最早的祖先,應是屬於阿法南猿的露西,她距今約三百萬年。此後怎樣演化,怎樣從非洲來到全球各地,以及我們如何知道的,撰者為我們上了一堂利用基因講解體質人類學的課。接着談我們遙遠遙遠的祖先怎麼開始用火烹煮,怎麼攻擊大象之類的巨獸,取得食物,以至巨大的猛瑪象在五千年前滅絕了。野生動物逐漸馴化,這應該是人們從動物中選出溫順的來交配,一代接着一代,幾十代之後,毛皮出現了花斑,耳朶也垂了下來,與過去野生樣子頗為不同了。植物也是如此,不斷配種,逐漸馴化,也就有了家生小麥、小米、稻米等,科學家從基因中也可以看到這樣的變化。
植物有它的天敵,為了對付天敵的攻擊,演化出一些抵制手段,就是天擇;而天敵也會隨之變化以維持其攻擊力,撰者說這就是「植物與天敵間的武裝競賽」。例如:十字花科與紛白蝶之間,就有着這樣的現象。再如,老鼠不會吃辣椒,因為齧齒類動物咬破種子,不利繁殖,於是辛辣味道對齧齒類會有驅退作用。而鳥類吃了辣椒,糞便把種子排出,利於繁殖,辣椒素對鳥類沒有驅退作用,也因此,鳥類對辣椒中的辣味「鳥也不鳥」(譯文如此)。
糖尿病在今天很普遍,第二型糖尿病患是吃了很多糖,沒錯,但不是葡萄糖,而是果糖,葡萄糖是活動所需的燃料,但果糖吃多了,形成脂肪,太多就變成胖子。近幾十年來,人類飲食發生怎樣的變化,這種變化何以造成健康上的問題,學者的答案兩個字:果糖。
豐富美食不可無酒。撰者說,飲酒量以及容易酗酒,不同文化情況不同,原因來自遺傳,看看是否帶有一種酵素的基因。帶有此種基因的人,喝了一點,身體不舒服,就不喜歡喝了。中國和日本有四分之三的人,至少帶有一個這種基因,歐洲人與非洲人則極為罕見。這樣看來,東方酒文化不如西方,也就事出有因了。
農業專家的主要職責是提高產量,餵飽不斷增加的世界人口。撰者最推崇的是蘇聯的農業專家瓦維洛夫。書中有所介紹,真是令人既欽佩又感嘆。也因為如此,撰者對基因改造大為肯定,十分稱許。撰者說,經過千萬次的實驗,找不出基改的危險,這點我們可以同意。但撰者的理由是世界人口將超然百億,糧食生產必須跟得上。今天看來,人口到達到百億,恐怕不是短期內會來到的事實。
這本書告訴我們,面前的食物如何演化而來,其中有考古學家、生物學家的成就與貢獻,我們才有這些深刻的知識。如果我們只注重熟烹調的美味,大可去看著名大廚寫的書。這是一本述說食物,却未觸及我們味蕾的書,撰者的手法很高明,如此嚴謹,甚至枯燥的內容,他能讓你一頁一頁讀下去。他可以把一個你幾乎全然陌生的知識園地展現在你的眼前,逐一說明,很清晰,很親切,讓生活中最重要的食物與最新的有關研究聯繫起來。這個由達爾文主導的知識饗宴,當然不容錯過。

              2019319日記


  六、《地理的復仇一觸即發的區域衝突、劃地為界的地緣戰爭,剖析地理與全球布局終極關懷》The Revenge of Geography: What the Map Tells Us about Conflicts and the Battle against Fate by Robert D. Kaplan 林添貴譯,麥田,20177月。

「地理」給人的印象大概是山川平野、城市鄉村、農工礦產、水陸交通這些。擴大點看,地理就是一群人生活的自然環境,而這個環境的特點,決定了或者說影響着這群人自古以來的成就與不足,以及走向未來時的光明或黯淡。
這本2012年出版的書,撰者卡普蘭討論地理對於今日世界生的巨大作用,但他不是從地理學的角度入手,而是舉出一些學術、文化上的大人物,建構起龐大而華麗的框架。這些大人物,包括佛洛伊德、康德、史賓諾莎,詩人奧登,小說家喬伊斯、米蘭.昆德拉、音樂家馬勒,思想家雷蒙.艾宏、以撤、柏林等。另外也提及了好幾位我們熟悉的歷史學家與地理學家。
這些人物的出場,以及專家學者的研究,醞釀出宏大的氣勢,也拔高了論述的境界。在第一部分「先驅視野」,出現麥金德爵士、摩根索、郝福壽、史特勞斯胡倍這幾位地理學家,或地緣政治見長的學者之外,撰者特別推薦歷史學家,而且用了不少篇幅。如:麥克尼爾的《西方的興起》,我讀大學時就很有名氣,後來他寫了一本《世界史》是美國大學最暢銷的歷史教科書。此書由台大歷史系出身的黃煜文譯成中文,流暢可信。如果想讀一本世界史,此書應是首選。哈濟生,這位寫了《伊斯蘭文明》三大冊,却於四十六歲英年早逝的史家,撰者非常推崇,寫下了這幾句話:「哈濟生說,不承認個人奮鬥,歷史研究就沒有人道主義可言。因此他編織出伊斯蘭的錦布『在道德和人性上與傳統息息相關的綜合體』承担起全球力量,可是它始自麥加一群人的行動。」(頁105)欽羨之情,溢於字面。撰者也薦推年代稍晚的年鑑學派歷史家布勞岱爾。地理學者、政治學者與歷史學者,紛紛登場,各獻絕技,將地表上的人世事情,細加梳理,用心詮釋,非常精彩,我讀得不亦樂乎
進入專門篇章「二十一世紀初的地圖」,分別討論歐洲、俄羅斯、中國、印度、伊朗以及昔日的鄂圖曼帝國,雖然陳述既全面又有卓識,總覺得新義有限,閱讀的興奮感消退一些。這是因為此一地區的政治地理,我個人閱讀所及,已知道了一些。例如,《製造俄羅斯》對今天的俄羅斯有所認識,《不安的山谷》、《烈焰焚春》則對麥金德所謂歐亞心臟的中東地區已不陌生,關於印度,也有如《九樣人生》、《愛思辨的印度人》提供了較深入的了解。至於鄂圖曼帝國,撰者的另一本書《歐洲暗影》我很喜歡。如果沒有讀過上列這些很不錯的書,細讀本書這些篇章,欣賞撰者既寬闊又精深的論述,收獲必豐。
我讀本書,感到地理是故事的背景,提供了重要的架構,歷史是這個架構裡的故事,而主導故事情節發展的,則是故事中人們的心靈。個人感想,聊供參考。

     部落格推薦了《地圖之外》,一則留言提及此書,方才知悉。謝謝這位朋友。

           2019331日記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