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3日 星期三

歷史是時光的旅程(十二)──觀看東漢,其實並不沉悶



  《資治通鑑》的課程,每週二個課時,一個學期能夠讀到的內容,自是有限。上一個學期讀了西漢,從文帝開始,文帝仁慈愷切,千古以下,動人不已;景帝時七國之亂,三月即平,終究是場動亂。到了武帝,這位朱子眼中「天資高,志向大,足以有為」的大皇帝登上舞台,當然好戲不斷。後期不免露出疲態,經昭帝的休養生息,昌邑王的小打小鬧,宣帝來了,良吏為多,政治清明,又是一番盛況。元、成、哀、平四位末期帝王,未及登台,學期即已結束。我們在文帝、武帝與宣帝時讀到了許多有趣的故事,精采的人物,真是波瀾壯闊,高潮迭起,有點讓人目不暇給。

  東漢的情形頗有不同,光武帝劉秀中興漢室,身旁人物也都頭角崢嶸,表現傑出。明帝繼之,這位「善刑理,法令分明」的皇帝更將國家帶向強盛。永平(明帝年號)傳法之說,正是佛教僧侶將佛法傳入中國歸功於他,也是佛教依傍名君的顯例。到了章帝,以寬代嚴,固然有其意義,漢之走向衰途,亦不可免。此後的和帝、安帝、順帝等,逐漸陷入內外交困的局面;外戚掌政,用人唯親,政事益壞:羌患嚴重,應付無方,國勢愈弱。末年黨錮之禍,士人展現志節之高,風俗之美,應該好好觀看,只是時不我與,學期已告結束。所以,《通鑑》東漢部分的課程,好像一直走下坡路,雖然有些奇花異卉,可以欣賞,終究不如西漢之絢麗多彩,難以避免沉悶之感。是這樣嗎?
  1072018)學年度,期末考試,「《通鑑》選讀:東漢」的試卷就有這麼一道20分的題目:「東漢不是中國歷史上輝煌的時代,我們這學期讀《通鑑》,以東漢為內容,也參讀了一些取自《後漢書》的材料,應該對於這個較為沉悶的時代,略有認識。你喜歡這個時代嗎?這個時代有哪些讓你留下印象的畫面或氣氛?此外,也請從讀傳統史書的觀點,以東漢為例,談談你的感想,不妨多多發揮。」讓我們來看看,認為東漢還算喜歡的同學,提出了怎樣的理由。
  電機系二年級陳奕默同學寫得可謂簡要中肯,全錄於下:

   我十分喜歡東漢,在這個時代有著許多有趣的故事。在章帝時,法律由嚴轉寬,光是這樣的轉變,就有許多不同的意見,各有各的道理以及論述。而後太后專權,許多為國家着想的正直之士,不惜奉獻性命,也要為國家盡力;雖然太后依然故我,但是我看見了許多愛國的志士。在這個時代,西域騷動不斷,前期有班超安穩治理,但後期却乏人接替,因此,西域該如何處理儼然是個大問題。其中能看到許多謀士針對不同情況,有著諸多謀略,分析這些策略時否可行,也成了我看《通鑑》的一大樂趣。總而言之,這個時代有諸多方面的問題與故事,我十分享受著讀《通鑑》帶來的知識與趣味。

  陳同學提及了許多有趣的故事,而其趣味則在對各種問題的討論,以及提出的對策及其道理。不論是朝廷內政,抑或西域局勢,都可以見到盡心盡力的人們,他們各自努力付出,給我們讀史者帶來了知識與樂趣。
  外文系三年級陳芳梓芳同學說,她從國中就很喜歡東漢,聽聽她的意見,全錄於下:

   東漢是我從國中就很喜歡的時代,這個時代沒有唐、宋那麼斑爛耀眼,卻有一設質樸、暧暧內含光的特質。令我印象深刻的畫面有班超威震西域,大漠馳騁的英姿;章帝以寬代嚴,政通人和的氛圍;以及鄧太后親政時的種種情況。
   我感受到東漢外戚在權利拿揑時的糾結,治理或寬或嚴的調整,和征討蠻夷必要與否的辯難;其中,衝突和化解的過程都實在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的心態。
   我更感受到濃厚的儒學思想,不管是從人物的行為,或史書的評論,如鄧太后的好讀書與勤儉;楊震的處事坦蕩,和章帝對孔僖的好感。這個時代有一個穩固的價值體系儒學支撐著。這是東漢之所以平穩發展的原因,或也是東漢相對沉悶的解釋。

  我們先看看陳同學答案中提及的三件史事:鄧太后好讀書與勤儉,楊震的處事坦蕩,以及章帝對孔僖的好感,我們看看所讀文本是怎樣書寫的。鄧太后事見於《後漢書.和熹皇后紀》:語譯大意於下:「太后是開國名臣鄧禹的孫女,六歲就學會了認字寫字,十二歲讀了《詩經》和《論語》,兄長有書本上的疑問,都問她。她讀書勤勉,不理家事,母親不以為然,她不好忤逆母意,白天做些婦女該做的事,夜晚仍是誦讀經典,家人叫她『讀書人(諸生)』。她的父親鄧訓,有什麼事都與她商量。」我們在上課時,討論兩個問題,一是她的兄長讀經傳,為什麼都要問她?顯然她對書中內容的理解最為高明。其次,她的父親為什麼只要有事,就與她商量?因為她能提出精細的分析與處理的建議。至於她的勤儉,則記曰:「每次宮中宴會,其他嬪妃都刻意修飾,珠光寶氣,只有她衣著簡單,毫無粧飾。如果她穿的衣衫與陰皇后同色,她立即更換。」也可以看出,她心在典籍,效法先賢,生活自然既勤且儉。
  楊震事見於《通鑑》安帝永初四年,西元110年,所記語譯大意:「楊震派任荊州剌史、東萊太守,路過昌邑,昌邑令是他舉薦過的王密。晚上,王密來看他,拿了黃金十斤,楊震說:『我知道你的為人,你怎樣不知道我的為人?(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說:『夜裡沒人知道。』楊震說;『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麼說沒人知道呢?』,王密感到慚愧,就走了。」「天知,地知、我知、你知」這句話,只要讀過中學就知道意思。我們在課中稍加討論的是「我知道你的為人,為什麼你不知道我的為人?」這句話應該如何了解。楊震幼年家貧,好學不倦,學問淵博,當時已有「關西孔子」之譽,怎麼會收取這種不明的錢財!所以說了這句有點生氣的話。
  至於第三個故事,章帝對孔僖的好感,見於《通鑑》章帝元和二年,西元85年。語譯大意:「三月,章帝來到闕里,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召集孔氏男子二十歲以上的共六十二人。章帝對孔僖說:『今天的盛會,對你們孔家非常光榮吧!』孔僖回答:『我聽說,英明的國君沒有不尊敬老師,重視道理的。今天陛下親自來到我們家鄉,禮敬先師,大大增添了您的聖德,至於我們孔家,不敢說有什麼光榮!』章帝聽了大笑,說:『不是聖人的子孫怎麼講得出這樣的話語!』(帝謂孔僖曰:『今日之會,寧於卿宗有光榮乎?』對曰:『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貴道。今陛下親屈萬乘,辱臨敝里,此乃禮崇先師,增煇聖德;至於光榮,非所敢承!』帝大笑曰:『非聖者子孫焉有斯言乎!』)」章帝親臨闕里,會見孔氏子孫,自然有弘揚儒術的用意,至於章帝與孔僖的談話,從孔僖的話中可以聽出,他推崇章帝尊師貴道,如同歌頌章帝為明王聖主,另一方面他婉辭榮譽,却有肯定自身的意味,可以說是似謙實傲。章帝聽了大笑,覺得孔僖真是會說話,面面顧到,不愧為聖人的後代。
  陳同學提出了東漢的時代「特質」,她用「質樸、曖曖內含光」來形容。不論是馳騁大漠的馬上英姿,論辯難題的朝廷大臣,以及太后主政的外戚地位,都透露出了這些特質,落實在個別的事件上,不論是鄧太后其人,有關西孔子之譽的楊震,以及孔子後人孔僖,他們的所言所行,都可以看到滿滿的儒學精神,貫徹其中,支撐起了一個平穩發展的時代。
  經濟系二年級陳緯庭同學,把東漢與西漢略作比較,寫出了他的喜歡。摘錄於下:

   大家都會認為西漢比東漢來有趣,其實我更喜歡東漢。從光武帝的作風,就開始和西漢有所分別,西漢太強盛與繁榮,東漢是一個被分裂而再重組的朝代。我認為東漢比起西漢更能有「反思」的行為與態度。這也是為什麼儒家思想更能進入蓬勃發展的時期,甚至進入平民百姓的心中。常常看到文本上大臣會提及先王的言論,告誡當今的君主,就是一種很好的儒家思考方式,一種自我反思,自反而誠。同時,社會也會贊揚守潔、安貧,如毛義、鄭均。這個時代的重點已經不是輝煌,更多是把流傳久遠的人文思想,傳入各個階層,傳入生活態度之中。西漢給我一種命定的感受,但東漢給我的感受就如同光武帝,努力、勤奮,大臣們亦是如此,他們提出的議論與處理的方式很多,他們有更多的思考。東漢告訴我們,應該回歸自身的思考及勤奮,而我認為這是一種很好的思想,也是一直需要保持的生活態度。

  陳同學提到的毛義、鄭均的故事,其他同學也屢屢提及。《通鑑》漢章帝元和元年,西元84年,所記大意:「廬江的毛義與東平的鄭均都以地方上的義行表現,名聲遠播。南陽的張奉親自前往拜謁毛義,剛剛坐下,地方政府公文到了,任命毛義為安陽縣令。毛義喜孜孜地接下公文,張奉看在眼裡,心中則很看不起,覺得毛義浪得虛名,立即辭去。後來毛義的母親死了,不論徵召什麼官職,毛義都拒不赴任。張奉知道了,嘆了一口氣說:『賢者的作為不是我們一般人所能了解,過去他捧起任命的公文,那付歡喜的模樣,只是為了讓母親高興啊!豈是他的本心!』」。鄭均的事,雖然不在同一時間,但《通鑑》歸於同類,記於毛義事之後。「鄭均的哥哥任縣吏,收了不少縣民送的東西,鄭均多次勸諫,哥哥不聽。他就自己為他人幫傭,一年後拿了一筆錢,給哥哥說:『你要什麼東西都可以用這些錢去買,既然是做縣吏,收取不該拿的東西,一輩子被人看不起,太不值得。』哥哥受到感召,不再接受不當錢物,成了一個廉潔的小吏。」
  這兩個事例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我們也相信,毛義、鄭均所以有其名聲,絕不只是這區區一、二件小事而已;史家記載,只是選取一二,以概其他。這樣的小事,顯示出這個時代人們普遍認同的態度與價值。當然,這種態度、價值,必有一定的思想學說做為依據,而逐漸滲入民間。也就是儒家學說這樣的「大傳統」,經由某種管道,逐漸形成規範人們生活,為多數人遵守奉行的「小傳統」。東漢之時,熟讀儒家經典的讀書人成了地方長官,就是史書上的「循吏」,朝野獎賞鼓勵之下,提倡讀書,改善風俗,遂有了教化的功效,出現所謂「政污於上,而俗清於下」的情況,也就不足為奇了。
  科管院學士班二年級的林宜萱同學,從縱觀的角度來說她之所以喜歡東漢的理由。她的答案,摘要如下:

   春秋時代,雖然禮崩樂壞,尚有貴族風範,戰國變動劇烈,百家爭鳴,秦一統天下,開啟了秦漢大帝國。楚漢相爭,文景之治之後,漢武帝的文治武功,顯赫一時。及至東漢,就突然黯淡下來,既不如三國鼎立,群雄紛爭的精彩,也不如魏晉名士的秀麗瀟灑,東漢確實較為沉悶。但對我而言,東漢時期有趣的地方很像看新聞,一段段的小故事,像是任尚覺得班超治理西域方法不怎麼樣,竇憲仗勢欺人,突然被章帝提起明帝處理外戚的舊事嚇了一大跳,十分逗趣。就是有這種「身邊人」的感覺,特別貼近我們日常生活。雖不如其他朝代繽紛,卻最親近自己。毛義、鄭均的小故事也很可愛。毛義會顧及母親而做樣子孝敬,直至母親過世;鄭均教育哥哥,哥哥後來也聽話,特別溫馨。
   東漢不那麼輝煌,卻是儒家思想最深入人心,也是禮崩樂壞後,風俗最淳厚的時代。我還是很喜歡這樣難得人心較為古樸的時代。尤其是近幾年,電視常見到社會案件,深感徬徨無助,所謂末法時代,是否便是像現在這樣?招搖撞騙,作姦犯科,不知悔改的人這麼多。每每看到東漢好官治理地方,就替當地人民感到高興與欣慰。

  林同學提及二事。一是班超告老還鄉,朝廷派任尚接替。任尚向班超請教鎮撫治理西域的策略。班超回答:「來到塞外的吏士,都不是規規矩矩的正人君子,大多是有罪遠徙,派來此地的。蠻夷與中原不同,很難培養信任感,一不小心就壞事。您既嚴格又性急,什麼事情都要弄得清清楚楚,就像水清無大魚,督察得愈清楚,愈得不到屬下的支持。希望你不要管得太嚴,放手讓他們去做,把握住大原則就可以了。」班超回去,任尚對左右的人說:「我以為班超在西域功業彪炳,必有奇策,今天聽來,不過如此。」後來任尚不能勝任,被徵回,漢失西域,正如班超所料。另一件事是章帝時竇憲依恃竇太后,仗勢欺人,連諸王、公主都不放在眼裡。他以便宜的價錢強行買了沁水公主的園田,公主不敢出聲。一天,章帝經過這個園田,便問,這個園子是誰的?竇憲不准旁人報告。後來章帝知道了,把竇憲召來,訓斥一頓,說:「明帝時,令外戚三人互相監督,沒有人敢犯法。今天公主的園田你也敢搶,要搶小民的田,你就更肆無忌憚了。你這樣胡來,我處置你,就像把小鳥或死老鼠,隨手丟掉!」竇憲大為恐懼。
  林同學的答案,把古籍中讀到的故事,視作身邊的新聞,把古代的人、事與今天自己的生活聯繫起來。史書所記東漢的事情,似乎都有一條線索貫穿,那就是儒家思想,在這種學說思想的薰陶下,一些故事也就十分溫馨可愛。那麼,對我們今天有何啟示呢?尤其是我們看到「招搖撞騙,作姦犯科」的人那麼多的時候,讀東漢的史事,真是讓我們不能無所感慨吧。問題是我們都讀過東漢,如何方能有此感慨呢?只是記得東漢的一些「史事」,可以嗎?大概需要體會史書所記東漢一代人們的心意,了解他們生活的世界,方能有所認知吧。
  小文已經太長,應該結束了。經濟系三年級周明同學答案的後段似可一用,做為小文的結語:

   以前念歷史課本,只知道東漢是個外戚和宦官亂政的時代,對於東漢只覺得可悲,覺得他們一直在惡性循環。但經過《通鑑》的閱讀,我才明白他們曾在當下努力地活著,不管是竇氏還是鄧氏,因為政治鬥爭下的輸家躱不掉千古罵名。自古成王敗寇,我沒有什麼深刻的認識,也不大在意。但那些大臣們進諫時揚起的雙手,明知擋不住的情勢,還是勇敢直言。我突然發自內心懂得他們的激動,也了解沒有一個朝代可以被歷史忽略;因為他們也曾經做為一個「人」,也那麼精彩的活過。

                    20193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