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通識教育歷史課程的評量方式,主要不外考試與寫報告。我個人採用前者,因為學生人數不少,評閱需時太多,心勞力弱,無以應付;更重要的是今天學生的學期報告,引用材料頗為龐雜,不時夾雜一段簡體字,很難評斷所下功夫與真正程度。但是,總有某些情況,學生不能參加考試,必須以報告取代,我會特別交代,不要做「研究」式的小論文,寫點上課心得,寫個一千多字即可,當然,有些同學寫得很好,更有同學十分用心,交出了三、四千字,而且言之有物。至於應付一下,交差了事的,也是不少。
浙江大學的「文化中國人才計劃」是徵選全校優秀學生,利用週末上課,加強培養的特別班。典籍研讀是課程中的一部分,《資治通鑑》也就每年開課,我從第二期開始帶著同學讀,去年(2018)十一月,跟著我讀《通鑑》的已是第十期的同學了。只有兩天的時間,每天上、下午各三個課時,這麼有限的時間,如何安排同學閱讀像《資治通鑑》這樣大部頭史書,尤其是初次接觸,就課程設計言,必須仔細思考。最初幾次,都是摘取某一時期,選出精彩段落,編成上課資料。有一次想到,同學讀了《通鑑》,只是讀某一朝代,不如每個朝代都選一、二片段,略嚐不同的時代風味。結果很不理想,結束之後,不少同學反應,對於所選資料,其時代背景不了解,人物特點不明顯,故事意義也就很難掌握,讀了不同朝代的史事,腦中一片混亂。當然是課程設計的失誤,把同學原有的上課熱情給澆熄了。於是,再回到原處,只選某個朝代的記載,時段不妨集中一點,讓同一人物能多出場幾次,加深觀看的印象。
另一方面,選哪方面的資料呢?大家熟悉的,可以不選,選些大家很少知道的事情來讀,一方面固然增添了我們的歷史知識,更重要應該是看到了現代史書不加記述,但傳統史籍並不缺乏的要素。例如,對於人物情感的描述,今天歷史學者的著作固然極少涉及,而學生都讀過的教科書,更是看不到一滴眼淚:但在傳統史籍之中,處處皆見淚痕。我們知道,摒斥感情,純用理智,是今天史學研究必須遵奉的規則,但在歷史教育中完全見不到感情的作用,是適合的、有效的嗎?我們只要稍加思考,就可以得到答案。
2017年11月浙江大學「文化中國人才計劃」的「《資治通鑑》選讀」課程,我從隋唐選取材料,也偏於同學鮮少見到關於感情方面的記載。同學只讀了兩天,也只限於隋唐時期,怎樣寫心得報告呢?就讓我們看看幾位同學報告中的某些段落吧。
開頭怎麼寫?從自己的經驗寫起,是一個好策略。栗梓茜是中文系的同學,她是這樣開篇的:
我小時候很不喜歡讀書,尤其不喜歡讀歷史,總覺得那些故事生澀難懂,覺得古人說話拐彎抹角,離生活好遠。因此總是很難在讀書上集中注意力,為此我的父母很頭痛。年紀大一點的時候,因為喜歡文科,「歷史」作為一門科目進入我的視野,但是那些複雜的中國古代史裡我永遠搞不清楚的官吏制度、君臣關係、戰爭與王權,仍舊是一個心結。但我並非不喜歡古代史,喜歡聽人講古代歷史的面貌,比如最近很流行的唐代人的生活,長安人怎麼逛街;喜歡了解古代史裡的精神,比如中華傳統藝術裡的浪漫主義情懷等。可是這些是不夠的,我還是很難真正進入古代歷史的核心。因此對於能把古代歷史捋得清楚的同學總是很羨慕,他們能如數家珍講出哪位皇帝的特點,講出哪場戰爭的用兵,講出監察制度的優缺,時常令我驚嘆。
栗同學寫出了許多學生上歷史課的心聲。這是一門不知道為什麼要學的科目,因為課本寫的,老師講的,遠我們好遠;那些過去的官吏制度、君臣關係、戰爭王權,與今天有什麼關係?我們一點都看不出來。學校安排了這門課,我們要取得考試的分數,幾乎是唯一的學習理由,所以,交差了事,考過即忘。不過,古代的一些事情、許多故事仍然吸引著我們,讓我們對於歷史課有所期盼,希望能夠聽到既精彩又有趣的故事。但是,歷史課讓人失望,總是講些什麼政治制度、社會經濟等等枯燥乏味的東西,如果班上哪位同學居然可以把那些枯燥的東西,如數家珍講了出來,我們只有驚訝佩服,自嘆弗如了!
我們看另外一位同學怎樣寫這第一段,主修環境設計的董心悅寫道:
歷史從小在學,從古代到近代史到現代史,從中國到世界史,好像什麼都學了,但談起來好像什麼都不明白。「讀史使人明志」,如此說來,也沒感到自己明了什麼志。歷史課本從古代史開始學,越走到近現代越反感。高中時代不知道原因在哪裡,後來在一門「走向近代中國」的課上,才遲遲了解到,之前學習的中國近代史在「革命史範式」之中。它有很強的階級立場和情感傾向,却沒有人物的情感,或者說過於簡單地表現了人物的情感。
說到情感,也並非沒有讀過包含情感的古代文學作品,比如〈陳情表〉、〈出師表〉等,記得學〈陳情表〉的時候看到蘇軾所寫:「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瞬間自己好像便被貼上了「不忠不孝」的標簽。
但是讀〈岳陽樓記〉,讀〈滕王閣序〉等又好像能體會其中某些情緒,讀詩讀詞好像也能窺見一二情感。現在反思,或許看這樣的詩文,更多能看到自己生活的某個側面;也或許是因為當時老師的點撥,為懷才不遇和感慨生命這種句子打開了某些開關。想來與這些相比,《治通鑑》算是嚴肅文學了。但其中應該有層次更豐富的情感而我却遲遲沒有領會。
起始部分,董同學也是提及學歷史的印象,從小學到高中,都是沒有感情成分的事件,若有的話,也很稀薄。這樣的歷史課,或許記住了不少的「史實」,却什麼都不明白,因之對於自己的生活與成長,也就沒有任何正面影響。但是,課程之中,不是沒有訴諸感情的文本,語文課中的〈陳情表〉、〈出師表〉皆是感人極深的名篇,千百年來,傳誦不已,甚且讓人為之淚下。讀到蘇軾的話,「瞬間自己好像被貼上了不忠不孝的標簽」,寫得真生動。何以如此,分析一下,主要仍是只讀懂了文字所述,能從文言譯為白話,並未進入作者心中,體會作者真摰的情意,也就未能啟動感情的開關,仍是認知上的理解,感情的心扉尚未打開。讀詩、讀詞,理性認知暫置一旁,也就對詩人懷才不遇或命運坎坷,有著同情的了解,也就是同理心發揮了作用,神入作者心中,起了移情作用。問題在於我們是不是可以用這種英文稱為empathy的概念,來讀《通鑑》?那將會發生怎樣的情況?接著董同學就寫了她讀這些選自《通鑑》文本的心得,也就進入了這篇報告的主要部分。
同學寫心得報告,當然要舉例說明,談到歷史中的情感,就《通鑑》隋唐這一段落,同學舉出最多的就是唐太宗毀觀的這一段。記於下:「長孫后薨,上(太宗)念后不已,於宮中作層觀以望昭陵,嘗引魏徵同登,使視之。徵熟視之曰:臣昏,不能見。上指示之,徵曰:臣以為陛下望獻陵,若昭陵,則臣固見之矣。上泣,為之毀觀。」我在部落格或公眾號的〈歷史課中的唐太宗、長孫后與魏徵〉中有所解說,引錄於下謹供參考。
貞觀十年,長孫皇后薨,葬於昭陵。太宗思念不已,就在宮苑中建一小樓,可以望見。一天,請魏徵一起登樓眺望。魏徵說:「我的眼睛不好,看不見啊!」太宗指出,就在前面,怎麼見不到呢?魏徵說:「我以為陛下要我望獻陵(高祖的陵墓),我實在看不到,若是昭陵,當然看到了。」太宗留下眼淚,下令把樓拆了。這段資料怎麼解讀呢?先談魏徵說以為要我望獻陵,是什麼意思,魏徵心中想到什麼?魏徵認為國君應該時時思念的是所承繼的先帝,想到先帝的交代是否做到,先帝的志業我完成了多少,而不是時時思念死去的妻子;男女之情是比不上天下大業,不可以時時縈繞心中。再談太宗為什麼流下眼淚,問問同學,同學說,太宗思念皇后。我說,文本中已經說了,念后不已,應該想到更深一點,流淚表示什麼?偌大的教室,一片寂靜,這時有一位同學說:太宗愛皇后。我說,我想也是,太宗深愛長孫后,想到以後不再登樓望見,情不自禁流下眼淚。我加了一句,大家讀歷史多年,讀過的教科書中有眼淚嗎?同學都搖搖頭,表示沒有啊。我說,教科書中可以沒有眼淚,但老師講課,少了情感成份,也就少了動人力量,終屬不足。
主修生態學的辛敏同學在報告中寫道:「在老師的課程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兩點,一是帶著感情去看待人物身上發生的各個事件。這是因為出生的二十多年的歷程中,幾乎所有人都在和我說,我們需要的是理性思考,做任何選擇時,應該考慮更多的是事情的價值意義,一直以來我們被灌輸的是,就是只要理性分析而已,重在利弊而不在心中的波瀾。在這個過程中,幾乎沒有人這麼明白跟我們講過,感情也是重要的,感情也是有價值的。之所以這樣講,不是因為聽過老師的講解後,我忽然覺得感情和理性一樣重要了,而是因為我的心裡有了一些小的變化:我開始理解到,人的感情在面對抉擇時,也應該被重視而不是完全讓給理性。」辛同學舉了兩個子說明,一是唐太宗流淚下令把小樓拆掉,另一是王忠嗣不攻石堡城,寧願被貶被罸也不執行造成將士無謂死傷的詔令。理性當然重要,思考、分析、判斷等,都離不了理性,但感性也有其功用,面對抉擇之時,利弊固然需要細細思辨,心中的波瀾也許更能提供正確的方向。
文化中國班上有不少男同學,也有豐富的感情嗎?當然有的。王廣智同學,這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的學生,他的報告中有這麼一段:「閱讀《通鑑》,最先震撼來自於唐太宗的眼淚。有時,我閱讀史書,僅僅注重情節的發展,對其他部分就一帶而過,對於『淚』這樣的字眼甚至不屑一顧。殊不知,這一『淚』字背後就是唐太宗靈魂所在,也是史家功夫所在。唐太宗,雖然發動過玄武門兵變,雖然他深處政治漩渦中心,却也有普通人都有的感情,可細細一想,這樣的感情不該就是人人都有的嗎?看到結髮妻子的墓,誰又能不流淚呢?反思一下,原來,我似乎太輕視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對那些與我們有一定距離的人,總是把他們想像成冰冰涼涼的,完全理性的人!從那以後,在觀察他人行為和動作的過程中,我將自己代入到他們的角色中,想像著他或她在感性條件下會做出怎樣的抉擇;又或者,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做出反應前,我會想像他們接收到了我的行為後將會作何反應,然後再進行相應的調整。」王同學後半段話,主要講到同理心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講得很好,把歷史課程中學到的概念,加以運用,身體力行,提升能力,充實德行,歷史的功效也就得以彰顯。
顧天舒同學主修廣告學,她的報告立了一個標題:〈歷史中的人情味〉,其中有這麼一段;「胡三省對《通鑑》的批注裡面,有兩點讓我印象較深。一是他也是用『同理心』來『同情古人』,給我們提供了合理而又充滿感情的解釋。三國時期有一段諸葛亮臨死『誰可繼任』的事,《通鑑》記載李福問蔣琬之後誰任,諸葛亮說費褘;而又問費褘之後,『亮不答』。胡三省注道:『亮不答繼任之人,非高帝「此後亦非乃所知」之意,蓋亦見蜀之人士,無足以繼褘者矣。嗚呼!』這種傷感『蜀之無人』的情緒,從三國時諸葛亮的病榻上彌散開去,到達胡三省的眉頭,又漸次感動到我們後世讀者的心。」顧同學談《通鑑》,既跳開了隋唐,又注意到胡三省的注,這是她課後自己的閱讀,也是對胡注的重視。顧同學從胡三省的嘆息,體會到那股從遙遠三國時代彌散開來的哀傷氣氛,非但使得英雄豪傑淚灑衣襟,也感動了後世無數讀者的心。這也可以說是藉由「同理心」而有所認知,寫出來的漂亮文字。
顧同學又寫了一段關於中唐的事:「課堂上讀到中唐時,老師突然問道,『有沒有誰看過〈刺客聶隠娘〉這部電影?』我心頭一震,因為這部電影正是當時我在做一門專業課作業的研究對象。於是,我舉手起來講述了一下這部電影的劇情,並表示它對於歷史環境的還原很到位。老師說,因為對於這部電影的歷史背景很熟悉,劇中人物心中的不安、緊張與惶恐,都有深切解會,覺得這部電影拍得非常精彩。這讓我開始反思,我確實因為缺乏歷史知識,第一次看時覺得不知所云,後來由於做研究,方才深入了解而有所領悟。」我聽不少朋友說,侯孝賢導的這部電影,鏡頭很美,但劇情看不大懂。我想主要未能了解每一個重要角色的心理狀況。藩鎮方面,是放棄特權,歸順大唐,還是保有傳統,繼續對立;朝廷方面,為了實質統一,不惜動武,還是忍讓安撫,維持現狀,無不用盡心機,各有盤算,造成人物極大的心理壓力,以致思覺失調在所難免。也許,我們可以說,看一部歷史背景的電影,要有同理心,方能欣賞吧。
我們該看看結尾部分,怎麼寫比較好呢?我選栗梓茜同學報告的最後部分:
跟著老師讀《通鑑》是一件很神奇的事,不需要上歷史課那樣一板一眼,而是像對話一樣,把自已置身於時空之外,感受文字對面的人有怎樣的喜怒哀樂。讀《通鑑》帶給我最大的感觸,無疑是喚起了我的「同理心」、「神入」、「共情」,這些美好的能力,是我以前沒有意識到可以擁有與運用的。當我發現我也可以體會到古人的心情時,我們的距離拉近了,那層隔閡也在漸漸消失。塵封的千年不再被束之高閣,我也意識到正是塵封的那幾千年,一點一點帶著我們走到了今天。那些生長在我們文化裡的東西,那些被我們所認同,所嚮往的理想與情感,都變得真實且可觸摸,我第一次體會了「相連」。我想從此以後,讀《通鑑》會成為一個習慣,在越來越多的「共情」之後,我那會試著去尋找在這趟相連的旅程中丟掉的東西,以及我們有沒有可能再將它們找回來。畢竟,真實都藏在歷史細節裡,只要能夠用心去體會,一切都會變很可愛。
這篇報告有一個題目:〈真實藏在細節之中〉,結語作了漂亮的呼應。文字中那些溢美言辭之外,栗同學寫到了這兩天課程的主要收獲,首先是同理心、神入、移情的能力,其次是古今之間隔閡的消失,再者就是重拾昔日的理想與感情,最後歸結於「用心去體會,一切都可愛」,真是讓人欣喜的話語。
您也許會說,瀏覽了一遍,整篇都在講同理心、神入這個概念,說明感情的重要,與題目中的「感覺」似乎不太搭調。我的想法是,感情需要醞釀,感覺應是起點;先有了感覺,才會產生感情。什麼是感覺呢?也舉一個例子。2018年6月,我參加文化中國人才計劃十週年的紀念活動,也提供了二、三十分鐘的談話,安排在北京大學李伯重教授之後。場地稍擠,來聽李教授的同學不少,有些只能坐在地上。我談的主題是「從歷史的課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董心悅同學在結語部分,提到了那天的情景。她寫道:「十周年的時候,老師問:『傳統史書談道德,今天史書不講道德,那麼現在人如何繼承?』我本來坐在地上,一瞬間竟有想要站起來的衝動。」董同學那種「一瞬間的衝動」可以說是「感覺」吧。
這篇小文,幾乎全是摘記幾位浙江大學「文化中國人才計劃」同學心得報告中的文字,寫得很好,也請大家看看。尤其是台灣的大學生,在寫心得報告時大可參考、學習。當然,我也要向這幾位同學致謝,讓我引用這些精美的片段。
2019年2月24日
喜欢看老师的文字
回覆刪除(張元老師回覆)謝謝支持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