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筆尖上的世界史》The Written World: The
Story of Literature and How to Shaped History by Martin Puchner 林金源譯
八、《書宅與阿呆》The Fuzzy And The Techie
–Why the Liberal Arts Will Rule the Digital World by Scott Hartley 溫力秦譯
九、《西進的帝國──地理如何形塑美國的世界地位》Earning the Rockies—How
Geography Shapes America’s Role in the World by Robert D. Kaplan 吳潤璿譯
十、《如何謀殺一座城市──高房價、居民洗牌與爭取居住權的戰鬥》How to Kill A
City-gentrification, Inequality, and the Fight for the Neighborhood by Peter
Moskowitz 吳比娜、賴彥如譯
十一、《為時間終結而作──梅湘四重奏的故事》For the End of Time—The
Story of the Messiaen Quartet by Rebecca Rischin 沈台訓譯
七、《筆尖上的世界史》The Written World: The Story of Literature
and How to Shaped History
by Martin Puchner 林金源譯,究竟,2018年7月。
本書的中文書名:筆尖上的世界史,老實說,我看不大懂。什麼叫「筆尖上」,用筆寫字,必然出自筆尖下,如果就是筆尖下的世界史,也覺得不妥。因為沒有歷史不是出自歷史家的筆下,沒有史家就沒有歷史,唯有活生生的史學,才有活生生的歷史,所以,歷史當然出自史家的筆尖,那麼它也就是一本世界史的書嗎?不是的,英文書名:書寫的世界----文學與如何形塑歷史的故事,就把書中內涵作了清楚表達,因為書名中包括了書寫、文學、故事與歷史,也就是書中重點所在。難道,筆尖上就是這個意思嗎?
看看目錄,有我們很熟悉的,也有幾乎是我們第一次聽到的。《伊里亞德》、《聖經》、《源氏物語》、《天方夜譚》、《唐吉訶德》、《共產黨宣言》這些當然是熟知的。至於亞述巴尼拔的《吉爾伽美什史詩》,可能聽過,馬雅文化的《波波爾烏》,西非的《松迪亞塔史詩》,加勒比海詩人沃爾特等,對我來說,就是首次聽聞。
撰者不是寫一本世界文學經典名著的簡介或概論,而是有其獨特的視角,他是從書寫文本的形成與影響來談這些著名聖典、史詩與小說。所以,如何形成文本,從抄寫員到作者書寫,再到利用電腦,這是書寫演變;而紙與印刷術的發明、普遍使用,也是撰者強調的重點。讓我們從一個新的視角觀看經典名著或書寫文本所形塑的世界,也看到了過去講文學名著的書中未曾見過的風景。讀起來不無新義,也就可以一頁一頁地讀了下去。
由於視角轉換,撰者特別強調書寫形式與各類經典之間的關係,指出「基礎文本」以及由其衍生變化出來的許多故事。非但讓我們讀者知道了文學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繫,甚且看到了與時俱進的不同樣貌,當然也可以找到呈現這些文本的模式。
另一方面,撰者在選材時,儘量呈現內容新鮮感,例如談荷馬史詩,舉出亞歷山大非常喜讀《伊里亞德》,此書常置左右,進而談及這部史詩對亞歷山大,以及整個歷史發展的影響。再如《源氏物語》,非但是世界第一部長篇小說,而且篇幅很長,值得多加介紹,也豐富了讀者對它的認識。撰者認為此書顯示了日本的文化獨立,應該不是紫式部會想到的。
《天方夜譚》的故事集形式值得探討,尤其撰者藉由與帕慕克(土耳其小說家,諾貝爾獎得主)的對談,引述這位小說家的意見:「(《天方夜譚》)既是歐洲的產物,也是印度和阿拉伯的成果,是東西世界的奇異混血兒,嚴格說來,不屬於任何一方。」(頁158)《唐吉訶德》則於故事之外,在紙與印刷術使用方面著墨較多,也談到了續集的著作權問題。關於馬克斯與恩格斯的《共產黨宣言》,撰者對「宣言」形式的意義,做了較多解說。最後以「不管怎麼說,可以確定的是《共產黨宣言》在問世後數十年內,成為最具影響力的現代文本之一,四千年以來的文學當中,極少有文本能如此有效地形塑歷史。」(頁283)作結。引文中之「之一」二字,似可刪去。書中提及蘇聯詩人艾哈邁託娃,這位女詩人名聲響亮,她與以撤.柏林極其短暫的交往,尤其讓人津津樂道。我讀過一點有關論述,主角中文都作「艾赫瑪托娃」,譯者的譯法不知有何依據。翻譯人名、地名仍以約定成俗為妥。
本書從抄寫員寫起,對於紙的運用,詳加介紹,占了不少篇幅,但撰者以為中國紙是用桑樹製造,到了阿拉伯,開始用破布,是一大進步,更為普及。他大概不知道,東漢蔡倫改進造紙,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後漢書.宦者.蔡倫傳》),其中所用的「敝布」就是破布。撰者儘量到書中述及的地點一遊,觀看今日的地理風土,想像當年的情景習俗,多少帶有一點旅遊意味,活潑生動,增添了可讀性。
總之,這是一本有一定深度,又別出心裁,不落俗套,易於閱讀的世界經典文學概述,值得細細品味。
OB短評得知, 2018年10月24日記
八、《書宅與阿呆》The Fuzzy And The Techie –Why the Liberal
Arts Will Rule the Digital World by Scott Hartley 溫力秦譯,寶鼎出版,2018年9月。
這是一本談理科人與文科人的書。我們一般觀念認為理科人重理性,善數學,精於推證,性格嚴謹;文科人重感性,好文藝,長於想像,情懷浪漫。這種觀念並無不對,因之出現頗為偏頗的刻板印象,特別是為了職業選擇,具有數理能力的學生,走出校門,正好配合科技發展的大潮,謀職容易,收入豐厚,自然形成重理輕文的觀念,理科生成為寵兒,文科生打入冷宮。尤其在家長心中,見到子女高中成績優異,無不鼓勵朝理科人目標前進。
然而,某些理科學生,其實並不喜歡理工:數學、物理對他們不難,但更喜歡文、史、哲學,依其人情況,成為文科人既符合性情,更可以有較大的成就。犧牲了一位好作家、好學者,却多了一位普普通通的工程師,這筆帳有點不合算。相對而言,某些文科生雖然遠離實驗室,若對數學、物理等自然科學不覺困難,兼具這方面能力,更有如虎添翼的氣勢,當然他們不會成為科學家或工程師。
如何正確看待與理解目前理科生與文科生的處境,並指出妥適可行的發展途徑,確實值得我們深思。本書撰者有鑑於此,舉出許多實例,針對C. P. 史諾所言理科生與文科生是「而種主題、兩種學科、兩種文化」的著名論斷,加以深入探討,得出全書最後的話:「唯有人文與與科技相互結合,才能馳騁於快速變化的世界。」(頁318),以及全書最後一句:「以科技導向的未來,一日千里,我們的教育、產品和機構若都能人文與科技兼而有之,此理想的組合必然可以抓住無窮契機。」(頁319)。
我們從撰者最後的結語可以看出他心中未來的世界一日千里的變化是以科技為導向,人們所受的教育應為此大方向做好準備;人文學科固然有其地位,重要性仍在配合科技的發展與創新。這也就是本書內容的主要結構,某項產品、某種程式的研發成功,不單是理科人的技術,也兼有文科人的貢獻。本書是以產品、程式與研發機構為主體,從而分析探討其成功之道在於硬實力與軟實力的結合。而軟實力則指同理心為依據的人際關係、溝通技巧、符合人心人性的設計理念,以及認識自己、知道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有助於團隊合作,提高生產力。因之,撰者最常提到的人文學科是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偶爾也提到哲學,相對而言,文學、藝術與歷史則鮮少述及。
科技進步快速,特別是人工智慧的成就,勢將取代許多人做的工作。撰者引用有關研究,指出重複性高的工作,最容易被取代,科技人目前所做的事,取代性就高於文科生的職業。所以,鼓勵子女非理科不讀,未必符合世界潮流的走向。
全書舉出許許多多文科生創業成功的實例,但他們都具有一定的數位運用能力,也舉出許多大公司的重要人物出身文科,同樣具有理科的修養。這些實例有很強的說服力,只是這些例子,不是蘋果、臉書、亞馬遜等為我們熟知的大企業,而是初次聽聞,很難記住,看過即忘。全書以這類實例集結而成,讀著讀著,倦怠感也就出來了。
人文學科的價值,不應該只是為了配合科技發展,文科生應該對於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內在涵養之培育、社會公民的養成這些方面討論宣導,做出貢獻。當然這不是撰著重的方向,也不應該加以苛求,予以批評。撰者有其主旨與方法,本書結構嚴整,論述清晰,可以說是一本成功的著作。
OB 短評得知,
2018年11月17日記於南京旅次
九、《西進的帝國──地理如何形塑美國的世界地位》Earning the Rockies—How Geography Shapes
America’s Role in the World
by Robert D. Kaplan 吳潤璿譯,馬可孛羅,2018年5月。
美國是當今世界第一強國,她的任何舉措都是影響鉅大。全球知識分子應該認識美國,當然,美國人也需要對自己的國家有所認識。本書撰者為美國知名記者,看盡了世事變化,他怎樣看今天的美國呢?
寫過《地理的復仇》、《世界的盡頭》、《歐洲暗影》、《南中國海》等暢銷著作的卡普蘭,毫無疑問是從「地理」的角度觀看自己國家三百年來的發展,他採用的方法是親自駕車,自西徂東,尋幽訪舊,採風問俗,從新英格蘭出發,駛過了連緜的田野,穿越了乾旱的沙漠,來到了加州的太平洋濱。
引導卡普蘭的,詳盡的地圖之外,更重要的是三部他所謂的「聖典」,一是德沃特(R. A. Devote)出版於1941年的《決定性的一年:1846》,撰者說,他之踏上這趟旅程緣於父親的感召與此書的指引。另一聖典是韋伯(W. P. Webb)於1993年出版的《北美大平原》,其主旨認為「北美大平原是了解美國一切之謎的關鍵。」(頁127)「美國史是拓荒者適應北美大平原的歷史。」(頁128)第三本是史達格納(W. Stegner)於1953年出版的《西經一百度之外》,史達格是著名的小說家,卡普蘭認為此書是史達格納最重要的作品。卡普蘭又說,這三部「聖典」都是二十世紀中葉出版,「他們三人僅僅是以濃厚的十九世紀世界觀來研究地理,地理學正是歷史與文化研究的起始點,通常要比二十世紀的政治學方法論來得更有啟發性。」(頁135)我們可以看到卡普蘭以這三位前輩為基點,再向前推展,進一步確定了形塑美國精神的地理因素,正是一批批不懼艱難,奮勇西征的拓荒者,創造了有別於歐洲大陸的獨特精神。
卡普蘭看到了舊市鎮的沒落,也看到了新城區的繁華,他喜歡坐在吧台上聆聽當地人們的談話,了解基層百姓的想法與關懷。他也廣泛閱讀惠特曼、福克納的詩歌、小說,歷史學者的研究,政論家的文章等等,隨手拈來,皆見深義。
卡普蘭毫不諱言,今天的美國是一個帝國,擁有無遠弗屆的海軍打擊力量,可以干涉世界任何角落的事端。問題是,這個帝國對今天世界是有利的,還是有害的?卡普蘭不否認,進軍阿富汗、伊拉克,打開了中東潘朶拉的盒子,顯然是考慮欠周,得不償失。整體上看,仍給予正面評價。歐洲僅能自保,俄羅斯尚待恢復,真正形成挑戰的,唯有中國。卡普蘭並未渲染美中的對立與衝突,但一再強調維持三百艘各型戰艦,而不是二百艘,仍有其必要性,目的無非是這個世界仍然需要大美帝國的控管與維持。
此外,本書也提到了「歷史」,而且很有意思。卡普蘭顯然喜歡傳統一點的書寫方式,不欣賞現代的史學研究。他說:「在後越戰的學術圈中,有種把美國史降格在奴隸制度以及『種族滅絕』罪行研究的傾向,這只是對德沃特那種生動、札實、全國性重建十九世紀美國西部的取向,不留下任何的研究空間。」(頁36)就是一例。
這是一本二百頁的小書,但知識密度很高,內容十分豐富,果然是大家手筆,不同凡響。譯者中文尚稱通順,至於撰者原有的文采,很難讀到。一本書儘管內容豐富,文字却稍欠優雅,終屬憾事。
OB 短評得知 ,2018年11月23日,再讀
十、《如何謀殺一座城市──高房價、居民洗牌與爭取居住權的戰鬥》How to Kill A
City----gentrification, Inequality, and the Fight for the Neighborhood by Peter Moskowitz 吳比娜、賴彥如譯,行人出版,2018年8月。
如果你要置產,在那裡買房呢?有經驗的人會告訴你首先看地段,地段好方能保值,甚至大賺一筆。那裡的地段好呢?城市裡,城市裡的公寓房,勝過郊區的透天厝。因為地段的價值相去太大,寧有城裡一張床,不要郊區一間房。溫拿從郊區進入城市,魯蛇從城市退往郊區,翻轉了昔日郊區布滿人生勝利組宅院,失敗者窩藏城市貧民區的景象。須知今日的天龍國必然是在城市,郊區成了取不到天龍國籍魯蛇的藏身之處。因為居住城市,方便多多,有錢有勢者當然就住進城中豪宅,而城市的治理者,藉更新城市,吸引投資,增加就業,文化創新等美名,與開發商合作,鏟除城市中破敗髒亂的平民區,趕走生於斯長於斯的弱勢百姓,建起豪華住宅,吸引富豪購置。於是,城市中原有的種族多元、文化多元的樣貌消失了,財大氣粗、玻璃帷幕的住商大廈平地拔起。城市的面貌變了,變整齊了,美觀了,從外表看,美侖美奐,讓有錢人住得安適滿意。
但是,那些被趕往郊區,又必須進入城市工作的低薪勞動者,每天飽受塞車之苦,為了節省住房費用,住得越遠,耗在上下班的時間就越久。結果呢?城裡的房價上漲,有錢人又賺了一筆,郊區的房租也上漲,付不起的人只有考慮遠離這座祖輩居住,自幼成長的地區,只能他鄉作故鄉了。
本書描寫了紐奧良、底特律、舊金山和紐約四座城市的變化,當然四城的情況各異。紐奧良遭到卡崔娜颶風的摧殘,著名的法國區重建之後,原住於該區的黑人,也就是紐奧良昔日文化的骨幹,避難外地,新區建成,房價太高,已無力返回。底特律傳統工業沒落,城中最好的地段建起現代大樓,也不是當地住民有能力進住,只能徙往郊區,甚至遠走他鄉。舊金山則是谷歌、臉書等高科技的高薪資者大量湧入,房價大漲,原來住民只有外移。紐約則是全球金融中心,在金融經濟當令的時刻,民選市長與房地產商聯手,吸引全球的富豪,而原先全美最好的公共住宅未見同步發展,也走上了與其他三城同樣的資本主義道路,一切向錢看,一切為有錢人服務。
這是一本描述四座美國城市的書,當今世界正以美國馬首是瞻,我們看到了昔日各地特有的文化風貌逐漸泯滅,貧富差距更加擴大,將是我們未來社會的縮影。我們從這本書中得到這樣的認知,可謂不無收獲。由於採用社會科學的寫作模式,好像讀一本城市的調查報告,結論很簡單,嗅不到人文氣息,也就談不上閱讀的樂趣與感動了。
OB短評得知
2018年11月30日記
十一、《為時間終結而作──梅湘四重奏的故事》For the End of Time—The Story of the Messiaen
Quartet by Rebecca Rischin
沈台訓譯,啟明出版,2018年10月。
這是一本談一首樂曲〈終結時間四重奏〉故事的書,當然也講到了作曲者梅湘以及另外三種樂器演奏者:大提琴,巴斯奇耶、小提琴,勒布雷、單簧管,阿科卡、而彈鋼琴的,則是作曲家梅湘本人;於是四位音樂人的故事也是本書的另一重點。
不過,這首將近一小時的四重奏最特別的地方是它的完成與首演地點,居然是二次大戰時德軍囚禁俘虜在的西利西亞戰俘營。這座8A戰俘營中四位法國音樂家演奏了這首被認為梅湘最著名的作品。當然,管理戰俘營的德國軍官也提供了一定的協助。
本書對這首受到《聖經.啟示錄》啟發的樂曲做了相當全面而深入的說明,梅湘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年輕時讀了不少書,對〈啟示錄〉情有獨鍾,有心要用音樂把它的精義展現出來,時間終結就到了永恆之境。梅湘又是一位鳥類學者,撰者說他「只靠耳朶毫不遲疑地辨認出,法國境內五十個品種的雀鳥鳴叫聲。借助一些資料與器材,他能夠認出棲居法國與歐洲的大約五百五十個其他品種的鳥歌。」(頁116)因此,在這個四重奏的八個樂章的第三樂章就是〈禽鳥的深淵〉,用單簧管獨奏演出。梅湘是現代音樂的重要作曲家之一,如何表達時間、鳥鳴,他要求演奏者用極其緩慢的速度來呈現,幾乎已到了技巧的極限。所以,戰俘營中波蘭、比利時、法國的聽眾,儘管聚精會神,生怕遺漏了大師的任何音符,但他們是聽不懂的,是無法領會的。
囚禁戰俘的營房與關押猶太人的集中營不同,但吃不飽又要做工是相同的;只是管理顯然較為寬鬆,而德國軍官中受好音樂者不乏其人,從旁協助,弄來了器材,也安排作曲家不受打擾的工作空間。最後,梅湘與巴奇耶離開囚營回到巴黎,也得到德國軍官的幫助。
戰俘營的條件當然不好,首演時,他們穿著滿是補釘的衣衫,脚上套著可以保暖的木鞋,現場有多少聽眾呢?梅湘說有三、五千,其實大概只有三百人左右,顯然梅湘是有點誇大了。
這四位音樂家是本書描述的主要對象,梅湘是現代古典音樂的大師級人物,著墨最多,音樂上頗有成就,享譽很高,但在撰者筆下,這位大人物果然不同凡俗,高高在上,固然有其榮寵,但却不是一位有溫度,讓人感動、懷念的朋友。巴斯奇耶後來組成三重奏,在古典樂壇評價很高,然而,在朋友口中,他是冒著一定風險,也會伸出友誼的手,幫助度過難關的人。勒布雷由於音色渾厚,走上了舞台,也成了電影明星,離開了音樂圈,也就不再與昔日合奏者聯係了。阿特卡是四人中最富傳奇色彩的,這位來自北非猶太人家庭的單簧管手,是第二次逃脫方才離開了囚營。他們家的故事,真是血淚斑斑,阿特卡逝世較早,撰者從他的兄弟、妹妹,以及子侄輩的記憶中,看到了這位不凡的托洛斯基主義者的精彩故事。撰者訪談了四位音樂家或其家屬,取得第一手資料,也是本書內容的重要部分。我們從這些第一手資料,看到了撰者對這四位音樂家的感受,筆下流露出的情愫,其中褒貶也就十分明白了。
我是從書本中知道梅湘其人的,也只是對他的名字有點印象而已。我手上有些古典的CD,大概二、三百片,太少的緣故,找不到一首梅湘的曲子。我看了本書中對於〈時間終結四重奏〉的描述,我想我也是難以欣賞的聽眾之一。
這是一本好看的書,我們看到了二次大戰艱難歲月中一個音樂的故事,以及演出這個故事的許許多多人們,他們是音樂家及其家人,音樂會的促成者,以及坐在冰冷場地靜靜聆聽的那些戰俘們。
OB短評得知,2018年12月13日記
附言:每學期應該推薦十二本課外書,這個學期少了一本,因為九合一選舉之後,利用「開場白」的時間,與同學們談談這次選舉的意義,希望同學把現實與歷史稍作連結;也讓同學發表意見,提出看法。有幾位同學的發言,條理明晰,言之有物,若加以訓練,可以成為優秀的民意代表。
再者,每學期結束,我會調查同學對於這些課外書的反應,喜歡哪些,將來有時間會找來一讀。每位同學可以寫一至三本,兩個班約一百七十位同學。結果讓我十分意外,第一名的是《如何謀殺一座城市》,接著是《書呆與阿宅》、《憂鬱的演進》。這幾本書受到同學的青睞,大概是感到與自己切身有關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