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8日 星期四

107學年度第一學期(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開場白推薦書單(前半部分)


一、《非虛構寫作指南》On Writing Well: The Classic Guide to Writing Nonfiction by  William Zinsser,劉迺翰譯
二、《植物彌賽亞從實習生到皇家園藝師拯救世界珍稀植物的保育之旅》The Plant Messiah: Adventures in Search of the World’s Rarest Species by Carlos Magdalena楊玉齡譯
三、《被誤讀的哲學家從笛卡兒、霍布斯到盧梭,九位啟蒙時代重要思想家對現世的影響The Dream of Enlightenment: The Rise of Modern Philosophy by Anthony Gottlieb,劉維人譯
四、《如果這是一個人》Se questo e un uomo by Primo Levi,吳若楠譯
五、《憂鬱的演化》The Depths: The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the Depression Epidemic by Jonathan Rottenberg,向淑容譯

六、《人性較量我們憑什麼勝過人工智慧?》The Most Human Human: Wha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aches Us about Being Alive by Brian Christian,朱怡康譯





             一、《非虛構寫作指南》On Writing Well: The Classic Guide to Writing Nonfiction by William Zinsser,劉迺翰譯,臉譜出版,20185月初版,6月二刷。

寫作很重要,不是文章寫得好可以在職場上占有一定優勢,更不是將來可以當作家,或從事文字書寫有關的工作,那是什麼呢?寫作其實就是思考的表現,我們可以不需要靠文字為生,但是我們都應該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把面對的問題,解決的方法,或者自己的選擇,想得清清楚楚。這個能力如何培養呢?寫作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為什麼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的思考能力?主要是寫作不容易,寫得好非常辛苦,要不斷練習,從段落分明,到句子穩固,用辭準確,意思明白,讓人讀得下去,而且感到有意思為止,這是一個絞盡腦汁,全力拼搏的工作;而不是靈感來了,大筆一揮,文不加點,煥然成章。面對一個要寫的題目,準備下筆,大的方面要怎樣規畫,小的地方要注意什麼,都要費力思考,斟酌再三,也唯有一再試煉,才能寫出通順流暢,具有意境的好文章。當然,這個過程也是思考能力上的大磨練。我們很清楚,寫作過程需要高人教導與指點,需要向經驗豐富,深得箇中三昧的高手請教,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本書就是我們學習寫作應該仔細研讀的經典名著。初版1976年問世,距今已超過四十個年頭,不斷修訂,最後一版已在2006年,也是十多年前了,書腰上說它暢百萬冊,應非虛語。
本書對於寫作的基本觀念與原則、方法都作了深入討論,提出讓人信服的見解,這是我們寫作時應該具備的知識。不同的寫作形式也有所介紹,而且援引許多撰者認為值得細讀的片段,加以分析,並指出其高明之處。由於引文不少,占了全書頗多篇幅,非但不覺冗贅,而且倍感精彩,我們不只學到了寫作應該注意的要點,還讀到了許多足為典範的名篇,知道了所以精彩的關鍵。好的文本加上高明的點評,相得益彰,讀來更是享受。
撰者於2015年去世,是老一輩的文字工作者,推崇欣賞的 E. B. 懷特與V. S.普列契特,屢屢提及,贊賞不已。讓我想起多年前讀吳魯芹的《英美十六家》與夏濟安的《現代英文選評註》時,讀到這兩位大作家時留下的深刻印象,當然撰者提到的作家與作品很多,都是很有價值的閱讀信息。
雖然這是一本老書,却是每一個大學生都應該一讀的書,譯者的中文很好,也應該一提。
              
 博客來網站上看到 ,2018818


            二、《植物彌賽亞從實習生到皇家園藝師拯救世界珍稀植物的保育之旅》The Plant Messiah: Adventures in Search of the World’s Rarest Species by Carlos Magdalena,楊玉齡譯,天下文化,20183月。

我們身旁有一個植物世界,提供我們生活中許許多多不可少的條件與情境,但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却十分有限,無疑是很大的缺陷。
隨著所謂文明的快速發展,植物世界也產生了大變化,滿山遍野的原生草木逐漸被外來物種擠壓,逐漸從稀少變成瀕危而最後只能見於記載。如何搶救這些瀕於滅絕的美麗花草或健壯樹木,是植物學家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卓有成就者,就有了「植物彌賽亞」的稱號,就像作者,當然他會說,只要下功夫,人人都可以是彌賽亞。
從一株世界僅存的咖啡樹談起。老師喜歡植物,要學生採集一些獨特的草木,一個學生在路邊採了花葉交作業。老師不認識,寄給英國的邱園,世界最大的植物園與研究保育機構。邱園的專家大感驚異,這不是已經滅絕的羅德里格斯咖啡嗎?這麼被找到了呢?於是經過插條,可以有了許多植株,只是結不出種子,不能真正繁殖。於是,這個在邱園工作的西班牙人設法讓它結出種子,成功繁殖。羅德里格斯在印度洋中,是一個火山島,島上有一些「活死物」,即傳言已經滅絕的動植物。作者去了羅德里格斯採訪之外,也到模里西斯採訪,挽救危亡植物。島上有樹高十二公尺,樹幹直徑不超過二十公分的苦莖椰子,也是世界上僅有的一株,號稱「地球上最寂寞的棕櫚樹」。另外,以法國哲學家命名的盧梭木,也在瀕危情況。撰者又到了南美洲,巴西栗樹、秘魯牧豆樹等昔日支持並保護人們生活的植物也都陷入瀕危之境,需要植物專家到處教導人們種植方法,盼能有所挽回。至於「睡蓮」則是撰者的最愛,描述最為詳盡,讓我們對於經常看到,非常美麗的水生植物多所理解。
讀本書收獲最多的是接觸一點植物方面的「知識」,例如插條生長如何處理;雌雄株繁殖需要授粉,一些動物扮演了此一角色,例如盧梭木就由藍尾守宮來授粉;有些地方由於授粉動物逐漸消亡,植物也就走向滅絕。有了種子未必就能發出苗芽,還要多方考慮,屢經試驗,方能成功。這些植物保育工作的細節,其他通俗書籍不易讀到。
第二是植物學家的野外工作,不同地區,氣候有異,民情有別,如何做好探訪、調查、蒐集、教導等工作,可說踏上很有特點的旅程。撰者在南美洲與澳洲的探訪工作,讓我們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景緻。
第三,一個植物學家的養成,如同任何卓然有成的專家一樣,本身的志趣才華,加上後天的不懈努力,都是要件。撰者自述:「我在五歲時候,就知道照顧學校的植物了,儼然成為小朋友中的博物學家。如果我答不出他們的問題,我回家問媽媽,或查書,直到我找出答案為止。等我再大一點時,讀完整整六冊《自然科學》百科全書,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來回讀了十二遍。」(頁22)果然,這個西班牙人自學成才,非但成了英國邱園的植物學家,又得到了「植物彌賽亞」的美名,他的學習過程與工作態度,讓人敬佩。
我讀此書,想到了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的英國館,館內館外全是植物種子,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沒有注意到提供者「邱園」,也是這方面知識薄弱的緣故。
譯者楊玉齡的譯筆很好,前些年讀她譯的《失去的湯匙》,一本講化學元素的書,讀來很享受。看到此書譯者是她,立即購來一讀,也很享受。
   
OB短評得知,2018824日記

              三、《被誤讀的哲學家從笛卡兒、霍布斯到盧梭,九位啟蒙時代重要思想家對現世的影響The Dream of Enlightenment: The Rise of Modern Philosophy by Anthony Gottlieb,劉維人譯,麥田出版,20187月。

讀過高中世界文化史,都知道啟蒙運動時代的代表人物就是幾位大哲學家,也都會從笛卡兒開始,知道了霍布斯、史賓諾莎、洛克、萊布尼玆到休謨,這些名字之從接著的是伏爾泰與盧梭。如果,稍微讀一點西方哲學史,如威爾.杜蘭寫的《哲學的故事》,知道就更多了。「我思故我在」之類的哲學術語,也是經常被人提及。但是這些都是不夠的,應該多讀一點,知道得再深刻一些,這本書大可一讀。
講述笛卡兒等哲學家的書,如哲學史及哲學家傳記已是很多很多,本書撰者為什麼還想寫一本談談這幾位哲學家的書?或許是我們可以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撰者不是在大學任教的職業哲學家,看他的經歷,曾任英國《經濟學人》的總編輯,文章發表在《紐約客》、《紐約時報》等,可見是一位對哲學下過功夫,想把自己閱讀專研所得讓社會大眾分享的公眾知識分子。他對知識界與閱讀者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怎樣的知識內容與表述手法可以得到這一層讀者接受並喜歡,這是象牙塔中製造專著與論文的純學者懵然無知,或力有未逮的。
撰者怎麼呈現這幾位哲學家呢?每位哲學家的見解當然是主要內容,但他呈現的方式則從哲學家面對的問題入手,把問題談得很深入很精細,有時上溯希臘,旁及當代,有時加入了後人的稱讚或批評。當然,這位哲學家個人特質,癖性喜好,交遊狀況也有所介紹。我們讀者看到一位哲學家對問題的探討,反覆思考,追根究柢,同時也與陳舊觀念,固有勢力不斷交鋒。其中「上帝」是從笛卡兒到休謨都必須表態,無法迴避的大議題。用什麼方法陳述,達到怎樣的成效,都有清楚交代。
此外,撰者如何用簡單幾筆勾勒出哲學家最重要的面相,也是讓人印象深刻。如史賓諾莎「仁慈而高貴的人格特質,簡直就是一則傳奇。」羅素說他「偉大哲學家中最為高貴,個性最讓人喜歡。」(頁128)洛克「對於人類思維方式影響程度,亞里斯多德之後,無人能出其右。」(頁165)至於萊布尼玆,「亞里斯多德以來最偉大的博學通才,至今仍不見有人的博學程度能與這兩個人並駕齊驅。」(頁228)他的秘書估計,萊布尼玆著作超過一百萬頁,下薩克森博物館收藏超超過五萬件萊布尼玆的作品,光信件就大約一萬五千封。」(頁229)休謨呢?鮑斯威爾說他是「英國最偉大的作家。」撰者寫道:「休謨當時名聲主要源於《英國史》與《政治論》,後者主要是經濟學論文,亞當.斯密在四分之一世紀後,將許多文章主題發展成完整論述。」(頁312)這一類的描述還有不少,可以看出選材的角度是很為讀者著想的。
第三個問題是我們讀這本書,可以得到什麼?增廣見聞之外,對眼前面對的,正在思考的問題,要提醒自己不可淺嘗輒止,要多想想,儘量深入,看看哲學家是怎麼進行論述的,如此周密,想得多麼深細,我們也應該學學。
英文原書名是《啟蒙運動之夢----近代哲學的興起》,中文有所修改,由於二十世紀有些學者對啟蒙運動的理解或影響,本書撰者並不贊成,認為有所誤讀,中文就成了這樣的書名,其實原文直譯或許更好一些。中文譯文相當不錯,哲學書讀來沒有文字上的負擔,譯者居功厥偉。
推薦者有愛得華.威爾森(《人類存在的意義》作者)、納西姆.塔雷布(《黑天鵝效應》作者),給我買此書的信心,也讓我讀了一本好書。

                     OB短評得知,2018918日記


           四、《如果這是一個人》Se questo e un uomo by Primo Levi,吳若楠譯,啟明出版,20188月。

德國人知道二次大戰他們犯了很大的罪過,就是在集中營死去了數百萬人,他們必須負責。為了讓罪過不再出現,集中營的事列入了課程中必須細讀的部分。有人說,德國學生讀多了,有點麻痺了,可以減少一些了。
最有名的集中營在奧玆維辛,寫集中營的書必不會少,我只知道普里摩.李維寫的《奧玆維辛生還錄》等有限幾本,讀了本書才知道義大利文的原書名是《如果這是一個人》,就像李維的那本《再度覺醒》(曾經在「開場白」推薦),原書名是《停戰》,原來的書名似乎都比改過的好一些。
李維如何書寫在奧玆維辛一年的日子呢?他是一位化學家,科學訓練讓他做事講求精確,寫作也秉持精確的原則。問題是如何精確寫出集中營的日子,他當然不會做詳細的生活描述,一日三餐吃些什麼,每日勞動做些什麼之類的瑣碎枝節,而是集中在四個最重要的題目,呈現集中營的生活本質:飢餓、寒冷、勞動和存活。
飢餓是囚徒必須忍受的痛苦,食物只有麪包和湯,麪包除了充饑,還可以做為交易的媒介,想要別人手上有的東西,可以用麪包換取,這樣就要多挨一點餓。湯也可以換東西,沒有麪包方便,而湯碗、湯匙就必須好好看管,不小心被人偷了,麻煩就大了。飢餓不是寫食物只有一點點,而是寫心中時時想到如何能夠多送點東西進肚子的那種感覺。
襤褸的衣服,不合脚的木鞋,如何渡過屋外零下二十度的寒冬,考驗囚徒的求生意志。雨雪天氣,寒風刺骨,如何熬過,也要想盡辦法,用點智慧或手段,讓自己身體暖和,這是必須通過的重大考驗。所以,營中那些認命的,循規蹈矩的,上面一個口令,他們一個動作的,幾乎都過不了飢寒這個關卡,沒多久就死了。
奧玆維辛大門口的標語是「勞動帶來自由」,囚徒們做些什麼勞動呢?李維寫自己的親身經歷,他身材瘦小,遇到粗重的工作,就要靠難友幫助,一些慷慨相助的人,就能得到人們心中的尊敬。李維後來分配到化工厰,體力勞動少了許多。其實這些勞動都沒有實質意義,都只是管理的一種形式而已。
在奧玆維辛要活下來,要有「存活」的本事,要時時刻刻仔細思考分析,如何方能得到最為有利的生存條件,能夠讓自己吃飽一點,穿暖一點,少花一點體力,多留一點精神。我們看不到「抗暴」或「逃亡」的故事,因為那是死路一條。為了存活,只有苟延,而且是用腦筋才能做到,反應欠敏銳,思考不周詳,不能捉住機會得到一點點好處,必然遭到淘汰。李維描寫了身旁一些各具本事的人物,在最後大撤退之前都存活下來。
李維說他能夠活下來,由於運氣。當蘇聯軍隊進逼之際,他得了猩紅熱,住進隔離病房,沒有隨集中營的二萬人一起撤退,而這二萬人,幾乎都已喪生,所存無幾。全書最後一章「十天的故事」,就是記德軍撤走,蘇軍未至的十天情形,像寫日記似的一天天詳加記述,同樣是一場生存的搏鬥。
我們都知道集中營,也聽過毒氣室,但我們無法想像集中營的情況與氣氛,無法想像那是人過的日子;而這些人並不是罪犯,也不是壞蛋,只因為他們是說意第緒語的猶太人。這真是歷史上少見的悲慘一頁,而且發生在不到一百年前。我們對這一幕歷史慘劇要有真切的感受,唯有真切感受,才能對於如何做為一個人,有著最為根本的認識。
附記:李維被認為是很有成就的文學家,他寫的《週期表》、《再度覺醒》、《滅頂與生還》均有中文譯本,都很好看。

                              OB短評得知,2018105日記


         五、《憂鬱的演化》The Depths: The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the Depression Epidemic by Jonathan Rottenberg,向淑容譯,左岸出版,20181月。

我們身旁多少會有些憂鬱症的患者,我們可能知道一點他們的情況,但也只是表面的了解,欠缺感同身受的認知。據調查,憂鬱症患者人數不斷增加,目前已占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由於淺度患者人數最多,療癒也多,就不覺得這是一個我們必須嚴肅面對的健康問題。
本書撰者本人曾是憂鬱症病患,深知這個病症不為外人了解的痛苦,也清楚市面上林林總總講述對付憂鬱症的手冊、寶典,對患者來說,幫助十分有限,而長期以來治療方法的偏差,尤其是此一病症不斷擴大的重要原因。
撰者指出,對付憂鬱症過去都是從生物與心理兩個方面入手,生物治療主要靠藥物,而心理治療則是做許許多多、各式各樣的動物實驗來取得數據。這是一條解決不了問題的路徑。憂鬱症事關人的情感,而學術界只在理性角度想方設法,寫出了數目可觀的論文,却無助於實際情況的改善。於是,有人從情感方面著眼,不再打開腦袋來看看,也不再養些大鼠來瞎整,而是從社會文化等因素,系統了解情感,形成一種情感科學的研究取向。撰者寫道:「情感包含完整的身與心,從消沉的姿態,低垂的目光,到免疫的內分泌系統的變化,還有負面的感知與記憶都是。......情感留下的痕跡不只是一種我們需要樂於接受種種跡象──心智、大腦以及行為上的跡象──才能領會當下的情感。」(頁30)例如,至親至愛死亡形成的傷慟,導至的憂鬱,昔日不被學界認可,就像2010年發表情感疾患的重要學術刊物《精神疾病期刊》共四百四篇論文,談傷慟的只有三篇。近年出版的《國際憂鬱症百科全書》,厚五百七十四頁,關於傷慟的只有三頁。(頁812013年,官方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才取消了傷慟排除條款。撰者說:「傷慟是歷史上有可能唯一推翻憂鬱症診斷的人生事件。」(頁82)撰者意思是,鼓勵用思考來對付憂鬱症的傳統做法,如同用科學理論的方法來研究、治病,可以說是拿錯了藥方,也就是一直以來與憂鬱對抗,遭到敗績的主要原因。
讀到這裡想到歷史研究不論是題目與方法,無不依憑理性,一度甚至連計量方法都廣受注目,惟獨把情感拋諸腦後。人們行為的動力既來自理性思考,也少不了情感信念,把「情感」排除在外,怎能得到過去世界的真切認識?前幾年,世界歷史學會召開關於歷史情感的學術大會,看看場次安排,似乎仍以情感為題目,而未視情感為方法。不過,重視情感,不再唯理性是尊,對一切事物的研究,都有其意義。
書中談及憂鬱症與人生目標的追求,我們會想到,人生目標訂得高了,到達不了,就憂鬱了。沒錯,什麼算是高呢?要做到億萬富豪嗎?有幾人能做到?放低標準,追求快樂,不算高吧。但以快樂為人生追求的目標,在西方社會,特別美國,非常普遍,却難以達成;撰者說台灣人、中國人追求的人生目標是有意義的事,不是偉大的、轟動的,而是感人的、受人尊敬的事,目標不高,達成不難,做到了,快樂就隨之而來。這種東西文化特徵作對比,我覺得很有意思,我不知道撰者心中有無理性與感性對比的影子。
全書引用專著、論文甚多,我們圈外人讀來,如同過眼雲煙,留不下印象,只是覺得撰者很用功,言必有據。至於他為什麼得了憂鬱症,那是因為他想讀歷史學博士,結果一來寫論文找不到滿意的題目,二來想到畢業後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就憂鬱起來了。還好他及時覺悟,改弦易轍,走向心理學,研究自己的病症,研究有成,也治好了並不嚴重的憂鬱症,而且為我們讀者留下一本了解這種病症的好書。

         劉象新短信中介紹,2018831日記  


            六、《人性較量我們憑什麼勝過人工智慧?》The Most Human Human: Wha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aches Us about Being Alive by Brian Christian,朱怡康譯,行路出版,20185月。

人工智慧可以取代人的智慧嗎?古人所說:「天工人其代之」可以真正落實嗎?或許是我們今天面對的最大問題。雖然目前看來仍在理論探討,虛擬實境的研究階段,但照科技發展,特別是電腦與手機等電子產品進步創新速度之快,「人工取代天工」或許離落實已不遠,甚至快要迫在眉睫了,是嗎?
任何大問題,要弄清楚它,需要從頭說起。講到今天電腦手機的應用,完全控制了年輕一代的生活與工作,已經到了不可須臾離也的地步。從頭說起,最重要的兩個人,非圖靈與夏農莫屬;他們二人在二十世紀三至五年代所寫的論文就非提不可;其中夏農那篇碩士論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碩士論文。
全書是以撰者參加稱為「圖靈測驗」,一場五分鐘的比賽為架構,進行全方位的探討。該項測驗是四個人與電腦程式對話,看評審能否判定何方是真人,何方是程式。若評審將程式判為真人,表示電腦獲勝。撰者參加2009年在倫敦的那一次,之前已辦了好幾屆。經由參加這次比賽的種種準備與思考,撰者的終極問題即序章的最後一句話:「人之為人到底意味什麼?圖靈測驗到底能讓我們對自己產生哪些新認識?」
既然參加比賽,就要全力準備,非但要弄清楚作為人如何把人的特質,那種不是機器、程式所能模擬的特點表現出來,而且要追根究柢的探索。於是,從哲學、語言學、心理學,甚至追索到腦神經科學,以求最根本的理解。另一方面,要下知彼工夫,對電腦的計算原理,甚至「神經語言程式學」都作了一定程度的解說。這一部分的知識量很重,讀來辛苦,但讀得下去,讀時還覺得有趣,只是難以深入了解,也就不易記住。記不住其中要點,是讀者本人背景不足;能夠讀得下去,則是撰者表述手法的高明了。
真人與人工智慧的對決,在撰者書寫的年代,最有名的是IBM的深藍與西洋棋大師的幾場比賽。撰者用不長的篇幅,作生動的報導。1996年,被譽為自古以來最偉大棋士卡斯帕洛夫以42勝深藍;次年,卡斯帕洛夫被深藍痛宰,因為深藍升級了,變得更快、更精明、更複雜。卡斯帕洛夫提議1998年再戰一次,IBM不領情,結束計劃,深藍退出舞台。讀這段往事,想起當今圍棋界的棋王,南韓與中國的青年棋士,都非電腦程式「阿發狗」的對手,真是天工人其代之了嗎?書中寫到深藍創造者許峰雄,看名字像是台灣人,如果我沒記錯,阿發狗的創造者也是台灣人。
這本書談的是重大問題,其內容既深刻又精細,如果寫成學術著作,必然束之高閣,乏人問津。但撰者却寫得風起雲生,一波波精采的描述,令人目不暇給,撰者學識淵博,又十分用功應是主要原因。書中引述許多電腦與心理學、語言學方面大學者的卓見,提及了哲學家,從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到湯瑪斯.內格爾(T. Nagel)而引用羅素尤多,羅素是我讀大學時最常聽到的哲學家,讀到一段段羅素的話,倍感親切。撰者屢次引用侯世達的《哥德爾、埃舍爾與巴哈》,更讓我驚喜;不是我喜歡此書,而是此書少見提及。多年前,在波士頓大學讀人類學博士的沈陽贈我此書,讀來如同天書,廢然而止。因為當時讀書心中念及推薦之責,此書極難,不可能推薦,也就讀不下去了。
撰者說他是詩人,引了龐德、艾略特、葉慈等人的詩句。因為他是詩人,對表述形式、謀篇布局、修辭用字等,非常講究,也是好書的重要因素。當然,我們讀的是中文譯本,非要感謝譯者朱怡康不可。用字精簡流暢,詞義兼美之外,貼地氣的俏皮語言,更令人激賞。

    106學年度課堂助教張伯丞推薦,2018716日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