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8日 星期三

106學年度第二學期(2018年2月至2018年6月)開場白推薦書單(後半部分)


七、《烈焰焚春─從埃及革命到伊斯蘭國,阿拉伯之春後的中東如何墜落人間煉獄》A Rage for Order: The Middle East in Turmoil, From Tahrir to ISIS by Robert E. Worth 王怡芬譯
八、《櫻桃的滋味:阿巴斯談電影》Lessons with Kiarotami by Abbas Kiarotami btr
九、《為什麼痛?─哈佛疼痛專科醫師與你一起面對這場孤獨的戰役》Why It Hurts: A Physician’s Insights on The Purpose of Pain by Aneesh Singia 楊語芸譯
十、《搖滾記─Bob Dylan自傳》Chronicles Volume One by Bob Dylan 吳貞儀譯
十一、《歷史的那一幕─〈資治通鑑〉的細部解讀》,張 元著
十二、《南中國海─下一世紀的亞洲是誰的?》Asia’s Cauldro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End of A Stable Pacific by Robert D. Kaplan 林添貴譯




 七、《烈焰焚春─從埃及革命到伊斯蘭國,阿拉伯之春後的中東如何墜落人間煉獄》A Rage for Order: The Middle East in Turmoil, From Tahrir to ISIS by Robert E. Worth 王怡芬譯,八旗文化,201711月。

讀一本書的過程很有意思,有時你滿懷期待,開卷尚可,讀著讀著就起了疑心,覺得可能徒有虛名,不然就是自己識見不足,怎麼越讀乏味,只有草草收場,或半途而廢。當然一些未在重要書評上露臉的書,買來讀它,就有風險。開始讀時,未具信心,讀不出味道,只有像鷄肋一樣,隨手扔進書架一角。好了,以後不要隨便買書,花錢事小,浪費時間,損失太大。
一本風評甚佳的書,滿懷期待要開始享受閱讀的樂趣了,怎麼如此平淡,沒什麼不好,但這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報紙、電視都猛烈轟炸過的消息,有需要一再重複嗎?同樣的往事,大作家應該有點石成金的本領,換過角度,用心選材,呈現出未曾感受的風貌才對啊!可是,多讀一點,好感就萌現了,書裡的人物令人欽佩,他們的故事讓人感動。越讀越放不下手。讀到最後,宛如迷霧散去,滿園春色,盡在眼前,花紅葉綠,生氣盎然。讀到昔日不曾聽聞的重要事情,而其著墨的重點,讓人眼界大開,幽微之處又令人低迴不已。這本書就讓我走了一趟這樣一趟閱讀之旅。
CNN知名主持人薩卡瑞亞的推薦,撰者是普林斯頓大學英國文學博士,曾任紐約時報記者,在中東採訪多年,是這方面的專家,作品自然有其份量。
阿拉伯之春在突尼西亞揭開序幕,埃及解放廣場正式上演;埃及民眾把美國的看門狗穆巴拉克拉了下台,選出穆斯林兄弟會的穆爾西,一個頭腦不清,能力不強的留美工程師當總統。於是,穆爾西的政策與作風惹惱了早已世俗化的埃及人民,軍方強人塞西以救世主之姿降臨,取代了昔日穆巴拉克的位置,埃及又回到了昨日的世界。撰者以一位穆斯林兄弟會明日之星貝勒塔吉的升起與殞落貫穿前後,更以解放廣場發言人的最後身影總結全書,都是高明的構思,十分精彩。
撰者描述的利比亞、葉門、叙利亞以及ISIS,扼要中肯,場景生動,讓讀者如臨其境,感受深切。而最為精彩的則是少為人知的突尼西亞大和解,這是全書最後一章,也是紛擾時代中最為動人的一幕。出身貧苦,努力向學,可以流利運用三種語言,可以談論佛洛伊德、卡繆、沙特的伊斯蘭教長加努希,為了國家,為了阻止內戰,不讓生靈塗炭,毅然伸出和解之手,交出政權,慶祝本黨選舉的失敗。這種大公無私的胸襟,體現真正的宗教情懷,讀來既欽佩又感動。全書「後記」也寫得很精彩。
初讀此書,難以欣賞,可能是剛剛讀完《歐洲暗影》這本太棒的書,起點太高,期待更高,或係初讀失望的主要原因。

              OB短評中得知,201815日讀畢即記。


             八、《櫻桃的滋味:阿巴斯談電影》Lessons with Kiarotami by Abbas Kiarotami btr譯,自由之丘/遠足文化,20182月。

我不是影迷,電影看的不多,對電影的了解很有限。可是,喜歡看談電影的書,如《日本電影十大》,看了之後,找來黑澤明、小津安二郎、木下惠介等老一輩導演拍的片子,看了一些,也跟著讀黑澤明的自傳《蝦蟆的油》,他的編劇橋本忍的《複眼的映像》,以及小津安二郎、山田洋次、北野武等人回憶錄之類的書,也買了《對話伍迪艾倫》,由於對他的電影沒什麼印象,這本書又很厚,沒有一讀的勇氣,只有放下了。
看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阿巴斯,就像讀《雕刻時光》之前,我不知道塔可夫斯基,真是孤陋寡聞。這兩本書都很好,很精彩,因為兩位都是電影導演中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把自己對電影的看法,誠誠懇懇,清清楚楚地講述出來,既有深度,又很動人。
阿巴斯說他十八歲離家在外,獨立謀生,花了十三年才完成別人四年即讀完的課程。他開始投入平面設計、攝影和木雕,為他的圖像藝術打下基礎。另一方面,他喜歡詩歌,書架上的詩集幾乎已翻爛。他寫的短詩,說是俳句詩人芭蕉的作品,友人都相信,遂有詩人之譽。阿巴斯說:「所有藝術的基礎都是詩歌,真正的詩歌把我們提升到崇高之境。」又說:「沒有藝術,沒有詩歌,貧瘠就會到來。」(頁40)阿巴斯引用最多的是波斯詩人,十三世紀的魯米與十四世紀的哈菲玆。
阿巴斯說電影要講述簡潔的,內在的故事,把人性的真實展現出來。但是,電影又應該留給觀眾一起想像的空間,而不是把故事說得滿滿實實,電影不是給人娛樂的,而是讓人思考的。因之,他不喜歡好萊塢的電影,却對像是「單車失竊記」之類作品推崇備至,他也受到新浪潮的影響。至於他對電影的觀念與實踐,請讀本書。
阿巴斯經常舉辦人數三十,為期七天的工作坊,本書就記錄了工作坊進行的大概情況,雖然也分作七天記述,內容可能不是某一次而是加以混搭,更加豐富。書中不時冒出很有智慧的警語,但前後呼應,對電影、藝術、詩歌的看法是一致的,淵源來自他本身的波斯文明,就像他說的:「要創作出世界上每一個人都能理解的作品,必須深入你自己的文化裡。」(頁87
一段一段的話語,有長有短,長的好幾頁,短的幾個字,讀來輕鬆。全書讀畢,很幸運,在「小七盒子」中找到了他2012年的作品「如沐愛河」就是本書中的「像戀人一樣」(Like Someone in Love),這是一部劇情簡單,滿滿內心感情的戲,很好看,應該是讀了此書才懂得欣賞。

OB短評得知,201852日,記於上海。


              九、《為什麼痛?─哈佛疼痛專科醫師與你一起面對這場孤獨的戰役》Why It Hurts: A Physician’s Insights on The Purpose of Pain by Aneesh Singia 楊語芸譯,寶瓶文化,20181月。

疼痛的感覺人人都有,人人都不喜歡,如果不會感到疼痛,那該多好。錯了,感覺不到疼痛,是得了先天痛覺不敏感症(CIP),是一種極其麻煩的病症,患者十分痛苦。何以如此?因為疼痛有它的正面功用,就像作者引用邱吉爾的一句話:「忠言雖然逆耳,但少了它却萬萬不行,它的功用就像身體的疼痛一樣,能夠讓我們注意哪裡出了狀況。」
作者是美籍印度裔的醫師,受過嚴格訓練,發表學術論文,參與健康政策與管理工作,也是疼痛方面造詣精深的專科醫師。他先從疼痛的分類談起,告訴我們身體上疼痛起於各種不同狀況,各具怎樣的特點。作者舉了一些例子說明疼痛的感受與醫生治療的大概情況,疼痛有的起於生理,也有來自心理,而且相互影響。例如憂鬱與焦慮造成的疼痛,如果針對憂鬱與焦慮用藥,患者的病情減輕,疼痛狀況也會減弱,甚至消失。作者提醒,疼痛的詮釋在大腦內進行,所以會有幻肢症,就是失去了腿部或胳膊,依然有疼痛的感覺。作者又說,經過醫療,只是讓疼痛情況減輕,而不是可以使其消失。
關於治療疼痛,當然會想到止痛劑,其中尤以含鴉片成分最有效,使用最多。作者說,美國人口占全世界百分之五,却消耗了百分之八十的鴉片。但是,用鴉片止痛,造成死亡的案例,2014年有兩萬八千多件,2015年則超過了三萬三千件,於是出現是否宜於大量使用鴉片止痛的激烈討論。本書作者似乎站在不贊成用鴉片的一方,他以這樣一句話結束有關論述:「我認為鴉片痛覺過敏是身體的天賦,它得保留維持生命的疼痛警報。」(頁127
針灸止痛可行嗎?這是疼痛專科醫生無法迴避的問題,他的應付方法是訪問了一位曾在以色列軍中服役,後來讀醫學系的針灸醫生,轉述他的解釋,顯然很表面。作者對針刺麻醉的理論與具體效果都未作介紹,或可說是有意的漠視。
作者對脊椎神經痛用了相當不少的篇幅,詳加說明。但也許過於專業,讀來覺得辛苦。他說:「脊椎刺激器」原理如同心臟節律器,是「現代科技了不起的成就」,隔了一頁,又寫道:「脊椎刺激器是一種永久有效的疼痛治療嗎?不盡然。」作者也提及了「再生治療」,取一點自己的血,脫去其中營養素,注射到脊椎移動的位置,去拉緊靭帶,同時讓靭帶再生,這種方法曾用於高收入的運動員,如柯比.布萊恩與老虎伍玆。
全書最後作者強調了面對疼痛我們應該採取怎樣的態度,我就抄下全書最後一句話吧:「當我們認為眼前一片光明時,疼痛經常讓我們偏離路徑,直到我們可以重新振作,找到新的方向。我請求你利用疼痛的能量去轉化自我,引導你步上前方路途。」
這是一本二百頁的小書,提供我們關於疼痛的知識。專業的描述很難記住,重要的概念可以留在心中。既使我們一切正常,未受疼痛折磨,看看四周,或許也有深受其苦的親人朋友,也讓我們可以多一點感同身受的理解。

     OB短評得知,201859日記。


          十、《搖滾記─Bob Dylan自傳》Chronicles Volume One by Bob Dylan 吳貞儀譯,大塊文化,200611月初版,201610月四刷。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不頒了,又讓村上春樹的粉絲失望了。去年英籍日本小說家石黑一雄得獎,前年則是美國知名歌手巴比.狄倫膺冠。起初,我有點驚訝,歌手得文學獎,詩人、小說家會怎麼想?看看好像風評良好,都認為十分公正,我就覺得這位歌手一定不尋常,必然十分傑出。
大塊文化乘勢把十年前譯出的巴比.狄倫自傳《搖滾記》重印推出,我立刻買了一本,讀的時候由於對書中提及的歌手與歌曲都不知道,讀來感到新奇。不過,印象很好。不論對狄倫其人或自傳其書,都覺得很好,讀完沒寫讀後,去讀另一本書。
知道今年不頒文學獎,想起前年得主的自傳,除了是一本好看的書,內容已不復記憶。一年之後,取下重讀,仍然是一行一行,一頁一頁地讀,原想只讀鉛筆畫過的重點,辦不到,因為內容太吸引人了。沒畫線的地方讀來依然很有意思,又很有趣味。這位歌壇巨星真會寫,寫得真好。
他為什麼這麼會寫?具備寫作才華是必要條件,而他不經意地談到讀書,也可以看出閱讀範圍甚廣,讀時十分專注。例如:他說:「人們說,二次大戰為啟蒙時代劃下句點,但我不認為。我還活在啟蒙時代裡,我多少仍記得、也還感覺到啟蒙主義的亮光。我讀過伏爾泰、盧梭、洛克、孟德斯鳩、馬丁.路德----這些有遠見的夢想家、革命家……我彷彿認識這些人,他們彷彿一直住在我家後院。」(頁38)他也認真讀詩,而且讀長詩,他說:「我戒掉自己以短段落歌詞思考的習慣,並且開始閱讀較長的詩,測試自己是否讀到了後面還能記得開頭。我訓練自己的頭腦這樣做,擺脫不好習慣,並且學了安靜下來。我讀完拜倫的〈唐璜〉,從頭到尾全神貫注。我還讀了柯立芝的名詩〈忽必烈汗〉。我開始把各種深奧的詩塞進腦子裡,彷彿長久以來我一直拉著一輛空空如也的推車,而今開始填滿它,所以我得更費力去拉車。」(頁65
當然談歌曲仍是全書內容的主體,但我的先備知識太有限,眾多歌星之中,只知道茱蒂.伽蘭和法蘭克.辛納屈以及爵土樂的幾位著名歌手。狄倫對歌曲討論,我就如同初次見面,只有新奇而已。
狄倫對人物的描寫,掌握特點,勾勒渲染,寥寥幾筆,生動無比。尤其一些他十分佩服,或受其影響的人物,不論是歌星、樂手、唱片公司老總或唱片製作人,都讓讀者非但見到外在的形貌,甚至可以窺見其性格的深處。
狄倫是一個很聰明的人,自傳中當然不能說我很聰明,他換了一個詞,說「我很快」,他這麼說:「我做什麼事都很快,腦筋動得快,吃東西很快,說話和走路都很快,我連唱歌都唱得很快。假如我想寫出有內涵的歌,我得讓頭腦轉動得慢一點。」(頁93)狄倫也是一個很深刻的人,我讀他聽強尼.凱許的名曲〈我勇敢前行〉時提及「我一直仔細看著我這顆心」這句歌詞,他寫道:「我對自己朗誦了一定有一百萬次了」(頁數226),我不覺得誇張,而是感到深邃。當然,他是一個非常努力的人,唱到前輩的精彩歌曲,他寫道:「一首一首聽,我頭昏腦脹,而且喘不過氣來。我感覺脚底下的土地好像崩裂了。我不敢相信蓋瑟瑞竟如此洞察世事。他那麼詩意、剛強又富有節奏感。他的音樂威力強勁,他的嗓音像一把刀。他跟我所聽過的歌手都不一樣。他固執且獨特的風格----一切都從他口中傾洩而出----簡直令我五體投地。」(頁253
我對狄倫的歌,只有〈隨風而逝〉有點印象,對他的藝術所知太少,只有抄些讀來感動的文句搪塞一番。總之,這是一本很不錯的書,值得一再欣賞。

                 20185月份19日記。


                       十一、《歷史的那一幕─〈資治通鑑〉的細部解讀》,張 元著,浙江大學出版社,20185月。

 
歷史是什麼?歷史是過去發生的事情,我們怎麼知道過去的那些事情?就要靠歷史家撰寫的著作了,我們是依憑史書的記載,觀看過去的世界。關於中國歷史,一部二十四史,浩如煙海,閱讀量太大,不是今天的讀書人所能負擔,那麼讀讀《資治通鑑》吧,儘管《通鑑》就像所有的典籍,閱讀也非易事,它不是一步即可踏進的園地,需要入門的津梁,本書所輯的一些小文,或許可以扮演這樣的角色。
半個多世紀之前,我是台灣大學歷史系的學生,修讀課程之餘,總覺得有兩部書不可不讀,一是《史記》,另一是《資治通鑑》。當年台大的大一國文,上學期選讀《史記》,下學期選讀《左傳》,對這兩部典籍已有了初步接觸;於是找《資治通鑑》來看,木刻影印本,讀來讀去,怎麼都進入不了其中的堂奧,只有暫且擱下,去讀其他有趣的書。
世界書局出版了新校標點本《資治通鑑》,極便閱讀,我們只知道是翻自大陸版本,至於為什麼點校此書,工作情況如何,全然不知。我買了一部,已是1969年的再版了。每天晚上坐在書房,一頁頁細心閱讀,一幅幅畫面湧現腦中,宛如看到了一幕幕精彩的演出,非常享受。但是,這種樂趣難以與友人分享,因為校園的氣氛雖然不至於反對傳統,但也並不肯定傳統;在強調西方社會科學的氛圍中,讀《通鑑》只能是個人的癖好而已。
我自得其樂,也樂於與人分享。1975年,結束了台大的學業,到東吳大學歷史系任教,第二年就開了《資治通鑑》選讀的課程,與同學們一同踏上了閱讀《通鑑》的旅程。開始只讀文字表面意思,每卷我擬有二至四道問題,課堂中環繞問題進行討論。沒多久就覺得不能只讀《通鑑》所記,一方面要與正史對讀,另方面要留意胡三省的注以及王夫之史論中的精彩見解。於是,閱讀內容減少,思考問題增加,成了這門課程三十多年來教學的基本趨勢。
東吳任教時期,印象最深的是社會系的選修同學温佑君。她上課發言踴躍,談起問題,就《通鑑》所載分析評論,滔滔不絕,鉅細靡遺,甚至表情姿態,唱作俱佳,我與其他同學都歎為觀止。我問佑君:「你讀了幾遍?」「一遍。」再問:「讀一遍能記多久?」「三個星期。」她還就十六國南燕慕容超獨特的際遇編成戲劇,準備粉墨登場,表演一番呢,只是未能實現。佑君後來赴法國留學,聽說目前已是臺北芳香療法界教母級的人物,尊稱「温子」。1986年,我來到新竹清華大學任教,《通鑑》選讀是通識教育歷史領域每年必開的課程,若干年後也在母校台大兼任此課。這些年,為了參加各方舉辦的研討會,也寫了若干與《通鑑》有關的所謂學術論文,只是我在課堂上,從未要同學研讀、參看。我們一起走上這一趟旅程,可以觀看、欣賞的美景實在太多,胡三省的注是我們在這片密林中最好的路標與明燈。我們細讀注文中他的愉悅、欣然、哀嘆、愠怒,都告訴我們這裏要停一停,想一想,感受一下;他的較長議論,也十分精到,這些都不是史學大師陳垣的名作《通鑑胡注表微》完全涵括的。至於王夫之的《讀通鑑論》,內容精深,文字典雅,不易閱讀,但船山先生論證嚴謹,意境高遠,他的論述,可以列入傳統史學的最高成就,我個人十分佩服,也希望同學藉讀《通鑑》之便,略嚐滋味。同學的表現也讓我相當振奮,不少同學明白表示,他們喜歡藉着閱讀《通鑑》神遊古代中國。近年同學的心得感想,我在微信公眾號「張元談歷史話教學」中,立了諸如「閱讀《通鑑》得到什麼」這樣的欄目,有所記載。
2004年,我有一年的休假,我想一定要學會電腦打字,我的注音符號掌握不佳,必須學習其他輸入方法。吳政龍同學建議使用拆解字形的「行列」輸入法,我聽完他的介紹,決定要學,他還幫我找了一本《行列輸入法自學手冊》,我就依之練習。打什麼字呢?我想《通鑑》課堂上一些有意思的內容,打出來或許可以讓未讀《通鑑》的朋友也接觸一下《通鑑》的風味。於是,一篇篇打了出來,投給《歷史月刊》,編輯李惠華小姐說她讀了喜歡,稿到即刊,得到李小姐的鼓勵,寫得更起勁了,直到《歷史月刊》停刊為止。這段期間小文也受到天津《歷史教學》主編任世江先生的青睞,得以在這份重量級刊物上登出。
我在清華大學通識課程:「中國歷史的發展與演變」班上的同學,也是這些文章的讀者。我總會在期中、期末考時,選出有關的文章,列入必考範圍,他們非讀不可,但反應不惡,都說比那些學術論文好看得多,可以從這些文章中,得到學習歷史的樂趣。他們的反應也給了我相當的信心,現代青年需要這類的歷史讀物。
九年前,應周生春教授之邀,來到浙江大學的「文化中國與人才計劃」班,擔任一個週末,滿滿兩整天的《通鑑》選讀課程,有時在玉泉校區,有時在紫金港校區。記得有一次在紫金港,同學說,外面的秋陽那麼美好,我們能否到室外上課?我說當然可以,於是來到湖邊草地,同學或臥或坐,我帶領大家去觀看匈奴與漢人的戰爭與和平。
浙大這個班的同學,非常優秀,表現傑出,我與同學們一起進入《通鑑》的世界,徜徉、觀賞,時間儘管短促,互動却頗順暢,是愉快的教學經驗。拙文得以在浙大出版,也是對「文化中國人才計劃」《通鑑》課程的最好紀念。
                                   201879日。


            十二、《南中國海─下一世紀的亞洲是誰的?》Asia’s Cauldro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End of A Stable Pacific by Robert D. Kaplan 林添貴譯,麥田,20161月初版,7月六刷。

這本書原文出版於2014年,中文本於20161月譯出,至7月已六刷,可見銷售狀況非常好。因為那時南海問題爭執激烈,看書名就吸睛,許多關心時局的讀書人趕快買來一讀,多少了解這個問題的專家意見。如果知道作者是著名的大牌記者,更是不容放過。只是我知道得晚了,似有昨日黃花之感。世界情勢真可說是瞬息萬變,現在大概沒有人再說北韓是個封閉、落後、共產暴政的國家,而中國一帶一路的展開,也讓世局出現了新情況,纔三、四年,好像這本書就有點跟不上變化了。
其實這只是一本卡普蘭見到南海風雲飊起,想要了解一點此處局勢,於是來到環繞南中國海的這個亞洲四周的國家,對所見所聞做了報導,比起他寫《歐洲暗影》那種關懷久遠,功力深厚,濃密書寫的風格,很不一樣。這只能說是一本粗枝大葉,勾勒幾筆的小書,也許由於寫得簡要,反而明白通暢,更易閱讀,況且只要高手出招,必有可觀。
南海的緊張情勢,究其本源在於中國的快速崛起,嚴重威脅美國在亞洲的霸權。過去美國把歐洲趕出了美洲,加勒比海成了美國的內海;不久的未來,中國會不會把美國趕出亞洲,而南海則成了中國的內海?也許,這正是中國的目標,因為南海是重要的交通孔道,重要性不是加勒比海可以比擬。目前,中國軍力遠遜美國,完全不是對手。但是,中國要霸佔南海,有道理嗎?作者認為不無道理。他是這樣說的:「任何人都不應該美化、敷衍過去一百五十年的際遇,除非深刻明瞭中國這段歷史,我們無法了解中國為什麼要在南海有所作為。」(頁49
中國在南海發展,最頑強的敵人是越南,有點出乎意料,我們總以為越南文化來自中原,深受儒家思想陶冶。再說,越戰期間中國幫助北越抵抗美軍,也算是患難之交。殊不知越南人對投下無數炸彈,炸死無數越南人,以及投下無數落葉劑,嚴重破壞越南生態的美國並不記仇,反而認為美國可以幫助他們對抗中國。為什麼?「我們從小到大,教科書記載全是抵抗中國的民族英雄的故事。」(頁98)可見歷史教育影響之深入。            
論及馬來西亞與新加坡,讀者的目光幾乎被作者盡情描述的兩位人物馬哈迪與李光耀所吸引。馬哈迪此次復出,選舉獲勝,再任首相,已是九十二歲高齡,創新世界記錄。本書所述,讓我認識了馬哈迪,這位過去只知其名,不知其人的政治人物。而李光耀的有關書寫,則是多屬肯定與贊揚,作者推薦李光耀寫的上下兩冊回憶錄,認為可以媲美西元二世紀普魯塔克的《希臘羅馬名人傳》,可以說是至高的評價。
作者寫到了台灣,先是到東沙島,看到環覩蕭然,空無一物的海中礁島,也寫了對台北的良好印象。而他著重叙述了故宮與兩本蔣介石傳記,在今天民進黨政府眼中,明顯「政治不正確」。作者寫道:「蔣介石之於台灣,其重要性堪比李光耀之於新加坡,遠勝馬哈迪之於馬來西亞。」(頁233)必然讓某種意識型態濃烈者大為光火。但是,他為什麼這麼寫,請看本書他是怎麼說的。
菲律賓是一個失敗的國家,完全屬於反面教材,這個獨立前由西班牙殖民,後由美國治理的國家,何以殘破至此?其中必有道理,值得警惕。
這是一本主要由閱讀與訪談寫成的書,不要抱有太高的期望,輕輕鬆鬆地讀,也頗愉快。

                        2018530日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