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0日 星期三

談《通鑑》的文本理解(十二)──李璀之死



李璀是李懷光的兒子,因李懷光叛變而死。
李懷光,渤海靺鞨人,原為郭子儀部將,作戰勇猛,執法嚴峻,得到郭子儀的信任與重用。郭子儀罷職,部分兵馬歸李懷光,任以朔方節度使。涇原兵變,唐德宗避難奉天,朱泚在長安自立為帝,發兵猛攻奉天,幾乎攻陷;李懷光率軍兼程趕至,擊敗朱泚。當時人說,如果李懷光晚到三天,奉天必將不守。李懷光建有大功,指責大臣盧杞等,認為必須負起天下動亂的責任,盧杞遂進言德宗,不令懷光朝見。懷光心生恐懼,非但未遵命與李晟合擊朱泚,反而與朱泚暗通款曲,威脅朝廷,德宗只有南幸梁州。朱泚敗亡,李懷光面對唐朝名將李晟、琿瑊、馬燧等,手下將領紛紛投向朝廷,末路窮途,自縊而死。接著,《通鑑》德宗貞元元年(785)這樣記的:


以前,李懷光解奉天之圍,德宗任命他的兒子李璀為監察御史,對他十分寵信。李懷光屯軍咸陽,拒不奉命追討朱泚,李璀就私下向對德宗說:「我的父親必定會對不起陛下,請陛下早一點有所準備。我知道,事奉國君和事奉父親是一樣的,可是今天的情勢,陛下不能誅除我的父親,而我的父親却足以危害陛下。陛下待我很好,我們胡人個性耿直,所以有話就直說了。」德宗聽了很驚訝,說:「我知道你是父親喜歡的兒子,你應該為我想個處理的好方法,不應該私下談這件事!」李璀說:「我的父親不是不喜歡我,我也不是不敬愛父親與宗族。只是我盡了一切的力量,不能讓父親回心轉意。」德宗說:「那麼,你怎麼才可以免除責罰呢?」李璀說:「我向陛下報告,不是為了求生。我父親失敗,我就必須與父親同死,我那會有什麼辦法呢!假如我出賣父親,就是免於死難,陛下怎麼可以再任用我呢。」德宗說:「你不要死!我派你到咸陽去勸勸你父親,讓你父親歸順朝廷,這樣你們父子都不會死,不是很好嗎!」李璀去了咸陽,回來向德宗報告:「沒辦法,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盼望陛下好好準備,不要聽信別人的話。我這次去,苦苦勸說,求了又求,父親只說:『你年輕,懂什麼!皇上說話不算話,不能相信。我不是貪圖富貴,只是怕死而已。你怎麼可以陷你父親於死地呢!』」
這時,李泌派赴陝州,德宗對他說:「我所以再三要李懷光歸順,主要是憐惜李璀啊!你到陝州,試著為我招降李懷光。」李泌說:「陛下如果沒有巡幸梁州,還可以招降李懷光。今天,李懷光已踩到了紅線。那有大臣追趕過國君,然後再立於朝廷的事呢!縱使這個臣子臉皮夠厚,不知羞恥,陛下每次見到,會作何感想呢?我到了陝州,就是李懷光來降,我也不敢接受,何況還要去招他投降,更是不可。李璀固然是不錯的人才,他必須與他父親一起死!如果他不死,這個人也就太沒出息,不值得善待了。」李懷光死,李璀就用刀殺了二個弟弟,然後自殺。(胡三省注:春秋時楚國令尹子南與李璀都是為了遵守君臣、父子的倫常,沒有可以妥善處置的辦法,只有一死。真是可哀啊!。)

我們要問的第一個問題是李懷光為什麼要叛變?《通鑑》等史書都指向他與盧杞的交惡,《新唐書》說他考慮事情不細密,而又堅持已見(疏而愎),他責備盧杞敗壞朝政,聲言應予誅除,而盧杞又是善於奉迎諂媚的大臣,很得德宗歡心,建議德宗命令李懷光乘勝追擊朱泚,並說懷光如果入朝,必因賞宴勞軍,流連時日,貽誤軍機。這個理由德宗採信,不令入朝,懷光至為憾恨,遂起叛變之念。
現代史學大師陳寅恪提出了另一解釋,依據史料李晟的神策軍與李懷光的朔方軍所得待遇的顯著差異,激起懷光軍中將士不滿,認為叛變的主要原因在此。余英時在〈陳寅恪的學術精神與晚年心境〉一文中,對陳先生的論述,做了很精要的說明,值得抄錄於下:

讓我特別鄭重介紹陳先生與現實有關的唐史論文〈論李懷光之叛〉,以為陳先生「通古今之變」的史學精神作一種具體的說明。這篇文字甚短,玆引原文大旨如下:
        唐代朱泚之亂,李懷光以赴難之功,忽變為通賊之叛將,自來論者每歸咎於盧杞阻懷光之入覲,遂啟其疑怨,有以致之,是固然矣。而於神策軍與朔方軍糧賜之不均一事,則未甚注意。
在徵引了史料的說明糧賜不均的情況之後,陳先生感慨地說:
夫李晟所統之神策軍者,當時中央政府直轄之禁軍也,李懷光所統之朔方軍者,別一系統之軍隊也,兩者禀賜之額既相差若此,(按:《通鑑》、《新唐書》均記懷光之言:『賊寇未平,軍中給賜咸宜均一,今神策獨厚,諸軍皆以為言,臣無以止之,惟陛下裁處。』又記懷光曰 :『軍士稟賜不均,何以令戰?』)復同住咸陽一隅之地,同戰朱泚一黨之人,而望別一系統之軍其士卒不以是而不平,其將領不因之而變叛,豈不難哉!豈不難哉!
最後復總結道:
然則懷光之所以能激變軍心,與之同叛者,必別有一涉及全軍共同利害之事實,足以供其發動,不止其個人與盧杞之關係而已。
這篇文章最初發表於民國二十六年七月出版的《清華學報》(第十二卷第三期)上面。細按文章的內容和出版的時間可知這是陳先生受了民國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安事變的刺激而特別撰寫的。李懷光的地位、處境,以及叛變經過都和西安事變前後的張學良頗為相似。當時東北軍之不滿中央,除了要求一致對外的大題目之外,自覺在待遇方面受到歧視也是重要的促成因素。……陳先生當日未必深知西安事變的詳細情形,但他客觀地研究歷史上相類的史例,所得的結論竟大有助於我們對於西安事變的瞭解,足見他平日所持「在歷史上求教訓」之論決不是一句空話。陳先生不早不遲地在西安事變之後寫〈論李懷光之叛〉一文,並兩發「豈不難哉!」的感慨,他關懷世務的心情豈非昭然若揭乎?

余先生對寅恪先生文章的解讀,當然是我們理解李懷光叛變原因的重要參考。
接著我們要問:德宗為何那麼喜歡李璀?我們從君臣對話中,可以明顯感到德宗對李璀的欣賞,甚至可以因之願意赦免其父懷光的死罪。關於李璀,我們所知不多,只能藉德宗的話語,想像德宗的心意,加以揣測。李璀必然是一個讓人喜歡的青年,應該是儀表整齊,行為端莊,態度謙遜,言談優雅,當然也少不了巧言令色的功夫,言行舉止都會讓德宗感到愉悅。就連李泌也說他是不錯的人才,既肯定李璀的才德,也符合皇上的喜好。唐德宗是一個自以為是的昏君,喜歡的大臣,都是身段柔軟,言辭諂媚之輩。李泌深知德宗的個性,對他說話十分謹慎,甚至有點噁心的話也說得出口。例如,盧杞遇赦,德宗想任命他為大郡刺史,朝臣以為盧杞有大過,不宜再任要職,德宗很生氣,李泌不言。群臣力爭不已,德宗對李泌說:我已同意他們的意見,不任命為大州刺史,只讓盧杞當個小州別駕。李泌回答:「這些日子,外面把陛下比作漢末的桓帝、靈帝;今天聽到陛下的話,感覺就是堯、舜也比不上陛下啊!」夠噁心吧。但是,李泌非常能做事,胡三省說,唐代宰相,姚崇之後無人比得上李泌。(自李泌為相,觀其處置天下事,姚崇以來未之有也。)我們就來看看關於李璀的事,李泌對德宗說的一番話,如何理解,也是我們的最後一個問題。
李泌很清楚告訴德宗,李懷光的作為已是罪無可赦,必須處死,而且是族誅;李璀是懷光的兒子,由於懷光罪大惡極,李璀也絕無生路。律令之外,從君臣倫理上看,李懷光必須處死;從父子倫理上看,由於懷光罪大,李璀及其弟也必死無疑。德宗欣賞、喜歡李璀,很想為李璀開一生路,李泌不能同意,就是李璀也知道絕無可能,這也是李璀最後為了不讓其弟公然受辱,手刃殺之,然後自殺。
2017年第一學期,我與新竹清華大學修讀《通鑑》的同學,讀到了這一幕,我問在課堂裡八、九十位同學,你們同意李泌的說法,李璀非死不可嗎?同意的同學請舉手,有一些;不同意的同學請舉手,更多了一些,未舉手的應該是無法立即做出決定,也有一些。我就把李泌的理由說了一遍,讓同學清楚認識那個時代人們的觀念與今天的我們是很不一樣的。
期中測驗依慣例有一道二十分的題目,要同學寫寫這半個學期讀過的《通鑑》中,覺得哪幾段記載印象最為深刻,請選出一至三段的故事,說明何以印象深刻。九十幾份卷子中,說到李璀之死的,相當不少。生命科學系四年級的林昱汝同學這樣說: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李璀的故事。李璀夾在國家和家庭之間的兩難,他是如何以痛心的情感勸皇上留意自己的父親?最後又是以什麼苦悶的心情結束弟和自己的性命?雖然該篇亦有皇帝的惜才之情與李泌的說理,但最讓我動容的是李璀的忠孝兩難使他在這抑鬱的時代要做出這樣的決定。……我認為這就是《通鑑》的魅力所在,它帶我們認識那個時代,以及這傑出人物交織出來的精彩故事。
人文社學學院學士班三年級辛佩倢的答案還提到了一點上課的情形,她是這麼寫的:
令我印象深刻的實屬李璀因其父之過而陳請皇上賜罪,終於也真的自盡的故事。
原因有二,一是李璀為了忠孝兩全而自我了斷的情操所感動,二則是深為唐德宗痛失一名英才、並覺李泌無情時,老師要我們舉手選擇支持李泌的作法與否,而我理所當然的選擇了不支持。老師輕輕嘆了一口氣,笑著搖頭說:「你們這些同學,心太軟。」我聞此言,仿若五雷轟頂。我從來都覺得自己能在對的時間下對的決定,沒想到我竟因同情李璀的處境而認為李泌太殘忍,進而接下來的幾天都在思索心太軟的好、壞,對、錯與否等問題。
我想這也正是《通鑑》的魅力所在,藉由古人細微的言行舉止為鑑,反求諸己,審視自己的不足,進而試著成為更好的人。
兩位同學不約而同都說到了《通鑑》的魅力所在,都指出人物在艱難的處境下,如何做出痛苦的決定,藉以了解時代的情勢,人們的心態,以及服膺的道理,更能讓我們體會內心的幽微,以及生命的意義。
這是一堂歷史課的一個片段,若說它有「魅力」,那是什麼呢?我們看到那是人物,是人物內心活動所訴說的故事;因為它有動人的力量,是其「魅力」所在。我們是否可以這麼說:歷史課要講人物,人物的思慮與感情交織成的故事,因為這樣的故事有其動人的力量,可以發揮培育學生「素養」的功能。


                     2018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