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4日 星期一

106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場白」書單(前半部分)


一、《天才──麥斯威爾.柏金斯與他的作家們,聯手撐起文學夢想的時代》Max Perkins, Editor of Genius by A. Scott Berg,彭倫譯
二、《我的國家──土耳其的憂鬰與瘋狂》Uphorie und Wehmut by Ece Temelkuran,紀耀凱、黃楷君譯
三、《大掠奪──華爾街的擴張和美國企業的沒落》Makers and Takers: The Rise of Finance and the Fall of American Business by Rana Foroohar,林麗雲譯
四、《如何聆聽爵士樂》How to Listen to Jazz by Ted Gioia,張茂芸譯
五、《史坦貝克俄羅斯紀行》A Russian Journey by John Steinbeck and Robert Capa,杜默譯

六、《黎亞──從醫病衝突到跨文化誤解的傷害》The Spirit Catches You and You Fall Down: A Homng Child, Her American Doctors, and the Collision of Two Cultures by Anne Fadiman ,湯麗明、劉建台、楊佳蓉譯


                




                 一、《天才──麥斯威爾.柏金斯與他的作家們,聯手撐起文學夢想的時代》Max Perkins, Editor of Genius by A. Scott Berg 彭倫譯,新經典文化,20166月。

改完期末考卷,暑假生活正式開始,首先想到找一本好看的書來讀。《極簡人類史》二百頁的小書,風評極佳,讀了幾頁,譯筆十分優美,但是,怎麼越讀越不想讀,顯然不是好看的書。想起前時,因為讀了《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想多知道一點文學的事情,就買了這本講文學編輯的書,翻了幾頁,印象很好,但此書五百四十頁,只能等有空閒時讀它了。
拿起這本書,一讀便沈迷在文學編輯與天才作家之間的種種情緒,放不下手,看著他們頻密來往的互動,耗盡心力的付出,書籍大賣,佳評如潮,作家固然名利雙收,風光一時;若書評者對作家提出創作的質疑,作家與編輯受到挑撥,二者如何因應?天才編輯麥斯.柏金斯告訴了我們做事做人的道理。
麥斯.柏金斯指導與協助下,作家寫了好書,既得獎又獲利,如《鹿苑長春》等等。但這本書的重點集中在他與費滋傑羅,海明威與沃爾夫三位作家身上,特別是湯瑪斯.沃爾夫與他的故事,篇幅最長,儼然重中之重。
沃爾夫身高接近兩公尺,趴在冰箱上寫作,寫完一張順手往地上一丟,再寫另一張;打字小姐把這些稿子打出來,數量驚人,雜亂無章。麥斯看了,驚為天才,在他的積極幫助下,大刪大改,沃爾夫儘管心不甘,情不願,也知道所改有理,於是完成了《天使,望故鄉》與《時間與河流》兩本文學傑作。那麼,兩本傑作的創作者是沃爾夫一人嗎?麥斯.柏金期說是的,任何作品都是作家的成就。但沃爾夫被挑釁、激怒,轉而對編輯有所不滿,甚至出言不遜。沃爾夫固然欠缺修養,也許得了腦瘤也是原因之一。發現已晚,手術失敗,死時三十八歲。
柏金斯與沃爾夫的故事,告訴我們文學作家才華的重要,才華可以在隻言片語中顯露,需要識才的伯樂發現協助;天才的另一面往往是枝蔓混亂,也需要有人為他疏理經營,方能寫成傑出作品。
費滋傑羅在《大亨小傳》獲得成功,就迷戀物欲,要住豪宅,杯不離口,酒精打垮了意志力,《夜未央》之後,一本長篇也寫不出來,只能為好萊塢編劇,但也難以維持他奢糜的生活,下場十分淒涼。麥斯很驚訝,參加他葬禮的人,居然如此的少。
海明威是大家熟悉的作家,沒讀過他的小說,也看過改編的電影。柏金斯對他的幫助較少,但看在海明威眼裡,柏金斯讓他欽佩,柏金斯死後五年,海明威把《老人與海》獻給了這位敬佩的人。書中也提到了著名的評論家,《到芬蘭車站》的作者,愛德蒙.威爾森。
這本書為什麼好看?寫得很緊湊,人物不少,各具特色,就是偶一露面的作家,也是性格鮮明。寫得很深刻,盡量刻畫人物的內心想法,而不是表面的來往應酬。當然,更重要的是藉著這位天才編輯,既告訴我們小說如何寫才寫得好,要會說故事,要前後呼應,當然也要有生花彩筆。此外,也展示了他個人的風格與態度,要勤奮工作,要謙遜待人,對工作負責,對家庭負責,對朋友負責。是一位讓人景仰的人物,雖然沒有藉藉之名。 
                                            201779日讀畢。

附:本書內容,攝成電影,台灣稱「天才柏全斯」,大陸作「天才捕手」。Collin Firth, Jude Law, Nicho Kidman 主演。好看!


          
         




          二、《我的國家──土耳其的憂鬰與瘋狂》uphorie und Wehmut by Ece Temelkuran,紀耀凱、黃楷君譯,遠足文化,201612月。

土耳其是一個怎樣的國家,作者並未細說從頭,我們沒有讀到中國歷史上的突厥與今天土耳其有何關係或有無關係。然而,談到今天的土耳其,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的奧斯曼帝國是不能不提的,因為奧斯曼帝國的傳統深深影響今天的土耳其;也就是說,土耳其的進向,傳統與現代兩股力量,扮演著同等重要的角色,就像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宛如跨越東方與西方的橋樑,受到來自兩方的影響。
土耳其的族群相當複雜,少數民族有亞美尼亞、猶太、吉普賽,當然還有庫德族。族群的複雜,文化的變動,加上政治的不穩定,外來勢力的介入,大屠殺就屢屢出現。1970年的動亂,導致1980年美國中情局策動的軍事政變,為了清除左派勢力,六十多萬人遭覊押 二十多萬人受審判,列入黑名單的,多達一百六十萬人。這三十年來,在民主選舉下,世俗派與保守派不斷較勁,致使號稱穆斯林溫和派的艾爾多安由伊斯坦堡市長,而總理,再當上了總統。艾爾多安打擊反對勢力,壓制言論自由的作風,作者深不以為然,當然也就遭到解職,成了自由作家。作者利用系列照片,以解說圖像方式講述自凱末爾到今天政治、社會與文化的變遷,是本書中很吸引讀者的部分。
本書的後半部,選擇一些主題來描述今天的土耳其,作者必然站在批判的立場,例如講到「杜拜化」,作者寫道:「由政府背後支持的購物中心氾濫現象,是個規畫相當縝密的社會計劃,它要將每個人改造成一個在具有保守價值的社會裡,會乖乖聽話去消費的個體。這是一個曾經幻想當『小美國』,現在却希望成為一個『小穆斯林中國』的國家。」(頁201
當政治推向「一體化」,許多中產以上階級的利益與執政者結合在一起,執政者掌控媒體,不論報紙、電視都是歌功頌德,失去批判力量;這時,「推特」就發揮作用,表達廣大民眾的心聲。
我讀來感到最精彩的,是全書最後對庫德族的描述,雖然不很全面,但可以彌補我們對這個常見於媒體報導的重要族群了解的不足。當然,那是庫德人在土耳其統治下血淚斑斑的記憶。
作者說自己被公認為「知識最淵博的女性專欄作家之一」,全書引用許多哲學家、文學家的話語,足證當之無愧;尤其提及土耳其著名的學者、詩人,更是拓展了讀者的知識廣度,頗為珍貴。
這本書,作者的意見與感受為多,事實的描述與有趣的故事較少,不易閱讀,却有其風格。

              在誠品書店見到,2017824日讀畢。


   
           



              三、《大掠奪──華爾街的擴張和美國企業的沒落》Makers And Takers: The Rise of Finance and the Fall of American Business by Rana Foroohar 林麗雲譯,時報出版,20077月。

《停滯的年代》作者對未來的前景很不看好,原因之一是金融經濟取代實體經濟成為經濟活動的主流。至於金融經濟何以蓬勃發展,眼前呈現怎樣的嚴重情況,以及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何在,本書從各方面詳加探討,是我們關心今天世界以及未來走向,應該具備的重要知識。
金融業原來應是企業的幫手,協助企業發展生產等等。現在翻轉過來,企業以金融手段取得利益為主,生產研發等本業漸遭忽視。全書第一句:「這絕不是史蒂夫.賈伯斯會做的事!」什麼事呢?原來2013年春天,庫克借了一百七十億美元,蘋果公司完全不缺錢,但這筆貸款利息很低,借來買自家股票,可以衝高蘋果的股價,讓股東獲利,公司高層當然分到更多。這是一個例子,說明今天的大企業為了牟取最大利益,紛紛向華爾街靠攏,利用各種金融手法,例如購買庫藏股,或在財報發表之前,進行併購、裁員等手段,得到最大利潤。要點是,這些利潤幾乎全進了有錢人的口袋,使得社會上貧富距離愈益擴大。
另一方面,金融業的花樣越來越多,各種衍生性商品致使2008年的金融風暴,國家注入大量資金,固然是解決問題的必要手段,但華爾街並未因未之受到應有的懲罰,而是由納稅人買單。何以如此?主要是法規方面漏洞不少,這也是華爾街在國會山莊展現力量的成果。高盛出身的華爾街人士成了總統任命的財經首長,當然政府就被華爾街牽著走了。這些人離開公職,又回到華爾街任職,領取高薪,華爾街勢力之強,影響之大,可想而知。
本書就公司治理、私募資金、房地產、退休金等各方面討論金融業扮演的角色,指出目標是為少數人牟利,不以廣大民眾利益為念。這樣發展下去,未來的世界很讓人担心。
本書作者是財經記者出身,對財經界的事務很熟悉,對有關的研究很重視,寫來舉證充足,條理分明,述說清晰,讀來不覺煩重,感到頗有收獲。但是,若與《停㴆的年代》相比,撰者的人文素養就差多了,閱讀過程的感受,頗為不同,因為只有理性的認知,缺少美感與品味,就閱讀樂趣言,終屬不足。
再說,經濟問題,只從財經政策、法令規章來解決嗎?就像作者最後提出五項原則性想法,立意至佳,能夠產生任何實質性效果嗎?殊為可疑。淺見以為,財經問題離不開社會,更應與公民道德有關。我不能想像一個不以貪婪詐欺為恥的社會,能夠走向幸福安樂的未來。
還有,這本書定價520元,貴了一點。 
                     2017924日讀畢。


                 





                四、《如何聆聽爵士樂》How to Listen to Jazz by Ted Gioia,張茂芸譯,啟明出版公司,20168月。

如果音樂很重要,我們能夠從它得到快樂,或陶冶性情等等,那麼,我們應該具有古典音樂的基本知識,也應該對爵士樂有所了解。雖說爵士樂是起源於美國的藝術形式,但今天聆聽或表演爵士樂已不再只有美國人了;爵士樂廣被世界,必有其理。
如果您聽過一點爵士樂,但接觸有限,想對它有全面的認識,對它的音樂特點、結構、起源、演變,以及傑出大家之傑出之處有所了解,無疑這本書是很理想的入門讀物。
要把爵士樂這個豐富又複雜的藝術形式,寫成既簡明又深刻,讀來趣味盎然,放不下手的概論書籍並不容易,作者功力深厚,既親身投入樂團,又是研究爵士樂的音樂學者,他的分析、判斷應可信賴。
他先說「聽」的重要,並告訴我們他自己怎樣把原先不錯的聆聽能力,磨練得更細更強,能夠聽得更精微。他又說到早期的爵士樂名家如何練就一身本事,其中之一是掌握一個音符的各種表現方式,練成用於即興表演,就可以盡情發揮。
爵士樂有其特色,但與其他音樂形式非但沒有楚河漢界,而且努力吸收,使其內容更加豐富。
全書對於「爵士樂」的各方面所作的分析,相信是了解其特點的重要部分,但欠缺音樂素養的我,讀來只能不求甚解,讀過而已。相對而言,述及爵士樂的發展演變,傑出樂手的過人長處,以及著名的小故事,就覺得增長知識,而且十分有趣。
回想讀中學、大學期間,家中收音機播放的「音樂」,最多的是四郞探母、鎖麟囊之類,聽古典音樂已在大學畢業之後了。而爵士樂則是前幾年,讀了Geoff Dyer寫的But Beautiful(《然而,很美》麥田出版,20127月),興起了聽它的念頭。高雄讀書會的老師們送我一套爵士樂大師CD六張,才認真聆聽。所以,我聽音樂是從「讀」開始,也只有在門外徘徊的分了。
最後要提一下,此書中文譯筆甚佳,讀來十分暢快,是美好的閱讀經驗。

誠品書店見到,20178 月讀畢。


        
           




            五、《史坦貝克俄羅斯紀行》A Russian Journey by John Steinbeck and Robert Capa   默譯,馬可孛羅,二版一刷,20145月。

史坦貝克的文字,加上卡帕的照片,不論內容如何,都有一讀的價值,更不必說這次旅行的地點是第二次大戰結束後第三年的蘇聯。戰爭痕迹隨處可見,人們已嚮往和平安定的生活,採訪普通百姓的尋常日子,正是二人此行的目的。
1947年,鐵幕已垂下,進入其中訪問拍照,並不容易。寫過《憤怒的葡萄》等,關心勞工,有著左派色彩,應該是史坦貝克得以成行的重要因素。但是,史坦貝克並未串聯兩國工人,進行反資本主義的鬥爭;而是觀察大難之後,滿目瘡痍的破碎城市中人們如何生活;也去觀看廣袤農田中勤奮工作的農夫農婦,以及工厰中揮汗如雨的工人師傅。茶園裡兩手飛快的採茶女,曳引機工厰中面容堅毅的鍛工,以及每天都到公墓去探望父親的小男孩,這些才是兩人最為得意的鏡頭。
史坦貝克敏銳的觀察力,寫活了身旁的人,首先就是卡帕,其次是翻譯及每趟開車的司機。他看到了蘇聯人對美國的誤解,也明白美國人對蘇聯有著類似的誤解。然而,他還是對蘇聯人與美國人很不一樣的觀念有所分析,就是蘇聯國內,不同加盟國,由於地理環境與是否受到破壞亦有所不同。他對俄羅斯、烏克蘭與喬治亞(格魯吉亞)均有重點描述。
史坦貝克不滿蘇聯的官僚體制與作風,下筆却很謹慎;與作家協會也是格格不入,文藝觀點相去甚遠。全書未曾提及托爾斯泰、屠格涅夫、杜斯妥也夫斯基等十九世紀的大作家,也未提到像艾赫瑪托娃等現代大詩人。也許,遇到的人都忙於眼前的生活,沒有餘暇述說自己心愛的作家。
1947年距今整整七十年,我們從史坦貝克筆下看到的蘇聯人,能歌善舞,熱情待客的一面,應該已深深烙印在他們的血脈中。1947年的蘇聯,正是邁出戰亂走向新生,作者寫了不少缺點,整體看來,宛如旭日初生,朝氣蓬勃,不像亞歷賽維奇的《二手時間》,觀察解體後的蘇聯人民,大都在困惑中尋求出路,哀傷的氣氛瀰漫在曾經輝煌的大地之上,形成強烈的對比。
書中處處可見卡帕對拍照的關注,盡力拍下最能動人心弦的照片,對許多管制深表遺憾,以及攜帶四部相機、無數底片的執著,既顯示了專業,也說明了何以成為攝影大師的緣由。 
      從《全面失控》的夾頁中見到,201752日讀畢。  


               



               六、《黎亞----從醫病衝突到跨文化誤解的傷害》The Spirit Catches You and You Fall Down: A Homng Child, Her American Doctors, and the Collision of Two Cultures by Anne Fadiman ,湯麗明、劉建台、楊佳蓉譯,大家出版,20162月。

苗族家庭逃離戰亂的寮國,先到泰國,再移民美國,居住在加州,李家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孩,名叫黎亞。黎亞得了癲癇症,只有到醫院治療,醫生完全按照既定程序處理,但與苗人文化中對醫療的觀念格格不入,形成明顯的文化衝突,是全書的主線。
苗族的歷史文化必須有所交代,苗族沒有文字,作者借助民族學與人類學的研究,作簡要的說明,特別是對苗族的泛靈信仰著墨較多。作者交代李家何以能夠移民美國,指出寮國北部的苗人是明朝時自中國遷入,種植稻米與鴉片;政治上大部分支持皇室,小部分投入共產黨的巴特寮。越戰時期,苗人為美國中央情報局吸收訓練,與北越作戰。美國失利,他們在巴特寮的追擊下,渡湄公河進入泰國,其中經過,作者娓娓道來,讓我們讀到了越戰的另一頁。
李黎亞得了癲癇症,送醫治療的過程,醫師十分盡力,但李家夫婦非常不滿,欠缺溝通,形成巨大的文化衝突。作者對於醫師作為,使用什麼藥物,如何緊急處理,詳細說明,讓我們看到了此一病症的發作過程與處理方式,由於我家曾養過一隻可愛但患有癲癇的貓,讀來特別有感。
醫師與病患家屬的矛盾,需要緩解,於是盡責的口譯人員,尊重異文化的專業人士,扮演了重要角色。如何從一幕幕實際情況的描寫,進而為理論上的探討,應是必然的發展,作者處理得很好。最後引用哈佛大學醫療人類學教授凱博文的八個問題作深入討論,得出見解尤其中肯。我想到了多年前,曾經介紹過凱博文的《道德的重量》(What Really Matters: Living a Moral Life amidst Uncertainty and Danger by Arthur Kleinman,劉嘉雯、魯宓譯,心靈工坊,20079月),是我很喜歡的書。
本書雖然聚焦於苗族家庭與美國醫師之間的複雜關係,但作者最關心的,用力最多的,還是對於苗族社會文化的深入介紹,讓廣大美國民眾對人數不多,頗具特色的苗人,有真切的認識。由於苗族源於中國,目前仍是少數民族中的重要一支,我們也可以藉以對苗族的文化有所了解。
作者筆下的人物,各具特色,故事性很強,細節處理得很好,是一本讀來很順暢的書。至於書中主角黎亞的最後情況,就賣個關子,請讀本書了。 
學生期末考卷中推薦,2017710日讀畢。

1 則留言:

  1. (張元老師回覆)多讀好書,獲益必多,謝謝關注。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