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依文本說故事提問題(二)----《後漢書》中的鍾離意





鍾離意是東漢光武、明帝時代的名臣,范曄《後漢書》的〈鍾離意傳〉主要由兩篇議論與六個故事構成。兩篇議論見於《資治通鑑》,六個故事則未為《通鑑》編撰者所採納。我們可以說,這兩篇議論既能反映時代的問題,又能呈現鍾離意的風格,《通鑑》選錄,可謂撰史卓識,但六個故事未蒙青睞,或許由於篇幅有限,體例未允,有其緣由,但未能一讀,終屬可惜。若此等故事為范蔚宗所重視,則前人所言,讀《通鑑》需與正史對讀,就不是沒有理由了。
我們來看看這六個故事吧。第一個故事,鍾離意,會稽山陰人,在地方擔任督郵的小官,專管督察基層員吏這一類的事。有一個亭長,是地方上最底層的小吏,收了小民的酒禮,舉報到了鍾離意手上,他就退了回去,並向太守說明,從古以來,地方官府做事都是先內後外,由近及遠,先問本府做得好不好,再向下屬有所要求。所以,等到我們太守府內都很清廉,從未收受東西,再責罰下屬不遲。太守很同意,也很欣賞,一些縣內的事都要他去做,鍾離意也盡心盡力,做得很好。會稽瘟疫流行,死了很多人,鍾離意巡視疫區,請醫生,買藥品,盡力救治,由於他的作為,免於死亡的人不在少數。

這個故事有兩項內容,我們可以問兩個問題:一、鍾離意寬容小吏的作為,是當時地方官吏的一般表現嗎?應該不是,如果地方官皆有寬容下屬的胸懷,這個故事也就無由出現。主要原因,還是漢法甚嚴,地方官員,依法行政,小吏稍犯小錯,受到責罰,是普遍的情形。第二個問題是,鍾離意親至病患家中,詢問病情,請醫施藥,這種作為應有其思想的依據,是法家嗎?不像;道家嗎?也不是吧;應該是儒家思想仁民愛物的具體實現。
小吏收受小民禮物,須受責罰,亦見於《後漢書.卓茂傳》,略記於下,謹供參考。卓茂在西漢末年擔任密縣縣令,有一個小民來告亭長收了他送的米和肉。卓茂問,是這個亭長強要的嗎?不是。是他替你做了事要你表示表示的嗎?也不是。那你為什麼要送他米和肉呢?小民說:大家都說好官不會讓人怕小吏,小吏不會拿人的東西,今天我怕他,只有送東西給他。卓茂說,這是你的不對了。人與禽獸不同,就因為人們之間互相照顧,互相敬重,今天,地方上的老人家之間互相送禮,這就是人間的温暖,何況小民送點東西給小吏,也有這樣的意思。只要亭長不是強求,送點東西,表示感念之情,也是一種禮數,正是人們群居一起,展現和諧的生活氣氛。如果你不願意,那你可以遠走高飛,不要生活在人間。這個小民就說,如果是這樣,律令上為什麼規定小吏不可以拿小民東西?卓茂笑著說,律令是人們必須遵守的大法,而禮教則是維繫人們之間的情感。我們重視禮教,就生活在和諧融洽的氣氛中,大家不會有什麼怨恨;如果以律令來治理,人們稍不慎,就誤蹈法網,小事關監牢,大事處死刑,人們生活在嚴肅恐怖之中。你回去好好想想。〈卓茂傳〉用「小民接受了他教誨,小吏深感他的恩情(於是人納其訓,吏懷其恩)。」作結。
第二個故事,是鍾離意舉孝廉,辟召在大司徒侯霸府任職。鍾離意受命帶些囚徒去河內郡,當時天氣已冷,這些囚徒病了,走得很辛苦。經過弘農,鍾離意要縣令幫囚徒作冬衣,縣令百般不願,但拗不過只有做了,同時上書朝廷申訴,鍾離意也向朝廷報告此事。當時的光武帝看到了雙方的上奏,對侯霸說,你府裡的鍾離意,真是仁慈的人,必然是一個好官員(君所使掾何乃仁於用心,誠良吏也)。鍾離意在路上,把囚徒的桎梏都解下,與他們約定到達河內府的時間,沒有一個人不是如期到達。
問:這個故事講鍾離意什麼事?他照顧犯法的囚徒。對的,他為什麼要照顧這些犯法的壞人?因為犯人也是人啊!對的,既是人,就應該用對待人的方式從待,雖然他們只是犯人。鍾離意憐惜小吏,關懷小民,甚至心念囚徒,怎麼解釋呢?光武帝給了我們答案,他是仁慈的人啊!再說到卓茂,治民重禮與情,不用法與罰,范曄就歸結為「厚性寬中近於仁」,指出卓茂寬厚的個性,得到所有人的好感,似乎可以用「仁」字來形容了。
第三個故事,鍾離意任瑕丘令,縣府中有一小吏檀建拿了縣府的東西,鍾離意知道了,召見檀建,支開他人,問了究竟,檀建叩頭認罪。鍾離意叫他回家,不要再來工作。檀建回家,久久不去縣府。檀父知道實情,把他叫來,面前放了一杯酒。說:我聽說壞的官員以刀殺人,好的官員以道理處死罪。你的罪,也是你的命,把酒喝下去吧!檀建喝了毒酒就死了。這個故事,我寫一小文〈談談檀建的死〉,請參閱。
吏員犯錯,命他回家「長休」也有一個前例。西漢宣帝時,黃霸任丞相,相府員吏犯罪該罰,黃霸叫他回家「長休」;說,相府裡還要處罰犯法罪人,傳出去不好,但這只限於丞相府。
第四個故事,鍾離意擔任堂邑令,縣內有一人叫防廣,為父報仇,入獄。母親死了,防廣一直哭一直哭,什麼東西都不吃,鍾離意哀憐他,就讓防廣回家奔喪。監獄的丞掾,都說於法無據,不可以讓他回家。鍾離意說,如果上面要追究,罰我就好,與你們無關,讓防廣走吧。防廣辦完母親的喪事,就回到獄中。鍾離意把整件事以密件向朝廷報告,防廣的死罪也獲得減刑。
我們可以問:鍾離意讓防廣回家奔喪,為什麼監獄的管事人都期期以為不可?或許是防廣犯的罪不小,雖說為父報仇,手段也太過兇殘吧。為什麼鍾離意又執意要讓防廣奔母喪?鍾離意看出防廣不是一個言而無信的人,他說辦完喪事就回獄,必定會回來。另外,他也對光武帝有所認識,預料光武帝知道事情原委,也會加以寬恕吧。
第五個故事,明帝即位,徵召鍾離意為尚書。交阯太守張恢因為收賄貪贓,召回處死,明帝就把沒收他貪得的財物賞賜朝臣,鍾離意分到些珠璣,他放在地上不拿,明帝問他為什麼?他說,孔子渴了,不喝盜泉的水;曾子見到勝母的閭門,就不進去,因為名義不正啊。這些貪污所得,都是骯髒的東西,我不敢拜受。明帝說,尚書的話,把清正的意義講的真好(清乎尚書之言)!
這個故事說的是什麼呢?說的是鍾離意如何自處。前面四則故事說的是待人,這個故事則是律己。珠玉在前,陛下所賜,取之名正言順,何以不取?雖然不是非分之財,但也不是應得之物,拿與不拿,考驗著律己之嚴與不嚴。鍾離意的律己,可以說是嚴格的。
最後的一個故事。鍾離意任尚書,明帝下詔賜給降漢的胡人縑帛,辦事小官一時疏忽,把十寫作百。明帝親自查看司農上的簿冊,發現了這個錯誤,大怒,立刻派郎將把小官找來,要痛打一頓。鍾離意上前,叩頭,說:不小心的錯誤,人人會犯,一般也都會寬容。如果說做事粗心大意,應該處罰,那麼,該處罰的是我;我的官大,失於監督,罪大;小吏官位低,罪小。所犯的錯,我應承擔,請處罰我。說著就把衣裳解開,露出背部,準備接受笞刑(解衣就格)。明帝看到這個情形就說,請把帽子戴上,也免了小官的罪。
這個故事最能見到明帝處事的精細與脾氣的火爆。鍾離意面對怒容滿面的皇帝,緩緩講出這些話,心中想到的是什麼?這個小官太可憐,我要救救他?還是,料你大皇帝也不好意思當著大臣打我?我想都不是的,大人應該寬恕小人無心之過,這就是道理所在,為了這個道理,盡已之力加以維護,如此而已吧。
讀者朋友們,這六個鍾離意的故事,您最喜歡哪一個?對我而言,我最喜歡第二個,就是為囚徒作冬衣的那件事,因為我初讀這篇傳記,印象深刻,不能忘懷的,就是這個故事。但撰寫者范曄最喜歡的好像是最後一個故事。怎麼知道呢?他在「論曰」中,只提及這個故事。
我們在《後漢書》中的鍾離意,看到了什麼?我們可以看到,他待人的仁愛與律已的清正,應該是整首樂章的主旋律吧。再者,光武到明帝,朝廷重視法治,地方執行律令,是普遍情況,也是鍾離意不以為然的做法。他盡一己之力,申張自己的信念,雖然與時代風氣扞格,但也獲得上位者的賞識與支持,光武與明帝的寬容風範,也讓人敬佩。最後,我們看到了大史家范蔚宗的如椽巨筆,揮灑出令人動容的篇章,我們應該問一下,整篇的主旨是什麼?范蔚宗有無透露?其實是有的,也在他的「論曰」之中。「論曰」說:「左丘明有言:『仁人之言,其利博哉!』」又說;「若鍾離意之就格請過,仁者之情也!」范蔚宗把鍾離意的作為,定位為「仁者」的表現,他還說:「正直的作為出於真心誠意,則不會虛假;真心誠意的勸諫,有時稍嫌無禮而過於躁急。這些都是從人之本原出發,所以說的話為人們所相信,勸諫也為君主所接納(夫正直本於忠誠則不詭,本於諫諍則絞切。所本得乎天,故言信而志行也)。」鍾離意是「仁者」,我們要時時記取的應該是仁者的「心意」與「作為」,我們如果多少也有一點點這樣的心意與作為,就多少得到了讀史的好處,這些美好的故事也就不再寂寞了。

                                                             20161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