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9日 星期一

「103學年度上學期《資治通鑑》選讀:兩晉」課程資料與作業



103 《通鑑》選讀:兩晉   文本閱讀題目  103923



一、賈氏窺簾韓掾少----取自《晉書.賈充傳》

韓謐字長深,母賈午,充少女也。父韓壽,字德真,南陽堵陽人,魏司徒暨曾孫。美姿貌,善容止,賈充辟為司空掾。充每讌賓僚,其女輒於青璅中窺之,見壽而悅焉。問其左右識此人不,有一婢說壽姓字,云是故主人。女大感想,發於寤寐。婢後往壽家,具說女意,并言其女光麗艷逸,端美絕倫。壽聞而心動,便令為通殷勤。婢以白女,女遂潛修音好,厚相贈結,呼壽夕入。壽勁捷過人,踰垣而至,家中莫知,惟充覺其女悅暢異於常日。時西域有貢奇香,一著人則經月不歇,帝甚貴之,惟以賜充及大司馬陳騫。其女密盜以遺壽,充僚屬與壽燕處,聞其芮馥,稱之於充。自是充意知女與壽通,兩其門閤嚴峻,不知所由得入。乃夜中陽驚,託言有盜,因使循牆以觀其變。左右曰:「無餘異,惟東北角有如狐狸行處。」充乃考問女之左右,具以狀對。充祕之,遂以女妻壽。壽官至散騎常侍、河南尹。元康初年卒,贈驃騎將軍。

(一)這段文字中,你認為最為「關鍵」的,應是哪幾個字?
A)美姿貌,善容止(B)光麗艷逸,端美絕倫
C)覺其女悅暢異於常日(D)惟東北角有如狐狸行處
(二)文中寫道:「充祕之,遂以女妻壽」,賈充為什麼要「祕之」,而又為什麼把女兒嫁給韓壽?
(三)這段文字,主要描述的是什麼?《晉書》是官修正史,史官為什麼會記載此事?


二、姿貌魁偉,文武兼才

初,南單于呼厨泉以兄於扶羅子豹為左賢王,及魏武帝分匈奴為五部,以豹為左部帥。豹子淵,幼而雋異,師事上黨崔游,博習經史。嘗謂同門生上黨朱紀、鴈門范隆曰:「吾常恥隨、陸無武,絳、灌無文;隨、陸遇高帝而不能建封侯之業,絳、灌遇文帝而不能興庠序之教,豈不惜哉!」(胡注:隨、陸,隨何、陸賈。絳、灌,絳侯周勃、灌將軍嬰。)於是兼學武事。及長,猨臂善射,膂力過人,姿貌魁偉。為任子在洛陽,王渾及子濟皆重之,屢薦於帝,帝召與語,悅之。濟曰:「淵有文武才,陛下任以東南之事,吳不足平也。」孔恂、楊珧曰:「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淵才器誠少比,然不可重任也。及涼州覆沒,帝問將於李憲,對曰:「陛下誠能發匈奴五部之眾,假劉淵一將軍之號,使將之而西,樹機能之首可指日而梟也。」孔恂曰:「淵果梟樹機能,則涼州之患方更深耳。」帝乃止。
東萊王彌家世二千石,彌有學術勇略,善騎射,青州人謂之「飛豹」。處士陳留董養見而謂之曰:「君好亂樂禍,若天下有事,不作士大夫矣。“(胡注:言將為賊也。)淵與彌友善,謂彌曰:「王、李以鄉曲見知,(胡注:王渾,太原人,李憙,上黨人,與淵同州里。)每相稱薦,適足為吾患耳。」因歔欷流涕。齊王攸聞之,言於帝曰:「陛下不除劉淵,臣恐并州不得久安。」王渾曰:「大晉方以信懷殊俗,奈何以無形之疑殺人侍子乎?何德度之不弘也!」帝曰:「渾言是也。」會豹卒,以淵代為左部帥。(胡注:劉淵事始此,史言晉將有亂。)

(一)    依據這段文字,可知帝(晉武帝)是怎樣的皇帝?
(A)昏庸無能(B)明理有容(C)妄自尊大(D)謹小慎微
(二)    王渾、王濟皆為名士,為何都看重劉淵?推薦給武帝,著「帝召與語,悅之」,應作怎樣的解讀?
(三)    孔恂反對李憲的意見,致使武帝不用劉淵,孔恂的話,是什麼意思?
(四)    劉淵對王彌說的話,為什麼會因之歔欷流涕?





103  《通鑑》選讀:兩晉  文本閱讀題  103930


一、武帝太康元年(280

庚寅,帝臨軒,大會文武有位及四方使者,國子學生皆預焉。引見歸命侯晧及吳降人。晧登殿稽顙。(胡注:稽顙,額觸地無容。)帝謂歸命侯曰:「朕設此座以待卿久矣。」晧曰:「臣於南方,亦設此座以待陛下。」賈充謂晧曰:「聞君在南方鑿人目,剝人面皮,此何等刑也?」晧曰:「人臣有弑其君及姦回不忠者,則加此刑耳。」(胡注:斥充世受魏恩而姦回附晉,弒高貴鄉公也。)充默然甚愧,而晧顏色無怍。
    帝從容問散騎常侍薛瑩,孫晧所以亡,對曰:「晧昵近小人,刑罰放濫,大臣諸將,人不自保,此其所以亡也。」他日,又問吾彥,對曰:「吳主英俊,宰輔賢明。」帝笑曰:「若是,何故亡?」彥曰:「天祿永終,曆數有屬,故為陛下禽耳。」(胡注:有學而無識,此薛瑩所以不及吾彥也。)

(一)    這兩段文字描述的主要人物是是何人?這位人物,在撰者的筆下有何特色?
            (A)昏愚兼無能(B)愚劣然狡辯
            (C)聰明但失政(D)英俊且賢明
(二)文中述及孫晧與晉武帝對答,姿態甚高,孫晧何以如此,他不害怕嗎?
(三)本文最後,胡三省的注語,是什麼意思?讀予以解釋。


二、西晉的皇室與士族
晉朝是司馬氏建立的朝代,司馬氏有其儒生的背景,也是人們眼中的士族。司馬氏掌握政權之後,他們與士族,也就是儒士之間,呈現怎樣的關係?在理論上應該如何?實際的情形又是如何?產生的影響更是如何?我們看看《簡編》中如何論述。

  晉武帝大封國王,以為已經造成了一個皇族勢力。他又想造成一個代表士族的勢力,和皇族勢力互相制約,合力來擁戴帝室。士的嚴格含義是儒生。司馬昭死,晉武帝不聽群臣諫阻,堅持行三年喪禮,下詔說「朕本諸生家,傳禮來久,何至一旦便易此情於所天」。意思是說,我家本來是傳禮的儒生人家,不能因為做了皇帝改變我的儒生本色。從來沒有一個國君或皇帝行過三年之喪,他一定要這樣做,無非是表示自己是純粹的士族。他曾和寵妾胡貴嬪(父胡奮,征南將軍)賭博,胡貴嬪不遜讓。他發怒說,你原來是個將種。胡貴嬪說,北伐公孫,西拒諸葛(指司馬懿),不是將種是什麼?他聽了很覺得慚愧。士族以積世文儒為貴,如果祖先曾做武將或其他雜業就不算純粹。大抵自東漢末士族制度形成以來,士族在政治地位上有高低,而且也在門第世系上矜清濁。晉武帝自稱諸生家,就是在政治地位以外,還要爭取門第上的清望。司馬師娶東漢名儒蔡邕的外孫女羊氏為妻,司馬昭娶魏名儒王肅的長女王氏為妻,這都是司馬氏通過婚姻來提高門第的一種表現。司馬昭給晉武帝聘弘農郡華陰縣楊氏女(楊艷)為妻,也是含有同樣的意義。華陰楊氏(詳見《後漢書·楊震傳》),按門第來說,是無與倫比的純粹士族。
  楊皇后生晉惠帝。晉惠帝一向是個白癡,當他做皇太子的時候,晉武帝屢次要廢他,別立皇太子。楊皇后和大臣們提出立嫡以長不以賢的古訓,阻止廢立。楊皇后將死,要求晉武帝不得立妾為妻,正式聘娶她的從妹楊氏(楊芷)為皇后。晉武帝以諸生家自命,願和華陰楊氏聯姻,只好一一聽從。楊芷做皇后後,她的父親楊駿超升為車騎將軍,楊氏聲勢壓倒一切。晉武帝有意造成楊氏勢力,希望它作為士族的代表,與皇族勢力合成輔佐帝室的兩翼。事實和他的希望恰恰相反,楊氏力謀利用晉惠帝昏愚,恢復東漢皇太后臨朝稱制,外戚擅權的舊例,楊氏早被培養成了野心家。
  晉武帝滿以為兩翼造成了,臨死時,詔汝南王司馬亮(司馬懿子)、楊駿同輔政。楊皇后楊駿別造詔書,令楊駿掌管全部政權。以楊氏攘奪政權為爆發點,接連爆發著無窮的禍亂。這種禍亂的根基,就是統治階級主要是高級士族的極度腐朽性。

1. 晉武帝自己強調儒生本色,是純粹的士族,有其背景,最可能的是:
(A)儒家為思想主流      (B)誇耀其文武全才
(C)曹氏非儒生士族      (D)漢代以儒學治國
2. 士族門第地位有高有低,提高自身地位,最為便捷的方法是什麼?為什麼?
3. 晉惠帝是國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請舉一個他的故事。
4. 撰者最後述及「這種禍亂的根基,就是統治階級主要是高級士族的極度腐朽性。」為什麼?請對這句話作一解讀?






103  《通鑑》選讀:兩晉    文本閱讀題   103107



一、惠帝元康五年(295

拓跋祿官分其國為三部,一居上谷之北,濡源之西,自統之;一居代郡參合陂之北,使兄沙漠汗之子猗拖統之;一居定襄之盛樂故城,使猗拖弟猗盧統之。猗盧善用兵,西擊匈奴、烏桓諸部,皆破之。代人衛操與從子雄及同郡箕澹,往依拓跋氏,說猗拖、猗盧招納晉人。猗拖悅之,任以國事,晉人附者稍眾。(胡注:史言拓跋氏益強。當是時,晉朝大臣、宗室雖已自相屠,而四方未為變也,衛操、箕澹輩何為去華就夷如是其早計也!中國之人可為凛凛矣。漢嚴邊關之禁,懼有罪亡命出塞耳。若無威刑之迫乎後,一旦去桑梓而逐水草,是必有見也。邊關之不詰,朝廷之不虞,晉之無政,亦可知矣。)

(一)    胡三省說此段文字表示「拓跋氏益強」,其中最關緊要者應屬:
A)拓跋祿官分其國為三部
B)猗盧善用兵,西擊匈奴、烏桓諸部,皆破之
C)代人衛操與從子雄及同郡箕澹,往依拓跋氏
D)晉人附者稍眾
(二)接上題,請對你的選擇,加以解釋。
(三)胡三省說:「中國之人可為凛凛矣」是什麼意思?他自己做何解釋?


二、惠帝元康七年(297

是時,王衍為尚書令,南陽樂廣為河南尹,皆善清談,宅心事外,名重當世,朝野之人,爭慕效之。衍與弟澄,好題品人物,舉世以為儀準。衍神情明秀,少時,山濤見之,嗟歎良久,曰:「何物老媪,生寧馨兒!」(胡注:洪邁《隨筆》曰:今吳中人語,尚多用「寧馨」字為言,猶言若何也。劉夢得詩:「為問中華學道者,幾人雄猛得寧馨?」蓋得其義。)然誤天下蒼生者,未必非此人也!」樂廣性沖約,與物無競。每談論,以約言析理,厭人之心,(胡注:厭,伏也。)而其所不知,默如也。凡論人,必先稱其所長,則其所短不言自見。王澄及阮咸、咸從子脩、泰山胡毋輔之、陳國謝鯤、城陽王尼、新蔡畢卓,皆以任放為達,(胡注:任者,任物之自然;放者,縱其心而不制。)至於醉狂裸體,不以為非。胡毋輔之嘗酣飲,其子謙之闚而厲聲呼其父字曰:「彥國,年老,不得為爾!」輔之歡笑,呼入共飲。畢卓為吏部郎,比舍郎釀熟,(胡注:比,近也。)卓因醉,夜至甕間盜而飲之,為掌酒者所縛,明日視之,乃畢吏部也。樂廣聞而笑之曰:「名教內自有樂地,何必乃爾!」。

(一)    這段文字所反映的思想,可以用哪幾個字表達?
A)名教內自有樂地(B)天地萬物,皆以無為本
C)聖人貴名教,老莊明自然(D)生以有為己分,則無是有之所遺也
(二)文本中的人物不少,但有一人與其他頗為不同,此人是誰?何以知之?
(三)這段文字,與當時的朝政有著怎樣的關係?請一探之。






103上《通鑑》選讀:兩晉    作業    1031014



一、賈后淫虐,朝臣惶惑----惠帝元康九年(299

賈后淫虐日甚,私於太醫令程據等,又以簏箱載道上年少入宮,復恐其漏泄,往往殺之。賈模恐禍及己,甚憂之。裴頠與模及張華議廢后,更立謝淑妃,(胡注:謝淑妃,太子之母也。)模、華皆曰:「主上自無廢黜之意,而吾等專行之,儻上心不以為然,將若之何!且諸王方強,朋黨各異,恐一旦禍起,身死國危,無益社稷。」頠曰:「誠如公言,然宮中逞其昏虐,亂可立待也。」華曰:「卿二人於中宮皆親戚,言或見信,宜數為陳禍福之戒,庶無大悖,則天下尚未至於亂,吾曹得以優游卒歲而已。」(胡注:張華處昏亂之朝,位冠群后,而持心如此,天殆假手於趙王倫而誅之也。)頠旦夕說其從母廣城君,令戒諭賈后以親厚太子,賈模亦數為后言禍福,后不能用,反以模為毀已而疏之;模不得志,憂憤而卒。
秋,以裴頠為尚書僕射。頠雖賈后親屬,然雅望素隆,四海惟恐其不居其位。尋詔頠專任門下事,(胡注:侍中與給事黃門侍郎同管門下事。頠為侍中,專任門下事,賈后之意也。)頠上表固辭,以「賈模適亡,復以臣代之,崇外戚之望,彰偏私之舉,為聖朝累。」不聽。或謂頠曰:「君可以言,當盡言於中宮,言而不從,當遠引而去。儻二者不立,雖有十表,難以免矣。」頠慨然久之,竟不能從。(胡注:史言華、頠顧戀祿位以殞首亡家。)

(一)賈后行為,讓朝中著有名望的大臣憂心不已,最為憂心的,應屬何者?
A)賈后專擅,敗壞風氣(B)出鎮宗王,干預朝政
C)胡人起事,中原大亂(D)佞倖小人,握權掌政
(二)賈模何以「憂憤而卒」?請略予探究。
(三)張華與裴頠對當時朝政的看法有何異同?請略言之。
(四)胡三省對張華批評嚴厲,罪名甚至是「顧戀祿位」,你同意嗎?胡三省為什麼要對張華如此嚴苛?


二、流民入蜀----惠帝永寧元年(301

初,朝廷符下秦、雍州,使召還流民入蜀者,又遣御史馮該、張昌督之。李特兄輔自略陽至蜀,言中國方亂,不足復還。特然之,累遣天水閻式詣羅尚求權停,至秋,又納賂於尚及馮該,尚、該許之。
羅尚遣從事督遣流民,限七月上道。時流民布在梁、益,為人傭力,聞州郡逼遣,人人愁怨,不知所為;且水潦方盛,年榖未登,無以為行資。特復遣閻式詣尚,求停至冬;辛冉及犍為太守李苾以為不可。尚舉別駕杜弢秀才,式為說弢逼移利害,弢亦欲寛流民一年,尚用冉、苾之謀,不從;弢乃致秀才板,出還家。冉性貪,欲殺流民首領,取其寶貨,乃與苾白尚,言:「流民前因趙廞之亂,多所剽掠,宜因移設關以奪取之。」(胡注:流民安於蜀土,雖以朝命驅使還本,猶恐其不去,況欲設關以奪其資財,是速其為亂也。)尚移書梓潼太守張演,於諸要施關,搜取寶貨。
特數為流民請留,流民皆感而恃之,多相帥歸特。特乃結大營於綿竹以處流民,移辛冉求自寛。冉大怒,遣人分榜通衢,購募特兄弟,許以重賞。特見之,悉取以歸,與弟驤改其購云:「能送六郡酋豪李、任、閻、趙、上官及氐、叟侯王一首,賞百匹。」於是流民大懼,歸特者愈眾,旬月間過二萬人。流亦聚眾數千人。
特又遣閻式詣羅尚求申期,式見營柵衝要,謀揜流民,歎曰:「民心方危,今而速之,亂將作矣。」又知辛冉、李苾意不可回,乃辭尚還綿竹。尚謂式曰:「子且以吾意告諸流民,今聽其寛矣。」式曰:「明公惑於姦說,恐無寛理。弱而不可輕者民也,今趣之不以理,(胡注:趣,讀曰促。)眾怒難犯,恐為禍不淺。」尚曰:「然。吾不欺子,子其行矣!」式至綿竹,言於特曰:「尚雖云爾,然未可信也。何者?尚威刑不立,冉等各擁強兵,一旦為變,亦非所能制,深宜為備。」特從之。(胡注:閻式已覘知冉等之情。)冬,十月,分為二營,特居北營,流居東營,繕甲厲兵,戒嚴以待之。

(一)    這時流民的處境,可以說是:
(A)               無以為生  B)走投無路  C)頗受欺侮  D)官逼民反
(二)    羅尚是一個怎樣的官員?杜弢是一個怎樣的官員?請略作比較
(三)    閻式向李特報告的重點為何?他做這樣的報告,依據為何?
(四)    《通鑑》載:「辛冉遣廣漢教尉曾元、牙門張顯、劉並等潛帥步騎三萬襲特營,羅尚聞之,亦遣都督田佐助元。」請問:結果如何?請以文本所述加以推測。









103  《通鑑》選讀:兩晉  作業    1031021



一、二陸之枉,誰不知之(上)----惠帝太安二年(303

石超進逼緱氏。冬,十月,壬寅,帝還宮。丁未,敗牽秀於東陽門外。大將軍穎遣將軍馬咸助陸機。戊申,太尉乂奉帝與機戰于建春門。乂司馬王瑚使數千騎繫戟於馬,以突咸陣,咸軍亂,執而斬之。機軍大敗,赴七里澗,死者如積,水為之不流。斬其大將賈崇等十六人,石超遁去。
初,宦人孟玖有寵於大將軍穎,玖欲用其父為邯鄲令,左長史盧志等皆不敢違。右司馬陸雲固執不許,曰:「此縣,公府掾資,(胡注:言歷此縣者,其資級可得公府掾。)豈有黃門父得之邪!」玖深怨之。玖弟超,領萬人為小督,(胡注:機為都督,與黃門之弟共事,可以辭去矣。)未戰,縱兵大掠,陸機錄其主者;(胡注:錄,收也。)超將鐵騎百餘人直入機麾下,奪之,顧謂機曰:「貉奴,能作督不!」機司馬吳郡孫拯勸機殺之,機不能用。(胡注:使機能用孫拯之言斬孟超,是穰苴之戮莊賈也,由此為穎所殺,豈不光明俊偉哉!)超宣言於眾曰:「陸機將反。」又還書與玖,言機持兩端,故軍不速決。及戰,超不受機節度,輕兵獨進,敗沒。玖疑機殺之,譖之於穎曰:「機有二心於長沙。」牽秀素諂事玖,將軍王闡、郝昌、帳下督陽平公師藩(胡注:諸王公領兵及任方面者,皆有帳下督,統帳下兵。)皆玖所引用,相與共證之。穎大怒,使秀將兵收機。參軍事王彰諫曰:「今日之舉,強弱異勢,庸人猶知必克,況機之明達乎!但機吳人,殿下用之太過,北上舊將皆疾之耳。」穎不從。機聞秀至,釋戎服,著白帢,與秀相見,為牋辭穎,既而歎曰:「華亭鶴唳,可復聞乎!「(胡注:機發此言,有咸陽市上歎黃犬之意。華亭時屬吳縣。)秀遂殺之。穎又收機弟清河內史雲、平東祭酒耽及孫拯,皆下獄。

(一)陸機率軍作戰,為對手敗。這是怎樣的戰事?
A)率軍勤王,敗於叛臣(B)諸王之間,互相攻殺
C)胡人起事,率軍應付(D)盜賊四起,應付不易
(二)孟玖說:「陸機有二心於長沙」,是什麼意思?
(三)陸機被殺,原因為何?他在那樣的時局情境,可以免於一死嗎?為什麼?


二、二陸之枉,誰不知之(下)

記室江統、陳留蔡克、穎川棗崇等上疏,以為:「陸機淺謀致敗,殺之可也。至於反逆,則眾共知其不然。宜先檢校機反狀,若有徵驗,誅雲等未晚也。」統等懇請不已,遲迴者三日。蔡克入,至穎前,叩頭流血曰:「雲為孟玖所怨,遠近莫不聞;今果見殺,竊為明公惜之!」僚屬隨克入者數十人,流涕固請,穎惻然,有宥雲色。孟玖扶穎入,催令殺雲、耽,夷機三族。獄吏考掠孫拯數百,兩踝骨見,終言機寃。吏知拯義烈,謂拯曰:「二陸之枉,誰不知之!君可不愛身乎?」拯仰天歎曰:「陸君兄弟,世之奇士,吾蒙知愛。今既不能救其死,忍復從而誣之乎!」玖等知拯不可屈,乃令獄吏詐為拯辭。穎既殺機,意常悔之,及見拯辭,大喜,謂玖等曰:「非卿之忠,不能窮此姦。」遂夷三族。拯門人費慈、宰憲二人詣獄明拯寃,拯譬遣之曰:「吾義不負二陸,死自吾分;卿等何為爾邪!」曰:「君既不負二陸,僕又安可負君!」固言拯寃,玖又殺之。

(一)成都王司馬穎外表相當漂亮,史書上說他「貌美而__ __」,請填上此二字。
A)學淺   B)智障   C)白痴   D)神昏
(二)江統、蔡克力勸司馬穎,必須辨明陸機死因,蔡克等人心中想到的是什麼?
(三)此篇文本資料(即下篇),史家著力書寫的人物,應是何人?為什麼?






103上通鑑選讀:兩晉 文本閱讀題   1031028



一、涼州情勢----懷帝永嘉二年(308

涼州張軌病風,口不能言,使其子茂攝州事。隴西內史晉昌張越,涼州大族,欲逐軌而代之,與其兄酒泉太守鎮及西平太守曹袪謀遣使詣長安,告南陽王模,稱軌病廢疾,請以秦州刺史賈龕代之。龕將受之,其兄讓龕曰:「張涼州一時名士,威著西州,汝何德以代之!」龕乃止。鎮、袪上疏,更請刺史,未報;遂移檄廢軌,以軍司杜耽攝州事,使耽表越為刺史。
    軌下教,欲避位,歸老宜陽。長史王融,參軍孟暢蹋折鎮檄,排閤而入言曰:「晉室多故,明公撫寧西夏,(胡注:此西夏,謂河西之地。)張鎮兄弟敢肆凶逆,當鳴鼓誅之。」遂出,戒嚴。會軌長子寔自京師還,乃以寔為中督護,將兵討鎮。遣鎮甥太府主簿令狐亞先往說鎮,為陳利害,鎮流涕曰:「人誤我!」乃詣寔歸罪。寔南擊曹袪,走之。
    朝廷得鎮、裱疏,以侍中袁瑜為涼州刺史。治中楊澹馳詣長安,割耳盤上,訴軌之被誣。南陽王模表請停瑜,武威太守張琠亦上表留軌,詔依模所表,且命誅曹袪。軌於是命寔帥步騎三萬討袪,斬之。張越奔鄴,涼州乃定。

(一)張軌鎮撫涼州,招納賢士,獎掖學術,非但是亂世之一片淨土,亦為中華文化續命所在,影響不可謂不深遠。張軌在涼州所依恃的主要是:
A)世家大族(B)聲威名望(C)朝廷支持(D)兵力最強
(二)張軌為什麼下了一道手令,表示不再留戀權位,而且要回到少時隱居的宜陽女几山?
(三)朝廷於什麼會派袁瑜為涼州刺史?後來為什麼又不讓他前往赴任?


二、洛陽末日----懷帝永嘉四年(310

    京師饑困日甚,太傅越遣使以羽檄徵天下兵,使入京師。帝謂使者曰:「於我語諸征、鎮,今日尚可救,後則無及矣!」既而卒無至者。征南將軍山簡遺督護王萬將兵入援,軍于涅陽,為王如所敗。如遂不大掠沔、漢,進逼襄陽,簡嬰城自守。荊州刺史王澄自將,欲救援京師,至沶口,聞簡敗,眾散而還。朝議多欲遷都以避難,王衍以為不可,賣車牛以安眾心。山簡為嚴嶷所逼,自襄陽徙屯夏口。
    太傅越既殺王延等,大失眾望,又以胡寇益盛,內不自安,乃戎服入見,請討石勒,且鎮集兌、豫。帝曰:「今胡虜侵逼郊畿,人無固志,朝廷社稷,倚賴於公,豈可遠出以孤根本!」對曰:「臣出,幸而破賊,則國威可振,猶愈於坐待困窮也。」十一月,甲戌,越率甲士四萬向許昌,留妃裴氏、世子毗及龍驤將軍李惲、右衛將軍何倫守衛京師,防察宮省;以潘滔為河南尹,總留事。越表以行臺自隨,用太尉王衍為軍司,朝賢素望,悉為佐吏,名將勁卒,咸入其府。於是宮省無復守衛,荒饉日甚,殿內死人交橫;盜賊公行,府寺營署,並掘塹自守。越東屯項,以馮嵩為左司馬,自領豫州牧。
    竟陵王楙白帝遣兵襲何倫,不克;帝委罪為楙,楙逃竄,得免。

(一)洛陽是中原晉朝的國都,晉室即將滅亡,洛陽城內彌漫怎樣的氣氛?
    A)荒碊   B)淒涼   C)混亂   D)悲哀
(二)晉懷帝與東海王越均號召天下勤王,反應如何?何以如此?
(三)朝議多欲遷都,王衍反對;東海王越率眾東行,任他為軍司,他不反對。請略作解釋。
(四)請對文本最後一行所述之事,略作說明。






103上《通鑑》選讀:兩晉 文本閱讀題    103114


一、王敦與陶侃----晉愍帝建興三年(315

    王敦嬖人錢鳳,疾陶侃之功,屢毁之。侃將還江陵,欲詣敦自陳。朱伺及安定皇甫方回諫曰:「公入必不出。」侃不從。既至,敦留侃不還。左轉廣州刺史,以其從弟丞相軍諮祭酒廙為荊州刺史。荊州將吏鄭攀、馬雋等詣敦,上書留侃,敦怒,不許。攀等以侃始滅大賊,而更被黜,(胡注:謂滅杜弢也。)眾情憤惋,又以廙忌戾難事,遂帥其徒三千人屯溳口,西迎杜曾。廙為攀等所襲,奔于江安。杜曾與攀等北迎第五猗以拒廙。廙督軍討曾,復為曾所敗。敦意攀承侃風旨,被甲持矛將殺侃,出而復還者數四。侃正色曰:「使君雄斷,當裁天下,何此不決乎!」因起如廁。諮議參軍梅陶、長史陳頒言於敦曰:「周訪與侃親姻,如左右手,(胡注:訪與侃結友,以女妻侃子瞻。)安有斷人左手而右手不應者乎!」敦意解,乃設盛宴以餞之,侃便夜發,敦引其子瞻為參軍。

(一)    文本中述及「左轉廣州刺史」,指何而言?
A)廣州在地圖左側,故曰左轉(B)上呈朝廷,請求發布新職
C)從荊州左轉,可至廣州(D)職等降調,貶官的意思
(二)朱伺、皇甫方回說:「公入必不出」,是什麼意思?陶侃何以不聽?
(三)陶侃對王敦說:「使君雄斷,當裁天下,何此不決乎!」是什麼意思?
(四)王敦為什麼要「設盛宴以餞之」?為什麼要引其子陶瞻為參軍?


二、陶侃搬磚----同上

初,交州刺史顧祕卒,州人以祕子壽領州事。帳下督梁碩起兵攻壽,殺之,碩遂專制交州。王機自以盗據廣州,恐王敦討之,更求交州。會杜弘詣機降,(胡注:杜弘,杜弢將也,弢敗,弘走降機。)敦因機以討碩,乃以降杜弘為機功,轉交州刺史。機至鬰林,碩迎前刺史脩則子湛以拒之。機不得進,乃更與杜弘及廣州將温卲及交州秀才劉沈謀復還據廣州。陶侃至始興,州人皆言宜觀察形勢,不可輕進;侃不聽,直至廣州,諸郡縣皆已迎機矣。杜弘遣使偽降,侃知其謀,進擊弘,破之,遂執劉沈於小桂。遺督護許高討王機,走之。機病死于道,高掘其尸,斬之。諸將皆請乘勝擊温卲,侃笑曰:「吾威名已著,何事遣兵,但一函紙自定耳。」乃下書諭之。卲懼而走,追獲於始興。杜弘詣王敦降,廣州遂平。
    侃在廣州無事,輒朝運百甓於齋外,暮運於齋內。人問其故,答曰:「吾方致力於中原,過爾優逸,恐不堪事,故自勞耳。」
    王敦以杜弘為將,寵任之。

(一)    陶侃為什麼要把一百塊磚,早上搬出,晚上搬入?
A)廣州荒涼,無事可做(B)鍛鍊身體,保持健康
C)担當重任,預為準備(D)為免優逸,慣於勞苦
(二)陶侃至始興,州人都說不要前進,應該觀看一下形勢,陶侃為什麼不聽?
(三)「陶侃搬磚」的典故,過去台灣學生無人不知,但若問大陸人士,幾乎都不知道,你想原因何在?


三、看殺衛玠----《晉書》卷36,衛玠傳。

玠字叔寶。年五歲,風神秀異。祖父瓘曰:「此兒有異於眾,顧吾年老,不見其成長耳!」總角乘羊車入市,見者皆以為玉人,觀之者傾都。驃騎將軍王濟,玠之舅也,儁爽有風姿,每見玠,輒歎曰:「珠玉在側,覺我形穢。」又嘗語人曰:「與玠同遊,冏若明珠之在側,朗然照人。」及長,好言玄理。其後多病體羸,母恒禁其語。遇有勝日,親友時請一言,無不咨嗟,以為入微。琅玡王澄有高名,少所推服,每聞玠言,輒嘆息絕倒。故時人為之語曰:「衛玠談道,平子絕倒。」澄及王玄、王濟並有盛名,皆出玠下,世云「王家三子,不如衛家一兒。」玠妻父樂廣,有海內重名,議者以為「婦公冰清,女壻玉潤」。

玠妻先亡。征南將軍山簡見之,甚相欽重。簡曰:「昔戴叔寶嫁女,唯賢是與,不問貴賤,況衛氏權貴門戶令望之人乎!」於是以女妻焉。遂進豫章。是時大將軍王敦鎮豫章,長史謝鯤先雅重玠,相見欣然,言論彌日。敦謂鯤曰:「昔王輔嗣(弼)吐金聲於中朝,此子復玉振於江左,微言之緒,絕而復續。不意永嘉之末,復聞正始之音,何平叔(宴)若在,當復絕倒。」玠嘗以為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故終身不見喜愠之容。
以王敦豪爽不群,而好居物上,恐非國之忠臣,求向建鄴。京師人士聞其姿容,觀者如堵。玠勞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時年二十七,時人謂玠被看殺。

(一)    衛玠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男子,衛玠之美應該在於:
A)相貌俊美,姿態瀟灑(B)外貌內涵,無可挑剔
C)外表明亮,言談雄辯(D)温文儒雅,學識淵博
(二)王敦說:「不意永嘉之末,復聞正始之音」,請就文本所提供訊息,作一解讀。
(三)衛玠何以會被「看死」,請作一解釋。







103上《通鑑》選讀:兩晉  文本閱讀題    1031111



一、王敦入建康,殺周顗、戴淵(上)----晉元帝永昌元年(322

初,西都覆沒,四方皆勸進於帝。敦欲專國政,忌帝年長難制,欲更議所立,王導不從。及敦克建康,謂導曰:「不用吾言,幾至覆沒。」
敦以太子有勇略,為朝野所嚮,欲誣以不孝而廢之,大會百官,問温嶠曰:「皇太子以何德稱?」聲色俱厲。嶠曰:「鉤深致遠,蓋非淺局所量;以禮觀之,可謂者矣。」(胡注:言太子既有鉤深致遠之才,而又盡事親之禮,所以解敦不孝之誣也。)眾皆以為然,敦謀遂沮。
帝召周顗於廣室,謂之曰:「近日大事,二宮無恙,諸人平安,大將軍固副所望邪?」顗曰:「二宮自如明詔,臣等尚未可知。」護軍長史郝嘏等勸顗避敦,顗曰:「吾備位大臣,朝廷喪敗,寧可復草間求活,外投胡、越邪!」敦參軍呂猗,嘗為臺郎,性姦諂,戴淵為尚書,惡之。猗說敦曰:「周顗、戴淵,皆有高名,足以惑眾,近者之言,曾無怍色,公不除之,恐必有再舉之憂。」敦素忌二人,心頗然之,從容問王導曰:「周、戴,南北之望,當登三司無疑也。」導不答。又曰:「若不三司,止應令僕(胡注:三司,太尉、司徒、司空也;令僕,尚書令及左右僕射也。)又不答。敦曰:「若不爾,正當誅爾!」又不答。丙子,敦遣部將陳郡鄧岳收顗及淵。先是,敦謂謝鯤曰:「吾當以周伯仁為尚書令,戴若思為僕射。」是日,又問鯤:「近來人情何如?」鯤曰:「明公之舉,雖欲大存社稷,然悠悠之言實未達高義。(胡注:言眾人議敦舉兵向闕,非義舉也。)若果能舉用周、戴,則群情帖然矣!」敦怒曰:「君粗疏邪!二子不相當,吾已收之矣!」鯤愕然自失。參軍王嶠曰:「『濟濟多士,文王以寧。』奈何戮諸名士!」敦大怒,欲斬嶠,眾莫敢言。鯤曰:「明公舉大事,不戮一人,嶠以獻替忤旨,便以釁鼓,(胡注:君所言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言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替其否。釁鼓,殺人以血塗鼓也。)不亦過乎!」敦乃釋之,黜為軍長史。嶠,渾之族孫也。

(一)    王敦進入建康,以太子聲望能力都很高,想要以不孝的名義廢掉,何以未成?
A)未控有朝政(B)王導不同意(C)温嶠言有理(D)朝臣多反對
(二)郝嘏勸周顗避王敦,「避」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周顗何以不聽?
(三)王敦三問王導,王導何以皆不答?
(四)王敦何以不聽謝鯤之言舉用周、戴?何以又採謝鯤之言,不殺王嶠?


二、王敦入建康,殺周顗、戴淵(下)

顗被收,路經太廟,大言曰:「賊臣王敦,傾沒社稷,枉殺忠臣,神祇有靈,當速殺之!」收人以傷其口,血流至踵,容止自若,觀者皆為流涕。并淵殺之於石頭南門之外。
帝使侍中王彬勞敦。彬素與周顗善,先往哭顗,然後見敦。敦怪其容慘,問之。彬曰:「向哭伯仁,情不能已。」敦怒曰:「伯仁自致刑戮,且凡人遇汝,(胡注:以王彬之為人,顗以凡人遇之,亦可以見其風裁矣。)汝何哀而哭之?」彬曰:「伯仁長者,兄之親友,在朝雖無謇諤,亦非阿黨;而赦後加之極刑,所以傷惋也。(胡注:據《元帝紀》,四月,敦入石頭,辛未,大赦。)因勃然數敦曰:「兄抗旌犯順,殺戮忠良,圖為不軌,禍及門戶矣!」辭氣慷慨,聲淚俱下。敦大怒,厲聲曰:「爾狂悖乃至此!以吾為不能殺汝邪!」時王導在坐,為之懼,勸彬起謝。彬曰:「腳痛不能拜;且此復何謝!」敦曰:「腳痛孰若頭痛?」彬殊無懼容,竟不肯拜。
王導後料中書故事,乃見顗救己之表,執之流淚曰:「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胡注:自愧為敦三問不答之時也。)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一)周顗被收,路經太廟,發言慷慨,收人擊傷其口,血流至腳,觀者皆流涕。「流涕」的原因應是:
(A)               周顗將被殺(B)忠臣遭殺戮(C)周顗血滿身(D)名臣下場慘
(二)胡三省注:「王彬之為人,顗以凡人遇之,亦可以見其風裁矣。」是什麼意思?
(三)王彬指責王敦,何以聲淚俱下?王導何以為之懼?王敦殺王彬了嗎?為  什麼?
(四)王敦攻入建康,殺周顗、戴淵,最直接的影響,可能是什麼?





103上《通鑑》選讀:兩晉  文本閱讀題   103129


一、慕容廆遣使陶侃----成帝咸和六年(331

慕容廆遣使與太尉陶侃牋,勸以興兵北伐,共清中原。僚屬宋該等共議,以「廆立功一隅,位卑任重,等差無別,不足以鎮華、夷,宜表請進廆官爵。」參軍韓恆駁曰:「夫立功者患信義不著,不患名位不高。桓、文有匡復之功,不先求禮命以令諸侯。宜繕甲兵,除群凶,功成之後,九錫自至。比於邀君以求寵,不亦榮乎!」廆不悅,出恆為新昌令。於是東夷校尉封抽等疏上侃府,請封廆為王,行大將軍事。侃復書曰:「夫功成進爵,古之成制也。車騎雖未能為官摧勒,(胡注:廆加車騎將軍,故侃稱之。官,謂天子;勒,謂石勒也。)然忠義竭誠;今騰牋上聽,(胡注:騰牋以達上聽。)可不、遲速、當在天臺也。(胡注:陶侃復書殊得體。天臺,尊晉室也。)

(一)此一記載,可以見到慕容廆的真正目的,應是:
A)興兵北伐,共清中原(B)北伐為名,要求王爵
C)雄霸一方,據地稱王(D)表請封王,效忠晉室
(二)此一記載中,何人言辭最長?所言大意為何?有何意義?
(三)胡注言:「復書殊為得體」,何以得體?請略作解釋。


二、爭奪襄陽----成帝咸和五年(330)、咸和七年(332

趙荊州監軍郭敬寇襄陽。南中郎將周撫監沔北軍事,屯襄陽。趙主勒以驛書敕敬退屯樊城,使之偃藏旗幟,寂若無人。曰:「彼若使人觀察,則告之曰:『汝宜自愛堅守,後七八日,大騎將至,相策,(胡注:相策,謂相策應也。)不復得走矣。』」敬使人浴馬于津,周而復始,晝夜不絕。傎者還以告周撫,撫以為趙兵大至,懼,奔武昌。敬入襄陽,中州流民悉降于趙;魏該弟遐帅其部自石城降敬。敬毀襄陽城,遷其民于沔北,城樊以戌之。趙以敬為荊州剌史。周撫坐免官。(330

秋趙郭敬南掠江西,(胡注:江西,謂邾城以東至歷陽也。)太尉侃遣其子平西參軍斌及南中郎將桓宣乘虛攻樊城,悉俘其眾。敬旋救樊,宣與戰于涅水,破之,皆得其所掠。侃兄子臻及竟陵太守李陽攻新野,拔之。敬懼,遁去;宣遂拔襄陽。
侃使宣鎮襄陽。宣招懷初附,簡刑罰,略威儀,勸課農桑,或載鉏耒於軺軒,(胡注:鉏,立鎒所用農器也。耒,手耕曲木也。軺,音遙,使者小車駕馬者也。軒,曲輈也,闌板曰軒。)親率民芸穫。在襄陽十餘年,趙人攻之,宣以寡弱拒守,趙人不將勝;時人以為亞於祖逖、周訪。(胡注:史終言宣守襄陽之功。)(332

(一)這兩段《通鑑》的記載,重點應在描述:
A)南北人物的表現(B)南北軍力的強弱
C)襄陽城池的重建(D)襄陽位置的重要
(二)上題,請對你的選擇略作說明。
(三)郭敬得以功入襄陽,其策略的的特點為何?
(四)桓宣以寡弱拒守,何以趙人不能勝?






103上《通鑑》選讀:兩晉  文本閱讀題    1031216


一、王導晚期,人物政事----成帝咸康元年(335

司徒導以羸疾,不堪朝會,三月,乙酉,帝幸其府,與群臣宴于內室,拜導并其妻曹氏。侍中孔坦密表切諫,以為帝初加元服,動宜顧禮,帝從之。坦又以帝委政於導,從容言曰:「陛下春秋已長,聖教日躋,宜博納朝臣,諮取善道。」導聞而惡之,出坦為廷尉。坦不得意,以疾去職。
丹陽尹桓景,為人諂巧,導親愛之。會熒惑守南斗經旬,(胡注:《晉天文志》:南斗六星,天廟也,丞相、太宰之位。)導謂領軍將軍陶回曰:「斗,揚州之分,吾當遜位以厭天譴。」回曰:「公以明德作輔,而與桓景造膝,使熒惑何以退舍!」導深愧之。
導辟太原王濛為掾,王述為中兵屬。述,昶之曾孫也。(胡注:王昶,仕魏鎮荊州,以功名自見。)濛不脩小廉,而以清約見稱。與沛國劉惔齊名,友善。惔常稱濛性至通而自然有節。濛曰:「劉君知我,勝我自知。」當時稱風流者,以惔、濛為首。述性沈靜,每坐客辯論蠭起,而述處之恬如也。年三十,尚未知名,人謂之癡。導以門地辟之。(昶之子湛,湛之子承,世有高名。述,承子也。)既見,唯問在東米價,(胡注:述蓋自東吳至建康。)述張目不答。導曰:「王掾不癡,人何言癡也!」嘗見導每發言,一坐莫不贊美,述正色曰:「人非堯、舜,何得每事盡善!」導改容謝之。

(一)    王導將孔坦從侍中「出」為廷尉,由於孔建議成帝對王導採取怎樣的態度?
A)拉攏  B)疏遠   C)反對   D)仇視
(二)「熒惑守南斗」是什麼意思?王導與陶回的談話,何以使他深感慚愧?
(三)「當時稱風流者以惔、濛為首」是什麼意思?
(四)王述其人,人們何以謂之癡?王導何以謂之不癡?


二、庾亮與王導之間----成帝咸和四年(338

導性寬厚,委任諸將趙胤、賈寧,多不奉法,大臣患之。庾亮與郗鑒牋曰:「主上自八九歲以及成人,入則在宮人之手,出則唯武官、小人,讀書無從受音句,顧問未嘗遇君子。秦政欲愚其黔首,(胡注:秦始皇名政,命民曰黔首,焚詩書以愚黔首。)天下猶知不可,況欲愚其主哉!人主春秋既盛,宜復子明辟。不稽首歸政,甫居師傅之尊,(胡注:甫,方也,始也。)多養無賴之士;公與下官並荷託付之重,(胡注:言受遺先帝,付以幼孤而託之也。)大姦不掃,何以見先帝於地下乎!」欲共起兵廢導,鑒不聽。南蠻校尉陶稱,侃之子也,以亮謀語導,或勸導密為之備。導曰:「吾與元規休戚是同,悠悠之口,宜絕智者之口。(胡注:言智者之口,不宜亦傳道悠悠之談。)則如君言,元規若來,吾使角巾還第,復何懼哉!」又與稱書,以為「庾公帝之元舅,宜善事之!」(此導之識量所以為弘遠也。)征西將軍孫盛密諫亮曰:「王公常有世外之懷,(胡注:言導心常欲謝事,優遊於人世之外。)豈肯為凡人事邪!此必佞邪之徒欲間內外耳。」亮乃止。(胡注:庾亮之謀,微郗鑒拒之於外,孫盛諫止於內,必再亂天下矣。)盛,楚之孫也。(胡注:孫楚,晉初名士。)是時亮雖居外鎮,而遙執朝廷之權,既據上游,擁強兵,趣勢者多歸之。導內不能平,常遇西風塵起,舉扇自蔽,徐曰:「元規塵污人!」(胡注:史言導不平之心不能自禁於言語之間,惟此而已。)

(一)    這段文本之中,最有意義的,應該是哪些字句?為什麼?
A)讀書無從受音句,顧問未嘗遇君子
B)大姦不掃,何以見先帝於地下乎
C)悠悠之談,宜絕智者之口
D)既據上流,擁強兵,趣勢者多歸之
(二)庾亮想要舉兵進討王導,主要的理由是什麼?你同意他的想法嗎?
(三)這段文本,述及王導與庾亮,你認為撰史者的情感偏於何人?為什麼?






103上《通鑑》選讀:兩晉 文本閱讀題 1031223


一、顏含以老遜位----成帝咸康年(338

冬,十月,光祿勳顏含以老遜位。(胡注:引年致事也。)論者以「王導帝之師傅,名位隆重,百僚宜為降禮。」(胡注:降禮,謂拜之也。)太常馮懷以問含。含曰:「王公雖貴重,理無偏敬。(胡注:臣子惟拜君父,施之於導則為偏敬。偏,不正也。)降禮之言,或是諸君事宜;鄙人老矣,不識時務。」既而告人曰:「吾聞伐國不問仁人,(胡注:董仲舒曰:昔者魯君問柳下惠:「吾欲伐晉,何如?」柳下惠曰:「不可。」歸而有憂色,曰:「吾聞伐國不問仁人,此言何為而至於我哉!」)向馮祖思問佞於我,我豈有邪德乎!」郭璞嘗遇含,欲為之筮。(胡注:因含請老,併及辭郭璞事,以見其有識有守。)含曰:「年在天,位在人。脩己而天不與者,命也;守道而人不知者,性也;自有性命,無勞蓍龜。」致仕二十餘年,年九十三而卒。

(一)  顏含對馮懷所問的回答,表示的態度應是:
(A) 同意(B)反對(C)非常反對(D)沒有意見
(二)  如果胡三省為「馮祖思」三字作注,他會怎麼寫?
(三)「問佞於我,我豈有邪德」應作怎樣的解釋?
(四)史書記載顏含致仕之事,主要意義為何?你欣賞嗎?


二、宇文氏散亡----康帝建元二年(344

燕王皝與左司馬高詡謀伐宇文逸豆歸,詡曰:「宇文強盛,今不取,必為國患,伐之必克,然不利於將。」出而告人曰:「吾往必不返,然忠臣不避也。」於是皝自將伐逸豆歸。以慕容翰為前鋒將軍,劉佩副之;分命慕容軍、慕容霸及折衝將軍慕輿根將兵,三道並進。高詡將發,不見其妻,使人語以家事而行。
    逸豆歸遣南羅大涉夜干逆戰。(胡注:南羅,城名。大,城大也。)皝遣人馳謂慕容翰曰:「涉夜干勇冠三軍,宜小避之。」翰曰:「逸豆歸掃其國內精兵以屬涉夜干,涉夜干素有勇名,一國所賴也;今我克之,其國不攻自潰矣。且吾孰知涉夜干之為人,(胡注:孰,與熟同。)雖有虛名,實易與耳。不宜避之以挫吾兵氣。」遂進戰。翰自出衝陳,涉夜干出應之;慕容霸從旁邀擊,遂斬涉夜干。宇文士卒見涉夜干死,不戰而潰。燕軍乘勝逐之,遂克其都城。豆逸歸走死漠北,宇文氏由是散亡。皝悉收其畜產、資貨,徙眾五千餘落於昌黎,闢地千餘里。更命涉夜干所居城曰威德城,使弟彪戍之而還。高詡、劉佩皆中流矢卒。
    詡善天文,皝嘗謂曰:「卿有佳書而不與見,何以為忠盡!」詡曰:「臣聞人君執要,人臣執職;執要者逸,執職者勞。是以后稷播種,堯不預焉。貞候、天文,晨夜甚苦,非至尊之所宜親,殿下將焉用之!」皝默然。
    初,逸豆歸事趙主虎甚謹,貢獻屬路,及燕人伐逸豆歸,趙主虎使右將軍白勝、并州刺史王霸自甘松出救之,比至,宇文氏已亡,因攻威德城,不克而還,慕容彪追擊,破之。
    慕容翰之與宇文氏戰也,為流矢所中,臥病積時不出。後漸差,於其家試騁馬。或告翰稱病而私習騎馬,疑欲為變。燕主皝雖藉翰勇略,然中心終忌之,乃賜翰死。翰曰:「吾負罪出奔,既而復還,今日死已晚矣。然羯賊跨據中原,吾不自量,欲為國家蕩壹區夏;此志不遂,沒,有遺恨,命矣夫!。」飲藥而卒。

(一)    閱讀這段文本資料,可以感到撰述者對「命」的看法,應是:
    A)古人信命,由於無知(B)古人理性,並不信命
C)古人信命,不無依據(D)古人生死,皆由命定
(二)慕容皝為什麼要學天文?高詡的回答他滿課嗎?何以可知?
(三)宇文氏的散亡,是否由於天意,也就是命定?為什麼?
(四)慕容翰建有擊敗宇文氏的大功,可以不死嗎?為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