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5日 星期三

歷史是時光的旅程(六)----感情的重要性



我們的歷史課裏有感情嗎?一般情況,由於教科書的文字叙述,讀不到人們的感情描寫,老師講課也就不予涉及;就是講一個故事,也只是事情的經過,往往不提人物喜怒哀樂的表情與姿態。問題是歷史課中,應該有感情嗎?這就與歷史課的教材選取有關了,我們先要問:歷史課程內容的依據是過去發生的事情,還是史家對過去事情的理解與表述?我們都知道,不是前者,而是後者。我們歷老師所講述的內容,主要來自古今大史家精心撰寫的史學作品;然而,這些論著中,多少可以察覺古今之異,也就是傳統史著之中,人物的大笑或涕泣,史家不吝記載,而且往往有其深義,頗堪玩味,也最能展現人物的風格與時代的氛圍;今天的史書,就是出自繼承傳統史學的大家手筆,關於人物的表情與姿態,也是着墨不多。古代文史不分,今天視歷史為社會科學,可能是其間差異的主要緣由。因之,如果我們想要選取古人感情流露的材料,不妨看看傳統史書,其中動人的描寫,所在多有,我們取之不盡。

歷史人物的感情流露,大多見於「故事」之中,我們歷老師藉講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喜歡這門課程;也藉對故事的闡釋,傳達人世的道理,向學生證明這門課程有其意義與價值。我們可以說,「講故事」不是製造輕鬆的歡樂時光,而是有其嚴肅的考慮,是取得教學成果的有效手段;所以,我們歷老師需要有「講故事」的能力,更要知道故事出於史家的手筆,有着史家的撰述心意與終極關懷。
我在大學教中國史,上學期從遠古到三國,下學期自西晉至北宋。我自編教材,不用指定的教科書,按照自己的想法設計課程的進行,校方十分尊重,這是與中學歷老師最大的不同,所以,我的教學方式,只能供中學老師看看,參考一下。
每節上課前,我發下這節課的「講綱」,由許許多多的「資料」以及一些「問題」所組成,A4紙四至五頁。這樣的規劃可以稱之為「資料與問題」為主的教學模式。資料主要取自《資治通鑑》,其次是一點點正史內容,再來就是現代的史學大師,如:錢穆、陳寅恪、范文瀾等的精彩論述。每段資料都不長,唸一遍不至花費很多時間,接著就是發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這個動作代表什麼意含?」我會走到每一排同學的前面,尤其走到後排,向他們提出問題,他們大多搖搖頭,有時我就自己回答了,有時我會一直問,問到我滿意的答案出來為止。
期末考試卷中有一題,要同學反思這一個學期的學習,二十分,記分從嚴。考前就與同學說了,還說,如果你隨便寫幾個字,那我就隨便打個分數,一行一分。同學表現如何呢?部分同學回答頗類似,有其普遍的代表性。玆舉新竹清華大學電機系二年級吳浩維的回答為例,完整錄下:
        這門課使我對歷史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在上這門課前,對歷史知識只是某年發生了哪些亂事,又由誰平定該亂事等等,自己甚至相當害怕歷史,因為歷史記誦死背是相當痛苦又呆板的事。應修課要求,開啟了大學的第一堂歷史課,才發現歷史是充滿「人味」的。這門課讀到不同人物的個性,他們處理事情的方法,甚至還讀到了感情。例如,原來堂堂一位天可汗李世民,是會為了愛,掉下眼淚的,他有著自身深沉的對妻子的愛與不捨,但又為了人民而將自己的感情放在一邊,這樣的故事讓我沉浸在其中好長一段時間,對唐太宗這樣為國為民又勇敢將自身感情放在一旁的氣度,印象深刻。讀到人物內心的活動是自己對歷史課全新的認識。歷史典籍是温熱的,除了文字之外,透過老師的引導及想像,讀到史家所欲傳達文字之外更深的意含,腦中出現歷史人物的畫面使自己多了一層感動,歷史不再是死的或過去的,它隨時可以被我們拿出來思考和體會,而温熱的長存於內心之中。
吳同學提到唐太宗的眼淚,很多同學也都提到,他們上課聽過一遍,考前又在「指定閱讀」:〈歷史課裡的唐太宗、長孫皇后與魏徵〉(見於部落格或公眾號)讀了一遍,印象最深。資訊工程系三年級的王俊麒意見相似,亦錄於下:
我學到了歷史不是空洞的歷史事件的陳述,而是傑出人物的風采。史書如何記載這個人物,這個人物說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以及史事是否如史書所記載,看來很不可能的事,史書如此記載要傳達的意思是什麼,這些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歷史。
歷史不是純粹的科學,更多了人文氣息,歷史應該會有情感,會有眼淚的,唐太宗在下令拆樓時,流下眼淚,是因為深愛著皇后,但念及天下江山,不捨與決別的男兒淚;張須陀戰死時,手下晝夜哭泣,數日不止,這幾句話就可以讓我們理解,張煩陀是如何對待部下,以及部下是如何尊敬及追隨張須陀,就是這些情感及背後的意義,才讓歷史是如此地饒富趣味。
    按:王同學所說張須陀的事跡,請參見小文〈隋末的官軍與盗賊〉。吳浩維同學提到了「想像力」,中文系一年級的江昆峰修了上下兩學期的課,體會更多,他寫道:
老師總是強調「想像力」,這也是我這一年來最大的收獲。史書中每個人物的情感,是我們應該努力去體會的。歷史人物雖與我們時空相隔遙遠,但一樣都是「人」,能使人有各種情緒的事境相去不遠。讀史,就是要仔細爬梳這些人物情感,儘量感同身受,此即所謂「同理心」,也使我們更貼近古人。……我在大學還有無數機會接觸史書,很慶幸在我大一時就修了這門課。此門課所學,將成為我往後讀史之原則。
    許多同學的意見相近,但也有一些具有特色的表述,這裡就摘其要點,加以選錄:
我認為學習歷史最重要的是感受和想像力,若不能進入過去的情境中,感受濃烈的感情與畫面,就不能了解人物,若不能了解人物,便不懂歷史,能背出歷史年表和讀懂歷史,是相去甚遠的。(中文系一年級林涓)
每週一份的講綱及老師上課強調的重點即在培養我們對歷史的感覺----歷史不是背科,而是用心進入情境才能學深學透的科目。(計量財務系一年級陳毓展)
歷史不該是毫無感情的事物,有了感情才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了互動關係才會堆疊出事件的發生,這應該是連貫的。單純的歷史事實,建構不成歷史的本質。(生命科學院學士班二年級羅柏凱)
我看您的部落格(或公眾號),我想老師真心喜歡歷史人物,喜愛他們的才情,他們的風采。每每看老師這些文章,真是覺得,啊!要是我是那個歷史人物該有多好!老師筆下的人物總是生動活潑,躍然紙上,對我來說,枯燥的歷史就是需要這種感情來滋潤。(電機資訊學院學士班二年級洪哲民)
上了一個學的課,我看見了歷史中的愛情故事,也看見了做人的道理。……這門課教我們怎麼讀經典,忘記了當下的觸動是難免的,但讀經典的方法學了便不會忘,而學習的方法便可以一生受用。最重要的是,我們學到了態度,這種態度讓我們記得:永遠不斷學習,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計量財務系三年級張芷瑄)
我想再選錄一篇學生的完整答案,做為同學意見的總結。這位同學,資訊工程系二年級的林晉祥,沒有什麼新觀點,但我相信,他的陳述,大部分同學應該都會同意。
閱讀歷史史料後,過了一段時間,我可能會遺忘了內容,但,學會了讀歷史應有的態度,能一生受用。
老師在上課時,時常會要求我們思考:「想想看!為什麼他會這樣做?他心裡想什麼?」這堂課裡,我除了理解歷史非「冰冷的屍體」外,最大的收獲莫過於能讓自己學習盡可能地「設身處地」,思考古人的決策與心境。
我以前常會以後見之明嘲諷古人的決策,認為古人不夠聰明,但若是自己代入當時情景,我是否能像他一樣勇敢的面對大局呢?
讀歷史需要多一點感情、眼淚,歷史不該只是單純的看待實際上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可以多花心思去討論古人感性一面,感受古人的美與風采,這是這堂歷史課給我的最大收獲。
我覺得,我們在求學過程中,有著太多的理性了,若是讀歷史也缺乏感性,那我們可能將會失去讀歷史的最後一點樂趣!
我想對同學在試卷中的表述,做兩點說明。首先,這幾位同學,以及與他/她們有着同樣意見的,幾乎都在期末考試取得很好的成績,當然也有同學從別的角度反思這一個學期的學習,寫得很好,也得到好成績。相對而言,寫得不好的同學有兩種,一是寫不出來,表述能力很欠缺;另一是寫了很多,但與課堂內容完全無關,扯些什麼赤壁之戰、淝水之戰等我們完全未曾討論過的事件。所以,成績不好的同學並非絕少,全班有超過百分之十的同學,未能得到這兩個學分。我的試題,A4紙五張,其中簡答題與文本閱讀題佔了大半的分數,而這些題目幾乎全都出自講綱中的「資料」,也就是說,同學考得好,是對這些以《通鑑》為主的資料,下了功夫,是透過閱讀、思考、想像進入了古代的世界、古人的心靈。取得好成績,只是印證了一句話:要有豐碩收獲,必須努力耕耘。
其次,何以同學都以「眼淚」代表感情的呢?我們讀傳統史著,處處見到淚痕,這是今天史書中絕少見到的。多年前,讀過一本書:《繪畫與眼淚》Pictures and Tears(左岸文化,201111月),印象最深的是,人們面對名畫,往往感動流淚;一旦開始研究藝術史,習於理性分析,眼淚就不見了。我開始注意傳統史書中的「眼淚」,真是不少啊!國史上的頭號大人物如漢武帝、唐太宗也是不乏流淚的記載。而讓我印象尤深的則是熊十力講到王夫之是不是種族主義者一段話,熊先生這麼說的:
清季學人,都提倡王船山民族主義,革命之成功也,船山先生影響極大。然船山民族思想,確不是狹隘的種界觀念,他卻從文化上著眼,以為中夏文化是最高尚的,是別於禽獸的,故痛心於五胡、遼、金、元、清底暴力摧殘。他這個意思,要把他底全書融會得來,便見他字字是淚痕。然而近人表彰他底民族主義者,似都看做是狹隘的種界觀念,未免妄猜了他也。他實不是這般小民族的鄙見。須知,中夏民族元來沒有狹隘自私的種界觀念,這個觀念,是不合人道,而違背真理,且阻礙進化的思想,正是船山先生所痛恨的。(《十力語要》,卷4
這段話中,「他的這個意思,要把他底全書融會得來,便見他字字是淚痕。」最為關鍵,也在方法上教我們如何讀書,要讀到作者心中最為靈敏的部分。熊先生告訴我們,船山先生寫史論是不避感情的,他論史事,推證之嚴謹,意境之高遠,少有人及;而最為動人之處,仍是真情至性的流露,這也是我們學習歷史之時,要努力學習的地方。至少,也要說一聲: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201774
--------------------------------------------------------------------------------------------
2017911日,更正說明:
文中的電機系二年級吳浩維同學,又因筆誤寫成「呂同學」與「呂浩維」,今天已更正,特此說明,並向吳浩維同學致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