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4日 星期日

歷史是時光的旅程(二十)──馬端臨說丞相職務,述及堯、舜

 

漢初,呂后死,呂氏子弟無力掌控朝政,陳平與周勃聯手,先取得南、北軍權,遂能誅除諸呂以及少帝,繼而迎立代王入承大統,即是文帝。論功行賞,周勃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每次朝見結束,周勃走出,大搖大擺,得意得很。文帝對他十分敬重,目送離去。郞中令袁盎看不過去,對文帝說:「誅除諸呂的時候,大臣都曾出力,只是周勃任太尉,握有兵權,功勞最大,任為丞相,今天對陛下態度輕率傲慢,而陛下又過分謙遜客氣,君主與大臣表現都不適當。陛下如此謙讓,是不妥的,不應該如此。後來朝見,文帝態度端莊雍容,周勃有所感受,行為也收斂了一些。

2021年10月1日 星期五

歷史是時光旅程(十九)──晉韓起使鄭,子產接待


我們來談春秋時代的一個小故事,主角二人,韓起與子產。我們應該聽說過子產,在《左傳》中,關他的記載,從十六、七歲,預言鄭國打敗蔡國,就是不得安寧的開始,表現出過人的聰慧。到他的死耗傳至魯國,孔子含淚嘆道:「古之遺愛也。」內容非常豐富。張蔭麟於八十年前寫的《中國史綱(上古篇)》,第三章「霸國與霸業」講春秋時代,分為五節:楚的興起、齊的興起、晉楚爭霸、吳越代興與鄭子產。將子產與時代大事並列,可見在《左傳》中有關子產記載之豐與事迹之美。如果您想多知道一點子產,不妨找來今天仍為讀史者喜愛的這本書看看。

2021年8月18日 星期三

109學年度第二學期(2021年2月至6月)課外書推薦書單(後半部分)

 

五、《魔法師的年代1919-29ZEIT DER ZAUBERER by Wolfram Eilenberger ,區立遠譯

六、《如何避免氣候災難》How to Avoid a Climate Disaster by Bill Gates ,張靖之、林步昇譯

七、《恐怖矽谷回憶錄》Uncanny Valley A Memoir by Anna Wiener ,洪慧芳譯

八、《變形記── 一部醫學與人體變化的文化史》Shapeshifters: On Medicine and Human Change by Gavin Francis ,林金源譯

2021年7月11日 星期日

《通鑑》所記李懷光之叛

 

陳寅恪撰〈論李懷光之叛〉是全集中最短的一篇論文,文長僅兩頁,也是經常作為史家通古今之變的範例。寅恪先生開篇即言:「唐代朱泚之亂,李懷光以赴難之功臣,忽變為通敵之叛將,自來論者多歸咎於盧杞阻懷光之入覲,遂啟其疑怨,有以致之,是固然矣。而於神策軍與朔方軍糧賜之不均一事,則未甚注意,特為節錄史傳草此短篇,以表出之。」全篇要旨即已呈現,懷光之叛因亦已指出,本文僅就《通鑑》所記,略作述說,藉以勾勒史家所記其時其事之畫面、情意與氛圍。

2021年6月27日 星期日

109學年度第二學期(2021年2月至2021年6月)課外書推薦書單(前半部分)

 

一、《亞當與夏娃的興衰》The Rise and Fall of Adam and Eve by Stephen Greenblatt,梁永安譯

二、《沙灘上的薛丁格,生活中的量子力學》by Charles Ant0ine林承賢譯自法文

三、《沒有朋友,只有山》No Friend but the Mountains by Behrouz Boochan 李珮華譯

四、《緬旬的未竟之路──種族、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的民主新危機》The Hidden History of BurmaRace, Capitalism and the Crisis of Democracy in the 21st Century by吳丹敏,黃中憲譯

2021年3月30日 星期二

宇文泰及其麾下武將

 

北魏後期,中原動盪。統有關中秦、隴的賀拔岳遭侯莫陳悅狙殺,賀拔手下推舉譽為「英略冠世」、「文足經國,武能定亂」,時年二十六的宇文泰為主帥。宇文泰平定侯莫陳悅,迎魏帝自洛陽入關中,高歡另立魏帝;於是,魏分西、東。

2021年2月21日 星期日

109學年度第一學期(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開場白」推薦書單(後半部分)


一、《大指揮家與古典音樂》MAESTROS AND THEIR MUSIC: The Art and Alchemy of Conducting by John Mauceri 竇永華譯

二、《偉大的俄羅斯回來了》The Future Is History: How Totalitarianism Reclaimed Russia by Masha Gessen 蔡耀緯譯

三、《新加坡的非典型崛起》Singapore Unlikely Power by Curtis Perry  林添貴譯

四、《恐懼的力量──為何有人捨身救人,有人惡意病態?》Good for Nothing: From altruists to Psychopaths and Everyone in Between by Abigail Marsh 潘昱均譯

2021年2月1日 星期一

《周書》中所見北周儒者

 

北魏末年,六鎮起事,爾朱榮肆虐,殘殺朝士,致使中原大亂,魏分西、東。關中的宇文泰面對太行山以東的高歡,形勢、實力各方面都大為不如。就文化方面言,陳寅恪說:「魏孝文以來之洛陽及洛陽之繼承者鄴都之典章制度,亦豈荒殘僻陋之關隴所可相比。」如果,我們觀看正史〈儒林傳〉,作一對比,或可為陳寅恪的此一論斷,聊添佐證。

2021年1月5日 星期二

《魏書.儒林傳》中所見儒者形象

 

關於中國中古時期的學術教育,我們粗淺印象,胡人所建的北魏政權,朝廷大多關注兵戎攻戰之事,至於提倡文教,傳授經學,他們既不理解,也不重視。這樣的看法應該是片面的,欠妥的。就以五胡十六國時期來說,中原的胡族政權也都不關心文教。錢穆在《國史大綱》中述及:劉淵父子皆粗知學問;石勒時,郡置博士祭酒二人,弟子百五十人,又定秀才、孝廉試經之制。慕容廆大興文教,慕容氏於五胡中漢化最深。苻秦文教尤盛,諸經皆置博士等等;得出了「五胡雖雲擾,而北方儒統未絕。」的結語。再讓我們打開皮錫瑞的《經學歷史》看看,皮氏把南北朝時期的經學稱為「經學分立時代」,所謂「分立」,即此時的說經者有「南學」與「北學」之分。皮氏說:「經學萬古不廢,歷南北朝之大亂,異端雖熾,聖教不絕也。而南北諸儒抱殘守缺,其功亦未可沒焉。夫漢學重在明經,唐學重在疏注;當漢學已往,唐學未來,絕續之交,諸儒倡為義疏之學,有功於後世者甚大。」皮氏又引清代大學者焦循的話:「正始以後,人尚清談。迄晉南渡,經學盛於北方。大江以南,自宋及齊,遂不能為儒林立傳。梁天監中,漸尚儒風,於是梁書有儒林傳。陳書嗣之,梁所遺也。魏儒學最隆,歷北齊、周、隋,以至唐武德、貞觀,流風不絕,故魏書儒林傳為最盛。」說明了北朝儒學之盛,特別舉出《魏書.儒林傳》,以為佐證。皮錫瑞的《經學歷史》是這個領域的名著,也是我們了解中國經學傳統應該一讀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