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8日 星期三

105學年度第二學期 中國史課程「開場白」書單(後半部分)


七、《失控的歐元—從經濟整合的美夢到制度失靈的惡夢》The EURO: How A Common Currency Threatens the Future of Europe by Joseph Eugene Stiglitz 葉咨佑譯
八、《人類存在的意義—一個生物學家的思索》The Meaning of Human Existence by Edward Q. Wilson,蕭寶森譯
九、《深淵書簡》De Profundis by Oscar Wilde,林步昇譯
十、《全面失控—一名戰地記者在中東的20年採訪實錄》And Then All Hell Broke Loose by Richard Engel,鄭煥昇譯
十一、《窮查理的普通常識》Poor Charlie’s Almanack by Charles T. Munger,李彔、李繼宏等編譯

2017年6月10日 星期六

死神的召喚與降臨──《通鑑》記隋煬帝之死




隋煬帝,這位范文瀾稱之為「著名的浪子、標準的暴君」的帝王,是怎樣走上死亡之路?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個「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的統治者,當然不會有好下場。再引范文瀾的話:「他的奢侈生活和殘虐政治愈來愈兇惡地驅迫民眾陷入死地。到後來,農民發動大起義,消滅了這個可耻可憎的浪子和暴君。」這些文字見於《中國通史簡編》隋煬帝節的第一段,先給隋煬帝一個「定位」,再詳述何以做此定位的理由。我個人對於用辭強烈的表述方式,頗為欣賞;因為很有特點,非常勁爆。問問同學喜歡這樣的書寫方式嗎?大多不表贊同;太主觀了,不習慣讀這樣的文字,大概是不喜歡的主要理由。
我們看看《通鑑》中怎樣記載煬帝的最後階段,如果不習慣閱讀文言文,不妨打開電腦,找到《通鑑》的白話譯文中的這段叙述,就能讀到整個過程的梗概。然而,我們似乎可以換一個觀看的角度,從擬想、揣測、探索主角煬帝本人的內心世界,去體會、感受這位頗有特色的人物,如何應付外在的變化,而走上了他一生的最後一哩路。

2017年6月1日 星期四

資料庫中的故事──讀書偶拾




近日讀書,看到一些叙述,似乎與我們注重的教學有關,很吸引我,覺得應該與朋友們分享,就邊抄錄,邊談談吧。其第一段如下:

我們的意識完全由各式各樣的故事組成的。我們會不時回顧過往的經驗,並臆測未來可能發生的各種狀況。這些故事在經過我們那些貧弱的感官處理之後,大部分必然都符合目前現實世界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