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5日 星期二

《魏書.儒林傳》中所見儒者形象

 

關於中國中古時期的學術教育,我們粗淺印象,胡人所建的北魏政權,朝廷大多關注兵戎攻戰之事,至於提倡文教,傳授經學,他們既不理解,也不重視。這樣的看法應該是片面的,欠妥的。就以五胡十六國時期來說,中原的胡族政權也都不關心文教。錢穆在《國史大綱》中述及:劉淵父子皆粗知學問;石勒時,郡置博士祭酒二人,弟子百五十人,又定秀才、孝廉試經之制。慕容廆大興文教,慕容氏於五胡中漢化最深。苻秦文教尤盛,諸經皆置博士等等;得出了「五胡雖雲擾,而北方儒統未絕。」的結語。再讓我們打開皮錫瑞的《經學歷史》看看,皮氏把南北朝時期的經學稱為「經學分立時代」,所謂「分立」,即此時的說經者有「南學」與「北學」之分。皮氏說:「經學萬古不廢,歷南北朝之大亂,異端雖熾,聖教不絕也。而南北諸儒抱殘守缺,其功亦未可沒焉。夫漢學重在明經,唐學重在疏注;當漢學已往,唐學未來,絕續之交,諸儒倡為義疏之學,有功於後世者甚大。」皮氏又引清代大學者焦循的話:「正始以後,人尚清談。迄晉南渡,經學盛於北方。大江以南,自宋及齊,遂不能為儒林立傳。梁天監中,漸尚儒風,於是梁書有儒林傳。陳書嗣之,梁所遺也。魏儒學最隆,歷北齊、周、隋,以至唐武德、貞觀,流風不絕,故魏書儒林傳為最盛。」說明了北朝儒學之盛,特別舉出《魏書.儒林傳》,以為佐證。皮錫瑞的《經學歷史》是這個領域的名著,也是我們了解中國經學傳統應該一讀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