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1日 星期一

談《通鑑》的文本理解(八)──隋末忠臣馮慈明



  唐代史官所撰《隋書》,以「仁道不遠,則殺身以成仁;義重於生,則捐生而取義。」為宗旨,立〈誠節傳〉,其中以隋末為煬帝效忠盡節的臣子為多。我們言及煬帝,總會想到「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的昏暴形象,怎麼會有賢人為此暴君誓志效忠,盡節而死呢?這些留名青史的人物,所作所為,令人欽慕,必然深知其時國君昏暴導致百姓流離,應該不會認同煬帝的作為,然而,這些人物仍然忠於朝廷,有其決不叛逆的執著,究竟為了什麼呢?唯一可以解釋的,就是身為人臣,只有忠於職守,盡力而為吧。

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

閱讀《通鑑》,得到什麼(五)──處世的人生指南



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較為生疏的時代,其前的三國兩晉,英雄豪邁,名士瀟灑,智謀風格,令人欽羨;其後的隋唐,則是大亂之後,開啟盛世,精彩故事,傳誦不已。唯有介於其間的南北朝,相對而言,不無乏善可陳之嘆。然而,南、北兩方,各有面對的問題,亦有傑出的人物,有其特獨風華,值得細加品味。

2017年7月5日 星期三

歷史是時光的旅程(六)----感情的重要性



我們的歷史課裏有感情嗎?一般情況,由於教科書的文字叙述,讀不到人們的感情描寫,老師講課也就不予涉及;就是講一個故事,也只是事情的經過,往往不提人物喜怒哀樂的表情與姿態。問題是歷史課中,應該有感情嗎?這就與歷史課的教材選取有關了,我們先要問:歷史課程內容的依據是過去發生的事情,還是史家對過去事情的理解與表述?我們都知道,不是前者,而是後者。我們歷老師所講述的內容,主要來自古今大史家精心撰寫的史學作品;然而,這些論著中,多少可以察覺古今之異,也就是傳統史著之中,人物的大笑或涕泣,史家不吝記載,而且往往有其深義,頗堪玩味,也最能展現人物的風格與時代的氛圍;今天的史書,就是出自繼承傳統史學的大家手筆,關於人物的表情與姿態,也是着墨不多。古代文史不分,今天視歷史為社會科學,可能是其間差異的主要緣由。因之,如果我們想要選取古人感情流露的材料,不妨看看傳統史書,其中動人的描寫,所在多有,我們取之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