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

閱讀《通鑑》,得到什麼(五)──處世的人生指南



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較為生疏的時代,其前的三國兩晉,英雄豪邁,名士瀟灑,智謀風格,令人欽羨;其後的隋唐,則是大亂之後,開啟盛世,精彩故事,傳誦不已。唯有介於其間的南北朝,相對而言,不無乏善可陳之嘆。然而,南、北兩方,各有面對的問題,亦有傑出的人物,有其特獨風華,值得細加品味。

剛剛過去的這個學期(20172月至6月),我在台灣大學與修課同學,一起藉由閱讀《通鑑》,步上了觀看南北朝的旅程。學期結束前依慣例,四年級同學可以用上課心得感想取代期末考試,當然,不交報告參加考試也是可以。
法律系四年級高映容同學的報告,寫得很用心,三千多字將這趟旅程的所見所思寫了下來,可以提供想讀點《通鑑》的朋友參考,看看在南北朝有那些景致可以觀看玩賞。我先抄錄高同學全文的結語:

閱讀《資治通鑑》帶給我最大的感想是:「這不只是本史書,更是教人處世的人生指南!」在《資治通鑑》中出現的種種人物,常常都在其身處的情境中面臨各種挑戰或問題,考驗他們的智慧,除了這些人物不同的問題解決方法值得我們借鏡,他們在決策過程中思考的脈絡,面對困境的態度和最後做出決斷的勇氣,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另外,《資治通鑑》中對於小故事的刻劃,亦使我有所啟發,歷史不只是要關注輝煌的大事件,也要注意小事件堆疊出的影響力,有時候小事件背後即可看出大變化的端倪,《資治通鑑》透過小故事中的人物和對話的描寫,更傳達許多人生價值,對我而言,《資治通鑑》除了是歷史的老師,更是人生的老師!

這個結語是怎麼得到的,高同學從兩方面談,一是閱讀方法中獲得的樂趣,另一是印象中最為深刻的段落。前者,高同學又提出三個面向。
首先,聽見字義之外的弦外之音,也就是說,某些語句,不能只從字面上了解,而是要結合時局情勢、人們心態,由我們讀者做出詮釋。高同學舉了第一節課讀到的例子,劉裕對群臣說的一番話,我們應該如何理解為佳。宋武帝太初元年(420)《通鑑》記劉裕想要篡位,很難開口直說,就招集手下喝酒吃飯,從從容容說道,桓玄篡位是我平定的,我南征北伐,開疆拓土,成就了很大的功業,也得到了最高的官爵。現在我年紀大了,地位如此崇隆,什麼事情都忌諱太多太滿,太超過就會帶來危險。今天我想把爵位退還朝廷,回到京師養老。(桓玄篡位,鼎命已移。我首唱大義,興復帝室,南征北伐,平定四海,功成業著,遂荷九錫。今年將衰暮,崇極如此,物忌盛滿,非可久安;今欲奉還王爵,歸老京師。)吃飯喝酒的臣子們聽了,只有大肆稱頌,摸不清劉裕這番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宴飲結束,各自回去。傅亮到了外面猛然醒悟,立刻回去,宮門已閉,傅亮叩門,劉裕開門,傅亮說我要去京師一趟,劉裕問:要多少人護送?傅亮答:幾十個人就夠了。傅亮辭出,見一顆流星劃過夜空(長星竟天),不禁嘆了一口氣說:我從來不信天文,今天却應驗了。(長星竟天,乃除舊布新)傅亮去京師,就是接洽有關禪代的事。
我們的問題是,當時劉裕說了「奉還王爵,歸老京師」這樣的話嗎?京師應該不是養老之地,這樣的話,手下群臣聽不出其中的意含嗎?我不相信。群臣「莫諭其意」,就是劉裕話中一點口風都沒透露。然而,劉裕為什麼要講這番話,言外之意究竟為何?傅亮就當時的情勢,揣摩劉裕心意,有所憬悟,返回印證,果然不錯。所以,《通鑑》所書「奉還王爵,歸老京師」,應該不是當時人們聽的話語,因為這些才智明敏之士,只是「盛稱功德,莫諭其意」,即可為證。
其次,設想對話情景。高同學認為過去的事,受限紙本所記,雖有歷史人物的話語,但其語調、表情和姿態,都需要讀者的想像;我們盡情設想,他說這樣的話,會有怎樣的表情,他做出這樣的姿態,反映心中怎樣的想法,都是閱讀之時,樂趣之所在。
第三,像和胡三省先生一起讀書。高同學說:「配合胡三省先生的注釋一起閱讀,感覺就像多了一個老師帶著我們讀書,如在宋廢帝殺戴法興的段落中,我讀到戴法興對皇帝說:『官(皇帝)所為如此,欲作營陽邪!』時,只微微感覺戴法興此言似乎有些不妥,胡先生卻能直接點出:『此言亦足以取死』,讓我又再回去細細咀嚼了這句話,想到戴法興以被廢又被殺的營陽王來警告皇帝,且營陽王是被朝中重臣所廢所殺,而戴法興正居於相似的重臣地位,這句的威脅意味更濃,更顯示出戴法興跨越了臣子對君主應用勸諫而非威脅的分寸,加深了皇帝的疑懼,廢帝又生性暴虐,難怪胡先生會寫下這樣的注釋。」
關於營陽王的事,簡述如下:他是劉裕的長子劉義符,繼位為帝,遊戲無度,不理政事,為徐羨之、謝晦、傅亮廢為營陽王,旋即被殺。三人再殺廬陵王劉義真,迎立名聲最好的荊州使史、宜都王劉義隆入繼大統。傅亮前往迎駕,宜都王哭著問:我的兩位哥哥是怎麼死的?請告訴我。左右臣僚聽了,無不難掩哀傷,傅亮背上冷汗直流。到了建康城外,徐羨之往迎,問傅亮,宜都王是怎樣的人物(王方可誰)?傅亮答:司馬師、司馬昭以上的人物。又問:他必能明白我們迎立他的赤心;傅亮答,不能。胡三省告訴我門,傅亮已知道,即將到來的政治鬥爭,必將慘敗(亮固知其不得免矣)。

至於印象最為深刻的段落,則舉了四位人物的事跡來說明。
第一位是謝弘微。高同學寫道:「《資治通鑑》中對謝弘微為謝混治理家業盡力不求回報,以寬大心胸面對家產爭奪的記載,讓我動容。其所凸顯的並非是謝弘微做為臣子的才能,而是做為一個人的性格修養,也是一個人的本質。對於周圍批評其不予追究家產侵奪的聲浪,謝弘微也能堅守自己的原則,凸顯了他於感性上重親情,理性上自律堅定的性格,謝弘微被譽為名臣,讓我體認到《禮記》的〈大學〉篇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精神。且『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相較於才能或官位,謝弘微的品格修養或許才是留名青史的關鍵,對比現今許多位居高位或自詡有才能者,汲汲營營於中飽私囊的行徑,更讓人有人心不古之嘆。」
謝弘微是宋文帝時締造「元嘉之治」的五臣之一,他在政治上的表現,由於他不留任何記錄,不為後人所知。但他受謝混器重,為謝混盡力,對謝家產業處置的態度,展示了高尚的人格,為《宋書》作者沈約所稱讚,也為《通鑑》所記載。關於「微子」之修養風采,請參看「張元談歷史教學」中的小文〈古之所謂名臣,謝弘微當之〉。
第二位是崔浩。高同學特別重視他在時局判斷與辯才無礙方面的傑出表現,也舉了一些例子說明讀後的欽佩之意,這裡我就不再舉出了。如果您也想一覽崔浩的風采,不妨參看「張元談歷史話教學」中的小文:〈預測大勢的發展----記崔浩對時局的分析〉與〈依文本說故事提問題(四)----北魏太武帝、崔浩、李順〉。高同學在結尾處寫上了這麼一句話:「惟就算像崔浩這樣聰明的人,過於自信自我而忽略與身邊的人維持良好關係,最終也沒有好下場,給了我很大的警示,提醒我專注自己的道路之時,也要想着如何能夠照亮身邊的人。」
第三位是古弼。我們讀到的《通鑑》內容,關於古弼有兩件事。一是百姓上書,以苑囿太廣,希望減半,將其地供貧者耕種。古弼謁見魏太武帝,皇帝正與大臣劉樹下棋呢,不理會古弼,古弼愈等愈生氣,走上前去,捉了劉樹的頭,拖下來,朝其背上一面打一面說,朝政不理,這是你這樣的人搞的。太武帝大驚,說:不聽奏事,是我的過錯,不關劉樹,你快放手!太武帝聽了古弼的奏請,就批准了。古弼自知行為失檢,請求治罪;太武帝非但赦免,還予以獎勵。另一件事是太武帝外出打獵,要留守的古弼送良馬前來,古弼送了一批劣馬。太武帝很生氣,古弼身旁的人很擔心。古弼說,今天北有柔然,南有劉宋,我負責留守,以良馬供軍事之用,劣馬供遊獵之用,有什麼錯!太武帝聽了,嘆了一口氣說:「有臣如此,國之寶也。」
高同學讀後的感想是:「令我印象深刻的不只是古弼的耿直和對於何事應為何事不應為的判斷,還有魏太武帝的明理,古弼和太武帝的互動對我來說可謂達到理想的君臣關係,即臣子能注意到百姓需求(如賜苑囿之半予貧民)和為國家考慮(如留好馬以供軍),並直言上諫,君主也能採納忠言。顯示固然在上位者要明理,在下位者若能在充足道理的基礎上,温婉地表達,或許更好。」
第四位是沈慶之。沈慶之能征善戰是劉宋的著名將領,武人出身,目不知書,但心思細密,處事謹慎,聲望頗高。宋孝武帝死,劉子業即位,即前文述及的廢帝。廢帝頑劣,大臣柳元景、顏師伯商議擁立劉義恭,有人建議找沈合作,三人說:沈慶之,當兵的,怎能參預大事!沈慶之很生氣,就去告發,柳、顏、劉三人遭處死。廢帝無行,朝野都難以忍耐,沈慶之將京師豪宅捐出,遷至鄉間過樸素生活。蔡興宗前往遊說,指出皇帝太壞,改過無望;百姓期盼,在你一人,你有條件,足以成事;你若猶豫,禍將及身。沈慶之不允,說:雖知今日,情勢險惡,難以自保;既為人臣,惟有盡忠奉國,聽天由命。蔡興宗一再勸說,不聽。其侄沈文秀也同樣勸請,甚至流涕,慶之就是不答應。後來,廢帝殺何邁,沈慶之前往進諫,為廢帝所殺。
高同學在報告中寫道:「沈慶之面臨的已經不是反或不反都可能送命的困境,不論要繼續忠於暴虐的君主或違背君臣之義反叛,都是艱難的決定。他能下決心忠於皇帝,令我敬佩的不只是他的忠心,更是他果斷做出選擇並貫徹始終的勇氣,且他仍繼續勸諫皇帝,自始至終都在努力以盡臣子的本分,不論他選擇忠於皇帝的決定正確與否,他對自己的決定負責且不後悔的態度值得我借鏡。」

您也許會說,高同學的閱讀心得固然寫得很好,恐怕是她一個人的意見吧,也許其他同學並不贊成《通鑑》具有人生指南的作用。不是的,我還可以舉出其他同學的上課所得,做為印證。《通鑑》內容以政治為主,同學們大多從政治事件中觀看面對問題的處理,既看到細膩的手法,也看到粗糙與疏忽;而遭遇危難時刻,如何思考,做出抉擇,尤其值得悉心體會,究其高下。玆舉兩位同學在期末考卷上,回答閱讀這部經典對你有着怎樣影響的題目,寫下的文字。
政治系二年級孫致善寫道:「我讀老莊,時常覺得分類之為害遠大於益;我讀儒墨,時常覺得法不足以禁人情;我讀商鞅、韓非,時常覺得強國不一定能『捍衛』人民。但我讀政治系,感謝《通鑑》,它帶給了我曾經夢想學習的政治,我知道每個時代的獨一無二,我能去想像真正的歷史,我了解當其時人們面臨的難題,能將之與現實結合,得出更具內容的看法。我明白朝哪個方向去探勘,尋找更多能樂在其中,不斷學習的知識。。
外文系二年級的何家萱說:「《通鑑》教會我的第一件事是要合於理。不合於理,縱使位高權重,亦難逃一死,巧辯和反抗都是徒勞。再來是風骨,比如袁粲死於石頭城。面對改朝換代之際,許多人認為識時務為俊傑,比如褚淵。有的却認為不能對不起朝廷,更不能對不起自己,比如袁粲和沈慶之。個人的選擇,旁觀者無從置喙,只是讀了南朝宋與齊的歷史,我因此警惕,若有一日自己做事了,有才幹了,有出息了,只求無愧於心,不能對不起當初那雙清澈閃亮的眼睛。最重要的,《通鑑》讓我學到了情義。中國以仁義治國,在此可以彰顯。這種情義是內化的,是一代代被薫陶出的,君臣之間如此,父子之間如此,朋友之間亦如此。我們可以看到教化如何使朝野敦厚,這是後來實行的法治達不到的境地。仁義能觸碰到人世間的每一個角落,培養出一批批有志之士,支撐起社會與文化。」按:何同學提及袁粲與褚淵,可以參看「張元談歷史話教學」中的小文〈朝代交替時的人生抉擇----宋齊之際的袁粲與褚淵〉
三位同學,上課態度專注,考試成績優異,可知在《通鑑》的旅程中,仔細觀看,感受體會,即能了解局勢的艱困,人心的幽微,進而對於人生的道理有所領悟。


                                20177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