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9日 星期一

鼓勵閱讀──考卷中一道關於推薦課外書的題目


2018開年未久,學期結束,學生紛紛忙於期末考試。我在清華大學(新竹)通識領域的課程:「歷史文化經典:《資治通鑑(唐中晚期)》選讀」考試排於19日,學生考完,我接著閱卷,看到了如下的一題答案,是物理系二年級陳同學寫的:

2018年2月4日 星期日

談《通鑑》的文本理解(十四)──漢文帝與袁盎故事三則



漢文帝是中國歷史上有數的賢君,宅心寬厚,自奉儉約,為政清簡,以德化人,緹縈救父的故事,更是說明他的慈祥愷悌,永為後世人們稱頌與懷念。漢文帝是一位好皇帝,在他身旁,輔佐他應付問題,處理政事的大臣,有哪些人呢?我們稍讀歷史,想起的第一位,應是賈誼,這位獻上〈治安策〉的「洛陽少年」,闡述時政,先是痛哭,論諸侯王國之難制;再是流涕,談匈奴之侵略威脅;又是長太息,說富人侈靡,風俗敗壞,而太子之教育,尤為要務。第二位應是鼂錯,這曾到山東向伏生傳習《尚書》的學者,因為其時無人治《尚書》之學,伏生曾為秦《尚書》博士,由於年紀太大,九十餘歲,無法徵至長安,朝廷遂派鼂錯前往,將《尚書》之學傳來,文帝任命為太子舍人,後為太子家令。鼂錯教太子以術數之學,即治國之術。鼂錯知識廣博,思慮細密,論證嚴謹,有「智囊」之譽;上書論述時政,亦備受文帝賞識。其時,諸侯王國勢力日盛,賈誼獻「眾建而少其力」之策;景帝即位未久,依鼂錯主張,削弱諸侯,造成「七國之亂」,這是高中教科書上都會提及的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