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

我們離聖賢已遠




 
開學未久,中國史的課程就到了三代,周公東征總是要講的,講什麼呢?
其原因的三監之亂,其影響的大行封建,當然是要講的,但我還會把時間放些在《詩經》的一首詩上,那就是描述戰況的〈破斧〉,我並不是為這首詩做註解,而是看看古今的大學者如何詮釋。
        先將〈破斧〉的首章抄錄於此: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東征,四國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 將。
    前兩句說周公東征,戰況激烈,斧頭等兵器都破損了。後四句則是周公東征的目的,以及詩人的認知。我先舉朱子在《詩集傳》中的解讀,亦做為講述時的依據。朱子詮釋這首詩重點在於,周公東征是為了安定天下,東征的士兵都能體會周公的這番心意。玆錄於下:   
       東征之役,既破我斧而缺我斨,其勞甚矣。然周公之為此舉,蓋將使四方莫敢不一於正而後已。其哀我人也,豈不大哉!然則雖有破斧缺斨之勞,而義有所不得辭矣。夫管蔡流言以謗周公,而公以六軍之眾往而征之,使其心一有出於自私,而不在於天下,則撫之雖勤,勞之雖至,而從役之士豈不能怨也哉?今觀此詩,固足以見周公之心大公至正,天下信其無有一毫自愛之私。抑又有見當是之時,雖披堅執銳之人,亦皆能以周公之心為心,而不自為一身一家之計,蓋亦莫非聖人之徒也。學者於此熟玩而有得焉,則其心正大,而天地之情真可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