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9日 星期一

鼓勵閱讀──考卷中一道關於推薦課外書的題目


2018開年未久,學期結束,學生紛紛忙於期末考試。我在清華大學(新竹)通識領域的課程:「歷史文化經典:《資治通鑑(唐中晚期)》選讀」考試排於19日,學生考完,我接著閱卷,看到了如下的一題答案,是物理系二年級陳同學寫的:


a)取自《父親的失樂園》
b)一位語言學家,Yalamu(音譯)語,耶穌的語言
c)我覺得這些如《資治通鑑》的古典著作,對我們中華兒女來說,就是我們華人的根!一個絕不可忘的根。我來自馬來西亞,是名華人,馬來西亞第三代的華人。我們學華文,是先輩用生命和血淚從政府的打壓中,奮鬥出來的,得之不易,所以珍惜。
為何要如如此拼命保留華文,保留還能看中華文明古典文言文的能力?沒為什麼,這就是我們華人的根,不能磨滅!是使命,這與文中Yalamu語的保留很像,我們之間的故事存在著共鳴。
讀古典著作,也就是為了保存我們的根,定位我們自己是誰,中華文明是什麼。若根都沒了,那就是無根浮萍,隨波逐流罷了。

這是一道怎樣的題目呢?這是一百分以外的題目,用意是讓同學留意每堂課一開始的課外書介紹,分數作為獎勵。讓我們來看看:

閱讀下列文字,請指出取自何書?(3分)何人所寫(他是哪一方面的人物即可,不須寫出名字)?(2分)這段文字與我們閱讀古典著作有何關係,請略言之。(5分)
我回溯過去的動機完全不同。我沒有失去過任何東西,也沒有離開過任何地方。我之所以穿越時光隧道走向過去,目的只是為了比較清楚地感受到我對歷史的虧欠。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一直認為自己能成為任何我想成的人。但我兒子的誕生彷彿是個因果輪迴。他存在的事實冷酷的提醒我,生命是一個連續;我們不只是己變成的那個人,也是自己的根源所繫的那個人。很久以前,猶太人帶著火炬遠赴庫德斯坦山區;兩千七百年後,他們又把依舊燃燒著的火炬帶了出來。我父親從火炬取了火,點燃一支蠟燭,帶著微微火光飄洋過海。我不希望這支蠟燭隨著我而熄滅。如果我的孩子有朝一日覺得漂泊無根,無法確定自己是誰,我希望這支蠟燭能以光明指引他們。

每次上課,先把推薦的書名寫在黑板上,略作介紹之後,就唸我自己寫的「讀後」,也就是「部落格」或「公眾號」推薦書單上的那些小文。最後還要唸一、二段從書中選取的文字,一方面可以感覺內容的著重之處,另方面也可以體會文字(譯文)的水準風格。例如,這本《父親的失樂園》(My Father’s Paradise: A son’s Search for the Family’s Past by Ariel Sabar,徐麗松譯,八旗文化,20145月。)是本學期介紹的最後一本書。我先讀一段我寫的「讀後」,這裡就抄錄最前面的兩段:
「耶穌說什麼語言?希臘語,還是希伯來語?都不是,耶穌說的是亞拉姆語。這個語言曾是中東地區的主要語言,現在還有人使用亞拉姆語嗎?有的,只是很少很少。二十世紀,在伊拉克北部土耳其邊界附近庫德斯坦的札胡,猶太人儘管已經很少了,但他們還說著耶穌說的語言----亞拉姆語。
本書作者的父親出生在札胡的猶太社區,六日戰爭後,伊拉克將猶太人驅逐出境,他們來到了以色列,在以歐洲猶太人為主的這個國度,來自伊拉克的猶太人飽受歧視,更何況被視同文盲的庫德族猶太人。後來,作者父親因為亞拉姆語的表現,到了美國,進入耶魯大學,最後在洛杉磯加大教授語言學,也成為亞拉姆語的權威學者。本書就是從兒子的角度描述父親的經歷。」
以及最後面的兩段:
「作者曾陪同父親走了一趟尋根之旅,又獨自一個人為了尋找失踪的姑母再到札胡,顯然對庫德斯坦猶太人的風俗與文化眷念不已,也記錄了2006年當地的風土人情。
這本書初拿在手,感覺一般,但越讀越喜歡。一個曾經輝煌却即將滅絕的語言,如何認識它?一個人數有限而頗具特色的族群,經歷怎樣的苦難?如何奮力延續?都是值得探討的課題。藉著記者的敏銳,用回憶的體裁、小說的筆法,把故事舖陳出來,段落分明,叙述流暢,必然是一本好看的書。」
考題裡引用的文字,就是我在書中挑出來唸給大家的那一段。

我看到陳同學的卷子,稍感疲累的眼睛突然亮了起來,因為每一題都答得很好。想起了三四十年前,在東吳大學教書時,批閱轉學生試卷的一件小事。當時在會議室集中閱卷,長方桌子的對面,是一位英文系的老教授,拿著紅筆,低著頭仔細批閱,突然頭一抬,把手上的筆往桌上一放,吁了一口氣,說了一聲:「寫得真好!」我當時想應該是文藻外語專校來的插大生吧,文藻的畢業生,學科程度、學習態度都好,給大家很好的印象。老教授看到的大概是一篇文采斐然的英文作文,而陳同學這一題簡單的答案,則呈現了高貴的情操。就像他在另一題目,要同學反思一個學期的學習,得到什麼?他寫道:「主要是對人生觀態度有了變化,從《通鑑》中的歷史一幕幕過去,經歷了三四代皇帝的執政,感覺榮華富貴終將消散。『幾十年寒暑如一日,富貴榮華隨緣去』。但求能在短暫的這一輩子裡,修煉自己的心,在這一直變換的世界,修一顆有情有義,懂得感恩慚悔,如如不動的心。」從讀史悟到修心,這是深刻的反思。陳同學的這份卷子在全班九十幾位修課同學中得到了最高分,我又想起了期中考試,陳同學也是最高分。讀到這份卷子,才知道坐在前排,上課認真的這位同學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
物理系二年級,馬來西亞華人青年,在台灣的清華大學通識課程「《通鑑》選讀」課堂中,上課態度認真,考試成績最好,怎麼說呢?這是偶然巧合吧,我也希望如此,但似乎不盡然。歷年來,我班上來自星加坡、馬來西亞、香港、澳門的學生不多,但這些同學表現都不錯,成績都在班上的前茅。何以如此?都是巧合嗎?說不過去吧。我的解釋是與高中學習過程有關,而影響學習的關鍵因素,不是教科書,更不是老師,而是考試方式。台灣的教育長期以來到美國影響,唯美國馬首是瞻,以公平客觀為名的選擇題成為檢測學業的主要題型。因此,相對於不採用選擇形式的星、馬、港、澳,台灣學生在閱讀與寫作方面,所受的訓練就明顯不足。這些年PASA測驗的閱讀素養方面,台灣大幅落後星加坡與香港,是一例證。目前大學入學考試中心一再強調素養的重要,入學試題將往減少選擇題方向改進,則是另一例證。加強台灣中學生的閱讀與書寫能力,已是刻不容緩的工作了!
回到試卷。這個學期,修課同學讀了涇原兵變,奉天定難,陸䞇執筆的罪己詔書;李泌獻聯回(紇)抗吐(蕃)之策,執行之後,對外情勢大為改觀;憲宗即位,任用賢相,制服藩鎮,開啟元和中興之局等等。這些大事之外,許多人物令人動容的表現,更是時時展現於眼前,徐晦為楊憑送行以及李璀之死(請參見〈談《通鑑》的文本理解(十一)與(十二)〉),都讓學生印象深刻。在徐晦身上,我們從一件官員間的小事情,看見了人世間的大道理。從李璀的不得不死,我們看到了倫常重於生命的信念,這只是過去世界一個角落留給我們的動人故事,讓我們與過去有了聯繫。
我們生活在今天,為什麼要與過去有所聯繫呢?借助對過去世界的認知,我們可以擴大生活經驗,是理由之一。過去世界之中,古人認為有價值有意義的觀念與態度,尤其值得我們重視與學習,因為這是形塑傳統的重要部分。傳統的形成,是逐步的、緩慢的、積累的,聖賢哲人、英雄豪傑貢獻固然居多,匹夫匹婦的一言之美,一行之善,都有其貢獻,都值得後人欣賞讚嘆,起而效之。所以,我們可以說文明在傳統之中,這樣的傳統是一個民族的根,需要理解與珍惜;人類的文明遺產同樣是我們所有人的根,也需要理解與珍惜。我們從最近的做起,認識自己的傳統,就像陳同學所說,定位自己是誰,中華文明是什麼,就是保存我們的根。根深本固之人,立身處世,必也堂堂正正,不論從事任何行業,都能貢獻社會,造福人群,無愧於心。人的一生,數十寒暑,轉瞬即逝,能夠留下什麼?也許為那綿延的傳統添加一分美好,就是意義所在。


                                 2018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