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古蘭似海──用生活見證伊斯蘭聖典的真諦》If
the Oceans Were Ink: An Unlikely Friendship and a Journey to the Heart of the
Quran by Carla Power 葉品岑譯
八、《地圖之外──47個被地圖遺忘的地方,真實世界的另一個面貌》Off
the Map: Lost Spaces, Invisible Cities, Forgotten Islands, Feral Places and
What They Tell Us about the World by Alastair Bonnett 黃中憲譯
九、《世界為何存在?》Why Does the World Exist?: An
Existential Detective Story
by Jim Halt,陳信宏譯
十、《絕望者之歌──一個美國白人家族的悲劇與重生》Hillbilly
Elegy: A Memoir of a Family and Culture in Crisis by J. D. Vance,葉佳怡譯
十一、《製造俄羅斯----近代俄羅斯國家轉型與發展歷程》The
Invention of Russia: The Journey from Gorbachev’s Freedom to Putin’s War by Arkady Ostrovsky,楊芩雯譯
十二、《父親的失樂園──一則古老語言、河中之城與猶太家族的真實傳奇》My
Father’s Paradise: A Son’s Search for His Family’s Past by Ariel Sabar 徐麗松譯
七、《古蘭似海──用生活見證伊斯蘭聖典的真諦》If
the Oceans Were Ink: An Unlikely Friendship and a Journey to the Heart of the
Quran by Carla Power 葉品岑譯,八旗文化,2017年7月。
我們都知道伊斯蘭是非常重要的宗教,也知道今天穆斯林的人口已超過十六億,而且持續成長。但我們對於這個宗教及《古蘭經》所知可謂有限,需要補課。
本書作者是美國的新聞記者,幼年曾隨父母旅行,到過一些穆斯林國家。在英國劍橋大學遇到一位來自印度,十分淵博的伊斯蘭學者阿卡蘭,兩人有一年時間頻密交往。阿卡蘭帶著本書作者閱讀《古蘭經》,並討論與此一聖典有關的各種問題,作者因之寫成此書;《華盛頓郵報》書評稱為「認識伊斯蘭的入門讀物」,是十分恰當的。
伊斯蘭除了《古蘭經》還有許多伊斯蘭法、聖訓和各種教令,成為學者和政治人物解釋的依據。《古蘭經》當然最為重要,因為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語最能傳達真主的旨意。
阿卡蘭是鑽研典籍的學者,從各方面搜集資料,著有《女聖訓專家—伊斯蘭的女性學者》四十卷,否定了伊斯蘭知識始終都是男性成果的偏見。這是為什麼本書對女性在伊斯蘭社會中應有怎樣的地位,受到哪些誤解,討論很多;本書作者是一位女記者,叙述尤為詳盡。
本書避免涉及《古蘭經》的深入介紹或學術探討,而是與生活結合,從各方而檢視這部宗教聖典與現代世界有著怎樣的關係,可以給予怎樣的啟示。當然,這些議論都來自這位淵博的伊斯蘭學者,本書作者儘管非常贊同,十分佩服,却始終沒有皈依伊斯蘭成為穆斯林的念頭。
這是一本超過四百頁的大書,開頭的地方頗引人入勝,讀到一半略感疲累,到了三分之二,幾乎讀不下去,想放下算了。堅持下來,快馬加鞭,終於讀完。最後部分也不無收獲,知道《麥加之路》的作者,出身奧地利銀行家、律師、拉比之家,皈依伊斯蘭,著書傳教,成為二十世紀最能說善道的伊斯蘭宣傳者之一,就是一個例子。
何以讀來疲累?寫作鬆散,相同觀點重複出現,是原因之一。有趣的小故事太少,記者的報導,看一篇覺得不錯;小說家的筆法,才會覺得整本書精彩,也許是讀來辛苦的另一原因;更應該說,這是我自己閱讀的一個偏見吧!
在誠品書店看到 2017年10月13日記。
八、《地圖之外──47個被地圖遺忘的地方,真實世界的另一個面貌》Off
the Map: Lost Spaces, Invisible Cities, Forgotten Islands, Feral Places and
What They Tell Us about the World by Alastair Bonnett 黃中憲譯,臉譜,2016年3月初版,9月十一刷。
今天是一個旅遊的時代,中產階級每年出國觀光遊覽像是例行工作,一年出國遊玩二次、三次的,也不在少數。但是,都到哪些地方呢?巴黎、維也納、布拉格,不然就是東京、京都、札幌。這些地方似乎永遠吸引著遊客的眼球與味蕾。
但是,地球上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奇特處所,這些地方並不具備旅遊的條件,但如性喜尋幽探奇,去看看不為人知,獨具風情的地方,或許也是一個有趣的旅遊選擇。更重要的是我們不必親履斯土,打開一本地理專家寫的書,帶我們去觀看47處經過挑選,各有特色的「地方」,既擴大了我們的地理知識,也讓我們從各個方面,不同角度了解到人們生活與居住之間既複雜而又微妙的關係。作者可以保證,這47個「地方」是一般人不曾注意到的,因為它不會在我們的生活中被提及,它在「地圖之外」。
這47個地方歸入八類。計:一、失落的空間,如:阿拉爾庫姆沙漠—曾是一片海洋的荒漠;二、隠密的地理,如:卡帕多細亞的地下城—足以容納三萬人的地下城市;三、無主之地,如:特瓦伊爾.阿布.賈瓦爾—不被承認的村莊(貝都因人);四、死城,如:康巴什新區—堂皇氣派但無人居的城市;五、例外的空間,如:霍表—政府勢力蕩然無存的野性城市;六、飛地與自立門戶的國家,如:席蘭----「我為何不能有自己的國家?」七、浮島,如:世界號—既是家,也是交通工具;八、曇花一現之地,如:洛杉磯國際機場停車場──「機場會是二十一世紀真正的城市」。
47個地方,畫歸八類,每類挑選一個,必然是讀來印象深刻者;當然,讀來有感的,不止這八個,不過,讀來無感的,也不是沒有,如果只是邊境上的法律糾紛以致妾身未明,固然有人文地理上的意義,但從探幽訪奇的角度,就顯得不吸睛了。
自從推薦閱讀每週一本以來,過了不少年頭,推薦了許多讀物,印象中從未有過地理類的書。我們都知道《閱讀地圖》之類的書是與地理無關的。讀到一本地理類的書,而且覺得有意思,有趣味,是一件高興的事。
博客來網站得知 2017年1月16日讀畢
這是一本談哲學的書,哲學總是給人高深莫測,虛玄難懂的印象;但是,哲學很重要,並不是讀了哲學知道了事物本體、人生意義,而是對我們思考能力的提升大有幫助,就好像把我們思考的寶劍在磨刀石上反覆砥礪,讓它鋒利無比,能把問題想得更深更細。所以,讀哲學的書,重點不在得到什麼知識內容,而是閱讀過程中跟上作者的思路,了解作者的用意,進入一個純粹的思辨世界,理解並欣賞哲人的巧思與妙境。
這是一本好看的哲學書,作者探討萊布尼玆提出的問題:「為什麼會有東西,而不是一無所有」,這是很嚴肅的大問題,作者處理的手法却很巧妙,讓讀者不覺得高不可攀,反而平易近人。作者把形上學問題帶到了科學史與天文物理的領域一併探討,範圍擴大,內容豐富。另一方面,作者親自拜訪當今學界這一方面的頂尖人物,既擷取其學說主張的要點,也描繪了學者生活個性的花絮,對於艱深議題的解說,有其調劑功效,也增添了不少閱讀的樂趣。
萊布尼玆的問題,昔日由哲學家發言,今天參與討論的,不乏是自然科學界的大師。作者閱讀有關論著,擬妥訪談問題,都要做好準備工作,而對談進行之時,更須緊扣議題,取得最具代表性的精彩意見,作者年紀不大,功力不凡。此外,在章節篇幅中,如何安排主題的進行,以及適度置入輕鬆畫面,更可見作者的用心。有書評指出:「這是一本嚴肅的著作,內容却是出人意料地妙趣橫生。」即指此而言。
但是,本書並不只是關於大問題的訪談紀實,在前往英、法、加拿大訪問之前,有一章三十頁的「哲學論述概觀」,把這個問題的背景作了簡要清晰的介紹,讓讀者在閱讀問題之前,具有充足的相關知識,也對西方哲學大家的重要觀點有所認識。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部分,作者做得很好。有了這一部分,整本書不只是談一個形上學問題的哲學讀物,甚至可以把它視為西方哲學概論之類的書來讀。
好看的哲學書不多,這是一本。哲學書難讀,我隔了半年再讀一遍,印象更深。譯者陳信宏也是譯界高手,本書譯文清順明暢,足見功力。讀來舒暢,亦一樂也。
2017年11月7日補記
十、《絕望者之歌──一個美國白人家族的悲劇與重生》Hillbilly
Elegy: A Memoir of a Family and Culture in Crisis by J. D. Vance,葉佳怡譯,八旗文化,2017年10月。
這本書的書腰上寫著:《紐約時報》暢銷榜第一名,《經濟學人》2016年關於美國最重要的書,加上比爾.蓋玆推薦的夏季選書,以及亞馬遜愈五千五百按五顆星的讚,可說是一本火熱的暢銷書。其實,這本書只是一名三十一歲青年人寫的「回憶錄」而已。
三十一歲的青年人初次出書,造成書林轟動,必有其因。因為他的身世揭露了美國鐵銹地帶蘇格蘭、愛爾蘭後裔勞動階層生活的苦況,這些白人勞工,及其家庭生活的水準不斷下降,而且見不到改善迹象。這是美國沒人提出的問題,也是川普選上美國總統的重要背景。生活困苦,依賴社會福利過日子,有一天沒一天;大家只會想到黑人,最多加上西班牙語後裔,沒想到,廣大白種工人也淪落到過著沒有明天的日子。
鐵銹指傳統工厰關閉,全球化浪潮,把工作機會都沖到了亞洲,特別是中國。但我們看到作者描述的情況,不純粹是工人失業造成的。毒品泛濫,酗酒成性,未婚生子,好逸惡勞,浪費隨便等風氣或習慣,把人們的聰明才智消耗殆盡,安於貧窮線下,激不起奮發的熱情。顯然底層社會出了問題,是不限種族的,也是人們未曾注意到的今日美國的另一面貌。
美國白人勞動階層的痛楚,社會貧富懸殊固然是重要因素,但觀看本書所展示的畫面,宗教式微,道德淪喪,儼然是重要因素。基礎教育不健全,公立學校品質低落,青少年的寶貴光陰都在放任自由的觀念裡白白浪費了。我讀此書,愈益感到教育的重要,特別是品德教養方面,非常緊要。有了素質良好的公民,才能打造安定進步的社會。尤其在宗教已經失去昔日規範人們生活的今天,嚴格的公民教育看來更有其必要。
作者描述的白人勞動者,似乎離美國夢已遠,但是作本人在父出走,母吸毒,繼父不時換人,父母怒顏相向,惡言吼叫的環境中成長。幸而有外祖父母的呵護教導,既未走上嗑藥歧途,而是步入了學習之門,終於進入俄亥俄州立大學以及耶魯法學院,搖身一變,直上青雲,讀來也像是一個美國夢的故事。
作者高中畢業已取得了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入學許可,但考慮到學貸負擔沉重,決定先投效軍旅。他在海軍陸戰隊四年,書中述及陸戰隊的軍中時光給他正面積極的作用。讀到這段,想起自己在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岸勒營與工兵營服預備軍官役的日子,也同本書作者一樣,心中涌現陸戰隊員的特有驕傲。
這本書很好看,書中內容基本上都是一些生活瑣事,由於人物性格鮮明突出,言語粗鄙狠毒,建構出一幅幅筆粗墨濃的圖像,把白人鄉巴佬活靈活現勾勒出來,這是本書的主旋律。作者在叙事之時,兼有議論,這種夾叙夾議的寫法,不易著手,必配合得當,適可而止,作者處理得很好。全書明明要表達鄉巴佬的悲慘人生,淒涼歲月,但讀來不覺哀傷,而美國夢的喜劇收場,應該是美國讀者滿意的結局吧!
從「OB短評」得知 2017年12月2日讀畢
十一、《製造俄羅斯──近代俄羅斯國家轉型與發展歷程》The
Invention of Russia: The Journey from Gorbachev’s Freedom to Putin’s War by Arkady Ostrovsky,楊芩雯譯,馬可孛羅,2017年10月。
讀了亞歷賽維奇的《二手時間》,對於蘇聯解體之後以迄於今的發展,分外覺得想要有所了解,最好讀到一本關於這方面既清晰深入又很好看的書。這個願望,讀這本《製造俄羅斯》可以得到滿足。
從布列玆湼夫、安波洛夫、契爾年柯到戈巴契夫,這些蘇共總書記,基本上都是昏庸無能之輩,對於日趨嚴重的各種問題,束手無策,致使情勢更加惡化。就是戈巴契夫向西方學習,採取自由派主張,結束了共產黨專政,民生問題未能緩解,民族衝突因之爆發,人民生活更是陷入痛苦深淵。葉爾欽上台,未能有所改善,而竊佔國家資產,一夕暴富的「寡頭政治家」們更是讓人民從惶惑到厭惡。自由主義對立面的國族主義因之抬頭,得到人們普遍認同,這是普丁上台的主要背景。而普丁恢復蘇聯國歌,進占克里米亞半島,得到大多民意支持,即說明從自由主義沒落到保守勢力興起的這個轉折。
怎麼書寫呢?採取哪個視角呢?本書作者從媒體入手,說明在這個大變動、大轉折的時代發展中,媒體如何受人操作運用,取得怎樣的成果,造成哪些明顯的影響。作者撰述可謂鉅細靡遺,鞭辟入裏;政治情勢,民意動向與報紙言論,電視節目之間,互動愈頻密,媒體的操縱力量也愈強大。什麼是真實?電視怎麼播出,觀眾相信那就是真實。於是,媒體大亨左右了政情發展,同時也與權勢掌握者有了或敵或友的複雜關係。作者的表述,要言不煩,深入緊湊,同時又藉細節故事陳述意義所在,書寫手法十分高明。
我們讀到了《商業人》這份報紙的出現及其造成的影響,也看到了NTV電視台制作怎樣的節目,發揮操控民意的功效,得以在政壇上呼風喚雨,既幫助體弱酗酒的葉爾欽贏得選舉,也幫助葉爾欽的接班人普丁入主克林姆林宮。書中對於媒體老闆、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刻畫描述,極其生動,讀來就像如在目前,看到了熒幕上的畫面,以及幕後的深謀遠慮、勾心鬥角。比起同樣談媒體的《媒體失效的年代》精彩多了。
從戈巴契夫經葉爾欽到普丁才是我們關心的焦點。作者對這三個影響重大的人物,都作了速寫,如:「戈巴契夫和他的重建推手們,同時是政變的贏家和最大的受害者,戈巴契夫於實體上活著,而政治上已死,大部分重建改革者也是如此。」(頁197)「普丁對戈巴契夫不懷敬意,在他眼裡,戈巴契夫不是給予俄國自由的人,而是自身軟弱,導至喪失國家,丟掉總統職位的傢伙。」(頁318)當然,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是普丁,作者筆下,普丁是怎樣的人呢?與葉爾欽做個對比吧:「葉爾欽,情緒化、酗酒者,行事衝動。在典型俄羅斯人葉爾欽之後,普丁幾乎不像俄國人,他神祕、自制、清醒,不情緒化,且幾近迂腐,在焦點訪談中,人們形容普丁像個德國人,是真正的亞利安人物。」作者又說:「普丁是個沒有特質的人物,一位完美的間謀。」(頁303)
本書出現的人物很多,性格都很鮮明,事情不少,陳述十分簡明,但緊湊綿密,真是高潮迭起,讀來欲罷不能。想要多一點了解今天世界,多一點認識俄羅斯,這是應該一讀的好書。
陳冠華介紹「OB短評」中得知 2017年12月6日記
十二、《父親的失樂園──一則古老語言、河中之城與猶太家族的真實傳奇》My
Father’s Paradise: A Son’s Search for His Family’s Past by Ariel Sabar 徐麗松譯,八旗文化,2014年5月。
耶穌說什麼語言?希臘語,還是希伯來語?都不是,耶穌說的是亞拉姆語。這個語言曾是中東地區的主要語言,現在還有人使用亞拉姆語嗎?有的,只是很少很少。二十世紀,在伊拉克北部土耳其邊界附近庫德斯坦的札胡,猶太人儘管已經很少了,但他們還說著耶穌說的語言----亞拉姆語。
本書作者的父親出生在札胡的猶太社區,六日戰爭後,伊拉克將猶太人驅逐出境,他們來到了以色列,在以歐洲猶太人為主的這個國度,來自伊拉克的猶太人飽受歧視,更何況被視同文盲的庫德族猶太人。後來,作者父親因為亞拉姆語的表現,到了美國,進入耶魯大學,最後在洛杉磯加大教授語言學,也成為亞拉姆語的權威學者。本書就是從兒子的角度描述父親的經歷。
從哪裡說起呢?當然從家族記憶開始,作者描述了他的祖父、曾祖父,也提及一位失散的姑姑。同時,就講到亞拉姆語概情況。亞拉姆人是遊牧民族,散居在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全境,語言成了全地區的共同語言,作者說:「可謂人類史上第一個世界語」。古代亞述、巴比倫、波斯等大帝國都將它定為官方語文,成為這個廣闊地區不同宗教信徒在不同時期共同採用的語言。巴比倫猶太人尚且使用亞拉姆語寫下了《塔木德》經。西元第七世紀伊斯蘭大軍征服了美索不達米亞,阿拉伯語隨之而成中東主要語言,亞拉姆語面臨了死亡。一千多年後,西方猶太人聽到庫德斯坦的猶太人仍然說著亞接姆語,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作者說,亞拉姆語能夠傳續下來,必須感謝三萬五千庫德猶太人和他們的祖先。
作者說,為庫德猶太人撰寫完整的歷史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人數太少了。但作者還是盡量蒐集資料,讓我們讀到了一些儘管零星,仍可說是精采的片段。
其中,讀者看到了庫德族幾千年來在這個地區活動的身影,作者歸結出這樣的描述:「數千年來,庫德斯坦經歷過太多動盪,教科書上提到的國族凝聚因素在這裡並不適用。庫德認同的根源其實是山區艱困生活塑造出來的某種獨立性格與意識,也是一邊境心態,其中兄弟之情的重要性遠大於一個人碰巧相信哪位上帝,或剛好說的是何種語言。」(頁104)
作者父親在亞拉姆語方面的造詣以及所做的工作,表現的成果,當然是全書重點之一。作者同時也介紹了幾位這個大領域的著名語言學者,無不個性鮮明,讀來也是味盎然。作者說,現今以亞拉姆語為母語僅存五萬人,等他們過世了,這個語言也就絕滅了。
作者在父親說希伯來語的家庭中長大,要上希伯來日校,要去猶太夏令營,每兩年去以色列過暑假。但是,都是從叛逆中走過來,叛逆的對象是希伯來文老師,聖經講師和猶太拉比。但作者長大了之後,態度有了很大的改變,願意陪同父親走了一趟尋根之旅,又獨自一個人為了尋找失踪的姑母再到札胡,顯然對庫德斯坦猶太人的風俗與文化眷念不已,也記錄了2006年當地的風土人情。
這本書初拿在手,感覺一般,但越讀越喜歡。一個曾經輝煌却即將滅絕的語言,如何認識它?一個人數有限而頗具特色的族群,經歷怎樣的苦難?如何奮力延續?都是讀來有趣的課題。藉著記者的敏銳,用回憶的體裁、小說的筆法,把故事鋪鋪陳出來,段落分明,叙述流暢,必然是一本好看的書。
看了徐麗松譯的《走路,也是一種哲學》,喜歡他的文字,就買了這本書,放了一段時間,想要多知道一點庫德斯坦,就拿下來一讀。
2017年12月15日記
徐麗松的翻譯很好。很喜歡。《地圖的歷史》(馬可孛羅)和《地理的復仇》(麥田)可能算地理類?
回覆刪除(張元老師回覆)謝謝告知這兩本書,我想都應是地理類的吧。前時讀完徐麗松譯的《歐洲暗影》,非常好的一本書,這個學期會推薦給大家。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