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日 星期日

歷史是時光的旅程(八)──帶著想像力與同理心航向時光之旅




我們說,歷史是過去的事,讀歷史就像進入過去的世界,觀看那一幕幕精彩的演出。但是,觀看什麼?如何觀看?必須有所準備,準備不足上不了路,即使上路,也少有收獲。簡單說來,我們觀看的過去,是史家描述的故事,這些人物的事跡流傳在人們的耳際,也寫入了書冊,史家讀了覺得重要,感到動容,想到應該留給後人,就筆之於書,成了我們今天讀到史籍中的「文本」。如果這樣的說法沒錯,那麼,故事是由史家選取寫成,而不盡然是昔日事實。傳統史家書家寫「故事」,無不秉持「擇雅去疑,慎之又慎」的態度;重點是將故事的意義與價值呈現出來,讓後世讀史者有所感動,進而銘記心中,成為立身處世不時可供參考的「寶鑑」。

如何觀看呢?翻開歷史教科書,記下一件件史事,也看到了過去的片段,只是十分模糊,難以留下印象。翻開《史記》、《通鑑》之類傳統史書,若乏人引導,也有不知從何著手之嘆。如果,我們看到了經過挑選的文本,那是十分精簡的故事叙述,閱讀之時,運用我們的想像力,把文字化成圖象,甚至如同戲劇一般在我們的面前演出;再運用我們感動的能力,體會人物何以歡笑,何以哭泣等等因素,從簡要文字中感同身受,動容不已。我們仔細觀看、體會,盡量明瞭其思慮,領悟其感受,我們知道不可能真正明白古人的思慮感受,也不可能完全理解史家的撰述心意,我們還是應該盡力去做。我們可以從這個過程中,磨練我們的思考,培養我們的情感。這個學習的方法,主要是「同理心」的運用,在歷史教學中,我們通常稱之為「神入(empathy)」。想像力與同理心,或許可以說是踏上時光旅程需要的裝備。
105學年度第一學期(20169月至20171月),我在新竹清華大學的「中國歷史的發展與演變」課程的期末測驗,有一道二十分的題目,請同學反思這個學期的學習,得到了什麼,我用「本題評分從嚴」提醒同學要認真回答。中文系三年級的呂佳穎同學的答案如下: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神入」的方法。不管是唸歷史還是文學,當我們沒有進入到當時的時空背景,或對當事人的性格有所了解,很容易形成片面化的知識,在腦中列出一張張對應的表格。如:秦始皇──暴虐;曹操──奸佞。這樣的做法是非常危險的,且對於被評價的歷史人物也不公平。
當老師要我們回到過去,以一則則短而精彩的故事重構,我彷彿看見了一位位歷史人物成為有血有肉的人,從史書上浮起,展現他們有棱有角的個性。如孫權體恤下屬,為避免面見君王起身,在牆上挖洞探病的程度;又如講魏明帝,劉曄與其密談後,對大臣評價明帝有秦始、漢武的慾望,却無他們的才能。這些故事,寫實又生動,感覺離我們很近,也更容易理解當下所發生的事情和想法。但聽故事的時候,也不能忘記將自己置於那個時空,否則就無法理解丙吉的抗命、劉曄殺人還被讚賞的意義。
有好的材料之外,亦須有好的帶領者。從小到大歷經無數老師的指導,深知帶領者的重要。每次上課,都能感受到老師如何拚盡力氣,要讓我們領略,因此情緒是極滿的,我認為有一句話很有道理:「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當老師講到動情處,臉上閃著異樣的光采,我更能夠一窺歷史的迷人之處。

考試答題,講究精要準確,言簡意賅。呂同學的回答中,一些史例也就只能點到為止。若要供您參考,必須稍加說明。呂同學提及了四件史事,孫權鑿壁觀呂蒙病情、劉曄說魏明帝個性、丙吉保護皇曾孫,以及劉曄幼年為母報仇。四事分述如下:
《通鑑》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西元219年)記有:「呂蒙未及受封就生病了,孫權就把呂蒙接到府邸,盡力醫治照顧,醫生對呂蒙用針,孫權看了很心痛,為了看到他的情況,又怕病人起身迎拜,就在牆上鑿洞觀看,見到呂蒙能吃點束西,就好高興,見呂蒙吃不下東西,就嘆息不樂,也睡不着。呂蒙的病稍好一點,孫權為他下了赦令,群臣致賀。沒多久,呂蒙死了,年四十二歲。孫權為他安置三百戶人家,看守墓園。」呂蒙出身軍旅,孫權見他治軍嚴謹,處事明快,覺得是可造之材,勸他讀書進修,主要是研讀史傳與兵書。呂蒙學習能力很強,《三國志.呂蒙傳.裴松之注》記:「始就學,篤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魯肅見了這位因讀書而有識見的呂蒙,說:「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同前)也就是我們都知道的「吳下阿蒙」典故出處。呂蒙為孫權拿下了原屬關羽的荊州,對東吳來說,當然是重大的貢獻,更是學有所成,見於事功的例證。孫權鑿壁觀看呂蒙病情的這個小故事,錄於一些《通鑑》故事之類的小書,可見這個小故事頗受後人重視或喜愛,原因為何?問問學生,他們會說孫權器重呂蒙之類,但再擴大想想,可知孫權對呂蒙有深厚的感情,其實,孫權非但對呂蒙如此,對其他的將相,也都如此;待下以情,是孫權的美德,也是史上的美談。
《通鑑》魏文帝黃初七年(226),文曹丕死,子曹叡即位,是為明帝。曹叡在太子時,不問政事,不交朝臣,除了讀書之外,有點口吃,說話不順暢,大概也是原因之一。即位後,群臣想知道新君的個性風采;沒幾天,明帝召見劉曄,談了很久,許多人都在外面等候。劉曄出來了,就問:「新皇帝怎麼樣啊?」劉曄回答:「秦始皇、漢武帝那樣的人物,只是才幹能力稍有不如(秦始皇、漢武帝之儔,才具微不及耳)。」大臣聽了,了然於胸。問問同學是什麼意思?同學難以回答。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新皇帝如同秦始皇、漢武帝,只是差了一點點。而是指出秦皇、漢武的個性,特點有二,很大的慾望野心與傑出的才幹能力,這位新皇帝,有一點秦皇、漢武的慾望野心,却完全沒有秦皇、漢武的才幹能力。劉曄說的話很高明,表面上相當漂亮,傳出去也不會得罪新君,但大臣們一聽就懂。這樣的說話方式,非常高明,值得我們欣賞,更可以學習,如果學得來的話。
漢武帝晚年發生「巫蠱之禍」,太子遭誣陷謀反,本人被殺,全家族誅,只留下一個誕生不久的孫子,置於獄中。丙吉就是獄吏,想到太子的冤屈,小兒的無辜,把他放在很好的地方,又找兩個性情溫和的女犯人來照顧,自己每天去看視兩次。有一天,長安「望氣」的人向武帝報告,有天子氣自獄中冒出,就是說獄中有人將來成為天子,武帝立即下令把獄中男子不分老幼全都殺掉。執行命令的郭穰來到丙吉任職的監獄,丙吉不開門,說隨意殺害無辜的人已經不對了,況且獄中有武帝的曾孫。郭穰一再強調這是武帝的詔令,不可違逆,勸丙吉開門,丙吉就是不開門。直到天都亮了,郭穰回朝廷向武帝報告經過,武帝嘆了一口氣,說:如果這是天命,我們也不能違逆。丙吉為什麼不開門?我們只能揣度丙吉心中的想法,是皇曾孫有一天或許可以即位為帝,為了未來的好處,即使冒極大的風險也值得;還是這個小孩身世可憐,我能保護就保護,何況已有了感情,至於違抗詔令,以後再解釋。前者是從個人的利益思考,後者是從做人的道理著想。問問同學的看法,台灣的大學生贊同後者多於前者;大陸(浙大文化中國班)大學生贊同前者為大多數,多少也反映了兩岸社會風氣的溫和善良與積極進取之歧異,(我對浙大文化班上課同學說,這或許可說是「狼性」)。文本資料亦取自《通鑑》。
劉曄幼年事跡,見於《三國志》本傳。劉曄七歲時,哥哥劉渙九歲,母親病重,臨危對兄弟二人說:「你們父親身旁那個人,既諂媚又狠毒,必將敗壞我家,你們長大後,如果能除去她,我死也無恨。」六年之後,劉曄對劉渙說:「母親臨終的囑咐,我們可以去做了。」劉渙說:「那怎麼可以!」劉曄就進到室內把父親的侍者殺了,並前往母親墓前謁告。出了人命案,全家大驚,劉父尤其生氣,派人去捉劉曄,劉曄回家,向父親說明,這是亡母臨終的交代,只是擅自去做,向父親謝罪。劉父聽了,覺得奇特(心異之),就不責罰他了。講了這個故事,可以問問同學:「聽了劉曄的說明,劉父生氣,還是高興?」應該是高興才對,因為這位父親很清楚,這個兒子很獨特,將來必定大有作為。至於殺人為什麼可以無罪?年齡太小嗎?也許不是,老師不妨說明,漢末儒學大行,「孝道」深入人心,七歲孩童牢記亡母遺命,十三歲獨力執行,人們驚訝之餘,必也欽佩賞識。我們看到小劉曄真是厲害,讓劉爸嚇了一跳,也高興不已,此兒長大,必定不凡。老師要一再提醒,我們看到的昔日情景,與熟悉的今天景象很不一樣,讓我們好好觀看過去,儘情欣賞吧。
想像力只是把閱讀資料化成圖像或演成短劇嗎?如果,這個圖像或短劇就如同文字所述,我們要考慮會不會過於簡略?學生稍不留神,一個精彩的故事就遺漏了,無法進而思考接著提出的問題,也難以參與討論。所以,我們的想像力不妨再增加一些,添上一點我們認為可能的語言、動作、情勢與氣氛,讓故事更為生動有趣,更能吸引聽者的注意。
再說,同理心(神入)可以沒有想像力嗎?沒有想像力的同理心,真是難以想像。只是我們一般談及「想像力」,大多認為這也是一種理性思考的能力,用我們的思考力理解文字的意涵,甚至可以進入人們的心中,解釋內心活動的意義。我個人始終懷疑,昔日史家表述的內心的情懷,需要以文字為證據進行分析、思辨、推證嗎?何不用「直觀」的方式,動用我們的感情力量,直接體會,再把自己的體會、領悟,用不避感情的話語或文字表述出來,效果更佳。我的意思只是說,讀文本資料,理性認知固不可少,感性的體會亦不可缺。至於感性的體會能力從何而來,也許就要多讀點詩歌與小說之類的文學作品了。

201833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