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1日 星期日

109學年度第一學期(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開場白」推薦書單(後半部分)


一、《大指揮家與古典音樂》MAESTROS AND THEIR MUSIC: The Art and Alchemy of Conducting by John Mauceri 竇永華譯

二、《偉大的俄羅斯回來了》The Future Is History: How Totalitarianism Reclaimed Russia by Masha Gessen 蔡耀緯譯

三、《新加坡的非典型崛起》Singapore Unlikely Power by Curtis Perry  林添貴譯

四、《恐懼的力量──為何有人捨身救人,有人惡意病態?》Good for Nothing: From altruists to Psychopaths and Everyone in Between by Abigail Marsh 潘昱均譯


一、《大指揮家與古典音樂》MAESTROS AND THEIR MUSIC: The Art and Alchemy of Conducting by John Mauceri 竇永華譯,大寫出版,20203月。

這是一本談古典音樂的書,我來推薦,深感惶恐,因為我這方面知識非常有限。當然我聽過一些唱片,讀過一些有關書籍,總覺得「音樂」是一門極為深奧的學問,我仍在門外徘徊,只是一個好奇的觀看者而已。

我推薦的,不是這本書的內容精采,論點深刻,這些鴻論卓識,就是豐富,我也不能理解。我只說說讀這本書的感受,以及蠻喜歡的理由。

書中提到許多偉大的,或著名的指揮家,我大多聽過他們的名字,却不知其詳。提到許多名曲,也略有所聞,只是大多未曾聆賞,或未能體會精妙。所以,多知道一些大音樂家的有趣故事,讀來很有增加常識的興奮;至於對古典音樂的知識,似乎並未有所增添,不是作者沒寫,而是我感受不到。

講到大指揮家,當然會想到天字第一號的托斯卡尼尼。書中記他從未學過指揮,1886年,他在一個四處旅行的義大利劇團擔任團長助理和首席大提琴手;在里約熱內盧演出「阿依達」時,巴西指揮家臨時無法上場,他被拱上去指揮。憑著他的記憶,打了漂亮的一仗,這時他十九歲,就成指揮家了。托斯卡尼尼以性格暴烈著稱,書中也多有描述。他晚年視力減弱,全憑記憶,他的超絕記憶能力,在小學時即已呈現;另一位有此能力的著名音樂家,是鋼琴大師魯賓斯坦。作者同意托斯卡尼尼是世界最有權勢和力量的指揮家,對他的評論是:「他的存在既有惡魔般的魔力,又有一股神聖的力量。」(頁209

全書的第一個故事是卡拉揚請伯恩斯坦吃飯時兩人的對話,這是伯恩斯坦對作者說的,當時作者是他的助手。托斯卡尼尼之後,指揮界的天王巨星,非卡、伯兩人莫屬。作者寫道:卡拉揚於1989716日逝世之後,伯恩斯坦穩坐了455天世界最偉大指揮家寶座,直到19901014日逝世。二人風格迥異,簡單比較,對伯恩斯坦來說,作品的脈博就是它的生命力量;卡拉揚則更加地神祕與權威。(頁108

作者說,我有三位導師,伯恩斯坦十八年,史托科夫斯基兩年,朱里尼只有1980年代幾次排練與表演。作者又說:「伯恩斯坦教我成為一個猶太學者,研究、解䆁、辯論,不斷演繹神聖卷軸。史托科夫斯基教我在激勵人心的音樂中活用想像力的重要性。朱里尼讓我看見我們一同演出曲目的根本精神,從歐洲的猶太--基督教遺產開始,一直到德步西和他同時代的人將神的概念從他們的音樂宇宙中剔除。」(頁95

作者與朱里尼只有幾次接觸,何以奉為導師,有一段精彩的描述,記於下:「當晚,朱里尼指揮的是舒伯特第八號交響曲「未完成」,我坐在小提琴手後面的位置,我覺得自己也被包圍在這位偉大男人所掌握的魔法範圍內。演奏到某個段落,他轉向小提琴,那悲傷的雙眼似乎看穿所有人,看向遠方,他的左手向前伸出,掌心以極為謙卑的姿態張開,幾乎像是個街邊的乞丐。我到現在還能感覺到,因為那時刻我第一次真實地體驗到天主教的舒伯特,也第一次理解的他的音樂所訴說的每個人心中天使與惡魔的掙扎。那對我來說是個意義極為深遠的時刻,深刻體驗到指揮所擁有的力量,不僅是詮釋,也是轉化,更重要的是啟蒙。」(頁53

書中述及的指揮家很多,我只知道一部分,看到小澤征爾、祖賓梅塔和阿巴多是同班同學,覺得很有趣。

作者談了許多嚴肅問題,也談了一個好玩的問題,古典音樂的演出,誰是老大?這是從伯恩斯坦指揮顧爾德演奏布拉姆斯鋼琴協奏曲講起。我們知道顧爾德是加拿大出身的鋼琴怪才,演奏別出心裁,獨具風格,不理指揮;伯恩斯坦則是樂壇一霸,不能容忍,形成嚴重對立。伯恩斯坦說了一段話,交代原委,本書也有收錄。在這段文字中,伯恩斯坦提出「誰是老大」的問題。當然,答案有時是指揮家,有時是演奏者、獨唱家,有時是作曲家,更有時是劇院經理,也就是演出的資方代表,情況不同,老大也就有異。

作者從事指揮已五十年,經歷也頗顯赫,但我沒見過他的名字,我有限的百來張CD中,沒有一張是他指揮的。這是因為他指揮以歌劇為多,書中還述及他對蓋希文「乞丐與蕩婦」的深入探討。歌劇對我來說,是完全陌生領域,也就未能見的莫切里的大名了。

本書提及指揮家很多,馬勒與華格納的名字似乎最常出現。我比較有感的則是近年担任柏林愛樂指揮的賽門.拉圖。原因與音樂關係不大,只是每次在電視上看到拉圖,就會想起倫敦大學的李彼得(Peter Lee)教授,他在歷史教育方面貢獻卓著,也是古典音樂的愛好者。1993年,我在北京的研討會認識他,19972006年兩次請他來新竹參加我們主辦的研討會。聯想到他,因為兩人外貌有點像,只是拉圖的表情比較誇張些。

稍稍接觸過古典音樂的朋友,本書可以提供閱讀樂趣。剛剛開始接觸的朋友,也不妨看看,就算到這個蒼莽的密林中探險獵奇,也會增長見識,不虛此行。

                                OB短評  20201118日記

 



二、《偉大的俄羅斯回來了》The Future Is History: How Totalitarianism Reclaimed Russia by Masha Gessen 蔡耀緯譯,馬可孛羅 20209

 

我是舊俄小說的愛讀者,杜斯托也夫斯基的中譯本,只要找到都讀。托爾斯泰、屠格涅夫、契訶夫、萊蒙托夫等也讀了一些。所以,對俄羅斯不陌生,還多少有些感情。看到這本書在美國得獎,書評甚佳,毫不猶豫,立刻購讀。

舊俄小說的世界距今已遠,今天談俄羅斯的書,也看過幾本,例如:卡普欽斯基的《帝國俄羅斯五十年》(馬可孛羅,200810月)、奧卓夫斯基的《製造俄羅斯》(馬可孛羅,201710月),以及阿克列維奇的《二手時間》(中信出版,20161月),都是細讀而且喜歡的書,尤其是《二手時間》,非常喜歡,每學期結束前,向同學最後一次推薦課外書時,都會提到它。

本書中文名字是反諷,原名應同第十四章的篇名:「未來就是歷史」,主要指史達林時代的極權統治在普丁身上重現了。當然,全書的主調絕不是擁護普丁,主角人物都是遊行時高喊「普丁下台」的自由主義者。

本書列出的主角有七人,五位背景各異的青年知識分子,兩位學者。尚娜的父親鮑里斯.湼姆佐夫,二十五歲得到物理學博士學位,担任州長表現極佳,曾為葉爾欽指定的接班人,但因車臣事件,忤逆葉爾欽,失去了競爭大位的機會。謝廖沙的祖父列可夫列夫,曾任駐加拿大大使,政治局委員。阿魯圖尼揚的外祖母,是科學院院士,中央委員會委員。瑪莎的母親塔蒂亞娜是中學歷史教師,曾到波蘭、中國跑單幫帶貨牟利。廖沙的母親加林娜則是化學家,研究人員。古德列夫作社會調查,蒐集數據,了解實情。科金是哲學家,發表擁護極權主義的理論,支持普丁。

本書主要從這幾位人物的視角與活動,描述自戈巴契夫改革到普丁掌權的這段期間,俄羅斯的巨大變化。由於人物背景不同,專長各異,有新聞媒體、社會學、政治學與心理學;參與的主題又很多樣,構成十分複雜,而且相當深入的場景。我們跟著作者的描述,看到一幕幕的演出,頗有目不暇給之感。不過作者不想只說故事,還要帶有深度的點評,於是一些學者出現了。引用了多位政治學家、社會學家、歷史學家、心理學權威的觀點。既然談極權主義,也就少不了漢娜.鄂蘭,以及她的權威著作《極權主義的起源》。不過,古德列夫却指出,這些離開極權國家談極權政治,總會有點距離。例如,從外部看參加遊行的人,不是被迫參加,就是渴望投入。但是,這樣的觀點不能成立。俄國的例子是:「他們不覺得自己是被動的受害者,也不覺得自己狂熱,他們覺得正常,他們是社會的一分子,遊行給了他們所需要的歸屬感。」(頁346

從另一方面看,也許作者認為蘇聯解體這個巨大變動,世人已十分瞭解,不必再多費筆墨。於是從個人生活中多寫點「這個國家不能再待下去」之類的感受,但對俄國以外的讀者而言,好像有些因小失大。講個人身邊的事,却遺漏了整體變化,也就無法理解歷史上重大事件的重大意義了。尤其在普丁掌權之後,反對同性戀,明令禁止,犯者處罸,固然違背世界潮流,我個人也很不以為然,但用了太多篇幅,讀來頗感疲累,覺得還有更重要事情可談吧。相比之下,動人力量較之《二手時間》,就相去甚遠了。

作者寫作很細膩,重要人物出場很精彩,如湼姆佐夫,「鮑里斯錄取了高爾基國立大學無線電物理系。他畢業時獲頒一級榮譽學位,二十四歲那年為完成了博士論文。他的家人和朋友一致認為,他終究會因為量子物理學的研究成果而獲諾貝爾獎。」(頁26)杜金,「二十二歲,剛被一所科技大學退學,但他已經能讀法文、英文和德文了。這時,學會一種新的歐洲語言要花他兩週時間,他藉由閱讀而學習。……他找到了一位沒人聽過的哲學家,一個將尼采發揚光大的人,那位哲學家名叫海德格。……他取得了一部貯存在微縮膠片上的《存在與時間》,他沒有膠片閱讀機,於是改裝了一部反轉膠片投影機,將書投影於桌面上。當杜金讀完《存在與時間》後,他不得不戴眼鏡了,他也讀完了海德格的思想乃至後半生的基礎文本。」(頁35

作者有其寫作目的,也呈現得很好,但是,如果要對今天俄羅斯有更多瞭解,難免要失望了。就我個人閱讀來說,感受不如上文所提及的三本書深刻與喜歡。《製造俄羅斯》與《二手時間》都在本欄目介紹過,《帝國俄羅斯五十年》未寫讀後,未曾推薦。但讀完隨手寫下了幾個字,抄錄於下:「一本很棒的書,較《帶著希羅多德去旅行》更棒。兩書的寫作手法並無不同,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像力,加上發自好心腸的感受力,把千萬人的痛苦,大自然的摧殘,藉一個個活生生人物,講述一件件故事。選擇卑微低下的人,身陷勞改營的人,作為觀看的眼睛,所見到的世界,讓我們淚濕眼簾之外,更撼動我們的心扉。」這是20123月寫的。按:卡普欽斯基,波蘭記者,2007年去世,德國《明鏡周刊》稱他是「全世界最好記者。」所著《帶著希羅多德去旅行》也是我每學期末必再推薦的書。

                          OB短評   2020125日記

 



三、《新加坡的非典型崛起》Singapore Unlikely Power by Curtis Perry  林添貴譯,八旗文化,20103月,6月二刷。

 

這是一本歷史、地理、社會、經濟與地緣政治、國際情勢交織編成的書,面向雖多,離不開中心--海洋城市新加坡,談它的興起、發展、成就輝煌,以及如何永續經營的方方面面。作是海洋史專家,從海洋、港口、造船、貨運等角度來講這個城市國家的傳奇故事。

故事中的第一個重要人物,當屬萊佛士(Thomas Stanford Raffles),1783年生於加勒比海海上;不到十四歲,在倫敦輟學,賺錢支持家計。但他好學不倦,百折不撓,像啟蒙時代所有人一樣,什麼都學。他又有語言天才,自修法文有成,可以寫不錯的法文詩。他利用去東南亞的長途旅程,學會了日常使用的馬來語。到了之後,發現他的馬來語比翻譯官還好,其實是翻譯官本事有限。他掌握了馬來語,對他的工作非常有利,因為其他西方人都不會做這件事。萊佛士說,選新加坡為根據地是他的決定,當然有些誇大,因為那不可能是他一個人可以定案,但也可以看出他的風格,精明有識,自吹自擂。萊佛士只到過新加坡三次,每次不超過八個月;他四十六歲過世,他的遺孀寫了他的傳記。作者說,萊佛士夫婦都是說故事的大師,意思很明白了。我對萊佛士的唯一印象,在李光耀回憶錄裡,提及他讀過萊佛士書院,至於這位人物是何方神聖,看了本書才知道。

新加坡殖民地最初開闢的幾十年,歡迎新移民,其中絕大多數是華人。作者說:「英國人卓越的治理,加上華人冒險犯難的精神,合寫了商業成長的方程式。華人具備充沛的商業熱情,而英國人把此力量引入了全球軌道,而海洋成為雙方合作大展身手的舞台。」(頁110)作者又寫道:「新加坡的確靠華僑的努力而壯大,他們生性勤奮、節儉,而又重視教育。他們留下的生活痕迹,到今天隨處可見。」(頁114)作者說華人「生性」如此,我們可以知道,應非生來如此,而是人文化成,是中華文化傳統滲入了平民百姓的血脈之中,有以致之。

十九世紀中國拒買鴉片,英國要求開港貿易,於是,第一艘繞過好望角的蒸汽鐵甲軍艦「復仇女神」號,來到了東方,並在鴉片戰爭中大顯神威。後來,香港割讓給英國,又於二十世紀末歸還中國。作者說:「今天香港和新加坡兩大港口競爭非常激烈,兩方不斷創新,精益求精。但目前世界第一大港的殊榮已歸於上海。」

新加坡殖民政府當然知道此地形勢險要,於是修建了三巴旺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邱吉爾派遣了「威爾斯親王」號與「反擊」號兩艘主力戰艦前來新加坡,此地人士大為振奮,認為可以高枕無憂,不料八天之後,即遭日本軍機炸沉。英國無力抵禦,新加坡落入了日本人之手,苦難隨之而至。英國的挫敗,表示已無法掌控遙遠的東方。二戰之後,新加坡的英軍表現極差,在人們眼中,過去教導的、期望的優雅與尊嚴俱已消失。英國本身也不復當年,從全世界最大的債權國,淪落為最大的負債國。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崛起,作者說:「領導人中李光耀最為突出,他的智慧和人格力量都令人折服,誰當家作主,情勢很明顯。」又提及李光耀身旁的拉惹勒南,來自斯里蘭卡的泰米爾人,「雖非華人,却遵循儒家古典信條,認為政府就是所有美德的標竿,在道德優勢中取得合法性。」(頁253

講到今天的新加坡,當然也少不了李光耀。如果萊佛士是新加坡的創建者,李光耀則是改造者 。李光耀說,在一個世代裡,他把新加坡從第三世界帶到第一世界。作者說他是「極具親和力,又能思考宏觀問題的大政治家。」又進一步交代:「他從小就好學不倦。他說:『不要忽視向有學問人進益的重要性。我要說,這比吸收或閱讀大量書籍更有收獲。』可是他本身手不釋卷,孜孜不倦吸收新知,也愛思索。即使對他批評得最尖刻的人也承認他頭腦聰明,知識豐富,又能求知若渴,不斷補充知識」(頁295

作者是海洋史專家,講述了海運上的大發展。如巨型油輪與散裝貨輪的出現,以及貨櫃運輸與電腦控制門型起重機的運用,造成不下於蘇伊士運河開通以及動力輪船所造成的巨大影響,都很精彩。這些新事物促成了上海爆性的發展,成為世界主要大港,紐約以驚人速度萎縮,倫敦則已銷聲匿迹。

新加坡面臨的永續經營問題是全書最後必須述及的主題,不但在商業上,更多在政治與文化上,如何創新,以面對眼前已經出現的許多問題,新加坡如何因應,我們且拭目以待。

這是一本拿到手不大讀得下去的書,覺得甚為一般,欠缺誘因。但越讀越覺得有味,也是少有的閱讀經驗。總之,很值得一讀。

                   OB短評  20201219日記

 



四、《恐懼的力量──為何有人捨身救人,有人惡意病態?》Good for Nothing: From altruists to Psychopaths and Everyone in Between by Abigail Marsh 潘昱均譯,奇光出版,20187月。

 

人的本性是善,還是惡?這是個哲學問題。如果換個問法,是自私自利,只為自己,還是同情受難,冒險救人,何者是人的本性?就成了心理學問題。至少,如果人可以分出這樣兩種傾向的話,能否從心理學提出解釋?尤其是甘冒危險,捨身救人的利他主義者,何以與眾不同,能否作出科學說明,儼然是心理學者不能逃避的職責。

心理學是科學,科學憑藉理性的實驗,於是把大腦拿來,好好研究一番,或許可以找到合理解釋。尤其是1990年代,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使用以來,研究工具較前銳利多了,自然得到新的成果,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本書作者,獲得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後,申請到國家健康研究院(NIH)博士後,針對利他主義者何以與眾不同,提出了科學的解釋,主要在於大腦杏仁核的作用。她也因為此項成果,得到喬治城大學終身教職,得以繼續鑽研。此後她與學生共同發表了許多論文,把有關問題探究得更為深入,成果豐碩。作者何以選取這一方向,主要來自親身經歷。她在讀大學時,駕車在高速公路因閃避一隻狗而打滑熄火,困於車陣之中動彈不得。這時一位善心人士,見狀將車停於路旁,設法上了她的車,重新發動,把她帶至自己車後,告別而去。她一直想,這個人為什麼要冒險幫助素不相識的人?成為她研究此一主題的動因。

作者怎麼寫這本書?如果僅只就這個題目,詳述自己的各種努力,只是一篇又一篇的研究報告,不能構成一本吸引讀者目光的好書。所以,她不只是說自己做了什麼,還要把這個題目放在心理學發展的洪流之中。雖然她提到了威廉.詹姆斯,實際上從各種實驗說起。例如:米爾格倫用電極探測人們的順從性,就是可怕,甚至是可惡的實驗;她也介紹了許多著名心理學家所做的重要實驗。她在詳述自己的研究之外,也討論了關於心理病態者的各種情況。於是得出利他主義者與心理病態有著「不同大腦」的論點。我讀書中關於「心理病態者」的描述,想到以前讀過類似書籍中談到「人格病態者」,應是同樣的狀況。

作者再向前追溯,上及哺乳類動物的特性,以及有關異母行為的研究,建構了一個龐大叙事,也形成了關於利他主義者心理研究的完整故事。正是因為這是一個內容豐富,主題明確,時時讓人感動的故事,所以好看。愛瑪遜讀者給了五顆星,重要書評給予好評推薦,不是沒有理由。中文譯筆亦可。然而,撰者最後硬把利他主義與個人主義綁在一起,似乎有點多餘。不過,從一般知識上想,利他主義應與宗教虔誠有關。作者只提及佛教,似有所偏。中文書名從此引申,遂成問題。明明談利他主義,談得蠻好,却說是恐懼的力量,書腰上寫:「成佛成魔,存乎恐懼,因為恐懼,無所畏懼」。老實說,我看不懂。 

博克來網站得知      2020220日記

 按:這個中文書名給我造成困惑,也是何以讀後寫好,擱了幾乎一年才推薦的原因。同學反應不錯,不少同學喜歡這樣內容的書。            

                                           20212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