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閱讀《通鑑》成為更好的人




102學年度第二學期,我在清華大學的通識教育歷史領域的《通鑑》選讀課程,內容是晚唐五代,其實只讀了晚唐,還沒到唐亡,學期結束了。修課的同學對於晚唐一切非常陌生,很少討論,主要是我講,按照我們選錄的資料,講李泌如何說服德宗同意聯絡回紇對抗吐蕃,講宰相武元衡上朝路上為賊人所殺,連頭顱都被割去;講李愬風雪夜入蔡州擒吳元濟,講李德裕與維州事件等等,我慢慢講,不時提出問題,同學猜東猜西,也頗有趣。最後一節課,我說,《通鑑》的這一段落,大家太不熟悉,讀來太辛苦,這是最後一次,以後大概不會再讀了,同學也沒表示什麼。但我在改卷子時,發現大多數同學都說,沒想到那段時間的歷史這麼有意思,李泌居然說服了猜忌刻薄又冥頑不靈的唐德宗;李愬在極惡劣的天氣情況下,攻入蔡州,真了不起;維州吐蕃守將因李德裕向唐朝投降,卻由於牛僧孺主持朝政,未予接納,勒令遣返吐蕃,在邊境上慘遭屠戮,令人生氣,等等,頗出我的意料,原來他們身體默默坐在位子上,他們的心靈已隨著《通鑑》的文字叙述神遊到了晚唐時代。於是,我決定再讀一次。103學生度第二學期,台大通識課程我就報了「《通鑑》選讀:唐代中晚期」這門課。選課同學不少,約一百二十多位,歷史系有接近三十位。也因為大家對這段時期的陌生,課程進度較緩慢,一個學期只讀了德宗與憲宗兩個皇帝的選錄篇章。

 四年級學生的畢業典禮是612日,而期末考是622日,畢業之後,還要回校參加考試,實在不合理,況且四年級學生只要不自我放棄,基本上都會及格,所以,四年級不必參加期末考,交閱讀《通鑑》的報告乙份,取代考試。
 交報告不考試,顯然受到歡迎,那報告要多少字呢?最少1200字,更令大家高興。於是,收到許多上課心得報告,大多是一頁多一點,一千字多一點,一張A4正反都印的紙,其中有的甚為空泛,明顯應付;當然也有內容真誠深厚,書寫字斟句酌的好文章。歷史系四年級的林孟潔同學,交了一份八頁的報告,對於一學期的課,從閱讀者的角度,詳述了修課緣由與感受,她這麼用心地寫,當然是一篇出類拔萃的最優報告。她在報告中述及:「我一直很掙扎到底要用什麼方法開始寫這篇心得,這篇只有大四學生需要寫的心得,交完以後的這個禮拜就即將從歷史系畢業。更多的,像是對於這四年的回顧。或者對歷史系、歷史學的想法。」全文分成五個小節,計為:1、誤打誤撞的通鑑之旅;2、重讀經典與理解當代;3、事實與表述之間,歷史的建構與重構;4、我最印象深刻的段落:以死兩全忠孝的李璀;5、史家的技藝。我就選其中三個完整的段落,看看林同學讀了《通鑑》得到什麼。也許,讓林同學自己來選,可能不是這三段。

這個學期讀的唐代中晚期,正是一個混亂而複雜的年代,唯有在這樣的年代裡,人性的掙扎和糾葛的面相才比較容易顯現出來,讀了一學期我反而深深理解了所謂「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通鑑的描述看似精要,但事實上提供了大量細節,幫助讀者去理解那個遙遠年代裡這些君主、臣子、地方剽悍的武將、穿插中間的文人、偶有人民(老母親的角色往往很關鍵)的性格和處事方式,有時候雖然有懦弱的君主,但因得賢臣輔佐所以其統治暫時可以維持下去不至失效;有時候則是在地方有一些忠誠而有戰鬥力的武將保家衛國,一心向著朝廷,才得以使國家存續。總的來說,唐代中晚期事實上是在風雨飄搖之中,時而看似要傾倒了,卻又存而不亡,讀的時候我每每有這種感覺。(第2小節)

 閱讀這時段的編年體史書,就像觀看藝術史裡的卷軸畫一樣,要慢慢看,才有味道。不應該囫圇吞棗,或者追求量不求質。這個學期的閱讀對於我來講是趣味性多過學院式的探究,讀古文於歷史系的我而言已經不難,但可以用這種賞玩的方式讀史書,倒是第一次。這個慢讀的過程,也讓我重新去思考老師的話,到底通鑑撰者如何建構歷史,而後來的注者又如何重構之,在歷史建構與重構的過程裡所謂的真實到底是什麼?它到底存在在哪裡?這整個反復思考的過程,也都是讀通鑑所帶來的樂趣。(第3小節)

我認為讀通鑑對我自己最大的助益,事實上有點像是倫理學的作用:它幫助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不管是胡注或本文,都讓我學會更加用心去體會記錄者與撰述者寫下這些文字時的心情,這些故事和情景讀的時候可能只是一瞬之間的事,但卻在我心中留下良久的餘韻。這在某種程上轉化了我的內在,雖然很難明確地指出到底哪裡變得怎樣,但至少,我覺得我更加學會了感人所感,以及見微知著,變成一個更加敏銳,也更加寬容的人。也的確可以更貼Bloch所言的,擁有好奇、想像、組織力、清晰的表達,與公正不偏頗的思想,並具有對不同類型的人的感受力的境界。(第5小節,也是全文結語。)

 林同學喜歡明清時代,修完了系上所開明、清史與近代中國的所有相關課程,畢業前夕,想跨出這個範圍,就修了通識課程的《通鑑》選讀。我們讀她這三段文字,可以看到幾個重點。
第一、趣味性的閱讀多過學院式的探究。所謂「趣味性的閱讀」指何而言呢?,我想那是仔細閱讀所選的篇章,不只是認識撰者的取材組織、謀篇布局、以及表述手法等等,更要進而體會撰者書寫之時的心意。這樣專注的、細緻的閱讀與手執金庸武俠小說一卷,讀得意興遄飛,所得到的趣味,應該全然不同。這裡不需「問題意識」,不需「資料證據」,不需「理論解釋」,也就是說,不妨把「學院式的探究」暫且擺在一旁,把朱子讀書法中的「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緩視微吟」拿出來,切實執行。我們只是讀《通鑑》,只是讀著經典著作中的某一片段,認真地思考,用心地感受,如此而已;我們不在《通鑑》中尋找一些字面上似可回應問題意識的資料,填入其實相關不大的理論架構,只是為了寫一篇符合現代學術形式要求的論文。
第二、大量細節,幫助理解。《通鑑》的記載,含有大量細節,構成生動情景,呈現絢爛畫面,值得欣賞玩味,往往可以牽動讀者的心絃,留下難忘的印象。林同學第4節所述,李璀的忠孝難兩全,最後只得以死兩全之,其實也是一個「細節」。一般論述李懷光之叛,大概不會細述其子李璀的處境,但《通鑑》用了不小的篇幅,刻意描述,自然有其用意,同時也讓讀者林孟潔久久不能忘懷。林同學用括號提及「老母親的角色往往很關鍵」,她說得沒錯,胡三省也注意到,《通鑑》中出現了一位尋常女性,必有深意,遑論是位老者。在我們閱讀的唐代中晚期中,有一個「老母親」的故事,不妨舉此一例,以概其餘。
唐德宗時發生「涇原兵變」,導至朱泚稱帝,以及後來的奉天定難。朱泚攻奉天,唐將高重捷與朱泚將領李日月交戰,高重捷先勝後敗,頭顱遭泚兵割下,身軀為唐兵奪回。德宗見了大哭,為他安排隆重葬禮。朱泚見到,也哭了,說:「真是忠臣。」李日月是朱泚手下驍將,戰死於奉天城下。朱泚將他歸葬長安,他的母親不哭,罵兒子:「奚人只配當奴隸!國家對你有什麼不好,你居然反叛國家,死得太晚了!」李日月老母親的話語,反映了蘊藏在一般人民心中的想法,也預測了情勢發展必然的結果,當然可以說是「關鍵」所在。
第三、幫助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閱讀經典名著為了什麼?最粗淺的想法是為了炫耀,我讀過這部書,好像比人多了點文化,這是一種虛榮。相對而言,最真誠的想法就是讀書為己,把書本讀到自己的身上,讓自己因為讀了經典名著,用了功夫,得到滋養,而有所轉化以及提升。亞瑟.丹托說:「我的人生就發生過轉化,這都要拜閱讀普魯斯特與亨利.詹姆斯之所賜,如果不是讀了兩位的大作,或從來不曾領略過他們,今日之我也就是完全不同的人了。」[i]丹托所舉的是文學上的經典名著,史學上的經典亦有這樣的作用,不過我們讀千年前的經典,總是要人引導領路,才會真正觀看到百官之美、宗廟之富。林同學強調胡三省的注,她在報告中說:「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也特別留意老師所希望我們注意的,胡三省如何『觀』,不只是留意其觀察,更是去理解他是如何下判斷的這些歷程。胡三省無疑在做注的過程裡展現了史家的技藝,要怎麼樣去揣摩通鑑裡的人物的心意,怎麼樣穿越過表面的文字叙述通透內裡,這些無疑是讀通鑑可以帶給我們的,或多或少學會讀史、通心、神入的能力。」當然,她也提到了王夫之《讀通鑑論》的重要。
         林同學說,讀《通鑑》,學會了感人所感,見微知著,變成一個更加敏感,也更加寬容的人;也就是成了更好的人。

                                                                                                               2015710

                                  本文已刊於《通識在線》第60期,20159月號,頁4-6


[i] 亞瑟.丹托著,鄧伯宸譯:《美的濫用》,立緒出版社,2008,頁23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