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8日 星期四

張蔭麟《中國史綱》文本閱讀題目四十道初稿




一、             商代人們生活中的兩個世界(上)

    古代記載原有「商人尚鬼」的話。證以卜辭而知其確切。在商人看來,神鬼的世界是和有形的世界同樣地實在,而且這兩個世界關係極密切。鬼神充斥於他們的四周,預知他們自身及其環境的一切變動,操縱著他們的一切利害吉凶禍福,需要他們不斷的餽贈和賄賂。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每遇有可容猶預的事情或不能解答的疑問,照例要聽命於龜殻和牛骨。神鬼世界的主要成分是他們的祖先。王室對祖先的祭祀,其名目之眾多,次數之頻繁,供獻之豐盛,都非我們所能想像。用牲的數目有多至一次五十羊,三百牛,或四百牛的。用牲的方法,除置俎中蒸熟或當場生宰以供陳列外,有以火焚燒,或沈於水中,或埋入土中的。祭祀用的時日,用牲的種類、數目、方法,有時連牝牡,毛色,都要憑卜人先向所祀的祖先請示。


(一)「商人尚鬼」的說法,意思是:
            A)人們生活之中隨時見神見鬼(B)死去的祖先左右今天的生活
C)人死之後將到另一世界享福(D)死人成餓鬼需要活人的供養
(二)撰者第一句話說:「古代記載原有商人尚鬼的話」,何以「證以卜辭而知其確切」?
(三)撰者說,人們日常生活中,每遇有事,都要聽命於龜殻和牛骨。為什麼要聽命於龜殻和牛骨?
(四)商代是不是每一個人死後的祖先都成了鬼神,都具有影響世上人們生活的力量?為什麼?


二、             商代人們生活中的兩個世界(下)

     商人心目中的死鬼與現世的關係,從盤庚遷都前面對臣民的第二次訓詞(即《尚書.盤庚》中篇所記)很可以看出來。玆將其中一段的大意譯白如下:「我念著先王為你們的先人勞碌,就關心你們,要保育你們。我若有失政,先王就要重責我說:為什麼虐待我的子民?你們若不知去求安樂的生活,不與我同心,先王便要責罰你們;為什麼不和我的幼孫和好?……你們若立心不良,先王便要革了你們的先祖先父在天的職位。你們的先祖先父受了你們的牽累就要棄絕你們,不救你們的死亡了。我有了這樣亂政的臣民,只得拿貝和玉去祈禱。你們的先祖先父便會告訴先王,懲罰我的子孫罷!於是先王便大大地降下不祥來了!」祖先而外,商人的神祇,以現在所知,有主土壤的社神,有山川之神,有風雨之神,有蠶神,還有主宰百神的「帝」,即上帝。風神就是上帝的使者,他是鳳鳥,卜辭中風與鳳同字。

(一)《尚書.盤庚》篇中的「先王」,應是:
              (A)帝,即上帝(B)商人的祖先(C)商王的祖先(D)臣民的祖先
(二)盤庚用什麼方法,要他的臣民聽從他的命令,遷都到殷?請簡述之。
(三)《尚書.盤庚》篇的記載,可信嗎?為什麼?
(四)撰者所譯白的這段文字,怎麼說明「兩個世界」的關係?


三、             封建社會的概況

    嚴格地說封建社會的要素是這樣:在一個王室的屬下,有寶塔式的幾個封君;每一個封君,雖然對於上級稱臣,事實上是一個區域的世襲的統治者而兼地主;在這社會裡,凡統治者皆是地主,凡地主皆是統治者,同時各級統治者屬下的一切農民非農奴即佃客,他們不將能私有或轉賣所耕的土地。照這界說,周代的社會無疑是封建社會。而且中國史裡只有周代的社會可以說是封建的社會。名義上這整個的帝國是「王土」,整個帝國裡的人都是「王臣」。但事實上周王所直接統屬的只是王畿之地。王畿是以鎬京和洛邑為兩個焦點,其範圍現在不能確考,但可知其北不過黃河,南不到漢水流域,東不到淮水流域,西則鎬京已接近邊陲。王畿之地,在周人的估計中,是莫約一千里左右見方。王畿之外,周室先後至少封了一百三十個以上(確數不可考)的諸侯國,諸侯對王室的義務不過按期納貢朝覲,出兵助王征伐,及救濟畿內的災患而已。諸侯國的內政幾乎完全自主。而王室開國初年的武威過去以後,諸侯對王室的義務也成了具文,盡不盡聽憑諸侯的喜歡罷了。另一方面,周王室在畿內,諸侯在國內,各把大部分的土地,分給許多小封君。每一小封君是其封區內政治上和經濟上的世襲主人,人民對他納租稅,服力役和兵役,聽憑他生殺予奪,不過他每年對諸侯或王室有納貢的義務。

(一)    中國封建社會中,要維持「寶塔式」的一層層關係,主要依靠:
A)法典規定(B)政治權力(C)契約關係(D)尊尊觀念
(二)撰者說:「中國史裡只有周代的社會可以說是封建社會」,為什麼?
(三)「王土」、「王畿」有何不同?兩者與「諸侯」有著怎樣的關係?
(四)    撰者說:「盡不盡聽憑諸侯的歡喜罷了」,是什麼意思?何以如此?


四、周代農民的生活

西周傳下來的「七月」一首民歌描寫豳(今陝西邠縣)地農民的生活很詳細。根據這詩,可以作一個農民的起居注如下。正月把農器修理。二月開始耕種,他的妻子送飯給他吃,督耕的「田峻」也笑嘻嘻地來了。同時他的女兒攜著竹筐到陌上采桑。八月他開始收穫,同時他的女兒忙著繅絲,繅好了,染成黑的、黃的、還有紅的灑灑的預備織做公子的衣裳。十月穫稻,并釀製明春給貴人上壽的酒。農夫們把禾稼聚攏好,便到貴人家裡做工,白天去採茅,晚上絞繩。是月酧神聚飲烹宰羔羊;大家到貴人堂上獻酒,歡呼萬歲。十一月出獵,尋覓狐貍,為著貴人的皮袍。十二月農夫們會同受軍事訓練。是月把養肥了的猪獻給貴人,又把冰鑿下,藏好,預備明年春夏貴人需用。

(一)    這首詩描述的農民,應該生活在怎樣的「社會」之中?
(A)原始社會(B)奴隸社會(C)封建社會(D)氏族社會
(二)    接上題,你選這個選項的理由是什麼?,你不選其他選項的理由又是什  麼?
(三)    請依據這首詩,略述周代農民生活中的苦與樂。


五、東周時期的國君與國人

西元前六三四年,當晉、楚兩強交爭的時候,衛君因為得罪了晉國想轉而親楚。但衛國離晉近,親楚便會時常招惹晉人的討伐。在這種當兒,首先遭殃的便是人民。他們即使幸而免於戰死,免於被俘,他們回到家中,會發現禾稼被敵人割了,樹木被砍了,廬舍被毀了,甚至井也被塞了。因此,衛君的親楚政策和衛國人民的利益根本衝突的。他們聽到了,便大鬧起來,把衛君趕到外國去了。同類的事件有前五五三年蔡國公子燮因為想背楚親晉給民眾殺了。蔡是鄰近楚的。經過這些事件的教訓,所以前五七七年,陳侯當外患緊急時,只好把國人召來,徵求他們的意見,來決定外交政策。因直接殘虐人民失去地位或性命的封君,為例更多。前六○九年,莒君因為「多行無禮於國」被他的太子率領民眾殺了。前五六一年,畿內的原伯,因為詳情現在不知的暴行弄到民不聊生,被民眾趕走了。前五五九年,另一位莒君因為喜歡玩劍,每鑄成一把劍便拿人民來試,又因為想背叛齊國;被一位大夫率領民眾趕走了。前五五○年,陳國的慶氏據著首都作亂,陳侯率兵來圍,慶氏督著民眾修城。是時,城是用土築的,築時用夾板夾土。督工的看見一兩塊板倒了,便把旁邊的役人殺死。於是役人暴動起來把慶氏的族長通殺了。前四八四年,陳大夫某,因為陳侯嫁女,替向國人徵收特稅;徵收的太多,用不了,他把剰下的自己鑄了一件鐘鼎之類的「大器」。後來國人知道,便把他趕走了。他走到半路,口渴,同行的一位族人馬上把稻酒、乾糧和肉脯獻上,他高興到了不得,問為什麼這樣現成?答道:大器鑄成時已經預備著。

(一)    文本中的這些「故事」,應見於哪一本書?
A)《尚書》(B)《詩經》(C)《春秋》(D)《左傳》
(二)文中的「國人」和「民眾」、「人民」是不是同樣一些人?或同一等
           級的人?為什麼?
(三)文中說道;「因為不知道的暴行」,是不是撰者記不得了,所以這                    麼寫?
(四)最後一句話:「大器鑄成時已經預備著」,是什麼意思?


六、春秋時代的商人

都邑也是商業的中心。至遲在春秋下半期,一些通都裡已可以看見,「金玉其車,文錯其服」的富商。他們得到闊大夫所不能得到的珍寶,他們輸納小諸侯所能輸納的賄賂。他們有時居然闖入貴族所包辦的政治舞台。舊史保存著兩個這樣的例子:(1)前五九七年,晉軍大將知罃在戰場被楚人俘了。一位鄭國的商人,在楚國做買賣的,要把他藏在絲綿中間,偷偷地運走。這計策已定好,還沒有實行,楚國已把知罃放還。後來那位商人去到晉國,知罃待他只當是他救了自己一般。那商人謙遜不遑,往齊國去了。(2)前六二七年,秦人潛師襲鄭,行到王城和鄭商人弦高相遇。弦高探得他們的來意,便一方面假托鄭君的名義,拿了四張熟牛皮和十二隻牛去犒師,一方面派人向鄭國告警,秦人以為鄭國已經知道防備,只好把襲鄭的計畫取消了。這兩個故事中的商人都是鄭人。如故事所示,鄭商人的貿易範圍至小西北到了王城和晉國,東到了齊國,南到了楚國,鄭國最早的商人本是鎬京的商遺民,當鄭桓公始受封的時候,跟他們一同來到封地,幫他們斬芟蓬蒿藜藿,開闢土地。鄭君和他們立過這樣的盟誓:「爾無我叛,我無強賈,毋或亡奪。爾有利市寶賄,我勿與知」(你不要背叛我,我不會強制你,不會奪你的東西。你有好生意,賺大錢,我不會干預。)鄭當交通中心,自東遷時候便有了一群富於經驗的商人,他們又有了特定的條障,故此商業特別發達。但這時期商人所販賣的大部分只是絲麻布帛和五穀等農產品,加上家庭的工藝品。以傭力或奴隸支持的工業還沒有出現。

(一)東秋時代商人的表現,說明此時封建社會的情況如何?
 (A) 運作正常(B)更為強固(C)出現變化(D)瀕臨崩潰
(二) 接前題,你選擇選項的理由是什麼?請簡述之。
(三)知罃是被楚國放回,為什麼這樣接待這位鄭國商人?
(四)你聽過「弦高犒師」的故事嗎?這個故事某一時間,常見於兒童的歷史讀物,你想為什麼?

 七、 封建社會的「士」

士字原初指執干(盾)、戈,佩弓、矢的武士,其後卻漸漸變成專指讀書、議論的文人。為什麼同一個字其先後的意義恰恰對極地相友?懂得此中的原因,便懂得春秋以前的和以後的社會一大差別。在前一時代,所謂教育就是武士的教育,而且唯有武士是最受教育的人;在後一時代,就是文士的教育,而且唯有文士是最受教育的人。士字始終是指特別受教育的人,但因為教育的內容改變,它的涵義也就改變了。
    「士」的主要訓練是裸著臂腿習射御干戈。此外他的學科有舞樂和禮儀。音樂對於他們並不是等閒的玩藝,「士無故不徹琴瑟」。而且較射和會舞都有音樂相伴。「士」的生活可以說是浸潤在音樂中的空氣中的。樂曲的歌詞,即所謂「詩」。詩的記誦,大約是武士的唯一的文字教育。這些詩,到了春秋末葉積有三百多篇,即現存的《詩經》。內中有的是祭祀用的頌神歌。有的是詩人抒情的作品,大部分卻是各國流行的民歌。較射和會舞都是兼有娛樂、交際、德育和體育作用的。較射是很隆重的典禮,由周王或國君召集卿大夫舉行的叫做大射,由大夫士約集賓客舉行的叫做鄉射。較射的前後奏樂稱觴。預射的人揖讓而升,揖讓而下。這是孔子所贊為「君子之爭」的。會舞多半是在祭祀和讌享的時候舉行。

(一)「六藝」在這段文字中幾乎均已涉及,唯一未提到的是:
           A)射   B)御   C)書   D)數
(二)「六藝」與「士」有十分密切的關係,請依這段文字簡述之。
(二)    這段文字中,你認為最重要的是哪一句話?為什麼?


八、春秋時代的武士

理想的武士,不僅有技,并且能忠。把榮譽看得重過安全;把責任看得重過生命;知危不避,臨難不驚;甚至以藐然之身與揭天掀地的命運相抵拒;這種悲劇的、壯偉的精神,古代的武士是有的,雖然他們所效忠的多半是一姓一人。舉兩例如下:(1)前六八四年,魯國和宋國交戰,縣賁父給一個將官御車。他的馬忽然驚慌起來,魯軍因而敗績。魯公也跌落車下,縣賁父上前相助。魯公說道:這是未曾占卜之故(照例打仗前選擇御士須經占卜)。縣賁父道:別的日子不打敗,今日偏偏打敗了。總是我沒勇力。說完便衝入陣地戰死。後來國人洗馬,發現馬的肉裡有一枝流矢。(2)前四八○年,衛國內亂,大臣孔悝被圍禁在自己的家中。他的家臣季路(孔子的一位弟子),聽到這消息,便單身匹馬地跑去救應,半路遇著一位僚友,勸他不必。他說,既然食著人家的飯,就得救人家的禍。到了孔家,門已關閉,他嚷著要放火。裡頭放出兩位力士來和他鬥,他腦袋上中了一戈,冠纓也斷了。他說,「君子死,冠不免」。把纓結好纔死。

(一)    春秋時代的武士,重榮譽過於安全,重責任過於生命。這樣的觀念應該來自:
A)道德   B)宗教   C)法律   D)學術
(二)接上題,你為什麼選這個選項?
(三)文本中述及「後來國人洗馬,發聽那匹馬的肉裡有一枝流矢」,是什麼意思?
(三) 季路的僚友勸他不要去,為什麼?他不聽,又為什麼?

  
九、封建組織的崩潰

這個大王國的命運也就和一個累世同居的大家庭差不多。設想一個精明強幹的始祖督率著幾個少子,在艱苦中協力治產,造成一個富足而親熱的人,人人羡慕的家庭。等到這些兒子各各娶妻生子之後,他們對於父母,和他們彼此間,就難免形跡稍為疏隔。到了第三代,祖孫叔侄或堂兄弟之間,就會有背後的閒話。家口愈增加,良莠愈不齊。到了第四五代,這大家庭的分子間就會有愁怨、有爭奪、有傾軋,他們也許拌起嘴,打起架甚至鬧起官司來。至遲在東周的初期,整個帝國裡已有與此相類似的情形,充滿了這時代的歷史的是王室和諸侯間的衝突,諸侯彼此間的衝突,公室和氏室間的衝突,氏室彼此間的衝突。但親者不失其為親,宗族或姻戚間的鬩爭,總容易調停,總留點餘地。例如前七O五年,周桓王帶兵去打鄭國,打個大敗,並且被射中了肩膊。有人勸鄭莊公正好乘勝追上去,莊公不答應,夜間卻派一位大員去慰勞恒王,並且探問傷狀。又例如前六三四年,齊君帶兵侵入魯境。魯君知道不敵,只得派人去犒師,並叫使者預備好一番辭令,希望把齊師說退。齊君見了魯使問道;魯人怕嗎?答道:小百姓怕了,但上頭的人卻不怕。問:你們家裡空空的,田野上沒一根青草,憑什麼不怕?魯使答道:憑著先王的命令。隨後他追溯從前魯國的始祖周公,和齊國的始祖姜太公怎樣同心協力,輔助成王,成王怎樣感謝他們,給他們立過"世世子孫無相害"的盟誓;後來齊桓公怎樣復修舊職,糾合諸侯,給他們排解紛爭,拯救災難。最後魯使作大意如下的陳說:您即位的時候,諸侯都盼望您繼續桓公的事業,敝國所以不敢設防,以為難道您繼桓公的位才九年,就會改變他的政策嗎?這樣怎對得住令先君?我們相信你一定不會的,靠著這一點,我們所以不怕。齊君聽了這番話,便命退兵。又例如前五五四年,晉師侵齊,半路聽說齊侯死了,便退還。這種顧念舊情、不為己甚的心理加上畏懼名分、雖干犯而不敢過度干犯的矛盾心理,使得周室東遷後三百年間的中國尚不致成為弱肉強食的世界;這兩種心理是春秋時代之所以異于後來戰國時代的地方。不錯,在春秋時代滅國在六十以上;但其中大部分是以夷滅夏,和以夏滅夷;諸夏國相滅只占極少數,姬姓國相滅的例尤少。而這少數的例中,晉國做侵略者的占去大半。再看列國的內部;大夫固然有時逐君弑君,卻還要找一個比較合法的繼承者來做傀儡。許多國的君主的權柄固然是永遠落在強大的氏室,但以非公室至親的大夫而篡奪或僭登君位的事,在前四O三年晉國的韓、趙、魏三家稱侯以前,尚未有所聞。
宗族和姻戚的情誼經過了世代愈多,便愈疏淡,君臣上下的名分,最初靠權力造成,名分背後的權力一消失,名分便成了紙老虎,必被戳穿,它的窟窿愈多,則威嚴愈減。光靠親族的情誼和君臣的名分去維持的組織必不能長久。何況姬周帝國之外本來就有不受這兩種鏈索拘束的勢力。

(一)春秋時箋雖然紛爭不已,但仍彌漫與後日戰國時代不同的氛圍,這種氛圍主要來自:
A)尊崇王室,攘退夷狄(B)親戚感情,尊重名義
C)恃強凌弱,仗勢欺人(D)與世無爭,獨善其身
(二)鄭莊公為什麼要派人探視桓王?
(二)齊國侵魯,魯使說辭的重點為何?齊君為什麼會接受魯使的說辭?


十、楚國的興起

江水在四川、湖北間被一道長峽約束住;出峽,向東南奔放,瀉成汪洋萬頃的洞庭湖,然後折向東北;至武昌,漢水來匯。江水和漢水界劃著一大片的沃原,這是荊楚民族的根據地。周人雖然在漢水下游的沿岸(大部分在東北岸)零星地建立了一些小國,但他們是絕不能淩迫楚國,而適足以供它蠶食的。在楚的西邊,巴(在今巫山至重慶一帶)庸(在今湖北竹山縣東)等族都是弱小得只能做楚的附庸;在南邊,洞庭湖以外是無窮盡的荒林,只等候楚人去開闢;在東邊,迄春秋末葉吳國勃興以前,楚人亦無勁敵。從周初以來,楚國只有侵略別國別族的分,沒有懼怕別國別族侵略的分。這種安全是江漢流域的土壤肥美,水旱稀少,是時的人口密度又比較低,楚人更有一種北方所仰羨不及的經濟的安全。
這兩種的安全使得楚人的生活充滿了優遊閒適的空氣,和北人的嚴肅緊張的態度成為對照。這種差異從他們的神話可以看出。楚國王族的始祖不是胼手胝足的農神,而是飛揚縹緲的火神;楚人想像中的河神不是治水平土的工程師,而是含睇宜笑的美女。楚人神話裡,沒有人面虎爪、遍身白毛、手執斧鉞的蓐收(上帝的刑神),而有披著荷衣、系著蕙帶、張著孔雀蓋和翡翠旍的司命(主持命運的神)。適宜于楚國的神祇不是牛羊犬豕的羶腥,而是蕙肴蘭藉和桂酒椒漿的芳烈;不是蒼髯皓首的祝史,而是采衣姣服的巫女。再從文學上看,後來戰國時楚人所作的《楚辭》也以委婉的音節,纏綿的情緒,繽紛的詞藻而別于樸素、質直、單調的《詩》三百篇。

(一) 關於楚國的興起與楚文化的特色,撰者描述的依據主要來自:
A)祖先故事與宗教叙事(B)考古發掘與文獻記載
C)地理環境與神話故事(D)遠古歷史與民族調查
(二)撰者說北方始祖是農神,楚是火神;北方河神是工程師,楚是美女。這樣的對比顯示北方中原文化與南方楚文化最大的差異是什麼?
(三)請將北方中原與南方荊蠻的地理環境作一對比,藉以說明兩者文化的差別。


十一、吳國興起擊敗楚國

自秦伯君吳後,十九世而至壽夢。中間吳國的歷史全是空白。壽夢時,吳國起了一大變化。這變化的起源,說來很長。前六一七年,即城濮之戰後十五年,陳國有夏徵舒之亂。徵舒的母親夏姬有一天同陳靈公和兩位大夫在家裡喝酒。靈公指著徵舒對一位大夫說道:「徵舒像你。」那位大夫答道:「也像你。」酒後徵舒從馬廄裡暗箭把靈公射死。陳國大亂。楚莊王率兵入陳定亂,殺了徵舒,俘了夏姬回來,打算把她收在宮裡。申公巫臣說了一大番道理把他勸阻了。有一位貴族子反想要她,巫臣又說了一大番道理把他勸阻了。後來夏姬落在連尹襄老之手,必阝之戰,襄老戰死,他的兒子又和她有染。巫臣卻遣人和她通意,要娶她,並教她藉故離楚;而設法把她安頓在鄭。夏姬去後不久,巫臣抓著出使齊國的機會。他行到鄭國,便叫從人把所賚的「幣」帶回去,而自己攜著夏姬投奔晉國。子反失掉夏姬,懷恨巫臣。又先時另一位貴族要求賞田,為巫臣所阻,亦懷恨他。二人聯合,盡殺巫臣的家族,而瓜分他的財產。巫臣由晉致書二人,誓必使他們"疲於奔命以死"。於是向晉獻聯吳制楚之策。他親自出使于吳,大為壽夢所歡迎。吳以前原是服屬於楚的,他教壽夢叛楚。他從晉國帶來了一隊兵車,教吳人射禦和車戰之術。吳本江湖之國,習於水戰而不習于陸戰。但從水道與楚爭,則楚居長江的上游而吳居其下游,在當時交通技術的限制之下,逆流而進,遠不如順流而下的利便,故吳無法勝楚。但自從吳人學得車戰後,形勢便大變了,他們從此可以舍舟而陸,從淮南江北間捬楚之背。從此楚的東北境無寧日。楚在這一方面先後築了鐘離、巢及州來三城(皆在今安徽境,州來在壽縣,巢在廬州,鐘離在臨淮縣)以禦吳。吳於西元前五一九年取州來。其後七年間以次取巢取鐘離並滅徐。前五O六年,即向戌弭兵之會後四十年,吳王闔閭大舉伐楚。吳軍由蔡人引導,從現今的壽縣、曆光、黃,經義陽三關,進至漢水北岸,乃收軍;楚軍追戰至麻城(時稱柏舉)大潰。吳師繼曆五戰,皆勝,遂攻入郢都。楚平王逃奔於隨。這次吳人懸軍深入,飽掠之後,不能不退,但楚國卻受到空前的深痛巨創了。平王複國後,把國都北遷於若阝,是為鄢郢,即今湖北宜城。

(一)    文本中說:「中間吳國的歷史全是空白」。指何而言?
A)沒有值得記載的事(B)欠缺傑出的大史家
C)未見有關文字記載(D)文化太低不識文字
(二)徵舒為什麼要把靈公射死?
(三)申公巫臣對楚莊王與一位貴族子說了一番大道理,這個「大道理」的主要內容,可能是什麼?
(四)撰者為什麼要把申公巫臣的故事寫入通史類的書中?請想一想,略作說明。
(五) 申公巫臣的故事,你覺得精彩嗎?為什麼?


十二、勾踐復國滅吳稱霸

越人在西元前五三七年以前的歷史除了關於越王室起原的傳說外,全是空白。是年越人開始隨楚人伐吳。其後吳師入郢,越人即乘虛襲其後。入郢之後十年,吳王闔閭與越王句踐戰於{木雋}李(今嘉興)大敗,受傷而死。其子夫差於繼位後三年(前四九四年)大舉報仇,句踐敗到只剩甲{木盾}五千,退保會稽(今紹興),使人向夫差卑辭乞和,情願稱臣歸屬。此時有人力勸夫差趁勢滅越。夫差卻許越和。大約一來他心軟,二來他認定越再無能為,而急於北進與諸夏爭霸,不願再向南荒用兵了。在此後十二年間,夫差忙於伐陳伐魯,築城於邗(即今揚州),鑿運河連接江淮,從陸路又從海道(吳以舟師從海道伐齊為我國航海事見地記載之始)伐齊,和朝會北方諸侯;而句踐則一方面向夫差獻殷勤,向他的親信大臣送賄賂,一方面在國內獎勵生育(令壯者不得娶老婦,老者不得娶壯妻;女子十七不嫁,男子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並給人民以軍事訓練。前四八二年,夫差既兩敗齊國,大會諸侯于齊的黃池。他要學齊桓、晉文的先例,自居盟主。臨到會盟的一天,晉人見他神色異常的不佳,料定他國內有變,堅持不肯屈居吳下,一直爭執到天黑,結果他不得不把盟主的地位讓給晉國。原來他已經秘密接到本國首都(吳原都句吳,在今無錫東南,至夫差始遷于姑蘇,即今蘇州)被越人攻陷的消息了。夫差自黃池掃興而歸後,與越人屢戰屢敗。前四七三年,吳亡於越,夫差自殺。句踐踏著夫差的路徑北進,大會諸侯于徐州(據顧棟高考,此徐州在今山東滕縣,非江蘇之徐州),周王亦使人來"致胙"。後又遷都於琅琊(越本都會稽,即今紹興。至句踐前一代遷諸暨),築起一座周圍七裡的觀台,以望東海。這時越已拓地至山東,與邾、魯為界了。
勾踐死於前四六五年,又六十三年而晉國正式分裂為三,那是戰國時代的開始。在這中間,越滅滕(後恢復),滅郯,楚則滅蔡、滅杞、滅莒,亦拓地至山東境(莒後入于齊)。

(一)    有人勸夫差趁勢滅越,夫差不聽,撰者有所說明,亦可知夫差的最大錯誤,由於:
A)心軟   B)驕傲   C)愚蠢   D)無知
(二)關於勾踐復國,臥薪嘗膽的故事最為有名,范蠡西施之事,亦饒有趣味,撰者不寫,為什麼?
(二)勾踐復國,擊敗夫差之事,撰者書寫的重點為何?何以如此?


十三、魯國的特色

當春秋時代,魯是一個弱國,始受制于齊,繼受制于吳,終受制於越。但它也是列國中文化最高的。宗周的毀滅,和成周在春秋時所經幾度內亂的破壞,更增加魯在文化上的地位。前五四O年,晉韓宣子來聘,看到魯太史所藏的典籍,便說"周禮盡在魯矣!"先此數年,吳公子季劄曆聘諸國,到魯國,特別請求聽奏各種"周樂"。可見「周樂」亦「盡在魯矣」。不獨代表「精神文明」的「禮樂」為然,論「物質文明」也是魯國首屈一指。前五八九年,魯向楚求和,賂以木匠、繡工、織工、和縫工各一百人。可見這些工藝在魯國特別發達。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著名的建築工程師公輸般,即舊日木匠行所供奉的「魯班(班般古同音)師父」,就是生於孔子死後不久的魯國人。
當春秋時代,在多數國家,「周禮」已成一段模糊的歷史了。但魯人特別小心翼翼地遵地遵守著它,並且當作一種重大的學問去講求它。當時魯國有一班人,專以傳授禮文,並「導演」禮儀為職業。這種人叫做""。魯人之重禮信儒曾造成一段歷史的話柄。魯昭公有一次和齊君會盟。齊君對他叩頭,他卻只作揖還禮。齊人大怒。魯國相禮的大夫解釋道:依禮,寡君除非對天子是不能叩頭的。試想當時齊國是何等強,魯是何等弱;魯對齊地也不知割過多少了,兵役也不知服過多少了;然而這一次毫不丟臉的叩頭,只因為《周禮》上沒有寫著,便不能通融了。其後數年,齊人把昭公請到齊國的地方來會盟,特別督著要他叩頭,他只得照辦。當時齊人唱了一支歌嘲笑他道:
魯人之皋!數年不覺。使我高蹈。惟其儒書,以為二國憂!    
這首歌,用現在話譯出,大意就是說:
    魯人的頑固!幾年都不覺醒。使我們又要奔波。一味死守著他們的儒書,引起兩國間無限的麻煩!

(一)周初大行封建,魯國是何人之後?
A)文王   B)武王   C)周公   D)召公
(二)文本中說,宗周毀滅,成周內亂,「更增加魯國在文化上的地位」,為   什麼?
(三)齊地會盟,齊人何以要魯昭公叩頭?魯昭公怎麼做?為什麼?
(四)撰者引用的這首詩,反映詩人的看法,其要點為何?


十四、孟僖子兩個兒子的老師

他們所遇到的是怎樣一位先生呢?這位先生衣冠總是整齊而合宜的;他的視盼,和藹中帶有嚴肅;他的舉止,恭敬卻很自然。他平常對人樸拙得像不會說話,但遇著該發言的時候卻又辯才無礙,間或點綴以輕微的詼諧。他所喜歡的性格是"剛毅木訥",他所痛惡的是"巧言令色"。他永遠是寧靜舒適的。他一點也不驕矜;凡有所長的他都向請教。便是他和別人一起唱歌,別人若唱的好,他必請再唱一遍,然後自己和著。他的廣博而深厚的同情到處流露。無論等怎樣不稱意的人,他總要"親者不失其為親,故者不失其為故"。他的朋友"生於我乎館,死於我乎殯"。他遇見穿喪服的人,雖是常會面的,必定變容。他在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從未曾飽過。

(一) 這位先生是何人?
A)周公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二)接上題,你為什麼選這個選項?
(三)文本中提及「剛毅木訥」與「巧言令色」,各作何解?
(五)文本中言及「必定變容」,「變容」指什麼?請加以說明。


十五、孔子所處的時代

舊秩序的破壞不僅在政治方面,弭兵大會以前的長期混戰除摧毀了無數的生命和財產外,還摧毀了許多的迷夢。它證明了「昊天不惠」,它證明了「渝盟無享國」一類的詛誓只是廢話,它證明了「牲牷肥{月盾},粢盛豐潔」無補于一國或一身家的安全,它證明了人們最可靠的靠山還是自己。當鄭子產昌言"天象遠,人事近,它們是不相及"的時候,理智的鋒刃,已衝破傳統迷信的藩籬。從前盡人相信一切禮法制度是天帝所規定的;現在有人以為它們是人所創設而且是為人而設的了。從前盡人相信王侯是代表天帝(君,天也)神聖不可侵犯的;現在惡君被弑或被逐,有人公然說他罪有應得,並且對叛徒表同情了。孔子曾慨歎道:「我還及見史官闕文,有馬的借給人騎,如今都沒有了!」這兩件事雖然本身很小,它們的象徵的意義卻很大。它們象徵「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的總趨勢,社會組織蛻變時所必有的趨勢。因為舊道德的力量減少,又因人口增加,都邑擴大,貴族和庶民間的關係日益疏遠;禮教的拘束和威儀的鎮壓已不夠做統制之用;所以有些精明的貴族感覺到制定成文的刑法的必要。前五三六年(孔子十七歲),鄭子產把所作的刑書鑄在鼎上公佈。前五一三年(孔子四十歲),晉人也把范宣子所作的刑書(范宣子卒於前五四九年,其作刑書年不詳),同樣的方式公佈。這些都是非常的創舉,在當時受著嚴厲的誹議的。

(一) 這段文字所述,在歷史知識的「第二層次概念」中,應屬:
A)時序   B)變遷   C)證據   D)神入
(二)你為什麼選了這個選項?你的理由是什麼?
(三)文本中,撰者寫了:「它證明了『昊天不惠』,它證明了『渝盟無享國』一類的詛誓只是廢話,它證明了『牲牷肥肫,粢盛豐潔』無補于一國或一身家的安全。」這樣一段話,請對這段話的含意,加以說明。
(三) 文本的最後一句話,撰者應有其用意,請加以說明。


十六、孔子的政治主張(上)

在政治主張上,孔子卻是逆著時代走的。他的理想是以復古為革新,他要制裁那些僭越的家臣,僭越的大夫,僭越的諸侯,甚至那些不肯在貴族腳下安守舊分的民眾。他的理想是:「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孔子是歷史興趣很深的人,他也曾以「敏而好古」作自己的考語。他盡力考究了三代制度之後,覺得周代吸取了前二代的精華,文物燦備,不禁說道:「吾從周!」除了一些小節的修正,像「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樂則韶舞」等等以外,他對於西周盛時的文物典章全盤接受,並且以它們的守護者自任。他盼望整個中國恢復武王周公時代的舊觀。

(一) 撰者說:「孔子是歷史興趣很深的人」,意思是說孔子:
A)如同今天的歷史家(B)重視並且精研歷史
C)覺得歷史十分有趣(D)很強調「與時偕行」
(二)撰者說:「除了一些小節的修正」,指什麼?請說明。
(二) 撰者說「武王周公時代的舊觀」,請用一句話說明。


十七、孔子的政治主張(下)

他的理想怎樣實現呢?照他不客氣的看法,只有等待一個"明王"出來,用他弼輔,像武王之于周公。手把大鉞的周公,那是他畢生憧憬著的影像。在晚年他還因"不復夢見周公"而慨歎自己的衰頹。不得已而思其次,若有一個霸主信用他,像桓公之于管仲,他的理想也可以實現一部分。他對於管仲也是不勝欣慕的。更不得已而思其次,若有一個小小的千乘之國付託給他,如鄭國之於子產,他的懷抱也可以稍為展舒。他的政治理想雖高,他對於一個弱國處理的切實辦法,並不是捉摸不著。有一回他的門人子貢向他問政,他答道,要「足食、足兵,人民見信」。問:若不得已在三項中去一,行去那項?答道:「去兵。」再問:若不得已在餘下的兩項中去一,先去那項?答道:「去食。從古都有死,人民沒有信心便站不住。」他又說:「一個國家,不怕人口少,只怕人心不安,不怕窮,只怕貧富不均。」這些話顯然是針對著大家只知道貧弱為憂的魯國而發的。
「假如有用我的,僅只一周年也可以,三年便有成功。」他說。

(一)撰者這段文字的書寫特點,應是:
A)立意深遠(B)層次分明(C)辭藻華麗(D)雄辯滔滔
(二)撰者說,若有一個霸主用孔子,他的理想可以實現一部分。請問:應該是哪一部分?
(三)撰者寫道「人民沒有信心便站不住」,以及「不怕窮,只怕貧富不均」,請寫出書中孔子所說,也是今天常常可以見到的「原文」。


十八、孔子與音樂

詩和樂在當時是分不開的。《詩》三百篇都是樂章。而正宗的音樂不外這三百篇的曲調;除了射禦和舞以外,音樂是貴族教育最重要的項目。一切典禮裡都有音樂。而他們平常閒居也不離琴瑟。孔子本來是個音樂家,雖然他在這方面成就完全被他的"聖德"所掩。再沒有別事比音樂更可以令他迷醉的了。他在齊聽了韶樂曾經「三月不知肉味」。這種享受他當然不肯外著他的弟子們。他的教程是"興於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講音樂和前人不同處在他特別注重音樂的感化力。他確信音樂不獨可以陶冶個人的性靈,並且可以改變社會的品質。為儘量發揮音樂的道德功用,他有兩種主張:第一,音樂要平民化。他的門人子游做武城宰,便弄到滿邑都是弦歌之聲。第二,音樂要受國家統制,低劣的音樂要被禁絕。當時鄭國的音樂最淫蕩,所以他倡議「放鄭聲」。他晚年曾將《詩》三百篇的舊曲調加以修訂。這是他生平很得意的一回事。他說:「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雅、頌各是詩中的一門類,依著音樂的性質而分別的。經孔子修正過的樂曲,可惜現在無從擬想了。

(一)撰者說孔子本是音樂家,指孔子在哪一方面有傑出的表現?
A)作曲   B)演奏   C)指揮   D)歌唱
(二)接上題,你做的選擇,依據為何?
(三)撰者說,孔子的「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請想像一下,這是一種怎樣的課程安排?
(四)撰者提及「音樂的道德功用」,這是一種怎樣的「功用」?你同意嗎?為什麼?


十九、孔子與六藝的關係

總結孔子和六藝的關係:《詩》、《書》,他只沿用作教本,而時或加以新的解釋或引申。《易》,他不過偶爾徵引。《禮》,他加以重新估價,並且在小節上偶有取捨;例如冕,古禮用麻,時禮用絲,孔子從眾,因為當時用絲價廉;又古禮臣拜君於堂下,時禮拜於堂上,孔子從古禮,因為他覺得時禮近於放肆。至於《樂》和《春秋》,他雖加以修改,到底他紹述的成分多而創作的成分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原是他的自由。
但在學術上他果真是僅只述古的人嗎?至少就道德的教說而論,那是不然的。有一回他問子貢:"你以為我是多多的學習卻把所得牢記的麼?"子貢答道:"是的,難道不對嗎?"孔子說:"不,我一以貫之。"他認定所有的道德規律中有一條最根本,最概括,可以包羅其他的。這種認識乃是道德思想上一大發明。孔子的一貫之道,據他的高足弟子曾參的瞭解而他所沒有否認的便是"忠恕",忠恕只是一種態度""的積極和消極兩方面。恕便是他所謂人人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個字,意義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忠的廣義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忠的狹義是盡自己對他人的責任,甚至不顧任何的犧牲;「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奪。」這種忠也就是勇了。所以說「仁者必有勇」。仁、勇,再加上智便是孔子心目中的全德。

(一)    孔子以六藝為主的思想學說,今天看來,偏於現代哲學中的:
(A)  形上學 (B)知識論 (C)倫理學 (D)本體論
(二)孔子或主古禮,或主時禮,其取去的標準是什麼?請依文本資料作答。
           撰者認為孔子在道德思想上最大的發明是什麼?撰者如何論述?


二十、秦人何以無敵於天下

秦地本是戎狄之區。西周的京畿雖建在其上,文明的透入始終不深,好比一件錦衣覆著襤褸。周室東遷後,錦衣一去,便襤褸依然。直至孝公變法時,秦人還不脫戎狄之俗。例如他們還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寢一室,這大約是沿著遊牧時代以一個帳幕為一家的經濟辦法。這種陋俗經商鞅的嚴禁才消滅。又例如秦國道地的音樂,直至戰國晚年,還是「擊甕叩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沒有受文明的雅化,也就沒有受文明的軟化。在六國中秦人是最獷野矯健的。商鞅的嚴刑峻法給他們養成循規蹈矩的習慣,商鞅的特殊爵賞制度使得對外戰爭,成了他們唯一的出路。以最強悍,最有紀律的民族,用全力向外發展秦人遂無敵於天下。

(一)撰者的譬喻「好比一件錦衣覆著襤褸」,其中「襤褸」意思應該同於:
A)獷野   B)矯健   C)強悍   D)紀律
(二)為什麼「秦國道地的音樂,直至戰國晚年,還是『擊甕叩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可以做為「秦人還不脫戎狄之俗」的例子?
(三)撰者寫道:「沒有受文明的雅化,也就沒有受文明的軟化。」請對這句  話做一解釋。


二十一、「儒」的原義----君子儒與小人儒

「儒」這一名詞後世成了孔子信徒的專稱,原初卻不如此。《論語》裡記孔子對一位弟子說:「汝為君子儒,毋為小人儒!」可見孔門之外盡多孔子所不取的小人儒。最初的儒,大約是公室氏室所祿養的祝、宗、卜、史之類,國主家的滅亡或衰落,而失去世職流落民間的,他們本來是貴族的"智囊團",多半是兼通《詩》、《書》、《禮》、《樂》的,所長特別是典禮的嫺熟。他們失職之後,便靠壽命人家喪葬祭祀的大事(尤其是喪事)或傳授《詩》、《書》和《禮》文,以為生活。別的社會分子也有傳授他們的衣缽,繼續他們的業務的。這輩人漸漸成為社會上一特殊的流品。古禮是他們的飯碗,守舊是他們的習性,文弱是他們的本分。因為他們的比較文弱,所以有儒之稱,凡從需的字,大抵有柔緩的意思。他們之中也有墮落到只顧衣食,不講廉恥,聽說闊人有喪事,便率領子姪,如蟻附羶地不請自往;甚至有窮極無聊,乞人禾麥的。這類儒者大概即是孔子所謂小人儒。
偉大的儒者從孔子數起。"君子儒"的理想也是他首先提倡的。他和他的大弟子便是君子儒的榜樣。他們也授徒,但不獨傳授技能,並且傳授主義;他們也相禮,但把"禮之本"看得比禮文還重要。而且授徒相禮不過是他們的事業的一部分。他們最大的抱負乃在政治的建樹,傳統制度的擁護,武王周公時代的禮樂的復興。孔子以前的儒者也許已有出仕於公室或氏室而做些家臣或邑宰之類的,但有主義,有操守地作政治活動的儒者,卻以孔子為第一人。大概孔子死後,到了一個時期,所有的儒者,不分君子小人,或由師承,或由私淑;或由依附,都奉孔子為宗師。因此,儒與「孔子的信徒」合一。

(一)撰者說最初的儒,大約是因主家的滅亡或衰落,而流落民間的一些人。撰者所說的「主家滅亡或衰落」,出現的背景是指:
         A)春秋之時,列國並存(B)春秋之時,兼併激烈
C)戰國之時,列國並存(D)戰國之時,兼併激烈
(二)文本中有「古禮是他們的飯碗,守舊是他們的習性,文弱是他們的本分」,請對這三句話之間的「關連」,做一說明。
(三)文本中提及「禮之本」與「禮文」,各指何而言?請略做解說。
(四)孔子以前,已有人出仕於公室或做些家臣、邑宰之類的事,這些人可以稱為嚴格意義的「儒者」嗎?為什麼?


二十二、孔子與墨子的簡要比較

墨子和孔子同國籍(但墨子一生似乎在宋的時候多)。墨子的降生約略和孔子的逝世銜接。在戰國及漢初,孔、墨是兩位常被並稱的大師,同以德智的崇高和信徒的廣眾為一般學人所敬仰,雖然漢以後孔子被人捧上神壇,而墨子則被人忘記了。就學術和生活而論,孔、墨卻是相反的兩極。孔子是傳統制度的擁護者,而墨子則是一種新社會秩序的追求者。孔子不辭養尊處憂,而墨子則是惡衣粗食,胼手胝足的苦行者。孔子不講軍旅之事,而墨子則是以墨守著名的戰士。孔子是深造的音樂家,而墨子則以音樂為應當禁絕的奢侈。孔子不談天道,而墨子則把自己的理想托為「天志」;孔子要遠鬼神,而墨子則相信鬼神統治著人世。孔子卑視手藝,對於請「學稼」「學圃」(種園)的弟子樊遲曾有「小人哉」之譏;而墨子則是機械巧匠,傳說他曾創制過一只能自飛的木鳶。

(一)    撰者比較孔、墨,主要基於哪一方面的差異?
A)政治實力(B)社會階層(C)知識有無(D)經濟條件
(二)撰者提及兩個詞彙:「傳統制度的擁護者」與「新社會秩序的追求者」,各指何而言?請用文本內資料為證據,加以說明。
(三)孔子說樊遲是「小人儒」,是什麼意思?孔子希望學生努力的目標是什麼?


二十三、武聖墨子

在戰國的一切學派中,墨家是最特別的。法家者流不過是些異時異地,各不相謀的人物,後世因為他們的方術相同,給以一個共名而已。儒者雖然有時聚集于一個大師之下,也不成為什麼組織。唯墨家則是一個永久的,有組織的團體。他的作用兼有技術的傳授和職業的合作。這是一個「武士的行會」,它的事業,表面上像是和墨子的主義極端相反的,乃是戰鬥!不過墨子固然反對侵略的戰爭,卻絕不是一個無抵抗主義者。他知道是消滅侵略的戰爭只有靠比侵略者更強頑的抵抗。所以他和弟子們講求守禦的技術,製造守禦的器械?「以備世之急。」他們受君相祿養,替他們守城。墨家以外,給君相「保鑣」為業的「俠士行會」,同時當尚有之,墨家的特色乃在奉行者一套主義,只替人守,不替人攻。平常墨者參加守禦的戰事固然是受雇的。但有時他們也自動打抱不平。前四四五左右,公輸般替楚國造「雲梯」成,將用來攻宋,墨子在魯國聞訊,一面派弟子禽滑嫠等三百餘人帶著守禦器械在宋城上佈防,一面步行十日十夜到鄢郢勸楚惠王罷兵,在惠王面前,墨子解帶為城,以衣為械,和公輸般表演攻守的技術,公輸般攻城的機變出盡,而墨子守器有餘,墨子又把禽滑嫠等在宋的事實宣佈,惠王只得罷兵。

(一)近代哲學家馮友蘭說,文聖是孔子,武聖應是墨子,我們從這段文本  中,似乎也可以一窺他理由,最為可能的是墨子哪方面的表現?
A)精於戰鬥技術(B)擅長製造器械
C)態織十分嚴密(D)兼有理論實踐
(二)撰者用了「武士行會」與「俠士行會」兩個詞彙,我們不計其精細的差別,只取其大意,請一述你的理解。
(三)文本最後所說「楚王只得罷兵」,其主要原因應是什麼?


二十四、墨子與孟子的簡要比較

像墨子一般,孟子也留意全人類的幸福。不過在替全人類的策畫中,他們有一這一點不同。墨子的出身無疑地是寠人子。他知道粒粟寸縷,只有靠血汗才換得來;他「昭昭然為天下憂不足」(用荀子形容墨子的話)。他覺得絲毫物質或精力的浪費是不可恕的罪惡,他覺得人們生在這世上,是來共患難的,不是來共安樂的,至少就目前和最近的將來而論是如此。孟子的家世雖不可知,然而他久游于物力充裕,誇誕成風的齊國,從一班被養著來高談闊論的「稷下先生」中間出來;「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以傳食於諸侯」;他對於世事的樂觀,活像一個不知稼穡艱難的紈袴子。聽他說的:「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汙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既然如此,人人稍為享樂些,甚至有些人特別計樂些也不為過了。所以他承認統治者厚祿的特權,在他的理想社會裡,國家分為三等,上等國的官祿如下表:
庶人在官者  祿相當於百畝的出產
下士    如庶人在官者同祿
中士    祿二倍下士
上士    祿四倍下士
大夫    祿八倍下士
    祿三十二倍下士
國君    祿三百二十倍下士
不過孟子這個表與其說是替當時的統治者張目,毋寧說是制裁他們,因為他們實際的享受決不止此。這時小至一個縣令。身死以後,子孫也能累世乘車呢!

(一)文本中述及孟子「久遊於物力充裕,誇誕成風的齊」,齊地之特點,應係在於:
A)其地富漁鹽之利,陰陽家亦盛行
B)其民擅長農耕,又是姜太公之後
C)工匠技藝高明,行會組織甚誇大
D)交通甚為便利,外來人口亦甚多
(二)文本中引文「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以傳食於諸侯」,是什麼意思,請加以說明。
(三)這段文字中,撰者對孟子,似有褒亦有貶,請舉出,並略做說明。


二十五、許行與孟子

與孟子同時有一位楚人許行,他托為神農(神話中發明耕稼的聖帝)之言,提倡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在經濟上的絕對平等。他以為國君應當廢掉府庫,「與民並耕而食」。又主張用政府的力量規定物價:"布帛長短同則價相若,麻縷絲絮輕重同則價相若,五穀多寡同,則價相若,屢大小同則價相若;如此則「市價不二,國中無偽」,同時也再沒人肯費力去製造華美的東西,奢侈不禁自絕了。
許行聞得滕國(齊、楚間小國)新即位的文公要行仁政,便率領弟子數十人來到滕都。他們雖受文公的禮遇,還穿著短衣,織席出賣以為生活。同時在宋國的儒者陳相,也受文公的吸引,和兄弟陳辛,肩著耒耜,走來滕國。他們聽到許行的教說,立即把舊時所學的"周公仲尼之道"拋棄,而變成許行的信徒。這時孟子恰在滕國。有一天陳相去看他,彼此間不免有一番論戰。孟子提出分工的道理來,說道:做各種手藝的人,要精於所業,不能同時耕種,難道治天下的人就可以同時耕種了嗎?故曰:「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供養)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這自然是再對沒有的。從孟子書中的記載看來,陳相也好像被他長江大河的辭令駁的啞口無言。不過就許行的根本主張推論,治人者即使不能「與民並耕而食」,「祿足以代其耕」也就可以了。憑什麼理由,他們應當享受三十二倍至於三百二十倍于平民?憑什麼理由他們的子孫應當世世受著人民的供養?這是孟子所無暇計及的。這一點的忽略判定儒墨的榮枯。

(一)    許行的表現與其所倡導的農家學說,與哪一家思想最為接近?
A)墨    B)道    C)法    D)陰陽
(二)許行的農家學說,雖然一度得到陳相的贊同,終究未能流傳,其主要原因為何?請想一想,寫下來。
(三)文本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意思?應做怎樣的解釋?


二十六、孟子所言「王道」的「始」與「終」(上)

孟子雖然擁護統治者的若干特權,畢竟認定政府存在的唯一理由,是人民利益的保障。他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他對於民生問題,也有比墨子更具體的改革方案。
依孟子的理想,每國的「國中」(首都和它的附近)和「野」(「國中」以外的地方)應有不同的制度。於「野」,每方裡(九百畝)的田土為一單位。這一單位分為九格,成井字形。旁邊的八格,分給八家,叫做「私田」。中間的一格由政府保留,叫做「公田」。八家除了各耕私田外,同時合耕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私田的出產完全歸各私家,公田的出產則拿去充有職或無職的貴族的俸祿。此外農民更不須納什麼租稅,出什麼力役。這是孟子所謂「九一而助」的辦法,也就是後世許多儒者所憧憬著的「井田」制度。至於「國中」的辦法,孟子書中的記載不大清楚,也許有點殘缺,現在不必費神去推敲。總之,在這裡,減輕賦役和平均土地分配的精神是和助法一致的。
在這種經濟組織之下,人民可以「養生喪死無憾」了,但「養生喪死無憾」孟子只認為是「王道之始」。

(一)孟子所說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應屬中國古代思想中的什麼觀念?
A)民主   B)民生   C)民本   D)民有
(二)《詩經》有言:「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與這段文字所述有關係嗎?若有,是怎樣的關係?
(三)儒家強調的「井田制度」,除了八家合耕公田之外,還有什麼義意?


二十七、孟子所言「王道」的「始」與「終」(下)

 什麼是「王道之終」呢?那是用政府的力量,普及教育,使人人得而發展「人之所以異於禽獸」的特性。教育,在孟子以前是貴族的專利和其他少數人的幸運,把它普及於一般人,那是孟子的新要求,那是他指給後來的歷史的新路。
 再者,什麼是「人之所以異於禽獸」的特性呢?
在孟子時代,一個新問題開始流行於思想界,那就是人性善惡的問題,所謂人性,是人人生來就有的品質。在這場爭論中孟子是主張性善的。他以為人人生來就有仁、義、禮、智的趨勢--「端」。所謂「仁之端」即對他人苦難的同情;所謂「義之端」即對不義事的羞惡;所謂「智之端」即辨別是非的能力;所謂「禮之端」即辭讓的心情。孟子以為這四端「人之所不慮(思慮)而知……不學而能」的,也就是「人之所以異於禽獸」的。用全力去發展這四端,便是他所謂盡性。「盡性」的修養積之既久,人們便會仿佛感覺著自己的心中充滿了一種「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塞乎天地之間。」具有這種氣概的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便是孟子所謂「大丈夫」。做到這樣的大丈夫才是人生的最高的目的。

(一)    孟子的思想,應屬哲學中的哪一派別?
A)唯心論   B)唯物論   C)唯理論   D)存在論
(二)孟子說「四端」是「人之所不慮(思慮)而知……不學而能」的,為什麼也就是「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請加以說明。
(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孟子著名的話,請用白話文寫出。


二十八、簡述莊子

莊周,宋人,和主動齊魏稱王的惠施同國籍,並且是很要好的朋友。但莊子卻不樂仕進,僅做過本鄉蒙邑的漆園吏。據說楚王有一次派人去聘他為相。他問來使道:「聽說楚王有一隻神龜,死去三千多年了。楚王把他藏在巾笥裡。這只龜寧願死了留下骨頭受人珍貴呢?寧願活著在爛泥裡拖尾巴呢?」來使答道:「寧願活著在爛泥裡拖尾巴。」莊子便說:「去吧!我要在爛泥裡拖尾巴呢。"莊子善用恢奇的譬喻解說玄妙的道理。他的著作是哲學和文學的結合。論其想像的瑰麗,和情思的飄逸,只有稍後的楚國大詩人,《離騷》的作者屈原,可以和他比擬。他以為理想中的「至人」--那泯視了生死、壽夭、成敗、得失、是非、毀譽的差別,超脫了世間一切欲好的束縛,一切喜怒哀樂的縈擾,看得自己與天地萬物合為一體,不知有「我」與「非我」相對立的「至人」--他以為這樣的「至人」較之背像泰山,翼像遮天的雲,乘著海風直上九萬里,激水三千里,一飛要六個月才歇息的大鵬還更逍遙自在;至於一般縈縈擾擾的俗人則比於那些被榆枋撞倒在地上的蟬雀。他把當世思想界紛呶的辯論,比于颶風起時萬竅的聲響;發自崔嵬的岩壑,發自百圍大樹的窟窿,像鼻、像口、像耳、像瓶罍、像杯棬、像春臼、像深池,或像淺池的,吼的、號的、叱的、吸的、叫的、笑的、嗷嗷的、吁吁的、嘻嘻的,為態雖百殊,都是自然而然並且不得不然的天籟,都無是非曲直之可計較。

(一)近代哲學家馮友蘭將中國古代思想分為四個境界:自然境界,其上是功利境界,再其上是道德境界,又其上是天地境界。馮氏會把莊子置為哪一境界?
A)自然   B)功利   C)道德   D)天地
(二)請以篇名來判斷,下列何者屬於《莊子》中的一篇?
          A)天論  B)齊物論  C)儒行篇  D)強國篇
(三)撰者用兩句話總括莊子思想學說的特點,請擇出。


二十九、《道德經》五千言撰者老子的年代

老聃傳說是楚人,姓李名耳,做過周室的守藏史。傳說孔子在中年曾往周都向他問禮,又現存的《老子》五千言相傳就是他的遺著。不過老聃既然是這樣一個名人,《老子》書又真是他所作,那麼書中最露骨的主張,像"絕聖棄知""絕仁棄久"之類,和孔、墨的學說都根本不相容的,不應在孔、墨時代的一個半世紀中,絕無人稱引或批評的,而且書中所洩露的社會背景,「萬乘之國」、「取天下」等話,決非孔子時代所有。因此好些史家都不相信《老子》書是孔子同時的老聃所作。但在戰國晚期,這書中所具的學說已成為顯學,而書中的話屢為《莊子》所引,那麼這學說當有一部分產生于莊周著書之前,也許有一部分是承襲孔子同時的老聃的。我們不能起古人于地下,只好以這樣不確定的結論自足了。

(一)這段文字屬於歷史知識第二層次中的哪一概念?
          (A)時序   B)因果   C)證據   D)神入
(二)撰者說:「像『萬乘之國』『取天下』等話,決非孔子時代所有。」為 什麼這樣的話,「決不是」孔子時代所有?
(三)撰者認為《道德經》(即《老子》)五千言的著者,應該是什麼時代的  人?


三十、世界上涵義最富影響最大的五千字

 世界上再沒有五千字比《老子》書涵義更富,影響更大的了。它闡明"物極必反""福兮禍所倚"的原則;教人謙卑遜讓,知足寡欲;教人創造而不佔有,成功而不自居;教人將取先與,以退為進,以柔制剛,以弱勝強。以為文明是人類苦痛和罪惡的源泉、要絕棄知識,廢除文字,而恢復結繩記事的老法,廢棄舟車和一切節省人力的利器,「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而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在政治上它主張統治者但擺個樣子,一切只人民自便,不加干涉,像大自然之於萬物一般。這便是它所謂"無為"。它否認有一個世界的主宰者,以為宇宙間的事物都是循著一定的法則,自然而然。它提出一個無形無質,不動不變,不可摹狀,「玄之又玄」的「道」,以為天地萬物的原始。《老子》書的作者和莊子都喜歡講個這「道」,因此後人稱他們為道家。莊子和他一派的學者都喜歡借神話中的黃帝的口吻來發表自己的思想,因此後人「黃老」之稱。 

(一)文本述及道家的「道」,此一思想在哲學上應屬:
         (A)知識論  B)倫理學  C)本體論  D)邏輯 
(二)「物極必反」「福兮禍之所伏」兩句,各是什麼意思?請舉例說明。
(三)老子思想是否都是消極無為?文本中有述及積極正面的觀念嗎?若有,請舉出。


三十一、孟子與荀子的簡要比較

 孟荀是儒家中兩位齊名的大師。他們同是孔子的崇拜者;同以周制的擁護者自命,同鼓吹省刑罰,薄稅斂,和息戰爭「王政」。但這些同點並不能掩蔽他們間若干根本的差異。孟子的性格是豪放,粗闊的;荀子卻是謹飭,細密的。這種差別從他們的文章也可以看得出,在他們的學說上更為顯著。孟子相信人性是善的,以為只要讓他順著自然的趨向發展,不加阻礙,他便會走上正路。所以在個人的修養上孟子注重內蘊的擴充;而不注重外表的抑制,和典型的模仿;注重「先立乎其大者」,先握定根本的原則,而不注重枝節點滴的訓練。在政治上,孟子注重在上者的感化和民眾的教育,而不注重禮制的束縛。荀子則正正相反。他認定人性是惡的;若讓人們順著自然的趨向做去,結果只有爭奪,暴亂;穩步的人好比野獸,要靠禮制的練索把他捆住,才不致噬人;要靠日積月累地養成守禮的習慣,才會消除獸性「禮」,--這個名詞荀卿從未曾給過明晰確定的界說,大約包括所有傳統的儀節,傳統的行為軌範和一些他所認為合理的社會制度,尤其是規定貴賤、尊卑、貧富等階級「身份」的制度--在荀卿看來,是一種社會的萬應藥。「人之命在天,國之命在禮。」

(一)孟子主張性善,荀子主張性惡,追溯淵源,應該來自孔子思想中的哪兩個概念?
(A)禮與樂  B)詩與書  C)忠與恕  D)仁與義
(二)撰者說孟子的性格是豪放、粗闊的,可以在他的學說中顯露出來,文本中的哪一句話,可以支持這個說法?請舉出。
(三)荀子學說非常重視「禮」,但何以荀子對這個詞未予明確的界定?


三十二、法家特色與法家三派

在講到韓非(韓國的公子,名非)之前,對於法家,是補一筆。法家和其他一切家派有一根本異點。別家講政治總是站在人民的一邊,替全天下打算。法家則專替君主打算,即使顧及人民也是為著君主的利益。這是無足怪的。法家的職業本來是專替君主做參謀。一個君主的利益沒有大得過提高威權和富強本國;而且這些越快實現越好,至少要使他及身看見成功。這個問題,韓非把握得最緊,解答得最圓滿。
韓非以前的法家有三派,其一重「術」,以在戰國中期相韓昭侯的「鄭之賤臣」申不害為宗。所謂「術」,即人主操縱臣下的陰謀,那些聲色不露而辨別忠奸,賞罰莫測而切中事實的妙算。其二重「法」,以和申不害同時的商鞅為宗。他的特殊政略是以嚴刑厚賞來推行法令,使凡奉法遵令的人無或缺賞,凡犯法違令的人無所逃罰。其三重「勢」,以和孟子同時的趙人慎到為宗。所謂勢即是威權。這一派要把政府的威權儘量擴大而且集中在人主手裡,使他成為恐怖的對象,好鎮壓臣下。這三派的注意點,韓非相容並顧,故此說他集法家的大成。

(一) 依據這段論述,法家思想的最主要概念,應屬:
(A 以法治國(B)遵守法令(C)信賞必罰(D)君主專制
(二) 法家學說中主張的君主與儒家學說中主張的君主相比,出現怎樣的差異?
(三)游於風雲之上的龍,讓人害怕又尊敬,落在地上,則任人踐踏,這是法家之中哪一派的譬喻?請加以解釋。


三十三、韓非學說的大要

韓非對於當世的君主有大旨如下的勸告:他們國弱的不是想強,國強的不是想更強,甚至用武力統一天下嗎?這是無可非議的。不過大部分你們所采的手段,尤其是你們所認為最賢明的手段,尤其是儒家所講獻的手段,若不是和你們的目的相反,便是離你們的目的很遠。儒家(墨家也一樣)不是教你們用賢人治國嗎?你們試伸手一數,國內真正的賢人有幾?可數得滿十隻手指?但國內重要的官吏至少有一百。你們再等一輩子也找不到這麼多賢人的。不要把心放在賢人上!不要怕人不忠,怕人作弊,要設法使人不能不忠,不敢作弊!我老師荀卿說得好,人天生是壞,天生貪利怕禍的。只要出可靠的重賞,甚麼事也有人替你們做到。只要佈置著無可逃避的重刑,甚麼弊也可以禁絕。但注意刑法不獨要重,而且要使人無可逃避。無論怎樣精細的網,若有了漏洞,就捉不到魚!其次儒家不是教你要愛民而且博得人民的愛戴嗎?這於你們有什麼好處?你們愛民,極其量不過如父母愛子,但頑劣的兒子,父母動不了他毫毛的,一個小小的縣吏帶著練索去失,就可以歙了妥妥帖帖。要使人民服從,與其用愛,不如用威。而且人民的愛戴是靠不住的。能愛人者亦能惡人。你們若把自己的命運放在人民的愛戴上,一旦他們不愛戴了,又怎辦?其次,那班滿口禹、湯、堯舜、或神農、黃帝,以「是古非今」為高的「文學遊說之士」,和那般成群結黨以逞勇犯禁為義的劍擊遊俠之徒,不是世人所敬仰,而你們也敬仰著,甚至供養著的嗎?這兩色人到底於你們有什麼用處呢?你們所需要的,第一是出死力打仗的兵士,第二供給兵士以糧食的農民,現在說士和遊俠既不替你們打仗,又不替你們耕田,都享著榮譽或富貴,而兵士和農民卻處在社會的最下層,戰士的遺孤甚至在路邊行乞!「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這是再顛倒沒有的了。何況說士和遊俠,對於你們,不獨無用,而且有害!遊俠以行為破壞你們的法令,說士以議論破壞你們的法令。他們都是要於法令之外,另立是非的標準。他們的標準行,你們的威嚴便掃地。再可惡不過的是說士們稱引先生批評時政。臣之尊君至少應當比得上子之尊父。設想一個兒子成日價對自己的父親贊別人的父親怎樣晏眠早起,勤力生財,怎樣縮食節衣,鞠養兒女,這對於自己的父親,是怎樣的侮謾。這種侮謾,明主是不受的。所以「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
韓非著的書,傳到秦國,秦王嬴政讀了歎道:「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

(一) 秦王嬴政見到韓非了嗎?請查閱有關資料,再作答。
A)未見到,韓非已過世(B)未見到,韓非未應召
C)見到了,任韓非為相(D)見到了,將韓非處死
(二)韓非為什麼對「是古非今」的「文學遊說之士」竭力批評,主張禁絕?
(三)韓非說:「設想一個兒子成日價對自己的父親贊別人的父親怎樣晏眠早起,勤力生財,怎樣縮食節衣,鞠養兒女,這對於自己的父親,是怎樣的侮謾。」這段話,暗指哪一家思想中的理想君主?請略做解釋。
(四)「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這句話似有豐富的意含,亦請加以解釋。

  
三十四、新帝國的對內經營(上)

秦自變法以來,侵略所得的土地,大抵直隸君主,大的置郡,小的置縣,郡縣的長官都非世職,也無世祿。始皇沿著成例,每滅一國,便分置若干郡。而秦變法以來新設的少數封區,自從嫪毐和呂不韋的誅竄已完全消滅,既吞併了六國,秦遂成為一個純粹郡縣式的大帝國。當這帝國成立之初,丞相綰主張仿周朝的辦法于燕、齊、楚等僻遠的地方,分封皇子,以便鎮懾,但他的提議給李斯打消了。於是始皇分全國為三十六郡,每郡置守,掌民政;置尉,掌兵事,置監禦史,常監察。這種制度是仿效中央政府。當時朝裡掌民政的最高官吏有丞相,掌兵事的最高官吏有太尉,掌監察的最高官吏有御史大夫。
這三十六郡的名稱和地位是現今史家還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大概的說,秦在開國初的境域,北邊包括今遼寧的南部,河北、山西及綏遠、寧夏兩省的南部;西邊包括甘肅和四川兩省的大部分,南邊包括湖南、江西和福建;東以福建至遼東的海岸為界。從前臣服于燕的朝鮮,也成為秦的藩屬。此外西北和西南邊外的蠻夷君長稱臣于秦的還不少。我們試回想姬周帝國初建時,西則邦畿之外,便是邊陲,南則巴蜀、吳、楚皆屬化外,沿海則有徐戎、淮夷、萊夷盤據,北則燕、晉已與戎狄雜處;而在這範圍裡,除了"邦畿千里"外,至少分立了一百三十以上的小國。我們拿這種情形和三十六郡一統的嬴秦帝國比較,便知道過去八九百年間,諸夏民族地盤的擴張,和政治組織的進步了。嶧山的始皇紀功石刻裡說:
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攻戰日作,流血於野。自泰古始,陁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復起。災害滅除,黔首康定,利澤長久。
這些話一點也沒有過火。

(一)撰者對秦一統天下,建立帝國,持怎樣的態度?
          (A 公正客觀(B)頗為肯定(C)頗為否定(D)偏見十足
(三)    丞相綰的主張,李斯反對,其理由約同於:
         (A)分土建邦,以開爭理(B陁及五帝,莫能禁止 
         (C)壹家天下,兵不復起(D)黔首康定,利澤長久
(三)接題(一),請寫出你選擇的依據。
(四)撰者說:「秦變法以來新設的少數封區,自從嫪毐和呂不韋的誅竄已完全消滅」,其中的「封區」是什麼意思?撰者為什麼要寫它?

  
三十五、新帝國的對內經營(中)

在這幅員和組織都是空前的大帝國裡,怎樣永久維持皇室的統治權力,這是始皇滅六國後面對著的空前大問題,且看他如何解答。
帝國成立之初,始皇令全國「大酺」來慶祝(秦法平時是禁三人以上聚飲的)。當眾人還在醉夢的時候,他突然宣佈沒收民間一切的兵器。沒收所得,運到咸陽,鑄成無數大鐘,和十二個各重一千石以上的「金人」,放在宮庭裡。接著他又把全國最豪富的家族共十二萬戶強迫遷到咸陽,放在中央的監視之下,沒有兵器,又沒有錢財,人民怎能夠作得起大亂來?
次年,始皇開始一件空前的大工程;建築脈通全國的「馳道」,分兩條幹線,皆從咸陽出發,其一東達燕、齊,其一南遂吳、楚。道寬五十步,道傍每隔三丈種一株青松,路身築得堅而且厚,遇著容易崩壞的地段,並且打下銅樁。這宏大的工程,乃是始皇的軍事計畫的一部分。他滅六國後防死灰複烯,當然不讓各國餘剩的軍隊留存。但偌大的疆土若把秦國原有的軍隊處處分派駐守,則分不勝分。而且若分得薄,一旦事變猝起,還是不夠應付;若分得厚,寖假會造成外重內輕的局面。始皇不但不肯採用重兵駐防的政策。並且把舊有六國的邊城,除燕、趙北邊的外,統統拆毀了。他讓秦國原有的軍隊,依舊集中在秦國的本部,少數的地方兵只是員警的性質。馳道的建築,為的是任何地方若有叛亂,中央軍可以迅速趕到去平定。歷來創業之主的軍事佈置沒有比始皇更精明的了。(一八九六年李鴻章騁使歐洲,過德國,問軍事於俾斯麥,他的勸告有云:「練兵更有一事須知:一國的軍隊不必分駐,宜駐中權,扼要地,無論何時何地,有需兵力,聞令即行,但行軍的道路,當首先籌及。」這正是秦始皇所採的政策)。
(一)秦始皇修築「馳道」,除了交通與同軍事的考慮之外,他應想到還可便 於:
         (A)貿易   B)巡察   C)旅行   D)移民
(二)秦始皇沒收民間一切兵器,人民紛紛交出兵器,只因為人們是在大醉之時嗎?
(三)秦始皇的政治措施與軍事布置,可以說是相當精明,何以不能常保安定,他死後不久,即叛亂四起?此事對讀史者有何啟發?

  
三十六、新帝國的對內經營(下)

武力的統制不夠,還要加上文化的統制;物質的繳械不夠,還要加上思想的繳械。始皇三十四年(始皇即帝位後不改元,其紀年通即王位以來計),韓非的愚民政策終於實現。先是始皇的朝廷裡,養了七十多個儒生和學者,叫做博士。有一次某博士奉承了始皇一篇頌贊的大文章,始皇讀了甚為高興,另一位博士卻上書責備作者的阿諛,並且是古非今地對於郡縣制度有所批評。始皇征問李斯的意思。李斯覆奏道:
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是以諸侯並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所建立。今陛下並有天下,辨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心學乃相與非法教人,聞令下,即各以其私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非主以為名,異趣以為高,率群一以造謗。如此不禁,則主勢降乎上,党與成乎下。禁之便。臣請史官非秦紀者,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黔為城旦(城旦者,旦起行治城,四歲刑),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有欲學,以吏為師。
始皇輕輕地在奏牘上批了一個「可」字,便造成了千古歎恨的文化浩劫。

(一)撰者說:「物質的統制不夠,還要加上思想的統制。」其中「思想的統制」指何而言?
        A)解除思想武裝(B)鼓勵百家爭鳴
        (C)實行愚民政策(D)殺害儒家學者 
(二)李斯的奏疏上說的「道古以害今,虛言以亂實」是什麼意思?請予以說明。
(三)同疏:「有敢偶語詩書,棄市。」是什麼意思?請予以說明。
(四)最後一句,撰者說「造成了千古的艱恨的文化浩劫」,指何而言?為什麼?


三十七、秦始皇的統治理念(上)

像始皇的勵精刻苦,在歷代君主中,確是罕見,國事無論大小,他都要親自裁決,有一個時期,他每日用衡石秤出一定分量的文牘,非批閱完了不肯休息。他在帝位的十二年中,有五年巡行在外;北邊去到長城的盡頭--碣石,南邊去到衡山和會稽嶺。他覺得自己的勞碌,無非是為著百姓的康寧。他對自己的期待,不僅是一個英君,而且是一個聖主。他唯恐自己的功德給時間掩沒。他二十八年東巡時,登嶧山,和鄒魯的儒生商議立石刻詞,給自己表揚;此後,所到的勝地,大抵置有同類的紀念物。我們從這些銘文(現存的有嶧山、泰山、之罘、琅琊、碣石、會稽六處的刻石文;原石惟琅琊的存一斷片)可以看見始皇的抱負,?「夙興夜寐,建設長利,專隆教誨」。他「憂恤黔首(秦稱庶民為黔首),朝夕不懈」。他"功蓋五帝,澤及牛馬"。而且他對於禮教,也盡了不少的力量。他明立法:「飾者宣義,有子而嫁,倍死不貞;防隔內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誠;夫為寄豭,殺之無罪,男秉義程;妻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大治濯俗,天下承風,蒙被休經。」(白話語譯如下:「掩飾罪過,污染道義,有子而嫁,背棄亡夫,是為不貞。分別內外,禁止淫蕩,男女潔誠,夫像公豬,殺之無罪;男子遵守,正確原則,妻如逃嫁,子不認母,都要感化,歸於清正。大治大理,洗滌舊俗。沐浴新風,蒙受教化。」據《史記註譯》,三出版社,1988。)在他自己看來,人力所能做的好事,他都做了。而且他要做的事,從沒有做不到的。他從沒有一道命令,不成為事實。從沒有一個抗逆他意旨的人,保得住首領。他唯一的缺憾就是志願無盡,而生命有窮。但這也許有補救的辦法。海上不據說有仙人所居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島麼?仙人不有長生不死的藥麼?他即帝位的第三年,就派方士徐福(一作市,音同)帶著童男女數千人,乘著樓船,入海去探求這種仙藥,可惜他們一去渺無消息(後來傳說徐福到了日本,為日本人的祖先,那是不可靠的)。續派的方士回來說,海上有大鮫魚困住船隻,所以到不得蓬萊。始皇便派弓箭手跟他們入海,遇著這類可惡的動物便用連弩去射。但蓬萊還是找尋不著。
始皇只管忙著去求長生,他所"憂恤"的黔首卻似乎不識好歹,只盼望他速死!始皇三十六年,東郡(河北山東毗連的一帶),落了一塊隕石,就有人在上面刻?「始皇死而地分」六個大字。

(一)秦始皇認為自己可以做英君與聖主,他的信念來自哪一家思想?
          (A)儒家    B)陰陽家    C)道家    D)法家
(二)秦始皇用刻石的方法,期望留住自己的功德,他做到了嗎?為什麼?
(三)方士為什麼說「有大鮫困住船隻」?始皇派人入海射鮫,成效如何?史書記載此事,意義何在?


三十八、秦始皇的統治理念(下)

始皇能焚去一切《詩》《書》和歷史的記錄,卻不能焚去記憶中的六國亡國史;他能繳去六國遺民的兵器,卻不能繳去六國遺民(特別是一班遺老遺少)的亡國恨;他能把一部分六國的貴族遷到輦轂之下加以嚴密的監視,卻不能把全部的六國遺民同樣處置。在舊楚國境內就流行著「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諺語。當他二十九年東巡行到舊韓境的博浪沙(在今河南陽武縣東南)中時,就有人拿著大鐵椎向他狙擊,中了副車,只差一點兒沒把他擊死。他大索兇手,竟不能得。

(一)秦始皇自稱「憂恤黔首,朝夕不懈」,對於這句話,庶民百姓的反應是:
   (A)       不識好歹(B)毫無感受(C)斥為謊言(D)痛心疾首
(二)「始皇死而地分」這六個字,可以看作是一種:
          (A)歷史    B)預言    C)謠言    D)謎語
(三)這段文字的書寫,哪些句子最為傳神而又最為有力?請提出你的看法,   並稍作解釋。


三十九、秦始皇統治下的百姓(上)

 而且始皇只管「憂恤黔首」,他的一切豐功烈績,乃是黔首的血淚造成的!誰給他去築"馳道",築"直道",鑿運渠?是不用工資去雇的黔首!誰給他去冰山雪海的北邊伐匈奴,修長城,守長城?誰給他去毒瘴嚴暑的南荒,平百越,戌新郡?誰給他運轉餉,供給這兩方的遠征軍?都是被鞭樸迫促著就道的黔首!赴北邊的人,據說,死的十有六七;至於赴南越的,因為不服水土,情形只有更慘,人民被徵發出行不論去從軍,或去輸運,就好像被牽去殺頭一般,有的半途不堪虐待,自縊在路邊的樹上。這樣的死屍沿路不斷的陳列著。最初徵發的是犯罪的官吏,「贅婿」和商賈;後來推廣到曾經做過商賈的人;最後又推廣到「閭左」--居住在裡閭左邊的人(贅婿大概是一種自己賣身的奴隸即漢朝的贅子。商人儘先被徵發是始皇壓抑商人的手段之一。戰國時代,法家和儒家的荀子,都認商人為不事生產而剝削農民的大蠹,主張重農抑商,這政策為始皇採用。泰山刻石有「上農除末」之語,「閭左」在先征之列者,蓋春秋戰國以來,除楚國外習俗忌左,居住在閭左的,大抵是下等人家)。徵發的不僅是男子,婦女也被用去運輸;有一次南越方面請求三萬個「無夫家」的女子去替軍士疑縫補,始皇就批准了一萬五千。計蒙恬帶去去北征的有三十萬人,屠雎帶去南征的有五十萬人,後來添派的援兵和戌卒,及前後擔任運輸,和其他力役的工人,當在兩軍的總數以上。為這兩方面的軍事,始皇至少摧殘了二百萬家。

(一)這段文字,可以作為總結其中含義的四個字,應是:
       (A)黔首血淚 (B)十死六七 (C)牽去殺頭 (D)死屍沿路
(二)贅婿和商賈被徵去戍役的主要理由是什麼?
(三)撰者說:「始皇至少摧殘了二百萬家」,這個數字是怎樣得出來的?


四十、秦始皇統治下的百姓(下)

這還不夠。始皇生平有一種不可多得的嗜好--建築的欣賞。他東征以來,每滅一國,便把它的宮殿圖寫下來在咸陽渭水邊的北阪照樣起造。後來又嫌秦國舊有的朝宮(朝會群臣的大禮堂)太過狹陋,要在渭南的上林苑裡另造一所,於三十五年動工。先在阿房山上作朝宮的前殿;東西廣五百步,南北長五十丈,上層可以坐一萬人,下層可以樹五丈的大旗。從殿前築一條大道,達到南山的極峰,在上面樹立華表,當作朝宮的闕門,從殿后又築一條大道,渡過渭水,通到咸陽。先時始皇即王位後,便開始在驪山建築自己的陵墓,滅六國後撥了刑徒七十余萬加入工作;到這時陵墓大半完成,乃分一部分工人到阿房去。這兩種工程先後雖只共用七十余萬人,此外運送工糧和材料(材料的取給遠至巴蜀荊楚)的伕役還不知數。這些卻多半是無罪的黔首。
這還不夠。上說種種空前的兵役和工程所需的糧餉和別項用費,除了向黔首身上出,還有什麼來源?據說始皇時代的賦稅,要取去人民收入的三分之二。這也許言之過甚,但秦人經濟負擔的酷重,卻是可想見的了。

(一)杜牧的〈阿房宮賦〉開頭寫道:「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可知阿房宮的主要建材應是:
          (A)土       B)石       C)磚       D)木
(二)撰者說:「始皇生平有一種不可多得的嗜好」,真的是始皇的嗜好嗎?撰者的依據是什麼? 
(三)撰者為什麼認為「始皇時代的賦稅,要取去人民收入的三分之二。」是「言之過甚」?


四十一、秦始皇的刑罰

 這還不夠。若役重稅之上,又加以嚴酷而且濫用的刑罰,秦的刑法,自商鞅以後,在列國當中,已是最苛的了。像連坐,夷三族等花樣,已是六國的人民所受不慣的。始皇更挾著虓虎的威勢,去馭下臨民。且看幾件,他殺的人故事。有一回他從山上望見丞相李斯隨從的車騎太多,不高興。李斯得知,以後便把車騎減少,始皇追究走漏消息的人不得,便把當時在跟前的人統統殺了。又東郡隕石上刻的字被發現後,始皇派禦史去查辦,不得罪人,便命把旁邊的居民統統殺了。又一回,有兩個方士不滿意于始皇所為,暗地訕謗了他一頓逃去。始皇聞之大怒,又刺探得別的儒生對他也有不敬的話,便派禦史去把咸陽的儒生都召來案問。他們互相指攀,希圖免罪,結果牽涉了四百六十人,始皇命統統的活埋了。這便是有名的「坑儒」事件。始皇的執法如此,經過他的選擇和範示,郡縣的官吏就很少不是酷吏了。

(一)這段文字最後提到「酷吏」,這個詞應指怎樣的官員?
   (A) 依據法令行事(B)執行君主旨意(C)任意處罰百姓(D)行為表現很酷
(二)秦始皇為什麼非常在意走漏消息事件?
(三)秦始皇的「阬儒」,是不是指把讀詩、書的儒者加以活埋?為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