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6日 星期二

在大學的第一堂歷史課談歷史是什麼



 一二學年度第二學期,我有三門通識教育歷史領域的課程,清華兩門:中國歷史的發展與演變二(東晉至南宋)、《資治通鑑》選讀:晚唐五代,以及台大的一門:《資治通鑑》選讀:隋唐。
開學的第一堂課,只是課程介紹,向選修的以及考慮修習的同學,把這一學期的課程如何進行,大概說明一下。由於這三門都是歷史課,那就要從「歷史」是什麼說起了。
        「你們在中學都上過很多歷史課了,大學生為什麼還要修習這門歷史課呢?我想,主要的理由,恐怕不是增添些知識的內容,而是對『歷史是什麼』有一個重新的理解。如果你們不相信,請回答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歷史」這個詞有兩層意思,請告訴我,是哪兩層?』」
「歷史」什麼時候有「兩層」意思?在座的同學,臉上不無困惑,也就乏人舉手回答。我說:「兩層是指上層與下層嗎?」當然不是,大家都笑著搖頭表示不同意。我又 說:「那麼,是指政治經濟與文化思想嗎?」看來也不大對,還是不表示意見吧。這時已有學生舉手說:「兩層指歷史事實與歷史解釋。」不少同學微微點頭,表示 贊同。我說:「不對。兩層意思,一層是指過去發生過的事情;另一層是指對過去發生過事情的理解與表述。[i]請你們仔細辨別一下這兩層意思的不同,如果想清楚了,就知道所謂的『歷史事實』是指歷史家告訴我們的「事實」,還是屬於第二層意思而不是第一層意思。歷史當然是指過去發生過的事,只是過去究竟是怎樣的情況,大概只有上帝知道了。」[ii]
接著說:「過去發生過的事,是經由歷史家的工作,把留存下來的資料,加以蒐集、爬梳,整理出一個大概的輪廓,再加以精細的解說,才成為我們所認知的過去世 界,也就是所謂的『歷史』。所以,我們也可以說:『沒有歷史家,就沒有歷史。』這句話,你們可以理解嗎?這裡所說的『歷史』是指第二層意思,對吧!再者, 對於我們所學習的歷史知識來說,是第一層意思,即過去發生的事情重要呢?還是第二層,也就是對過去事情的理解與表述重要呢?再強調一下,我們所學的『歷 史』,應該是第一層意思,還是第二層?」同學都說:「第二層意思,才是我們所要學習的歷史。」「對的,一定要記住,這是非常重要的觀念,期中考我會出題考 這個觀念,你們一定要記住!寫出正確的答案!」
「對過去事情的理解與表述,是歷史家的工作。我們知道歷史家是從問一個有意義的問題開始,蒐集有關的資料,分析這些資料,找出最關緊要的訊息,做為主要證據,經過嚴謹的推證,回答提出的問題,最後加以精確而優美的表述。不過,大家想想,哪一門學術不也是從問問題開始,蒐資料、找證據、做推證以回答問題?所以,歷史作為一門知識,仍然應該有其本身的特點才對,但哪是什麼呢?」
「英國的歷史教育專家講到歷史學習時,把歷史知識時分為『實質概念』與『第二層次概念』兩類,很有參考價值。所謂『實質概念』指包含具體知識內容的概念,如 『封建社會』、『工業革命』、『貞觀之治』、『安史之亂』等,但這些知識內容是怎樣建構起來的呢?則屬於『第二層次概念』了,它主要指時序、變遷、因果、 證據、解說與神入這六項。我做個簡單的說明。」
「時序是什麼,大家都很了解,因為歷史是時間的學問,事件的時間前後當然不能弄錯,可是時序還有了解一個長時段特點的意思,我們不能忽略。變遷對我們來說也不 陌生,太史公就說過『通古今之變』的話,變與不變(持續)都是歷史長河中的重要現象。變化的出現,必有其因,亦生其果,但因果之間的關係是複雜的,如同一 面巨大的網,而不是一條直線就可以推斷出來。證據當然重要,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就是嚴謹的表現;證據的運用,一方面不可以偏概全,更重要的是若有『反 證』出現,你的證據就功效大失。解說指相同的資料,也未見反證,只因為觀點、立場的不同,得出不同的解釋。例如秦始皇,如果從政治體制的建立,疆域版圖的 奠定來看,他確有功業,應予正面評價;但在他統治下的人民十分痛苦,他是施行暴政的暴君,應予負面評價。兩種歷史的解說都可成立,沒有對錯的問題。最後講 到『神入』,也許是同學第一次聽到這個詞彙。神入,就是英文的empathy 也譯作『同理心』或『移情作用』,在歷史教學上,我們一般習於使用『神入』這種譯法。神入是指經由文字的解讀,進入人們心中,探索、體會人們的內心活動, 或尋求昔日某個群體的想法或心態,藉以感受時代的氛圍。我們讀到文字的記載,大多屬於事情的表面,宛如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參與其事的人物,其思慮、關懷 等內心活動,才是水面之下冰山的主體;儘管記述甚少,又嫌模糊,我們就可以不予理會嗎?」
「好,我們來做一個小小的測驗,或者說是小小的遊戲。請拿出心中的紙以及心中的筆,寫下六項第二層次概念之中,你認為最為重要的兩項。」
「宣布答案:證據與神入。這不是我說的,是英國的歷史教育專家倫敦大學李彼得教授(Peter Lee)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英國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進行歷史教育的改革,成效卓著。其中有一重點就是藉由第二層次概念的學習與練習,培養學生歷史科的核心能力。」
「我想還是應該多介紹一下神入吧,不妨舉個歷史上的例子,或許大家能留點印象。三國歷史,大家都熟悉,白帝城劉備托孤的事,都知道吧,我就舉這件事來談談。
        帝托孤,與三顧茅廬一樣,幾乎是無人不知的典故。史書記載,劉備在夷陵道為陸遜所敗,退至白帝城,病重,召諸葛亮與李嚴至到面前,對諸葛亮說:『你的才幹 十倍於曹丕,必能有所作為,如果劉禪可以輔佐,麻煩你輔佐,如果他實在不堪,你可以取而代之。』諸葛亮流著眼淚說:『我一定盡我一切的力量,效忠朝廷,直 到我的最後一天。』北京大學田餘慶教授說,劉備的話是講給李嚴聽的,告知這位四川舊勢力巴蜀士人的領袖,蜀國政權交給新來的荊襄士人首領諸葛亮掌控,也就 是在李嚴的面前,鞏固諸葛亮的地位。田教授的解說儘管甚為精彩,但我們不必採用他的說法。
請大家想一想白帝城內,劉備身旁,是怎樣的景象,體會一下,當時呈現怎樣的氛圍。我想,那股哀傷的、悲痛的,甚至是淒慘的雲霧,籠罩在每一個人的心頭。劉 備面對眼前這位智謀出眾,術德兼修的摰友,所傾訴的最後遺言,必然出自肺腑;而諸葛亮看到這位曾經為之指陳天下大勢的英雄人物,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對自已 提出這樣的請求,必定感動不已,於是流下沉痛的眼淚,而他的回答,必然也是出自肺腑。在這樣的情景下,幾乎沒有任何「心機」的存在空間。如果,你認為劉備 有其心機,他深知兒子劉禪不才,就用這番話套牢諸葛亮;因為諸葛亮總不會說,好的,讓我輔助看看,真的不行,我就遵命,取而代之。所以,諸葛亮只有輔佐劉 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我覺得,我們讀史書不可以如此理解。因為,我們讀書,主要是為了充實自己,讓我們的境界有所提升,提升到史書上賢人英雄所呈現 的意境,而不是把昔日的英雄拉下,拉到如同我們自己一般的低下。如果讀書,或讀史書,得不到有益身心的好處,我們為什麼還需要讀它呢?」[iii]
上個學期,期末試卷中,有一位同學寫得很好,我念給大家聽聽。這位同學是清大外語系四年級的的9942029石寶文。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師講「白帝託孤」的那段。
老師說:「你們要是覺得劉備死前這番話是故意講給諸葛亮聽,以告誡他休想篡阿斗之位,那你們就把他想得跟你們一樣賤!」老師頓了頓,轉頭又說了一遍「那你們就把他想得跟你們一樣賤!」
我就是老師口中的賤人。的確,在還沒上到這段時,我對劉備的印象就是長得很奇怪,很卑鄙的人(摔阿斗)。
我也不懂為什麼卑鄙的人可以得到關羽和偉大的諸葛亮的認同,且他們心甘情願屈居下位。
可是從上課內容知道,老師說的對,一個將死之人,面對推心置腹、患難與共的朋友,臨死遺言難道不是出自肺腑嗎?若我認為諸葛亮是位了不起的人物,那麼他所效勞的劉備也一定不是泛泛之輩,而由死前劉備情真意摰的一番話可知,劉備果真是英雄人物啊!
最重要的是「神入」而不是以旁觀者的角度去看,事出必有因,學會進入孔明和劉備的心裡,我不再是賤人了。

 我要聲明的是:我沒有說「賤」這個字,而是說跟自己一般「低下」。我知道有些字是不宜說出口的,就像「跟你們一樣賤」這樣的話,就會招至反感,十分不妥。但 我還要說,石寶文並沒記錯,因為她記的是她聽到這句話時的感受,一種十分強烈的感受,於是「低下」就變成「賤」了。也因為這個字很強烈,我用力念出兩個 「賤」字時,三個班的許多同學都笑了,表示都接收到石寶文發出的訊號了。
半年之後,同樣的題目,要同學回想反思一下,這一個學期關於中國歷史的學習。好多好多同學都提到,第一節課印象至深,知道了什麼是「神入」,隨著課程的進 行,不斷的練習,愈益了解熟悉,也就更覺得有意思。同學覺得真有所獲,我想有很大部分,應該是石寶文的功勞,她讓大家對「神入」有了真切的認識。
最後,談談上文提及的那道試題。期中測驗問:「歷史一詞有兩層意思,請問:是哪兩層?」這是八題選做四題的簡答題中的第一題,同學選做的不多,答對的甚少, 仍有不少同學寫:歷史事實與歷史解釋。這是怎麼回事?我想,這個觀念不容易記住,我就是再三說很重要啊,要考喲,同學還是記不住。但是,為什麼石寶文說的 神入,他們就能夠記得呢?我的解釋是,同學聽到觀念、定義,交給腦中主管理性認知的部分,但聽到神入的例子,就由腦中主管感性的部份處理了,這或許是為什 麼一個記不大住,另一個就自動記住了。這樣的解釋供您參考,也希望得到您的同意。

                                                                                                                                                                                                          201471






[i]何兆武,《歷史與歷史學.自序》(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
[ii] 清華電機系一年級張耘盛102061105在期末考卷上寫道:「記得第一堂歷史課,教授曾言:『什麼是歷史?是所有發生過的事情嗎?不是,發生過的事情只有上帝才知道。』這樣的概念顛覆了我過去對歷史的了解。」
[iii] 請參閱:拙撰〈陸遜心目中的劉備----學生學習「神入」的一例〉載《歷史教學》(天津)20119期上半月,頁20-22。亦見於「清華歷史教學網」。

1 則留言:

  1. 歷史人物是複雜的,多面的,這是事實。最近有電視劇,在不停地美化秦,讚美秦,誘導人民是嚮往秦,鼓勵人民去為國犧牲。我覺得這是很不好的事情,是整個社會的人文、歷史教育的巨大失敗,這可能會逐漸演變成巨大的人間悲劇。我感覺我們的歷史學家有雙重標準。我們說道嬴政、商鞅,會他他們很複雜,有功有過,甚至說到李自成、洪秀全逗會說人是複雜的,有功有過。這就是搗糨糊。但另一方面,我們沒有在官方敘事中看到說希特勒有功有過。

    那麼,在向普通民眾介紹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時候,我們需要堅持冗長啰嗦的人物是複雜的balabala呢,還是先持續地做減法,去概括它,給它定一個大概的位置呢?
    在關乎人性的大事大非面前,主流敘事變成了讚美秦、嚮往秦的時候,該怎麼辦呢?
    好像,我們總是能夠把善的一面描繪得很美好,讓人們很是嚮往。而惡的一面,總是描述不好,甚至忽略了,甚至故意遮掩了,導致人們總是嚮往惡魔的善的那一面,而看不到惡魔的真面目。

    說到嬴政,假如我們非要二選一的話,他是暴君呢?還是不是暴君呢?他功勞更大呢?還是罪過更大呢?這種概括,看似幼稚可笑,但,這或許是必要的,只不過我們人類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一把可以衡量這些東西的尺子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