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5日 星期一

歷史是時光的旅程(四)----觀看人物,神入體會





1042015)學年度下學期,我在清華大學中國史課程的第一節課,我問同學一個問題,學生為什麼要讀歷史?關於這個問題的提問方法以及同學的反應,我在另一篇小文〈從學生的一道答題淺談歷史教學的基本問題〉已有提及,此處不再重複。到了學期結束,期末考試有一道二十分的題目,要同學反思一個學期的學習。考前特別叮嚀:「這種題目一定要多寫一點,如果你只寫三行,我就只給三分!」同學記住了,似乎也有點預習,大多寫得蠻長,好像都有十幾行。當然,在過去這是家常便飯,但今天已是難能可貴了。
同學的第一段,往往與過去讀的中學歷史略做比較,說明這門課的優點,我讀同學所寫,不覺得有阿諛討好的嫌疑,而是直抒胸臆,您若不信,請讀讀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一年級王芝芸同學答題的第一段:

第一堂課當老師問起同學為何要學歷史時,便深深觸動了我。「為何要學歷史?」這個問題從國小接觸到社會課本,讀到一點台灣史時,便一直深住在我腦海裡,每當考試考著每個朝代細碎而難記的政治制度、兵制問題,讓我深感苦惱時,便會問自己這個問題。在我學習經驗裡,歷史其實是我最喜歡的科目之一,看著每個時代人們交織、互動的過程,對我而言都是很有趣的。但國、高中課堂上所教導的歷史卻反而較著重每個時代的政治、經濟、田賦、軍事各程制度,為了考試不得不背誦,因此使我對於歷史漸漸感到疏遠。
歷史課本滿是各種制度,細碎而難記,卻又是考試前必須背誦的,因而深感苦惱,這樣的經驗,不只是王同學一人而已。問題是我們為什麼要在課本中安排如此眾多的制度內容?制度的重要性是什麼?為什麼學生一定要學習?我想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制度是歷史知識中的重要部分,學習歷史就應該知道。再問:為什麼朝代的各種制度那麼重要,少年、青年都要知道?我想除了歷史研究成果上的理由,是找不到任何學習心理的依據。海峽兩岸的中學歷史教科書中,制度的份量往往超過人物,完全背離中國史學的傳統,若想要從歷史教育中,讓青少年學生接觸並喜愛中國文化,歷史課本中關於各種制度的叙述,就是擋在路上的一塊大石頭。
  工學院學士班二年級徐薏帆同學也從回答第一堂課的問題人手,她是這麼寫的:
  身為理工科學生,在高中時代,「歷史」對我而言,只是純粹背誦的東西,「背多分」,有背就有分。我常常聽人說「歷史」是門社會科學,是有系統的,卻一直不能領悟這樣的說法。老師在第一節堂課問大家,覺得「學歷史」是為了什麼?我當時想,不過就是了解以前朝代發生哪些事,以及出現過哪些人。但聽了一學期大大小小的歷史故事,我發現重點在於事件的相互影響,後浪推前浪。……到了學期末,再問一次「學歷史」是為了什麼?我要這樣說:「學歷史是讓我們知曉人與人,事與事之間是怎麼互相影響的。以後做決定、下判斷時,便不會把眼光限在片面的利益上,而能看得更遠,想得更深,預測得更準。」
  徐同學的回答,對歷史這門課程來說,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學歷史課對人生是沒有用的,而在大學的這門課學到的,對於人生中做決定、下判斷時,有所幫助。為什麼?因為在這門課中學到了「人與人、事與事之間的互相影響」。學問在於有用,雖然略嫌功利,有欠清高,然而卻是傳統史學重視的特色。不過,所謂「有用」,是有益於個人修養與能力的提升,或有助於國家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而不是牟利與盜名。化工系四年級陳頎翔同學,也提出了關於「抉擇」的看法:
   我認為這堂課中讓我知道了一件事,人生中總是會有一些無奈,但是卻不得不做的抉擇。就好像唐太宗在玄武門所作出的決定一樣,我認為太宗當時也是沒別條路走才出此下策。……在現代社會中,這種無奈決定更是隨處可見,小至為了照顧長輩而放棄工作機會,大至國與國之間的外交來。最重要的是忠於所選,樂觀面對。唯有積極的向前走,才不會整天愁眉苦臉,讓自己更不開心。
  如果我們問這兩位同學,你們學到了決定或抉擇,你們從什麼地方學到的呢?他們一定會說,過去這麼多不凡人物,他們的精彩表現,足以供我們學習。只要細讀講綱中所錄的文本資料,就能有所體會啊!王芝芸同學答案的第二段,作了很好的說明,也錄於下:
  老師在每堂歷史課帶領我們拋下課本的舊框架,重新去觀看歷史人物的思維與情感時,確實讓我看待歷史的眼光有所改變。體會到老師所說的「神入」為何意,當每次老師用生動的語氣訴說著歷史人物的想法與行為時,都能使我看到除了冰冷的文言文之外,更豐富精彩的畫面,彷彿我就站在朝廷當中看著唐太宗與魏徵的互動,看到武則天在思考決策的樣子。
  我們的課堂,宛如一輛開向時光旅程的遊覽車,老師擔任導遊工作,帶領同學觀看那個「如同外國的過去」(西方有句話:過去就是一個外國),觀看什麼?其實就是閱讀講綱上從《通鑑》、正史以及陳寅恪、錢穆、范文瀾等現代史家論著中摘下的片段文字,我們要從這些「冰冷」的文言文中,運用想像力,觀看到朝廷上的激辯,戰場中的廝殺,一幕又一幕,動人心弦或令人哀嘆的情景。如果導遊的講述不能引起遊客的興致,雄渾壯闊的景象也就進不了觀者的心中。所以,老師講課,情感必須飽滿,語言才能生動;只有老師自己受到感動,方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我覺得王同學這一段寫得很好,尤其是最後兩句,描繪了兩個簡單卻又極具份量的畫面。
   王同學提到了「神入」這個詞,也是很多同學都提及的。我曾寫過一篇小文〈在大學第一節歷史課談歷史是什麼〉特別用劉備白帝托孤的一幕講解「神入」,這個「第二層次概念」中我們比較生疏的重要概念,那篇小文好像也是微信公眾號「張元談歷史話教學」中,點閱最多的一篇。當然我也將此文放在學習平台上,供同學閱讀。中文系一年級曾筱媛同學,這道題目寫得較短,提到了神入:
   老師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批判是:「你們讀歷史,都沒有讀到眼淚。」這是真的。我從小自認為歷史很好,實際上根本不懂歷史。我只是善於背誦,不曾「神入」。老師講隋代的那堂課,隋煬帝從記憶裡兩三行文字即完結的人物變成了活生生的浪子,我才發現自已不曾關心過為何應該要有郡縣制、府兵、玄武門之變、武則天專權……。歷史應該要是零距離的貼近我們的感受,而不是白紙黑字的課文。電腦萬能的現代,我們不需要有人腦資料庫,需要的是真心的對古人古事的體會。
  神入」就是同理心,我們要儘量進入古人的心中,藉由文本的依據,揣測、想像他們的思慮與感受。為什麼我們今天的生活中要有同理心,因為我們必須從生活中讀到的文字與進行的言談中,直探撰者或說者內心的想法,這樣我們才能對問題有較深入的認識。如何培養呢?歷史課就是一個訓練的好場地。動力機械系一年級張毓紋同學的答案,文字也不長,亦有所見:
   上完了這些課,我覺得離古人的心理更近了,也許有些是以前就讀過的故事,但是也就是讀過而已,沒有站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古人所面臨的處境去思考為何他們會做出那些判斷,說出那些話語,當中有很多行為甚至是有違常理,違背我們所熟知的行為準則的。上完了課後,我才真正了解,因為所處的環境不同,使我們無法以同樣的視角看待同一件事。而我也想到,要改善這點就必須去深刻了解,透過閱讀或交談知道他人的心理狀態等等。培養同理心,而不是只是硬將自己的觀念加諸他人,這在以後的處世態度上,應該都是有所助益的。
  我們為什麼要讀歷史?通過觀看過去世界的種種,擴大自身的生活經驗,明白人世間的道理,遇到抉擇的時候,做出最為適宜的判斷,在今天的世界上,做一個有為有守的好公民,就是讀歷史的用處。而「神入」或「同理心」當然是學習過程中,需要培養的各種能力中的一項,而且是較為重要的一項。

                                                                       20168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