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十七歲即位,年少氣盛,對朝廷老臣的意見雖有不滿,不宜爭辯。於是以身旁文士為侍中,令與大臣辯論,即秉承君主之意,責難公卿大臣,也可以說是:「削外朝之權歸之內廷。」武帝內廷諸臣,嚴助為先,其後有朱買臣、吾丘壽王、司馬相如、主父偃、徐樂、嚴安、東方朔等人。錢穆在其所著《秦漢史》中述及:這些人或通儒術,或習申韓,或效蘇(秦)張(儀),雖然學術不同,大多駁雜不醇,而有一共同長處,就是精於辭賦,可以說是文學之士。
我們可以想像這些人既富學識,又有文采,必然聰明絕頂。他們在武帝一朝有何表現,與武帝關係如何,就舉朱買臣與主父偃為例,說些他們的故事。
喜好讀書,吟唱街頭;嚴助引薦,武帝賞識
朱買臣是南方吳人,家裡很窮,却愛讀書,不願做可以賺錢的工作,只是砍些薪材,賣來糊口。他挑着一擔柴,走在街上,不斷背書。他的妻子跟着他,覺得別扭,就說,不要又背又唱,好嗎。他聽了背得更起勁,唱得更大聲。妻子覺得丟臉,受不了,不肯再跟他,下堂求去。朱買臣笑着說:「我到五十歲必然富貴,現在已四十好幾,等我富貴,一定與你共享,也是報答你。」妻子生氣了,說:「像你這樣,一定餓死,那有富貴。」既然留不住,就讓她走吧。朱買臣照樣挑着薪材,又背書,又吟唱。肚子餓了,走進墓園,剰餘祭品,或可充飢。一次遇到前妻與其夫,還一起吃喝。
幾年之後,朱買臣作為會稽太守派赴朝廷報告的「上計吏」的一名隨從,來到長安。他就上書朝廷,只是石沉大海,毫無音訊。時日稍久,帶來的糧食吃完了,非走不可。幸好同鄉嚴助已在朝廷作大官,就把朱買臣推薦給武帝。皇上召見,買臣講論《春秋》,暢談《楚辭》,大概是既背誦,又吟唱。武帝聽了很高興,就留他朝廷,與嚴助同為侍中,都在皇帝身旁。
當時,武帝為抵禦匈奴,擬「出車彭彭,城彼朔方」,丞相公孫弘以為費用鉅大,將使國家窮困。武帝不悅,令朱買臣質問丞相,朱買臣向公孫弘提了十個問題,他一個也回答不了,只能說:「我是東邊鄉下人,不知道這件事如此重要。我只請求不要再向西南方面發展,留下財力用於朔方。」
後來,買臣犯了錯,免了官。過了一段時間,又被召回。那時,東越王反反覆覆,如何處理,要他提出看法。買臣說:過去東越王居住在泉山,山勢險峻,一夫當關,千人莫登,難以制服。聽說他已遷至南方五百里的大澤中,今天我們出動水軍,以我們船艦的戰力,他們無法抵禦,只有降服。武帝聽了,很高興,任命他為會稽太守,對他說:「大富大貴,不歸故鄉,如著錦衣,行走夜間,誰能見了,你覺得如何?」買臣只有叩頭謝恩。武帝下詔,買臣到任,繕造樓船,儲備糧食,整修軍械,一旦再接詔令,即出動作戰。
買臣在京師,免官的時候,就寄住在會稽太守在京官邸。這時,他已拜為會稽太守,還是穿着舊衣服,太守印綬揣在懷裡。上計吏等人正在吃飯,談些公事,都不理他。他就走到京邸主人房間,這個人眼尖,看到買臣衣服露出一段綬帶,一定要看看是何寶貝。一看是太守印章,大吃一驚,趕忙跑到隔壁,說買臣是新太守。大家都不信,派一人去看看,回來說是真的。大夥嚇壞了,立刻到中庭,排列整齊,拜謁新太守。不久,朝廷派來車駕,朱買臣上車赴任。
貴為太守,有功內遷;結怨權臣。下場悽涼
會稽聽說新太守駕到,發動百姓整理道路,各縣前來晉謁的官員,車輛多達百餘。朱買臣到了,一眼看見前妻及其夫,也在清掃道路。立即停車,把二人接到後面的車上。到了太守官舍,安排他們住在院裡。一個月後,前妻上吊死,買臣拿了點錢,叫其夫安葬。
過了一年多,詔令出兵,朱買臣與橫海將軍韓說擊敗東越,有功,徵入朝廷,擔任主爵都尉,同於九卿。
再過幾年,又因事免官,降級為丞相長史,這時,張湯是御史大夫。前些年,朱買臣與嚴助在皇帝身旁,張湯還是小吏,時常巴結他們。後來,因為審理淮南王案,張湯排擠嚴助,買臣頗為不滿。這時任丞相長史,張湯幾次代理丞相,成了他的頂頭上司。張湯對買臣,以小吏待之,頤指氣使,買臣氣不過,總想搞死他。最後弄到一些張湯不法的證據,張湯無以辯駁,自殺。武帝因為是朱買臣告發的,也將他處死。
看到這裡,不妨想一想。買臣妻求去,他為什麼笑着說這些話?是因為高興,是掩遮羞愧,還是頗有自信?是的,他很有自信,必得富貴。為什麼?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不是可以治產業,發大財,而是明事理,作大官。他越讀越有自信,也就唱得越大聲。
他到了長安,上書朝廷,如石沈大海,顯然需要門路,方能上達天庭。買臣得以躋身朝中,嚴助的一臂之力不可或缺。我門要問,嚴助何以助他?嚴助一定知道這個人,知道他在讀什麼書,讀的是有用的書,此人必有見識,可堪大任。
張湯畏罪自殺,武帝為什麼要處死朱買臣?是朱買臣揑造證據,挾怨報仇;還是捨不得張湯,懷恨買臣,顯然應是後者。武帝每次聽張湯談論事情,分析辦法,總是百聽不厭,十分信任。(按:張湯傳:湯每朝奏事,語國家用,日旰天子忘食,丞相取充位,天下事皆決於湯。)武帝失去了張湯,這股怨氣,於是發在朱買臣身上。
上書武帝,朝送暮納;諫伐匈奴,有理有據
主父偃,齊國臨淄人,先用功於蘇秦、張儀的縱橫辯論之術,再學《易》與《春秋》,以及諸子百家。自以為學識淵博,口才便給,足以有用。但奔走於齊地諸侯王公家,因與當時主流的儒術經學不合,人們聽到蘇張縱橫,老莊虛玄,申韓法術,無不敬謝不敏。他家很窮,借貸無門,北遊燕、趙,售其所學,仍是處處碰壁,無人採納。他深深感到,必須另謀出路,就西向入關,求見大將軍衛青。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衛青屢次向武帝推薦,未蒙採納。於是,主父偃直接上書朝廷,早上送出,下午即蒙召見。他談了九件事,八件有關律令,一件諫伐匈奴。
主父偃寫道:英明的國君,喜見深刻的諫言,可以知道更多。忠君的大臣,不避可能的罪責,把該說的話說清楚。這樣就能思慮周密,建立功業,造福後代。
司馬穰苴的兵法上說:「國家強大,好戰必亡;天下太平,忘戰必危。」今天,君主、諸侯不時操練士卒,就是不忘戰。古代君主一生氣,血流遍野,古代聖王就十分慎重。如果一心想戰勝,不斷的用兵,沒有不後悔的。
秦始皇統一天下,還想進攻匈奴,李斯勸諫,說匈奴無城郭,食物無倉儲,移動很快速,我們很難對付。就打勝了,得了人民,難以管理,得了土地,無法利用,最後也要放棄,不是高明的策略。始皇不聽,派蒙恬進擊,雖然得地千里,但地不生五穀,又要駐兵防守。十年之間,死傷無數。結果百姓痛苦,無以為生,天下動亂,難以避免。到了漢高帝統有天下,不聽臣下勸諫,進攻匈奴,困於平城。高帝後悔,與匈奴結親,此後天下平靜一段時間。
兵法說:動員十萬人,日費一千金。秦時動員數十萬,得不償失。上古虞夏殷周,視胡虜如禽獸,就是高明作法。《周書》說:安危在於決定,存亡在於策略。陛下要仔細思考,擇善而行。
這時,徐樂、嚴安也上書議論政事,武帝召見他們三人,說:「你們三人在那裡阿!怎麼今天才見到?」都任以朝廷官職,主父偃更是一年之間,陞遷四次。
析事說理,有其目的;只求得利,不避反覆
尊衛皇后與處理燕王謀反事,主父偃都立了大功。大家都知道他得寵,怕他隨意傷人,就送他重禮,以杜其口。有人對他說,這樣很不好。他回答:「我勤奮讀書,博覽群籍,四十多年,到處碰壁。父母不喜歡我這個兒子,兄弟不照顧我的生活,朋友都離我而去,處境很艱困。大丈夫,活着就要做大官享大福;死時就是受到極刑也無所謂。我年紀大,活不了多久,不循正道也沒關係。(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則五鼎烹耳。吾年暮,故倒倒行逆施之。)」
主父偃倡言朔方土地肥沃,蒙恬築城以逐匈奴,不須內地輸送糧食,是拓展中國,消滅匈奴的最佳策略。武初與朝臣商議,都說不可行。公孫弘說,秦時,蒙恬率大軍三十萬,都沒搞定,只得放棄。然而,公孫弘無法回答朱買臣的質問,其實就是本於主父偃的論述。
主父偃是齊人,聽說齊王有淫佚之失,就向朝廷舉報,武帝任命他為齊相。他回到故鄉,把親友賓客都召來,拿出五百金分給大家,說:「我貧困的時候,兄弟不理我,朋友不讓我進他家的門。今天我作了齊相,你們不遠千里來迎接我,我告訴你們,我與你們毫無關係,我不會讓你進我家的門。」再派人到朝廷告發齊王與其姊的不倫之事。齊王怕像燕王一樣,死罪難逃,就自殺了。
主父偃未作官時,曾遊燕、趙;作官之後,告發燕王。趙王知道他收了不少賄賂,但因他人在朝廷,不敢舉發。待主父偃任齊相,趙王就上告朝廷。正值齊王自殺,武帝大怒,要加以嚴辦。主父偃承認賄賂,但否認逼迫齊王自殺。武帝一時心軟,想要免他死罪,公孫弘說:「齊王無後,身死國除,齊地歸於朝廷。主父偃是首惡之人,只有殺了他,才能對天下有所交代。」於是「族誅」,家人也不免。主父偃得意時,賓客上千,判以族誅,沒有一人來看一下。只有孔車為死者收葬。武帝聽說,稱孔車是「長者」,稱贊他有德行,讓人敬佩。
看到主父偃的事迹,可以想一想。齊地諸侯王公,聽不進他的話,何以衛青大為欣賞,力薦給武帝?是因為主父偃熟讀戰史,善於謀畫;是他雄辯滔滔,口若縣河;還是他的學問取向偏於實用。當然是第三者。但是我們又看到一個實際的例子,同一情況,同一事件,他却可以提出完全相反的論證。那就是恬攻胡,朔方築城之事,初則反對,後又贊成。議論時政,可以如此反覆嗎?王夫之就說,兩種說法,互相矛盾,立即知道不可採信。聆聽者要專注,要想到他曾說過的話,就明白大有問題。武帝漫不經心,只想聽要聽的,後來為江充蒙蔽,造成太子事件,也就不為無因。見《讀通鑑論》。
我們可以位一步追問:主父偃博覽群書,學問很好,何以犯此大忌?或許與他的為學態度有關。主父偃把書中所記,當作可以取得好處的資產,視情況不同,作最佳運用,以期得到最大利益。書傳內容,可以這樣認知嗎?主父偃也知道不可。不然,怎麼說出:「吾年暮,故倒行逆施之。」這樣的話。
另一件小事,亦可一談。主父偃族誅,只有孔車為其收葬。武帝聽了,稱他「長者」。這是一件芝麻小事,史家何以記載下來?主要描述何人?應是武帝。見到孔車深厚的憐憫心意,頗受感動,就說他是長者。後人藉以或可窺見武帝心思細密,情意真摰的一面。
朱買臣與主父偃都是讀書多,有文采的才俊之士。《七略》記,朱買臣有賦三篇,主父偃則多達二十八篇,可見其才華之高。然而我們讀朱買臣,覺得他有溫度,是可以親近的人;至於他的前妻,就過於剛烈。主父偃則是孤高自賞,冷峻無情之徒。雖獲武帝賞識,言聽計從,但朝野上下,均甚厭惡,下場悽慘,也就恰如其分了。
結語:漢武帝的時代以及武帝其人
朱買臣與主父偃只是歷史上無足輕重的小角色,但我們從他們的故事,多少可以看到一位關係重大的大人物:漢武帝。武帝締造了一個怎樣的時代,這裡還是借用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中的描述。
「 漢武帝憑藉前期所積累的財富與漢景帝完成的全國統一,再加上本人雄才大略的特性與在位五十四年的長久時間,對外用兵,擴張疆土,對內興作,多所創建(主要是水利),把道家思想的無為政治,改變為以儒家學說為裝飾的多欲政治。通過漢武帝,農民付出「海內虛耗,人口減半」的代價,造成軍事、文化的極盛時期。西漢一代各方面的代表人物,如大經學家大政論家董仲舒,大史學家司馬遷,大文學家司馬相如,大軍事家衛青、霍去病,大天文家唐都、落下閎,大農學家趙過,大探險家張鶱,以及民間詩人所創作經大音樂家李延年協律的樂府歌詩,集中出現在漢武帝時期。這是歷史上非常燦爛的一個時期,漢武帝就是這個燦爛時期的總代表。」
漢武帝是怎樣的人?我們應予怎樣的認識?我覺得講得是最好,還是八百年前的大哲學家朱熹,他對學生講的一段話,學生寫下來的上課筆記。見於《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五。
「文帝是善人,武帝有狂的氣象。陸子靜〈試策〉說武帝強文帝。其論雖偏,亦有此理。文帝資質雖美,然安於此而已。其曰:「卑之無甚高論,令今可行」,題目只是如此。先王之道,情願不要去做,只是循循自守。武帝病痛雖多,然天資高,志向大,足以有為。使合下便得個真儒輔佐,豈不大有可觀?惜乎無真儒輔佐,不能勝其多欲之私,做從那邊去了!」
陸子靜就是陸九淵,他評價西漢文、武二帝,認為武帝強於文帝。朱子不贊成,但認為不無道理。文帝慈祥愷悌,以德化民,海內殷富,是後代公認的好皇帝;怎麼是「海內虛秏,去秦始無幾」的武帝所能比擬?但朱子認為武帝勝過文帝也是說得過去。「天資高,志向大,足以有為。」這十個字,道盡了武帝的優長之處。文帝循循自守,不敢追求先王之道,即遜於武帝。只是武帝無真儒輔佐,嘆息功業有缺,扼腕不已。
下課之後,學生追問,朱子再加解釋:「狂者志高,可以有為;狷者志索,有所不為,而可以有守。武帝狂,然又不純一,不足言也。」都是學生陳淳記下的。朱子指出武帝足以有為,但又有所不足,言簡意賅,有褒有貶,也讓我們看到了昔日歷史教學的精采剪影。
2024年4月17日
不知道在這裡留言老師會不會看到,今日中午在清大門口對面,好像看到張元老師迎面走來,進了學校對面的餐廳,當下因太過震驚而沒來的及去打招呼,之後感到非常後悔,故在此留言。
回覆刪除總之看到老師還很平安健康真是太好了,當時得知老師不再開課的消息有些難過,但還是希望老師能保持身體健康。不知未來是否還會來學校講課或演講,也希望此部落格能持續更新,真的很好看。by大一及大二上曾修過您的課的同學(現已大四)
張老師看到了,知道你看這些文章,很高興。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