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所載北魏初期人物,最為耀眼者當推崔浩。崔浩服侍道武帝拓拔珪、明元帝拓跋嗣,得到兩位帝王的寵幸,由於謀略高明,太武帝拓跋燾更是信任有加,言聽計從,勳業卓著。當然,崔浩本人條件極好,相貌俊美、智慮精審、學識淵博,《通鑑》記:「浩纖妍潔白如美婦,自謂才比張良而稽古過之。」即是此意,這些都是讓人印象深刻的緣由。我們讀《通鑑》此一時期,述及北魏,總是被崔浩吸引,讀來讚賞不已,也就不為無因了。
相比之下,《通鑑》中的李順黯淡多了。他的傑出表現,《通鑑》不吝記載,也讓我們略有印象,但他與崔浩過招,顯然屈居下風,宛如崔浩演出的背景,只在襯托崔浩無與倫比的學識與智謀,實際情況是如此嗎?如果讀讀《魏書》有關記載,我們會看到不大一樣的景象。
西元426年,《通鑑》記:夏國的赫連勃勃死,國內動亂,魏太武帝認為是出兵的好時機,老臣長孫嵩不贊成,崔浩力主征討,太武帝採納崔浩的意見,遣將西征。太武帝想以中書博士李順為前軍統帥,問於崔浩。崔浩說,李順確實有指揮作戰的能力,我與他家聯姻,知道他這個人做事果決,輕於去就,派他擔任前軍主帥,並不妥當。太武帝因之不用李順,崔浩與李順兩人之間,就有了矛盾。這是李順在《通鑑》中的首次現身;至於李順是怎樣的一個人,他與崔浩之間有著怎樣的姻戚關係,《通鑑》均未述及。《通鑑》受限於體例與篇幅,不能事事詳述,所以,看不到這些細節,不能視為《通鑑》的缺失。我們唯有對讀正史,打開《魏書》看看關於李順的記載。
《魏書》裡的李順,是一位學問淵博,經學史學均有造詣,而且長於謀咯,名氣頗高的人物。他曾隨太武帝征討柔然,出謀獻策,太武帝頗為滿意,也是想派他為征夏前軍主帥的理由。所以,李順不是普普通通的官員,學識與能力都很不錯,同樣受到太武帝的賞識。崔浩的弟弟娶了李順的妹妹,又以弟弟的兒子娶李順的女兒,崔、李兩家關係可謂十分緊密。不過,《魏書》接著寫了這麼一句:崔浩很輕視李順,而李順也不大服氣崔浩(浩頗輕順,順又弗之伏也)。怎麼解讀呢?崔浩自比張良,還說張良讀的書沒自己多,當然是極其自負,李順儘管名氣不弱,尚難入他的法眼。李順為什麼不服氣呢?我們可以推想,李順當然知道崔浩極其聰明,學問又很好,他不服氣什麼呢?我想,應該是對於崔浩那種驕傲自大,諂附國君,目無餘子的態度,深不以為然吧。
《魏書》又記進攻夏國的過程中,李順居於上功,進入夏都統萬,太武帝賞賜諸將珍寶等物,李順不取,只拿了書籍幾千卷,太武帝很稱贊。可見李順在太武帝心中,是一位頗可任用的人才。
李順主要事跡與涼州有關。涼州首府姑臧,即今天的武威。西晉末年,中原板蕩,衣冠南渡,但也有不少經學之士西奔涼州,受到涼州主政者張軌及其子孫的優遇,著述刊布,講學不輟,儒風大盛,遂以「河西儒學」稱美後世。涼州當時為匈奴人沮渠蒙遜所據,臣服於魏,《通鑑》記太武帝選派使者前往,崔浩推薦李順。崔浩與李順不是不合嗎?崔浩為什麼要推薦李順?可以想一想。出使一個文化昌盛的地方,使臣的學識才智都將受到嚴峻考驗,就像北魏出使南朝,就要派出像盧玄這樣的人物。按:盧玄是崔浩的外甥,崔浩每次與盧玄談話,就會想到古代的人物風華(對子真[盧玄字子真]使我懷古之情更深)。而盧玄到了南朝,宋文帝知道他是劉琨的主要謀士從事中郎盧諶的曾孫,和他談了很久,歎道:中郎(盧諶)是你的曾祖父啊!欣賞讚歎,溢於言表。事見《魏書.盧玄傳》。我們可以說使者本身條件優越,為人尊重,外交任務,易於達成。再拉回到崔浩的推薦,我們可以想像在他心中,朝中既有學識能力,又通曉西邊事務的,李順應是首選,無人能出其右;再說李順頗得太武帝的賞識,推薦李順也是投主上之所好。
李順的表現也確實極其稱職。李順到了涼州,接待的人表示,沮渠蒙遜年老體衰,不便拜伏受詔,而要延後三、五天,李順不答應。次日,李順見到蒙遜,蒙遜很隨便坐著,動也不動,李順板起臉孔說:沒想到這個老頭這麼不尊禮法,不懂道理,今天不怕亡國還要擺架子,靈魂都不在了,也不用見面了。說著就轉身步出,蒙遜急忙派人將李順請回。蒙遜說:我聽聞朝廷念我年老,讓我不必拜伏受詔,所以才坐著。李順說: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周天子賜胙,叫他不必下拜,桓公不敢失臣下之禮,仍然下拜。你的功勞不能與齊桓公相比,況且朝廷也沒有不拜的詔令。你傲慢如此,不是社稷之福。蒙遜起身,下拜受詔。
李順回到朝廷,魏太武帝問他涼州的事,李順報告:沮渠蒙遜歷經艱辛,手腕高強,臣下都怕他,是一個厲害人物,他在世時,可以控有涼州,如今他舉止乖張,傲慢無禮,將不久於世了。太武帝再問:蒙遜死了之後,涼州會怎麼樣呢?李順答:我見過蒙遜的幾個兒子,都不成才,聽說敦煌的沮渠牧犍比較像樣子,但比起他的父親蒙遜,遠遠不如,這塊地方,不久就要為陛下所有了。太武帝說,我現在向東方用兵,暫時不會西征,如果你說得對,也等不了幾年,不會太晚了。
同時又有一事,有一個罽賓和尚曇無讖,號稱有法術,能夠使鬼治病,也能使婦人生子,蒙遜非常敬重,稱他是「聖人」。魏太武帝聽說了,要李順把曇無讖帶來,蒙遜不肯,就把曇無讖殺了。我們可以想一想,蒙遜為什麼不奉命把這個有法術的沙門送去魏國?也許在蒙遜心中,對這個勇武善戰的北魏國君,欠缺敬意,多少有點輕視,也就不唯命是從了。這些事,《通鑑》記於宋文帝元嘉九年,西元432年。
次年,沮渠蒙遜死,涼州人擁沮渠牧犍即河西王位。魏太武帝知道了,對李順說:你說蒙遜會死,牧犍即位,都被你說對了,看來我拿下涼州,為期也不會太遠了;對李順有所賞賜,也更加欣賞。李順此次圓滿達成使命,完成出使的任務。我們可以問:李順何以做到?首先,李順對於交涉過程的禮法相當清楚,而且堅定執行,不做絲毫讓步,顯示他有過人的學識、見識與膽識,得以不辱君命。其次,李順的觀察能力很高強,對於出使國的情勢有所理解與掌握,能做出深入分析與精準判斷,也就得到了君主的賞識。
439年,《通鑑》記北魏討伐涼州諸事。開頭提及,長久以來,崔浩厭惡李順。胡三省注:伐夏國時,崔浩與李順有了矛盾,李順使涼,得到魏主的寵待,崔浩就更厭惡他。胡氏多少暗示,崔浩對於君主寵幸似有一種佔有慾,不容他人侵犯。《通鑑》接著記,李順使涼州,前後十二次,儼然涼州問題權威,也深得太武帝的信任。沮渠蒙遜招待李順,對臣下說話,時有「驕慢之語」,蒙遜怕這些話語流出,拿了金寶塞在李順懷裡,李順也就不向外人述說。崔浩知道了,向太武帝報告,太武帝不信。我們要問:蒙遜口中的「驕慢之語」,大概說些什麼?當然是很驕傲,很看不起人。對的,看不起誰呢?必然是魏太武帝,不然蒙遜不必有所掩飾。再問:崔浩何以知道?大概不會是因為兩家聯姻,關係密切,而是有其他管道,例如買通李順使者團中的成員,就可以得到一些打擊政敵的情報。我們還可以問:為什麼太武帝不相信崔浩的話?應該是他對李順有好感,有信心。
朝中討論征伐涼州,李順與尚書古弼都不贊成,說:前往姑臧的路上,到處都是大石頭,完全看不到水草;當地人說,姑臧城南天梯山上,冬天積雪,春夏消融,流下來成了河川,用於灌溉,他們聽說大軍到了,把渠口決破,水就沒有了。環城百里,地不生草,人馬無水,無法久留。其他大臣都支持李順、古弼的意見。崔浩說:《漢書.地理志》記:涼州的畜牧業,天下最為富饒。如果沒水,怎能有富饒的畜牧業?再說,漢人不可能在沒有水草的地方建城。而雪水只能擦擦灰塵,怎能灌溉?這些話都是騙人的,很是可惡。李順說,聽到的不如看到的,我親眼所見,怎麼說我欺騙!事實如此,沒什麼可辯!崔浩說:你拿了人家的錢,就要為人家說話,你以為我沒看到就可以騙我!這時,坐在隔壁的太武帝走了出來,一臉怒容,辭氣嚴厲,群臣不敢再說什麼,低著頭走了出去。只有一個武將伊馛說:涼州如果沒有水草,怎麼可能成為國家?大家的意見都不對,應該聽崔浩的。太武帝很同意。我們從這次的大辯論的記載中,可以看到,崔浩是以一人之力,舌戰群臣,也可以看到朝中大臣幾乎全站在李順這邊。我們又可以看到,崔浩的地理認知來自歷史知識,雪水僅可歛塵,就是欠缺自然地理知識的一例。不過,太武帝到了姑臧城外,見到水草豐饒,深感李順欺瞞,大為不滿。對崔浩說,前次討論,還是你的話對!崔浩回應:我不敢說不實在的話,這只是一個例子。
涼州是位處絲路,商業發達的文化小國,武力有限,沮渠牧犍聽說魏國大軍來犯,大為驚訝說:這怎麼可能(何為乃爾)?牧犍為什麼會覺得不可能?請想一想。大概李順告訴他,魏國不會進攻涼州,而李順的主要理由,應該是北方的柔然仍是魏的大患,軍力受到牽制,不會向西用兵。也就在同一年,涼州為魏取得,河西儒士進入魏國朝廷,「魏之儒風始振」,這是後話。魏取涼州,太武帝對臣下說,崔浩聰明,能夠洞燭機先,我一點不奇怪,可是伊馛所見與崔浩相同,我覺得太奇特了。《魏書.伊馛傳》接著記載,太武帝說,伊馛如此有智慧,將來可以當宰相。崔浩說;「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又舉衛青、霍去病的例子說明兩人不讀書,都能「大建勳名,致位公輔。」太武帝笑著說:你說得很對。崔浩所說「何必讀書,然後為學」,談到了「讀書」與「為學」的關係,很有意思,不妨一談。先問,「學」為了什麼?「學習待人處世」(2016浙江大學文化中國班《通鑑》課程同學的回答),很好,待人處世之中有其道理,為學就是要學人世間的「道理」。道理可以從書本中學得,就要讀書,但不是只有讀書一途。再說如果讀書不是為了認知「道理」,只求自己的名利,不擇手段,如同朱子所說:「讀書識文理底盜賊之徒。」(朱子講《詩經.破斧》,見《語類》)當然不是為學的正途。
442年《通鑑》記載,太武帝使李順處理征服涼州的後續工作,賜有功臣子以爵祿,李順受賄,處理不公,涼州人徐桀上告,太武帝很生氣,加上認為李順庇佑沮渠氏,欺君誤國,賜死。崔、李之爭,李順以失敗下場。我們可以想一下,魏有涼州,獎賞有功文武,責任重,權也大,太武帝為何任命李順?可見其時對李順仍然信任。然而,李順收受賄賂,處事不公,死有餘辜。但我們看看《魏書》,又有一些《通鑑》未採納的細節,如,沮渠蒙遜殺曇無讖,是因為李順拿了蒙遜的錢,未予阻止。太武帝平涼之後聽說,對李順很不滿。另外,李順死後數年,他的堂弟李孝伯受到太武帝的重用。《魏書》記孝伯「美風儀,動有法度」,是一個漂亮的人物,李順推薦給太武帝,太武帝見了,很欣賞,說:他真是你們李家的千里駒啊!後來,崔浩被殺,太武帝極氣崔浩,對李孝伯說:你的堂兄李順,雖然誤國,但我覺得他罪不致死,都是崔浩一直講他的壞話,讓我愈聽愈生氣,所以,殺你堂兄的,就是崔浩!後來,太武帝在外,聽說李孝伯死了,說:「李宣城可惜。」立即認為不妥,改口:「朕失言,崔司徒可惜,李宣城可哀。」思念崔浩之情,可謂深切,這是太武帝與崔浩君臣交往記載的最後一行。
《魏書.李順傳》的「史臣曰」是這樣寫的:「李順器宇才識,一時推重,謀宣中國,氣折外蕃。所以世祖垂心,而崔浩側目。」《魏書》撰者魏收寫下「崔浩側目」時,心中想到什麼?大概想到崔浩心中想到什麼吧,想到太武帝「垂心」李順,怎麼能不「側目」而視,此時心中怎麼會舒服呢?怎麼不想個辦法打倒他呢?魏收在崔浩傳的「史臣曰」述及崔浩的聰明才智,對魏貢獻之大,以及下場之悲慘,只有感慨太過聰明,反致禍害,遭遇也太過酷虐了。而李順傳中,歷述子孫之勳績,「史臣曰」中,更以「是啊!他們表現這麼好,貢獻這麼多,家族興盛,子孫地位隆顯,可以說李家雖然是舊族,但他們在新時代也有重要的地位。(嗚呼!以玆盛德,克廣其猷,宗緒扶疏,人位盛顯,可謂李雖舊族,其世唯新矣。)」作結。請問:崔浩與李順的爭鬥,最後勝出者究屬何人?
崔浩被誅、族滅的悲慘下場,主因為何?是史學界的大題目,不是這篇小文章可以討論的。但是,我們看到了崔浩與朝中群臣的關係疏遠,基本上站在對立面,只是依恃太武帝對他的無比寵幸,這恐怕也是災禍背景之一吧。崔浩與群臣頗有距離,上文所述之外,還有:444年,《通鑑》記載,魏襲柔然,尚書令劉絜反對,崔浩力主進擊,武將皆贊同劉絜,後來因為諸將未能如期抵達指定地點,無功而返,劉絜與八將遭處死。423年,《通鑑》記崔浩不信佛教,說:為什麼要信這種胡神!太武帝左右都討厭他,使他難立於朝,只有讓他回家,但太武帝知道崔浩的聰明才智,他人不及,有事召來諮詢;太武帝還會突然到崔浩住處,崔浩來不及穿好衣服,或正在吃飯,君主也為之舉筯,吃一兩口。。446年,太武帝進討蓋吳,到了長安,見到佛寺中有兵器,崔浩勸太武帝殺盡天下沙門,毀掉佛經與佛像。寇謙之力言不可,一再勸說,崔浩就是不聽,於是有太武帝滅佛之舉。我們可以想像朝中大多數信佛的文武官員,此時心中對崔浩的想法是什麼?不只是不喜歡,而且是深深憤恨了。那麼,魏太武帝又是怎樣的人物呢?《通鑑》記:「魏主鷙勇,臨陣對決,親犯失石,左右死傷相繼,神色自若。」我想到讀過的一本書《非典型力量》(The
Wisdom of Psychopaths by
Kevin Dutton)講的是「人格病態者」,其特點正如中文譯本的副題所述:「瘋癲的智慧、偏執的專注、冷酷的堅毅」,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性格似乎也可以歸於這一類。
450年,崔浩自恃太武帝對他的寵任,在朝中握有大權,推薦冀、定、相、幽、并的人士幾十位,起家就是地方郡守。太子晃說:過去徵召到朝廷的人,也應該派任地方郡守。他們在朝中任職已久,熟悉政務,應予調升,以新徵的官員在朝任職。再說,郡守治民,應該有所歷練。崔浩不同意,力爭不已,太武帝就同意崔浩了。高允聽了,說:崔浩的下場一定很慘!堅持不對的事,只是依恃君主的信任,是不可能成功,一定要付出代價的!(崔公其不免乎!苟遂其非而校勝於上,將何以堪之!)崔浩用推薦五州士人出任地方郡守,似乎有培養自己勢力的意圖,或許正是反映他與朝中大臣的疏離,也是他必然失敗的因素吧。崔浩太聰明了,也太驕傲了,心中只有主上的寵信,不理會同僚同事,這樣的人,很難避免失敗的下場吧!
2016年12月4日
一開始讀完崔浩的故事覺得有種秦皇與韓非的哀惜,看到這篇的分析才知曉,崔浩是自己去排斥、容不下同僚的,動輒站在群臣的對立面,當然自取滅亡。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