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為什麼會考不好,應該有好些原因,最主要的,不過就是不夠用功,考前知道自己準備不足,該讀的未讀熟,該記的記不住,分數不好,也是必然。或者,過於大意,疏於準備,總覺得這門科目,自己頗為擅長,憑著已有的豐富知識,就可以拿到還算不錯的分數。也就是說,如果正常聽課,正常準備,分數必然也就十分正常。104學年度第二學期,我在清華大學担任的中國史課程班上,經濟系一年級的曾郁心同學,在期末考卷的一題,反思這一個學期的學習,寫了如下的答案:
首先,我想反省自己期中考成績,我只拿到了47分,看到成績後,我覺得很羞愧。身為文組的我,一向對自己的社會科很驕傲,尤其自己最喜歡的就是歷史了!基測和學測,我都拿到了滿分,一開始真如老師所說,抱持著運用國、高中那些片面的知識,來寫期中考題,想當然,遭遇了滑鐵盧。對於期末考,我則很仔細準備。還去聽老師的線上課程。後來才發現,好多東西是都不一樣了。例如,被後世罵翻的隋煬帝,原來知道他奢侈浪費,但上完課後,知道他是聰明的,能看出李密不是普通人物。最後他也承認自己的確對不起百姓,自縊身亡,看來他不是全無良心。我很開心,期中考的挫敗,並沒有打消我對歷史的喜愛。我仍然覺得歷史相當有趣,現在是大學生了,必須學會深入思考,而不是只會接收片面資訊,只求拿到高分。
我看了曾同學的回答,有一種受到震動的感覺。國、高中的歷史課程與今天的大學課程存在著如此遼闊的鴻溝嗎?國、高中的歷史科優等生,如果不調整學習方法,完全不能適應大學的腂程嗎?如果情況如此,那麼沒能上大學歷史課的同學,嚴格來說,未曾修習注重閱讀、思考、體會的歷史課的大學生,中學時的學習,只留下了一些像是「無聊」、「厭煩」的感受,不能說不是教育資源的絕大浪費。我教的班上同學這般訴說中學學習經驗的,所在多有,只是沒像曾同學舉出了自身的例子,說得這麼明白,然而曾同學不一樣,她沒怨嘆,還略感滿意,看了更讓人覺得事態嚴重。
有同學寫道,對歷史的興趣來自中學老師的啟發,並表達了感謝的心意;只是較少,甚至可說很少。大多數學生會說,老師為了我們在重要的升學考試取得好成績,要我們把教科書中的「史實」熟讀到可以背誦的地步。如果,記誦了這些「史實」就可以取得高分,問題就不在中學老師,而是負責命題的大學教授了。看來大學教授們真的小看中學生了,以為中學生不會思考,只命製些單憑記憶即可答對的題目。果真如此的話,歷史科應該如何評量、如何命題,就必須好好檢討一番!我們歷史學科,有關的「考試研究」做得太少,能看到的參考論著非常有限,這也是長期以來疏於耕耘的必然結果,這是不能錯怪第一線老師的。當然,歷史老師應該怎樣講課,才能受到學生的歡迎,收到好的成效,身居第一線也是不能忽略的。
學生學習歷史,教科書之外,必須再讀點資料,在老師的帶領下,藉由閱讀,增進理解、分析與判斷的能力,也可以培養對於時代、人物的真切感受,以及對制度、文化的深層認知。歷史是有趣的,沒有故事,沒有細節,就很難有趣味,只有在教科書中沒有的資料細節裡,才可以遇到引發興趣的可愛天使。
曾同學反省自己期中考的受挫,決定多花點時間,做充足的準備,她採用的方法之一,是網上看我在開放課程中的講授,這真讓我驚訝,她怎麼知道的?也許今天的大學生這方面所知甚多,網上的資訊十分了然。不過,錄製這門課程置於網上,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大概是八、九年前,我的「中國歷史的演變與發展」與電機系潘晴財教授的「電路學」是清華最早的兩門開放課程。那時,我每一講的講綱只有A4兩頁,印成一張,今天已是至少四頁,有時還多達五頁。這些年來,每年講綱都會略有修訂,大多是再增添一些選自《通鑑》、正史,以及現代史家如錢穆、陳寅恪、范文瀾等論著的資料,而設計成「文本閱讀」的形式,則頗佔篇幅,尤其是這個學年又加了[論述選讀]約千字左右的課外讀物,只是考試不考,讀的同學也就相當有限。
曾同學指出,好多東西都不一樣了;她舉隋煬帝為例,開放課程上仍是說他奢侈浪費,不恤百姓的暴君。但今天的課程講綱中還看到了煬帝的另一面,我選錄了《通鑑》中描述這位帝王的幾個字:「帝臨朝凝重,發言降詔,辭義可觀。」要同學想像一下,這幾個字呈現出來的這位帝王,在群臣眼中,是怎樣的人物?當然是非常有氣勢而且十分聰明的漂亮人物。
我也選了《通鑑》中的一段細節:「李密,弼之曾孫也,少有才略,志氣雄遠,輕財好士,為左親侍。帝見之,謂宇文述曰:『向者左仗下黑色小兒,瞻視非常,勿令宿衛。』述乃諷密使稱病自免,密遂屏人事,專務讀書。」我問同學,這段文字講到了誰?同學說,「李密」,「對的,還有誰呢?」,「隋煬帝。」,「對的,它所呈現的隋煬帝是怎樣的人物呢?我們能不能看出來,煬帝也是很不平凡,他一眼就看出,或者說他可以感覺到,李密是個傑出的人物,必將威脅到他。這是他的聰明絕頂,不是一般普通人看得到的。」
至於煬帝的死,我在講綱上錄了兩段,一段選自《通鑑》:「帝曰:『我實負百姓,至於爾輩,榮祿兼及,何乃如是?今日之事,孰為首邪?』司馬德勘曰:『漙天同怨,何止一人!』宇文化及又使封德彝數帝罪,帝曰:『卿乃士人,何為亦爾?』……賊欲弒帝,帝曰:『天子自有死法,取鴆酒來!』」接著,我選取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中的一段:「隋煬帝承認對不起百姓,還算是臨死認了罪。他要求飲毒酒自殺,叛官不許。隋帝怕刀殺,自解巾帶給叛官們,這個『罄(用盡)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李密宣布隋煬帝十大罪狀檄中語)的民賊就是這樣被縊殺了。」范文瀾稱隋煬帝為「著名的浪子,標準的暴君」,批評是很嚴厲的,然而,范文瀾為什麼寫下煬帝「承認對不起百姓,臨死認了罪」,可見對煬帝仍有恕辭,隋煬帝不是十惡不赦,一無可取的大壞蛋。
講述隋煬帝,開運河、征高麗、窮奢極慾、使民無度,釀致「盜賊」蜂起,仍是主調。但加上這些關於煬帝樣貌、氣勢、聰明、悔過等方面的細節描述,同學可以了解,過去世界的複雜與幽微,不是很簡單的,不是如同選擇題之有標準答案的。
曾同學經歷了期中考的挫敗,知道學習歷史,不能只靠記憶「史實」,而是要從閱讀資料中,練習思考、想像,進入過去的世界,觀看紛紜的情景,體會人們的心態,感受時代的氛圍,這樣方能擴大自身的經驗,了解人世的道理,真正得到學習歷史的好處。至於期末考分數的大幅增加,已是無關緊要的小事了。
2016年7月9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