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5日 星期六

從學生的一題答案淺談歷史教學的基本問題




教了一個學期的課,應該問問修課的同學,你們這個學期學到了什麼?有著怎樣的收獲?學生回想上課之初與課程結束,自己有無不同,轉變是否明顯,就是這門課程成效的一項重要指標。學習了一段時間,回頭看看,有所不同,也許就是所謂後設認知中的一環;而這樣的訊息,對於担任教師工作的我們尤其重要。有效學習需要講求方法,教學精進也需試驗檢討,我們不妨先從蒐集學生課程結束之後的回顧做起。

我在清華大學(新竹)通識課程中國史期末測驗,安排一道題目,要同學反思一個學期的學習,略做檢討,而且說明計分從嚴。1042015)學年度上學期的中國史,從上古講到三國,學生在充滿各類題型的試卷中,回答這道僅十五分的題目,大多只能簡單寫寫,中文系三年級陳瀅琦同學寫了七百字,應是全班一百多份卷子中,寫得最長的。陳同學答卷既快速又中肯,或許受益於中文系的訓練。玆將答案文字全部錄下,再依之討論教師教學的一些基本問題。陳同學寫道:

從前,歷史對我來說,只是生硬的年份、人物、大事紀而已,不了解當時的時代氣氛,所學的一切都顯得陌生而疏離。
這學期上了老師的課才體認到,歷史就彷彿是一個個故事串連起來的繩索,彼此又環環相扣,交織成一座大網。故事中的人們都曾有血有肉地活著。即便有才華也不一定能成功,常常受到命運的捉弄;在戰爭的搏鬥中如何全身而退,或者在成王敗寇的局面下孤注一擲。他們一樣會犯錯,會後悔,會好大喜功,會年老昏庸,正因為他們是真實存在的人物,性格也往往不是史書幾筆記載就能交代得清的。所以,史家以凝練的文字,生動刻劃出過去發生的事,而我們應反覆推敲,每一字都有其含義;並且交互比對不同史書的不同記載,察看是否有所遺漏卻又令人玩味的軼事?
另外,「神入」--我極喜歡這個詞,彷彿精神離開了肉體,穿透紙面而一併穿越到千百年前,體會所思所想,該是什麼樣的原因使他做出這樣的決斷?而若是我處在這樣的位子上,又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雖然時空不同無法完全體會,但千百年來不變的是人的情感,我們一樣會受到情感的驅使而行動。
最後,我認為歷史不一定等於事實,記載下來不一定全然正確,評斷是非亦會受到政治背景或史家個人意識的影響,我們都應保有自己的想法,避免先入為主。而這堂課也幫不少古人平反,如秦始皇雖然暴虐無道,但仍使國家部分成長;曹丕雖予人器量狹小之感,仍不能掩蓋其文學才能和多才多藝;曹操被塑造成奸臣形象,卻也是個成功的政治家、軍事家及文學家!正如前面所述,每個人的性格都有著多元、多樣的面貌,我們在參看時不可偏重。中國歷史淵遠流長,我們現今生活面貌亦是長遠發展下的產物,歷史與我們息息相關,不只神入,我們一直生活其中。

學生說到昔日學習歷史的經驗,大多吐露負面言詞,究其原因,考試總是罪魁禍首,我已多處提及,就不再贅述了。陳同學用「陌生而疏離」來說過去所學的一切,很值得我們注意。所學陌生,與己無關,為什麼還要學呢?點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這就是說,學生為什麼要學歷史,恐怕是我們今天必須在課堂上回答學生的最大問題。
歷史是過去的事,今天的世界與過去大異其趣,給人感覺過去已經隨風而逝,沒有實際功用可言;儘管我們可以說,今天是從過去發展演變而來,不知道過去,就不能了解今天,強調歷史的重要。其實,這一類的說辭,學生很難聽進心裡,更不要說真正信服。此處並不適合從理論上全面回答這個問題,我只是提出一個想法,供大家參考。
學生為什麼要歷史?因為歷史這門課程可以建立我們與過去世界的關連,我們可以對過去的世界有所認知,而過去的世界也可以對我們有所回饋,豐富我們人世經驗,增益我們的處世智慧。
問題是我們如何能與過去的世界聯繫起來。用今天的教科書,今天應付考試的教學方式,過去永遠是陌生而又疏離。何以如此呢?教科書上的內容,為了考試而補充的材料,幾乎都不看到活生生的人,都像是一些相框裡的黑白照片,沒有血肉,遑論精神。
我們需要一些聯繫過去的繩子,許多的繩子結成一個網,我們就能取得更多過去世界的知識。陳同學告訴我們繩子就是「故事」串連而成,許多故事環環相扣,更可以結成一個網。所獲為何?無非是一些從黑白相框裡走出來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精神,有氣勢的人;這些人有才華,但未必成功;會犯錯,也會後悔;年輕時好大喜功,年老却難免昏庸失敗。總之,他們曾經走過這個世界,是與我們一樣的人,栩栩如生,似在眼前。
如果您同意陳同學用的譬喻,就要問:「故事」在那裡?只有找到故事,才能串成繩子,結成大網。淺見以為「故事」藏於傳統史書的字裡行間,這個看法,過去也曾述及,此處不辭重複,再說一次。昔日史家書寫,擇雅去疑,慎之又慎,字字有其深意,我們細心閱讀,即能領略真情。歷史教師要做好本身的工作,自我充實非常重要,經典史籍重質不重量的仔細研讀,應不可少。我的這番意見,在陳同學的答案中都有說到,而且十分精闢,歸納起來,重點有三:一、史家的叙事,可謂精練生動;二、我們的閱讀,應該細思深究;三、記載的不同,可以比對印證。陳同學對於傳統史書的書寫特色、閱讀方法與運用通則,理解十分深刻,大概也是中文系高年級同學才有的識見。如果歷史老師,特別是講述古代史部分,想用故事串連起來,研讀傳統史著,從中覓尋精彩感人的故事,做成教案,這番功夫是不可少的。
今天,中學歷史老師授課之時,採用什麼材料,我不清楚,但感覺能夠運用傳統史書上的故事,探求史家執筆時的心意,在課堂加以講述,應該不多。相對而言,利用今天歷史學者的研究成果,在課堂上加以介紹,儘管也是有限,似乎稍多一點。說實話,我對於利用歷史學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取代傳統史書的內容來講授古代歷史,始終不能無疑。理由很簡單,歷史課堂教學的目標是人,是成長中的青年;歷史學的目標是對於過去未知部分的探究,或已知部分的再探究,目標不同,講述內容自當有異。
為什麼傳統史書中的故事,串成繩子,結成大網之後,可以發揮聯繫古今的教學效果?主要原因仍在傳統史書的書寫,事功之外,着重人物性情的描述,尤其借重一則小小的軼事,將其特色呈現出來;這樣的內容,與今天的學術論著頗有差異。就教學而言,引導學生進入過去的世界,觀看讓人震撼的局面,或是溫馨感人的場景,學生對於「人」的某些作為,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這些印象,隨着自己的成長,需要抉擇之時,有意無意之間,多少有些參考的作用。
為什麼這樣的小故事可以讓人難忘,成為個人歷史記憶中的一部分?主要的理由,應該是古代人物的真情至性,打動了我們,讓我們動容不已。現在想想,今天的教科書中,有這方面的內容嗎?學生可以得到這方面的學習嗎?看來似乎很少,於是陳同學會說:極喜歡「神入」這個詞,又深深體會到千百年來,不變的是人的感情。我們想要讓學生喜歡歷史這門課,添增若干取自史書的小故事,講出動人之處,應該是有效的方法。
最後,陳同學述及史書出於史家手筆,有其主觀因素,歷史書寫不可能全是客觀事實。但陳同學又說道我們閱讀歷史,應該保有自己的想法,也要避免先入為主,多少表示展卷之時,要多想一想。歷史人物,大多才具非凡,而且面貌多樣,我們應該有全面的了解。陳同學最後一段的論述,指出人世的複雜與幽微,我們學習歷史,應該以古為鑑,知所取去,進而將自己的生命匯入歷史的長河,陳同學的結語,胸懷開闊,意境閎遠,大學生有此氣度,殊為難得。
陳瑩琦同學回答期末測驗一道題目的文字,我試着歸納成幾個問題,諸如:學生為什麼要學歷史?歷史課為什麼要講故事?歷史故事的特色是什麼?教師怎樣講述,同學方能印象深刻?這些似乎都是歷史課堂教學的基本問題,都值得讓我們好好想一想。陳同學的意見,也可以供我們參考。

                                                                                                                                                                                                                                              2016427

                                          本文已刊於《中學歷史教學》(廣州)20166月號,頁31-3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