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2日 星期二

談《通鑑》的文本理解(二):周勃的恐懼




 
《通鑑》的西漢部分,已經多年未曾開課,也就是多年未曾偕同學前去西漢的世界一遊了。怎麼又想去西漢看看呢?一個重要原因,是想藉此機會讀點《漢書》,把《通鑑》的世界闊大些,讓我們觀看一個更為宏闊的西漢。104年學度上學期先在清華大學開課,選修同學之外,有三位旁聽的同學,大陸高校法研所二年級的曹思思,她是中央大學交換生,每週二從中壢來新竹,旁聽我的兩門課,她思慮清唽,而且勇於發言,我只要問同學問題,得不到回應,就請她說說,她也落落大方地講出自己的想法。我課下對她說,我要謝謝你,你經常替班上的同學解圍呢。「《通鑑》選讀:西漢」這個班上,旁聽的還有核子工程所碩士班的陳聖元,他從大學部就修了多門我的課,進了研究所又來旁聽,以及化學系四年級的李任翔,也幫著回答問題,而且他們三位旁聽生都坐在第一排中間的座位。大概有這三位「學長」的帶領,其他同學也樂於參與討論,上課的氣氛很好。

104年下學期,我在台大的通識課程,就把這門課再開一次。由於適逢二二八補假,開學至今,進度稍慢了一點。這個班上也有好多位「旁聽生」,不同的是他們多是退休的女士先生,其中有幾位是旁聽《通鑑》多年的老朋友了。
開場白仍是介紹一本課外書,接著討論「作業」,就是每週兩題,取材於選讀資料之外,擷取《通鑑》中小故事所擬的文本閱讀練習題。
第二次的作業中有一題,是談周勃的,記於下:

一、               文帝前四年(前176
絳侯周勃既就國,每河東守、尉行縣至絳,(胡注:漢承秦制,郡有守,有尉;守掌治其郡,尉掌佐守典武職甲卒。行縣,循行屬縣也。)勃自畏恐,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見之。其後人有上書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辭;(胡注:師古曰:置,立也。辭,對獄之辭。)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與獄吏,吏乃書牘背示之曰:(胡注:牘,木簡也,以書獄辭。)「以公主為證。」公主者,帝女也,勃太子勝之尚之。(胡注:韋昭曰:尚,奉也,不敢言娶也。)薄太后亦以為勃無反事。帝朝太后,太后冒絮提帝曰:(胡注:應劭曰:冒絮,陌額絮也。如淳曰:太后恚怒,遭左右物提之也。師古曰:冒,覆也;老人所以覆其頭。提,擊之也。)「絳侯始誅諸呂,綰皇帝璽,將兵於北軍,不以此時反,今居一小縣,顧欲反邪!」帝既見絳侯獄辭,乃謝曰:「吏方驗而出之。」於是使持節赦絳侯,復爵邑。絳侯既出曰:「吾嘗將百萬軍,然安知獄吏之貴乎!」
(一)這段文字所呈現的時代氣氛,主要在於哪一方面?
A)功臣受猜忌(B)法律甚嚴苛(C)文帝氣量狹(D)法官受賄賂
(二)文中說有人上書告周勃欲反,依據為何?
(三)你讀這段記載,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事?請略說明之。

這門課,我們從高后四年(前184)讀起。我們選讀資料的第一個標題是;「太后掌控朝政,諸呂用事;舊臣雖失權職,相結為盟」,我們讀到了呂后生前的安排,處處為能力不足的呂家子弟設想,給他們權勢,教他們守住。另一方面,朝中的宗室,必然不滿,如齊王之弟朱虛侯劉章,年僅二十,氣概不凡,儼然與諸呂對恃。但這一節的重點仍在陸賈勸陳平結好周勃,陸賈提出「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將。將相和調,則士豫附。」的建言,為陳平與周勃相結,奠定了後日激烈政爭中取得最後勝利的基礎。呂家子弟雖然控有南、北軍,大權在握,但識見低淺,不足成事,落入陳平、周勃的算計,呂祿交出北軍兵權。周勃一呼「為呂氏右袒,為劉氏左袒」,軍中皆左袒,呂產被殺,呂氏之亂,遂告敉平。我們仔細讀了《通鑑》的記述,問了兩個問題:當時相互較勁的,有哪幾股勢力?發展的情況如何?我們從閱讀中可以清楚看到,儘管呂氏力量最強,宗室仍與之相抗,但最後成功,掌握政權的是周勃、陳平等朝廷舊臣。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周、陳最後勝出?這些舊臣久經歷練,智謀出眾,諸呂遠非對手,就是齊王等宗室也難望項背。
周勃等人決定迎立代王,入繼大統,心中自有盤算,無非認為代王有著「仁孝寬厚」的名聲,想必易於操控。代王左右,反對入繼大統者,理由主要是這些大臣都是劉邦手下的狠角色,只有劉邦、呂后能夠駕馭,其他人都不在他們眼下。況且,他們「新啑血京師」,意思是他們已經「歃血為盟」,結成一體,表面上迎接我們,實則不可相信。不過,宋昌力拒眾議,強烈主張應該立即進京繼統,因為天下已歸劉氏,民心已在劉家,無人可以撼動,代王採納了宋昌的主張。我們又看到,代王進京,步步為營,十分謹慎,不敢稍有大意。文帝即位,周勃任右丞相,也就是正相,陳平是為左丞相,位居其次,朝政大權當然是在周勃手上。
文帝前元年(前179年),也就是即位沒多久,文帝已經熟悉朝廷事務,有一天,問周勃:「天下一年判了多少死刑?」周勃說;「很抱歉,不知道。」文帝又問:「天下一年收入了多少錢糧?」周勃又說:「對不起,不知道。」這時,十分慚愧,背上冷汗直流。文帝問陳平同樣的問題,陳平說我不知道,可是有主管的官員。文帝問:「主管的是什麼官?」陳平說;「刑獄的事,問廷尉;錢糧的事,問治粟內史。」文帝就說:「既然事情都有人管,那麼你管什麼呢?」陳平說:「陛下不以我愚味,讓我担任宰相。宰相的工作是幫助天子,調理陰陽,平順四時,讓萬物各得其宜;對外,安撫四夷,對內,照顧百姓,讓朝廷官員都把自己的事做好。」文帝聽了,很是稱讚。周勃覺得非常沒面子,出來了,就責問陳平:「你為什麼不教我如何回答!」陳平笑著說:「你担任宰相,居然不知道宰相該做什麼事!如果,陛下問你長安城中有多少盜賊,難道你也要回答出來嗎?」我們在課堂讀到這一句話,我問同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好幾位同學回答,似乎都沒有切中要點。陳平的話,應該是盜賊是法外之人,不在朝廷管轄之內,當然沒辦法答得出來的。於是,周勃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大如陳平。沒多久,有人對周勃說,你為朝廷建有大功,目前官高祿厚,榮寵無人可比,你要居高思危,不然,你就要遭到災禍了。周勃就辭了相職,由陳平專任右相。這是一個很著名的故事,重點在於文帝處事手段的高明,熟悉朝政運作之後,很技巧地收回權勢,讓周勃既羞且愧地離開朝廷。
周勃到了封地,生活以乎一點都不安閒,時時處在緊張之中。我就選了一段,做為作業,同學回家在學習平台上閱讀思考,寫下答案再回傳。這段文字,不算好讀,胡三省怕讀者弄不清楚,做了不少的注,對我們大有幫助,只要細心閱讀胡注,相信大致可以了解。我先把文本內容細細說了一遍,隨即檢討題目。
第一題選擇,問面前的同學,你選哪一個,她說「功臣受猜忌」,我心中想,怎麼會是這個選項呢?再問一位,回答:「功臣受猜忌」,「你是聽前面的那位同學的嗎?」,這位同學說:「不是,是我自己選的。」再問,依然是:「功臣受猜忌」,我說:「沒有選別的嗎?」有一個聲音是:「法官受賄賂」,我只有問:「還有別的嗎?」一位年長的朋友問:「另外是什麼選項?」,我說「法律甚嚴苛與文帝氣量狹」,他說:「法律甚嚴苛」。我說:「這道題目問的是呈現的時代氣氛,應該是法律很嚴苛才對吧。我們先看看為什麼功臣受猜忌並不適合,周勃不是文帝手下的大功臣,也沒有因為功臣的身分受到猜忌。周勃自已覺得不安,主要是他曾是文帝的對手,他想控制天子,但被天子撂倒,貶出朝廷。他與文帝之間的情況,與韓信與劉邦很不一樣,對吧。我們再看,周勃被拘,送到了廷尉,受到執法之吏的苛刻對待,行賄小吏,找到門路,公主、太后皆為他開脫,才安然無事,整個過程,他都在恐懼之中,最後他講出了『安知獄吏之貴』,正是反映了此時法律之嚴苛。」同學們好像沒有異議。後來,我們讀到賈誼,《漢書》中記載,文帝很欣賞賈誼對時政的意見,想任他為公卿,周勃為首的朝臣以「雒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為理由反對,賈誼只有離開朝廷。這件事可以視為周勃專擅,文帝謙讓的一項旁證。
第二題,很簡單,大家都可以看到周勃見地方長官,全身盔甲,而且全家武裝,所為何事?怎能不啟人疑竇。第三題,只需說出自己閱讀時的感受即可,是無關對錯的。我說:這一題,我最希望看到的答案是周勃內心的恐懼,是一個奪權失敗者,看不清楚情勢,陷入自我害怕陰霾中的那種恐懼。我也說,這段文本材料中,有些讓人留下印象的圖像,如周勃見到地方官來訪,自己披上盔甲,又讓家人拿著兵器,他是做什麼啊!又如,到了法院(廷尉),怕到不曉得說什麼才好,只有賄賂小吏,找一條門路,也頗有意思。而薄太后拿頭巾打文帝,罵他你怎麼這麼不懂事,當年周勃手握大軍,腰繫玉璽,不造反,今天住在一個小縣,造什麼反!更是生動無比。只是我覺得這些都比不上周勃的恐懼,讓我印象深刻。限於時間,我就沒有讓同學們發抒己見了。
同學為什麼大多選「功臣受猜忌」呢?同學們都讀出了周勃的恐懼,但是恐懼由何而來?似乎感受不深。也許同學會說,周勃打敗呂氏,應是漢朝的大功臣,由於功高震主,必然飽受猜忌。這樣的解讀,多少來自刻板印象,大功臣必定讓國君感到威脅,因而担心國君陷害,也就不安終日。但是,我們讀了周勃建立大功的過程,也讀了周勃離開朝廷的緣由,似乎與歷史上常見功臣的惶惑頗為不同。同學好像未能經由文本的閱讀進入周勃的心中,了解周勃的恐懼害怕,應與其時的法律嚴苛,隨時可以入他於罪有關,尤其想到自己歃血京師之時,不能說沒有獨攬大權的念頭,就是退居鄉里,一旦面對官員,還是緊張害怕,舉止失常。遭到法院拘留,更是恐懼不已。
我們在讀《通鑑》時,我一再說,請注意這一句話,這一個動作,這些細節我們不要輕易放過,我們不能只了解表面意思,還要進入此人心中,探尋一下他是怎麼想的,想到什麼。我們當然了解,後人不可能真切知道這些歷史人物心中的想法;但是,若能依據記載中提供的訊息,從多方面考量,作合理的推測,可以對於人物的認識更深刻,對於時代的理解更全面。
進入人們心裡,盡可能地了解其內心的活動,就是我們常說的「神入」,或者「同理心」。我們讀歷史,要盡可能地認知古人的處境、想法與感受,亦即所謂「同情的瞭解」;時時想到時代不同,境遇不同,人們的想法、觀念自然有異。我們避免只用自己的觀點去看千百年前的事情,就是尊重古人,也是對「他者」的尊重。多有一點同理心,多用一點神入的功夫,我們看事情就不會過於簡單,對事情的了解也就不會過於膚淺。這就是說,我們可以從歷史中學到了看事情的態度與方法,運用到現實社會,也對我們有所助益。
記得清華的選課同學在期末考卷上說,要了解古人的感情與想法,十分不容易,每次檢討作業,感到老師與自己的差距,往往在於自己想得太淺,感受不深,舉出周勃為例的,就不止一位同學。這樣看來,學習歷史的過程中,要熟悉神入的概念,仔細閱讀經典著作似乎可以得到最多的練習。

                                                  20164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