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3日 星期三

歷史是時光的旅程(三)史家論述片段,引導思考想像



     中國採行現代教育的初年,談到如何教歷史,就會舉出五個W,要學生記住。是哪五個W呢?就是何時(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與何故(Why)。也就是說,學生只要記住某一年,在什麼地方,由那些人或哪一個人,做了什麼事,為什麼會做這件事,就是學到了歷史。過了一段時間,大家覺得教歷史不能只談過去的某「事」,還要談點這件事的影響與意義,於是,學生讀歷史,要記得的「重大事件」,包括哪些人在什麼地方,由於什麼原因發生此事,經過的大致情形如何,結果如何,造成怎樣的影響,我們可以給予怎樣的解釋與評價,也就是意義何在。後一種教學概念當然稍為進步一些,其實與前一種很接近,都是要學生記得過去發生過的事情,以及教科書上的標準解釋。這樣的學習,今天看來,主要缺點有三:一是與培養學生的能力無關,二是與學生自己的生活很遙遠,二是沒有什麼趣味可言。於是,歷史就成為一門為了考試,死記硬背些沒什麼意思的東西,考過即忘的課程。
     古人讀歷史,童蒙時期也是死背,朝代、人名非要記住不可,至於是否瞭解,以後再說。成年之後,想要多點歷史知識的讀書人,就會抱著四史、《通鑑》之類的史書,一遍遍地讀。兩司馬、班固、范曄、陳壽、顏師古、裴松之、胡三省等大史家的學識功力、書寫手法以及卓識高見、深情厚意等,都會讓讀書人欽佩、感動,書中所述,也就難以忘懷。清末以前,中國史上的傑出能臣,他們之所以在事功上有所表現,閱讀史籍,將前人的智慧,化成自身的能力,應該也是重因素之一。
     我們不妨稍稍仿效古人的學習,選取史家論述的片段做為歷史課的教材,帶領學生略嘗細讀的滋味。雖然所選的資料,如同滄海一粟,少得可憐,然而有其教學上的重大意義,那就是不再把「史實」視為歷史的學習目標,而以是史家的表述取代之;換一個角度說,學生學習的歷史,不再是「過去發生過的事情」,而是「對過去事情的理解與表述」。
     我在清華大學的中國歷史課程,每一講都有講綱,這樣的片段就成為主要內容,再用問題引導,進行課堂的講解與討論。我們可以看看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下,感受如何。一○三學年度第二學期的期末考卷,學生對於這個學期的學習,寫下個人的感受,這些信息值得一談。我們先看資工系一年級李紫瑄同學怎麼說的:
     上了兩個學的歷史課,我明顯感受到兩次上課的差異之處在於心態以及思考方面。上學考試準備時,會相當緊張地到處Google各個朝代、人物的事跡或政策,但發現這樣的考試準備根本與高中無異,不同點只在於有沒有老師給出制式的答案而已。但這學期不同,我只是細細地翻閱文本,先看老師給的問題,試著在內心尋找答案,並以人文角度的觀點來深入想像,最後再看文本中有哪些我認為有趣之處,做進一步的探討。如果在以往,我絕對不相信有這種學習的方式,但我想這便是所謂獨立思考的學習方式,雖然有時會有鑽牛角尖的情況,但我覺得我學習到了相當重要的態度與方法。
    李同學是一年級生,剛剛進大學的第一個學期,很難擺脫高中時的學習方式與應付考試的習慣。到了下學期,她知道學習不應只是記誦,相對而言,思考、想像更為重要,經過課堂的聽講、討論與課後作業的練習,對於取自史籍的文本資料細加玩味就會覺得親切有趣。我讀李同學的陳述,一來感到李同學認識了學習歷史應有的態度與方法,表示教法具有成效;再者感到這樣的學習態度與方法,要等到大學才有所認知,真是晚了一點,我們的高中歷史教學需要做點檢討,也該做點調整了。
     從史籍中選取片段,做為文本閱讀的練習,主要訓練學生思考與想像的能力,是與記憶無關的,也與學生在高中時習慣的學習方式很不一樣。這樣的不同,其實也可以說是教學「模式」的不同,如果說我所採用的是一種「新」的模式,學生的反應如何呢?請看看物理系二年級洪明峻同學的意見:
     在上了一學期課之後,我覺得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並不是關於歷史的知識,而是透過文本閱讀的方式,使得能更加愉快、輕鬆的學習歷史,且更能有效的促進思考其事件的原由。現在想想高中讀歷史皆是囫圇吞棗式的背其歷史結果,卻未能真正的思考。在課堂上,可發現在叙述同一人,同一事件時,史家的觀點思考各不相同,……從多面向的角度去針對一件事情加以剖析,就是我最大的收獲,也是我目前想要提升的能力。再者,此種能力也不一定只能用在歷史上,而是適用於任何一種學科。再做研究時,遇到問題也不能只著眼於眼前的情況,而是應該多方面查找,也許問題的解決出現於最不起眼的地方,因此多面向的思考探討是極為重要的。
     洪同學明顯強調思考的重要,屬於理性思維部分,也有同學對於內心的感受印象最深,大概也是過去的歷史學習經驗中較為少有的部分。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二年級張伯丞同學說:
     歷史在現代學生心目中,是枯燥的代名詞之一,而對於修習其它社會科學或自然科學的人而言,更是它們的裝飾和婢女,但若以「歷史」為主體,深入思索,便會發現許多有趣之處,歷史不僅能將人心和古人連接起來,更可以因此使心靈有所增長,視野更廣。以往我是不會注意「與語」、「默然」、「大悅」這些詞的,只將它當成動作、情緒描述,但現在才知道,若將前後事件連貫,進去觀察,就可以發掘許多文字上未清楚告知的訊息,使我更加了解事件和人物。而在這樣的觀察之中,可以學習到文章寫作的訣竅和人物個性中所揭示的人性,從中看到人世的道理。
    外語系二年級張筱婕同學,意見相似,亦錄於下:
     上了一個學期的中國史,我學到的是如何從小故事內人物的心裡去思考為什麼他們會說的話,做他們所做的決定,我學會「神入」,也就是從人的內心出發點去揣測其想法。常常在看文本的時候,都會對於一些人的精闢言論感到訝異,因為會覺得為什麼這個人可以想到這個,面我無法,這就會造成我很想知道他們到底心裡想什麼,到底如何思考。……
    張同學讀歷史,不只是為了知道過去的世界與人物,還會因之檢討自己的不足,激發出向古人學習,以提升自我的動力。於是,歷史知識多少發揮引導實際人生的作用,雖然今天的學界已多不言此,但我個人仍以為這才是人文知識的價值所在。我們從兩位張同學的意見中,也可以看出,歷史課程中的「思考」與「想像」,實在難以判然分途,而是互為表裡。另外一位二年級的張同學,科技管理學院學士班的張芝榕答案的結語部分,文字頗為簡略,說明可謂精要:
       閱讀文本與聽老師解說的當下,我彷彿能見到那些人物被賦與了靈魂,活躍於我眼前,我懂得大膽想像文字背後的情景,並小心求證,以文獻資料去證實和分析。歷史能使我們精於思辯,能使我們擴大視野。我也了解到廣泛閱讀不只有助於文本的解讀,更使我們對人生有了深一層的體悟和反思。
    我們在課堂閱讀文本時,如果遇到精彩的文字,也會刻意指出,要同學懂得欣賞。有的同學在答卷時,儘管時間有限,也盡量寫得華美。我不敢說這是文本閱讀的副產品,也許這位同學讀過不少文學作品,文字表達也就較為講究。工學院學士班二年級王韋鈞的答案就屬這一類,讓我們看看:
    歷史並非教科書,他是一個鑑往知來的過程,當年資治通鑑的命名,是因為此句「鑑於往事,以至於治道」。在中國歷史的過程中,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麼,而是發生此事後,史家加以記載,讀者在閱讀之時的思辯過程,才是學習歷史最精華的片段。而我享受的也是那頭腦運作的瞬間暢快,以一個簡單的譬喻來說,那些故事是春日爆竹引線上的火苖,而腦中思緒的延展就是那燦爛的火花。這思緒可以攀附著自己的生命蔓延,形成滋潤自己未來的養分,亦可向自己的過去探究,發現自己有那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唐太宗說以魏徵為鏡,可以知得失,當我們審思這些歷史的吉光片羽時,亦不是以這些靈魂,這些生命,知道自己的得與失嗎?正是如此,才讓我感受到歷史這門課程的魅力,讓我沐浴在這些紛繁絢麗的花雨之中。
    讀了這些同學的課程回饋,不免有所聯想:其一,昔日史家書寫,擇雅去疑,慎之又慎,字字有其深意,我們細心閱讀,即能領略真情。其二,今天的學生,雖然過去學習方式不妥,學習能力却十分高強,所缺者,教師的引導而已。其三,歷史教師要做好本身的工作,自我充實非常重要,經典史籍重質不重量的仔細研讀,應不可少。

                                                                  20159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